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学松鼠会/果壳

  • 四季的角度

    作者:四月(文) 大粒儿盐(绘)

    《蓝狮子•果壳阅读视界6•森林里的科学童话:四季的角度》讲述了酢浆草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居民,机灵调皮的松鼠小巴,可爱聪颖的兔子阿庄,还有知识渊博的獾爷爷只豆老先生。故事从早春开始,阿庄发现了一把被遗忘的勺子,通过它大家懂得了知识能让人快乐。小巴意外从河里带回一个音乐精灵,春天森林音乐会上便有了陶笛之歌。嗡嗡嗡的夏天,大家刚弄懂蚊子,转眼秋天就来到了。在这个连果子都要让人醉掉的季节,大家学习酿酒,一起看着獾老先生冬眠再帮他轻轻关上房门……
  • 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

    作者:小庄

    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星球上,有很多男人,也有几乎同样多或多上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的女人,不过更多的是男人对女人或女人对男人或男女对自身的误解。 还好误解也并非不可理喻,如果回到合适的时间点,选取恰当的工具,对准不失偏颇的尺度,男人和女人,仍是可以细致观察一下各个关系阶段的对方的:陌生人,朋友,恋人,夫妻,又或者重归陌生人……明白彼时彼地,他/她缘何那般。 而作为观察总结报告的本书,将为地球上的恋人们提供如下信念: 不要相信时间旅行;不要害怕淹没成本;不要回避动物本能;不要放弃爱的权利。
  • 科学碰撞“性”

