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彼得·潘

  • 彼得·潘

    作者:【英】詹姆斯·马修·巴利

    【内容简介】 《彼得·潘》讲述了小女孩温蒂和两个弟弟约翰、迈克尔跟随小飞侠彼得·潘来到神奇之境梦幻岛并在那里生活的故事。故事中的梦幻岛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在那里有无恶不作的海盗船长胡克,有印第安公主虎莲,还有无数的美人鱼以及仙子。温蒂和两个弟弟最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并逐渐将梦幻岛的生活遗忘。故事的结尾,彼得·潘再次出现在温蒂家的窗口,发现温蒂早已为人妇,而温蒂的女儿简则代替温蒂开始了新的冒险旅程。 【编辑推荐】 在英国首府伦敦的海德公园中塑有一座小男孩的雕像,是这座中央公园的标志之一,这个小男孩就是英国人心中永远长不大的少年——彼得·潘。 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亲自向全世界朗诵了能代表这个国度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不叫《哈利·波特》,而叫《彼得·潘》。 《彼得·潘》是作家詹姆斯·巴利的代表作——英国人心目中的国民童话。 在书中,无父无母、永远不会长大的飞翔男孩彼得·潘成为人们对逝去童年的美好寄托;而充满仙子、美人鱼、印第安人和海盗的梦幻岛也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它多年来以戏剧、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形式不断呈现。彼得·潘是全世界读者钟爱的人物形象,影响深远波及心理学、时尚圈等诸多领域,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心理学概念“彼得潘症候群”及时尚元素“彼得潘领”。 本书以1911年英国霍德斯托顿出版社最初出版版本为依据,进行重新翻译。在准确、优美翻译原著的同时,特别独家收录了作品前传故事《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全六章,为读者了解“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提供了更丰富和立体的选择。在重新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还精心创作了十余张大幅彩绘插画穿插于作品之中,让读者从视觉上也能感受到作品独特的文学魅力。 《彼得·潘》作品历经百余年,不仅仅是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其所包含的丰富哲学内涵也同样适合成人阅读,是最具隐喻性的童话。它将带领你找回失去的时光,教会你渐渐忘却的纯真和勇气。
  • 重返梦幻岛

    作者:(英)杰拉尔丁·麦考琳

    100年前,英国伦敦肯辛顿公园,彼得·潘诞生。100年后,小飞侠彼得·潘又回来了——英国政府斥资2000万英镑,全球3000名顶级作家竞相续写,麦考琳女士以奇幻笔法脱颖而出,被授予全球终结本创作权杖! 《小飞侠彼得·潘》中,曾经迷失在“梦幻岛”的孩子们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已记不起梦幻岛在哪儿,也不知怎样才能回到那里。是温迪带领大家找到了小仙子,小仙子告诉他们秘诀:穿上孩子的衣服……就这样,温迪和伙伴们才又恢复到了童年,并重返梦幻岛。欢庆之余,彼得·潘在那艘空无一人的破船上找到了铁钩船长的红大衣,还意外地在口袋里发现了一张藏宝图,于是,他自封船长,带领伙伴们马上起航去寻宝。奇怪的是,一路上穿着红大衣的彼得·潘言行举止和铁钩船长一模一样!他竟然成了这个死对头的替身……这是怎么回事?被鳄鱼吞进肚里的铁钩船长到底死了没有?读完故事,栢信你就会找到答案! 《重返梦幻岛》的故事开始于虎克船长的那瓶毒药。当他落入鳄鱼肚子里时,毒药也跟着落入了梦幻岛的海水深处。所以岛上的一切都变了:树木的叶子像眼泪般落下,美人鱼躺在礁湖岸上奄奄一息。鸟儿美丽的羽毛都脱去了,产的蛋如石头般灰冷,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冷。彼得·潘穿的树叶也变成了褐色,一碰就碎。但彼得·潘并未在意这些,在寒冬里,他也同样能够找到足够的乐趣。 迷失的男孩们已长大成人,总是在梦中见到梦幻岛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但他们已记不起梦幻岛在哪儿,也不知怎样才能到达那里了。他们已不再相信,所以也看不到小仙子了。只有温迪在相信,她梦到了小仙女,得知岛上的仙子们都被烧焦并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是温迪的梦救活了小仙女。 已成人的男孩们发现能够飞翔这件事是如此可怕,直到小仙女建议他们穿上他们孩子的衣服,他们才又恢复到了童年,回到了梦幻岛。但他们发现梦幻岛已经一片白雪茫茫,阴森可怕。 彼得·潘孤独一人,但他却不以为然。当他需要人陪伴时,他就摩擦两根树枝,产生一个火焰人,当他不需要时,又可以一口气把火焰人吹灭。(小仙女不喜欢火焰人,因为他们总是追逐并烧焦仙子们。)彼得·潘天天驾着白马在狂风大作的礁湖上假装钓鱼,为想象中的野兽挖陷阱。恶劣的天气是他主要的敌人,他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敌人。 尽管寒冷总是折磨他们,但男孩们回到梦幻岛后马上就开始尽享童年的欢乐了,忘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当彼得·潘发现虎克那艘空无一人的破船时,他高兴极了,他自封自己是船长。他穿上虎克的衣服,系上他的领结,在口袋里还发现了一张藏宝图,他们马上起航去寻宝了。 一路上他们经历曲折,最后碰到了老对手虎克!毒药把鳄鱼毒死了,所以虎克逃得以逃生。这时的彼得·潘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就像是虎克的孪生兄弟一样。 一场激战即将展开……
  • 彼得·潘

    作者:[英] 巴里

    《彼得·潘》这个童话,讲的是彼得·潘和孩子们的冒险故事。这本书文风优美,情节有趣,仿佛《爱丽丝》的续篇,风格也和它一脉相承。但是,这本书终究是“写”出来的童话,比起卡罗尔那本“讲”出来的著名童话,还是要逊色许多的,斧凿的痕迹也太深。如译序所言,如果不读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彼得·潘》也不过是个“单纯的儿童故事”罢了,但正是这最后一章才起了点睛的作用。 詹姆斯·巴里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而《彼得·潘》则是他的代表作,其影响最大。 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从那儿路过。一天,他看见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还扮作童话中的仙女和海盗。这游戏吸引了那位黑胡子的作家。他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后来,一个胆大点的孩子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于是黑胡子作家高高兴兴地加入孩子们的游戏,一直玩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巴里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他的邻居,其中最活跃的那个男孩叫彼得。后来,孩子们从家长那里听说巴里是个作家,他正在写一个剧本,叫《彼得·潘》,便把他围住,要他讲《彼得·潘》的故事。等巴里讲完,他们才知道自己一个个都在故事里了。后来,巴里把这些小朋友都称为他创作的合作者。《彼得·潘》公演时,孩子们每人还分到五个便士的稿费呢! 《彼得·潘》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又把它改为童话故事,并被译成多种文学传到国外。以彼得·潘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纪念册、版画、邮票等风行欧美各国。自从《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