    作者:[美]玛丽·罗琦

    一本献给勇敢研究床笫之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不畏嘲讽的科学青年的欢乐之书。 活人能否仅凭想象就到达高潮?死人是否也能勃起?阴道高潮难道只是一个神话?伟哥为什么对女性和熊猫没有作用?在《科学碰撞性》中,玛丽·罗琦向我们讲述了性兴奋与性高潮——地球上两大最为复杂,也最令人欢愉的神奇现象——为何如此难以成真,介绍了科学为使卧房变得更美满而进行的努力。 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凭着感染力十足的幽默机智带领读者回顾了性学研究令人拍案叫绝的曲折发展史。此人以穷追不舍的热情直追最尴尬最私密最让人侧目的问题,然后以一种冷静的科学态度调查研究,最后写成一本让人在最奇怪的笑点上发笑的书。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曾获得过如下荣耀—— 《纽约时报》畅销书籍 《旧金山纪事报》畅销书籍 《旧金山纪事报》2008年度好书 《圣路易邮报》2008年度好书 《波士顿环球报》新英格兰地区科普好书前五名 新英格兰书店畅销书籍 南方书店畅销书籍 山原书店畅销书籍 西北太平洋书店畅销书籍 心田书店畅销书籍 南加州书店畅销书籍 北加利福尼亚州图书零售协会畅销书籍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玛丽·罗琦就是写半圆柱活动房屋史,我也会去读。如今她写性爱如何呢?简直是神作。这本书——即令比不上那项活动本身——也是一个令人欢乐、娱悦之极的选择。” ——A·J·雅各布,著有《像圣经那样活一年》 “玛丽·罗琦对窘迫、尴尬的松弛态度,是我们的幸运。她在越来越离奇的人物和情境面前表现出不寻常的轻松自如,写作曾经的死亡、来世以及现在这个性爱话题时全然无所顾虑和畏惧。我们都有一些与我们休戚相关却耸人听闻、令人不快的问题,也都急需一解窥淫之痒。感谢上帝送来了罗琦,为我们挠了挠痒。” ——汉普顿·塞茨,著有《血与雷》和《美利加纳》 “为了这本书,罗琦投身于鲜为人知的性研究领域,并最终带回一份立即向我们揭示了许多——委实相当数量——不为人知之事的极有趣味的报告。这场性研究寻访之旅充斥着(抱歉我这样措辞)各种令人下体紧张的小知识,这些小知识也必将活跃起床笫之间的话题来。” ——埃里克·拉森,著有《白城里的恶魔》 “玛丽·罗琦是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死亡和性爱写得最有意思的人,而且不像弗洛伊德,她不厌恶女性,也不抽雪茄烟。” ——彼得·萨嘉尔,国家公共电台《等等,等等……别告诉我!》节目主持人 “罗琦对科学研究和写作充满热诚,她说服先生同自己一起献身给了邓博士关于性交痛的前沿研究,为了改善不良性爱,研究人员必须先知道良好的——或至少有效的——性爱是什么……献身的后果虽在过程上有一些小小的尴尬,却在最终结果上相当成功。《科学碰撞性》是罗琦(继《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和《科学的来世观》后)第三本关于人类自身状况的书。本书遵循喜剧文学的套路,笑点不断……读《科学碰撞性》的感觉仿佛度过一个无所禁忌的狂野之夜。” ——Bloomberg.com “罗琦擅长从所选科学题目的枯燥中挖掘基本知识和无数几近荒诞的细节,这一次,她选择的题目是性爱。与她合作的那些古往今来对性有所研究的睿智的人们,向她提供了大量资料。这是一次精彩绝伦的阅读,充满可以说给朋友听的新鲜趣闻。” ——《旧金山纪事报》 “罗琦堪称最有趣、最大胆的科普作家之一……她在上一本书里为我们打开了传统科学研究尸体时躲藏其后的大门……罗琦与她所选的主题有着相同的无畏精神,她坚定地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因为太愚蠢而不能问的——就算不能问,也肯定是能Google……这本书帮助我们对科学最隐讳的秘密投去生动、有趣且增长知识的一瞥。” ——科克斯书评网加星书评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作者玛丽·罗琦,在《科学碰撞性》中解释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性爱谜题。她延续了令她成为‘全国最有趣的科普作家’的风格,带领我们从实验室到红灯区,游历人类性爱活动研究的前沿领域。” ——《芝加哥论坛报》 “在玩笑和奇闻之余,读者将对性无能、性高潮、自身和勇气皆不同寻常的科学家及其他物种的性行为方式学到很多,且能读到关于豪猪交配的有趣叙述……《科学碰撞性》像一场轻快的歌舞表演,作者无论写什么似乎都能写得很愉快、很享受。” ——黛博拉·布卢姆,《新科学家》杂志 “《科学碰撞性》是一本包含很多科学知识的书,且其传达知识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杰夫·贝克,《俄勒冈人报》 “《科学碰撞性》充满了科学探险……是一本内容虽渊博却易懂的书。它风格古灵精怪,内容引人入胜,排山倒海的引证更为该书增添了科学可信度。这绝对是一次充满了妙语、华彩和小机灵的令人满意的阅读体验。” ——《胸像》杂志 “(罗琦)写作自选的题材时,总是表现出令人折服的机智和一种低调的自信。” ——哈普尔·巴尼斯,《圣路易邮报》 “在一本书中以审慎、关照的态度写满20世纪人类性爱和性学(在物理、化学、情感方面)的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一种技能;而能做到机智、幽默、充满乐趣,需要的又是另一种技能。罗琦的第三本书成功地兼顾到了这两点……读者们会发现,书中罗琦加上了许多具有机智感和知识性的注脚,技巧纯熟地预判并回答了许多正文可能引发读者想到的问题……强烈推荐此书。” ——图书馆报道网加星书评 “即便这世上有几千个幽默科普作家,(罗琦)也算得上最滑稽幽默的一个。而且她的选材总是很棒:2003年《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中的尸体,2005年《来世》中的鬼魂,以及这一次《科学碰撞性》中这些真正给力的话题。” ——书单网加星书评 “罗琦对荒诞有一种不知疲倦的关注,本人又有一种疯癫的幽默感,由她带我们去参观那不便示人的边缘科学地带令旅途显得非常愉快……罗琦在(对性爱科学)的突袭后,为我们讲述了各种讯息,关于人类的怪癖,关于那些被误作医学的无稽之谈,以及听来更为痛苦的、那些人类为获性满足而愿意采取的极端尝试。” ——《出版人周刊》 “读者为罗琦机智幽默的风格发笑是自然的,文中有许多写得很好的附注,拿来念给一本正经的人听应该十分有趣。” ——《粘贴》杂志 “玛丽·罗琦为自己的书作研究时,总会做足功课……所以在写作《科学碰撞性》时,她不只是去采访性学家、查阅几个世纪以来的实验室资料——还志愿参加了为科学而做的性爱试验。具体说来,她将自己英勇无畏的先生艾德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带去英国伦敦的一个实验室,让一个物理教授为他们动作中的身体(至少是与性爱有关的那些部分)做了实时四维超声成像。很难说她和艾德谁的勇气更值得褒奖,但总之,参与的结果为这本据说献给勇敢研究床笫之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不畏嘲讽的男女的书增添了欢乐的一幕。” ——网络版《新闻周刊》 “玛莉·罗琦将《科学碰撞性》写得如此有趣、惹人发笑,很容易使人忽视她研究选题时的执着与认真。好在,罗琦关于母猪人工授精的故事,以及亲手触摸植入假体的阴茎和亲身在超声成像机中大动干戈的故事,都相对明晰地体现了她在写作这本历史上第一次包罗了性爱研究各方面的书籍时,那种投入的精神。” ——《种子》杂志
  • 蚂蚁之美

    作者:冉浩

    细致入微的观察,亲切温暖的文字。 淋漓尽致地展现蚂蚁社会真诚、友爱、团结、斗争、权术、谋略、智慧……甚至愚蠢。 窥探地下王国统治者的私密生活,开启深入蚂蚁世界的奇妙旅程。 堪称《昆虫记》之蚂蚁篇。有动人故事、有科普知识、更有如何“玩”转蚂蚁的实用经验! 全书彩印,300余幅精美原创图片。 这是一本由观察者 的第一手资料汇集而成的关于蚂蚁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这些常常为我们所忽略的小家伙的故事。 全书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蚂蚁王国基本情况的概括和描述,作者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蚂蚁王国之中的合作、斗争和权术谋略,也讲述了 那些打入蚂蚁世界的食客、间谍和入侵者;第二部分则是挑取了众多蚂蚁家族和物种分成了15个典型话题展开述说,您将在这里看到不同的蚂蚁族群为了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伟大法则下所作出的适应性进化,以及让人惊叹的生存策略;第三部分则是专为愿意在观察蚂蚁之路上走得更远的读者所准备,包括了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蚂蚁饲养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告诫爱好者要爱护蚂蚁,对它们进行保护性的研究,而非破坏性开发。 尽管全书文笔轻松,如同讲故事般进行着诉说,但是,全书内容除去作者和其朋友的亲身经历外,所有的资料均来自严谨的学术文献或相应的专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作者:果壳guokr.com

    本书为果壳网“自然控”主题站讲述的鸟兽故事。 鸟兽和人类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过我们对他们所知甚少,跨物种的交流往往有很多误会。好在,很多博物学家通过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为了爱情赴汤蹈火吗?他们也为了生存奋力拼搏吗?他们也有娱乐生活吗?他们也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吗?他们也和人类一样被误会,被伤害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鸟儿们,也不能裸婚,园丁鸟们要建房子,长尾娇鹟要组乐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妹纸。而鹿和羊,跨物种艰难相爱了。还有些,爱情不被成全,甚至也有性取向的困扰。为了生存,他们也一样要挖地、翻墙、搬家、战斗。小鸟要斗大鸟,毛毛虫要排队回家,大雁要互相帮助。偶尔,还可以参与下电影拍摄,以萌人的姿态在人类的世界里穿梭,传播友谊和爱。猫头鹰们和哈利•波特们玩耍,鹦鹉们在里约大冒险,海蛞蝓在海里游荡。偶尔,他们也会因为误会被人类所伤,“血燕”恨不得吐血,陆龟被“放生”到了海里……好在,还有一些有爱心的人愿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共享世界的爱与自由。
  •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

    作者: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

    【编辑推荐】 你小时候有没有想问妈妈又不好意思问问了也会被骂的问题? 这里有一群GEEK们,他们用比科学家还专业的精神,帮你解答所有人都不屑于回答的问题。  23个怪到爆的冷门问题  70个热闹纷呈的科学答案  科学松鼠会的Dr.You  告诉你99.999%的人都不可能知道的真相! 我们都曾梦想过成为万事通,就像机器猫的口袋,能应付朋友提出的所有问题;我们也曾时不时冒出古怪问题,它们中绝大多数都未获解答,便随着少年或成年的梦想慢慢熄灭。由于个体知识的局限,谁都不可能真正“包治所有疑难杂症”,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当大家汇聚在一起,真有可能无所不能。在这本里,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一起打造了一位 “问不倒先生”Dr. YOU。别小看了,它决不负责回答“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问题,也不回答“怎么样动心脏手术”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回答“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旧问题,它要解决的——是来自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中的所有蛋疼问题。
  • 窃言盗行

    作者:[英] 亚历克斯•本特利,[英] 马克•

    若疑惑,请模仿? 人类首先是社会性的生物,这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选择。作为一种天生会模仿的动物,我们懂得利用他人的大脑为自己思考,并且在他人的大脑中储存有关世界的知识,所以成为了今天的人类。 本书阐释了想法、行为和文化怎样通过简单的模仿得以传播,帮我们在社会行为的复杂世界中辨明方向,理解人类行为,并开始做出改变。 不过请记住,社会行为就像风和天气一样,可以测量和适应,但无法控制。 “人与人渴望理解,彼此沟通,并正在相互影响。一些人标新立异,大部分人随波逐流或从善如流。小时候,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说话;长大了,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恋爱,成家……《窃言盗行》,一本从多种的角度谈模仿的书,个人怎样因模仿成长,人际怎样因模仿而互动、社会怎样因模仿而发展,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多学科全方位展现模仿的研究及其对生活的启示,科学又艺术,专业又通俗。一本杂书,一本有趣的书。”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人所以成为高级动物,社会属性是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与旁人发生关联交集,在所难免。《窃言盗行》这本书揭示了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网络节点,每个人既成为观察者本身,亦是观察者眼中的风景。你的生命,因与他人关联而具有意义,我们没那么孤独。” ——贺炜,主持人、足球评论员 “一本信息量异常丰富的实用书籍,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知识与行为的交流,是营销与社交媒体界人士必读书目。” ——Collyn Ahart,YCN “《窃言盗行》对营销学有深远的影响。人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独立,而是非常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John Kearon,BrainJuicer Group PLC创始人、CEO
  •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作者:果壳guokr.com

    衣食住行是我们最日常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那么多了解其中的技术信息,消除一些技术方面的误会,就很必要了。 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学品的性质;饮食健康要了解肠胃、细菌、食品工业;居家舒适要了解电器有多智能,环境可以怎么改造;出门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和路况——最普通的生活离不开最基础的科技。果壳网用通俗的语言为你提供这些信息:享受生活需要有技术含量。 有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用科技服务生活。
  • 格林兄弟的遗赠

    作者:[美]波莉·舒尔曼

    如果童话中的魔法真的存在,那会发生什么呢? 身处新校园中的孤独感,让伊丽莎白接受了一份在纽约回收物品储藏馆的兼职工作,希望能借此交到新朋友,顺便也给自己赚点零花钱。而这个储藏馆可不是寻常的图书馆,人们通常到这儿来借一些物品,而非书本。这些物品包罗万象,从茶具、曲棍球球棍到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日常假发,应有尽有。 储藏馆也是格林兄弟遗赠的保管处,这些藏品都放在地下室的一个秘密房间里。那个房间也被管理员用来封存那些在《格林童话》中记载的强力宝物,包括——七里格之靴、眨眼间就能变出一桌盛宴的小餐桌,以及白雪公主继母的那面说着谜语、有着自我意识的阴险镜子。 某天,这些具有魔力的藏品一件件地失踪了,伊丽莎白和她的新朋友们必须在自己被诬陷或是被幕后黑手俘虏之前,捉住那个行窃的贼……
  • 肠子,脑子,厨子

    作者:﹝美﹞约翰•S.艾伦 (John S.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共同的认知基础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舌与胃,还有脑。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如果说语言反映了人脑独特的高级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逊色。这是一本能够让人思考的书,让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同时思考人类的将来。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在吃货中上升几个等级。 ——云无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伦结合了演化与现代生物学研究,做出了一桌有关人类饮食习惯的盛宴,桌上满是新鲜想法。这本书以迷人的笔触揭示了食物的深层意义。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书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们为什么爱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动演化……这是取道餐盘的人类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杂志美食专栏作者 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复杂的食谱,眼馋巧克力……艾伦以精神上的味觉偏好作为透镜,讲述生物学和文化历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类学、食物历史和作为厨师的经验。书中涉及对食物的渴望与厌恶、文化取向与节食,内容丰盛。 ——《自然》 艾伦是个科学家,这就是说,他对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说腌黄瓜怎么从东欧迁移到纽约——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干货”。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大脑扫描图,看看要求被试者想着不同的食物时,他们的哪部分脑区会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镶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长征程中。 ——Kathryn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
  •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作者:[美] 马库斯•乌尔森(Marcus W

    比尔•盖茨对《连线》杂志说,如果他还是个少年,他就会做生物黑客了。“如果你想用伟大的方式改变世界,就从生物分子开始吧。” 这里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 20世纪,IT技术重塑了人类的日常生活。21世纪,轮到生物技术了。 既然DNA也是程序,也可以编码和 解码,既然人体就跟电脑一样可以通过程序控制,那么,生物界的程序员们就是改变人类衣食住行面貌的人。生物黑客们正在通过DIY改造世界,你呢?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比DNA更本质呢? 黑客精神:独立、开源、保护弱者、保持好奇、反对霸权 行动:他们试图用更廉价和实用的生物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疾病,自己制作三聚氰胺检测工具,制作更方便廉价的传染病疫苗,把果蔬净化机改装成离心机,发明世界上最小的上热循环仪,用微生物净化水的方法来清理胆固醇,开拓个人定制的癌症攻克方案。 信念:个人有权利知晓自己的遗传学信息,个人力量可以避免大公司大机构的官僚和冗繁,生物科学的成果应该送到最需要它们的人手上,生命可以设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物黑客。 推荐语: 我们号召创新,呼吁创新,正是由于我们目前的创新不尽人意。即使在发达国家,人们也在抱怨专业的研究者们为体制、文化、经费及奖惩等非科学因素的压力而疲于奔命,以至于出现不少“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的尴尬现状,创新动力愈发变弱,创新灵感未见增长。然而此书中的一群“黑客”们,犹如空中的新星,为科学的发现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年青黑客的激情,也许是出自于他们的好奇或非意识的冲动,也许是代表一种人类天生的追求和执着,也许,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历史使命进行最佳结合。 ——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研究员 这本书把开源、反商业化、保护弱者、自由、独立、好奇的黑客精神表现得淋漓精致。从开源的设计、廉价的设备、极富创意的检测方法、巧妙的构思、到惊为天人的生物积木工具等等都让人觉得阅读畅快无比。 ——吴凡 生命科学研究者,国内早期计算机黑客和生物黑客 他对生物黑客们的精彩描述揭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矛盾:我们对掌控生命的力量的向往和恐惧。 ——卡尔•齐默(Carl Zimmer) 著名科普作家,《演化》作者
  •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

    作者:玛丽·罗琦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笑而滑稽”似乎不可能,但玛丽·罗琦做到了。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获得过如下荣耀—— 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科学星期五”“2003年最佳书籍” 《洛杉矶纪事报》“2003年最佳书籍” 《娱乐周刊》“2003年最佳书籍” 《拉斯维加斯信使报》“2003年最佳书籍” 《西雅图时报》“2003年最佳书籍” 《圣荷西信使报》2003年50本最佳书籍 亚马逊网站2003年编辑推荐书籍 入选巴诺书店 “发现新的大作家项目” 入选博多书店文学选集 获得2003年博多书店原声文学奖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权威作家罗琦,无尽的好奇,捧腹的诙谐。她的研究一丝不苟,笔法迷人。” ——亚当·伍格,《西雅图时报》 “这本离奇而有趣的读物,为生与死,为医务人员,提供独到的看法。掩卷之际,你会赏识人类尸体的奇妙。” ——塔拉·帕克-波普,《华尔街日报》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闹而滑稽’似乎不可能。然而,罗琦能做几乎不可能之事;她写的这本书,充满敬意,又帮助读者增长见闻,同时率性而发,富有机趣。” ——《出版家周刊》,星级评论 “你不会忽视这本书。每个细节都引人入胜。罗琦娓娓道来,读者不能释卷。” ——亨利·基瑟,《芝加哥太阳报》 “笔调活泼,出人预料。” ——马克·罗左,《纽约人》 “作者机智的措辞,为对人类尸体的研究,为尸体在研究中的作用,灌注了新的活力。为社会贡献某种好东西,到死也是不晚的。” ——克里西·波斯科,《每日新闻》 “玛丽·罗琦是一个濒危物种:一位具有幽默感的科学作家。她竟然能使可怕之事听起来有趣,却又不触犯死神的尊严。” ——布莱恩·理查德·博伊兰,《丹佛邮报》 “赏心悦目……这是一本奇妙的读物。” ——蒂姆·瑞德蒙德,《旧金山海湾卫报》 “罗琦的笔法轻松,把病理学史的那些怪异的插曲写得出神入化。死亡或许会笑到最后,但罗琦能在恐怖之中嬉戏。” ——吉尔伯特·泰勒,《书单》 “对无生命之躯体,罗琦采取迈克尔·摩尔的方法,以别具人情的方式接近尸体处理业。她把幽默的趣闻和历史上的掌故联系起来。” ——托尼·麦克米纳敏,《格言》 “罗琦的笔法,宛如与你促膝长谈,面对绞刑架也笑得出来,把书写得生气盎然。” ——亚历克斯·阿布拉莫维奇,《人民》 “罗琦似乎故意帮助我们(和她自己)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或者说,起码是要使一个人自己的死有意义。” ——斯蒂夫·菲特,《芝加哥论坛报》 “罗琦的笔触,亦庄亦谐,游刃有余,却不煽情。她讲述尸体的那些超人之举,笔法清晰而泼辣,她使我们相信,人不免一死,但死也有趣。” ——艾丽卡·博内特,《陌生人》 “探索的决心,关注的眼睛,以及讨人喜欢的幽默感,作者玛丽·罗琦写了一本与尸体的历史和尸体在目前的用处的书。” ——黛博拉·拉芙,《理查蒙德时报快讯》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只要你翻开它,你就欲罢不能。” ——威廉·温克,《威斯康辛州杂志》 “罗琦写了一本奇异而有趣的书,她的研究感人而充满敬意。她勇敢地踏进了我们不想进入的领域。” ——南希·苏摩尔斯,《坦帕论坛报》 “玛丽·罗琦的书确实有趣,肯定会成为一本经典读物。” ——唐纳德·科林斯,《论坛评论》,匹兹堡 “罗琦的风格非常温暖,她对令人啼笑皆非的异常细节明察秋毫。死尸从来不像在她的书里这么有趣。” ——迈克尔·杰夫,《快报》,圣安东尼奥 “古怪、阴暗,相当机智。该书把死亡描绘得滑稽可笑、别有情趣,而且还奇怪地引人入胜。” ——苏珊·奥瑞安,《兰花贼》作者 “引人入胜,滑稽可笑;敏于观察,探索幽微,玛丽·罗琦的《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重要读物,记录对处理尸体的方式——不假文饰。这项研究令人羡慕,逸闻趣事选择审慎,文笔生动活泼。” ——卡勒博·卡尔,《精神病学家》的作者 “玛丽·罗琦证明了我们许多人早就疑心的一件事情:生活中真正的迷人之处,只在你死了的时候才开始。我特别欣赏关于头移植、木乃伊黑市以及如何说清楚你确实死了的那些部分。” ——乔·昆南,《天啊:一个愤世者对圣徒地位的短命探索》的作者 “玛丽·罗琦是本世纪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如果这听起来像是假意的奉承(甚至挖苦),那么该书的每一页都有相反的证据。《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告诉我们尸体在哪里,尸体有何用,以及尸体必须讲的那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该书能够在尸体那里发现幽默,而不触犯其尊严。死尸万岁。” ——博克哈德·比尔格,《忽悠傻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