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道德

  •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编辑推荐:

    ◇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全新法律随笔,解读热点案件,思辨法治要义。

    ◇集结罗翔近两年对法治与社会的观察,论法理、聊读书、谈爱情,人间清醒与你坦诚相见。

    ◇盘点近年热点案件,理性而不失温度,从N号房事件到张玉环案,如何在现实中追求正义?

    ◇从法律视角破解电车难题,思辨刑罚边界、胎儿权利等法理冲突,在时事中保持理性思考

    ◇收录罗翔走红后的心路历程,不仅普法,更分享人生经历与感悟,附罗翔青年照。

    ◎内容简介: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媒体评价:

    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人民日报》

    法律可能让人觉得很生涩,离生活比较远。但是罗老师能让你知道法律跟生活是非常贴近的。他自己本身很懂,所以可以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出来。

    ——《南方周末》

    罗翔老师不仅给你提供法律专业视角下的独特解读,还时不时来一场哲学教育,让你感受到一种被降维打击的快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满满。

    ——《第一财经》

    外皮是喜感的口音,搞笑的例证;内核则是在多年的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催人上进,成为内容产业中的一股“清流”。这恐怕是罗翔之所以能持续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中国新闻周刊》

    罗翔老师满足了人们对有力量的通识教育的想像。用荒诞、极端案件逗笑人的同时,夹带出对尊重生命、尊重常识和对理想主义的呼唤。

    ——《三联生活周刊》

    “津津有味”是罗翔弹幕里的高频词。除此之外,人们喜欢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真性情。

    ——《网易》

  • 修身老课本(全二辑)

    作者:方钧

    《修身老课本(套装全2辑)》内容简介:修身教育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国初期。当时的编写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培育儿童的品性,使他们懂得自爱、自立、自助、自治的道理,了解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鼓励进取的志气,并指导实践生活。 在选材上,本套修身课本博采众长,以“诚”为宗旨,从学校、家庭、自身、社会以及国家五个方面,采用德目主义和人物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编写。所谓德目主义,是把人类道德经验概括为德育内容,罗列成各种“德目”。人物主义,则是将中外著名的道德典范人物的故事,选编成具有德育价值的课文。 本套修身课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现代公德意识的培育,采用温故而知新的圆周法编写,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课文内容紧贴近代国民道德要点,从儿童生活环境出发,不好高骛远,非朴实可贵。 本套《修身老课本》系列,是经过重新整理编辑的,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新式修身教科书》原书手写书法、一课一图的风格和全部内容,还附有简体对照版和现代白话文翻译,力求让学生从中感受传统道德的浸润,树立修身的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
  • 数字时代,盗版无罪?

    作者:[美]约翰·冈茨(John Gantz)

    蔓延全球的数字盗版现象,大肆挑战着正统的知识产权观念与制度。这是一个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件,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文化事件。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托权威机构IDC对57个国家数字盗版现象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及大量的访谈等一手资料,从历史、文化、法律、伦理、商业等多个角度,讲述了数字盗版的方方面面。 从熙熙攘攘的曼谷街头到争论不休的美国国会,从巴拉圭雨林的地下工厂到美国大都市的居民卧室,作者的笔端,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旅途。
  •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

    作者:王国乡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作序推荐 挤破虚幻的道德泡沫 建立有良心的市场经济 说到底,道德就是不违反事理常规。不允许损人利己,不允许高人一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市场经济同样是不违反事理常规。借钱要还,说话算数,没有欺骗,老实做买卖。这样的经济恰好是效率最高的经济。经济学达 到这个地步,就跟哲学、伦理学差不多了。它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我认为这就是王国乡的这本书所希望传达的道理。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书虽然是一部寻常的学术著作,渊源于作者焦心苦虑的构思;然而,它又不是一部常见的学术著作。它的一大半来自苍茫大地,是千百万饥饿农民和劳苦大众的呻吟,另一半则来自炼狱者深沉的问难与呐喊,是雕肝琢肾的章句。 ——张森根(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敬畏自然•呼唤良知•为己修德 本书根据经济学的“等边际理论”证明下列伦述是真理: * “人性自利”是“人必须满足需要才能存活,才能幸福”的同义语。 * 人性自利是众善之端,是人类道德产生、社会形成、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市场经济道德的本质不是无私利人,而是自利不损人。 * 只有人人追求最大利益,才能形成市场价格,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 * 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骄人成就的关键在于扩大个人自利的自主权利。 * 社会制度正义的标准是无损一人地增进社会利益。 * 保障个人自利的自主权利是实现平等、自由、民主的制度正义的先决条件。 * 个人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是无损他人的自主权利。 本书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实践和道德理念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惑,起因于改革决策程序上,只重视经济基础上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方式向市场方式的制度性转轨,而忽视对意识形态中的传统道德观(伦理观或价值观)进行相应的更新或变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在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古典伦理学中由孔子最早提出的“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和斯密的“同情心”分析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微积分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尝试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思想体系。
  •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

    作者:薩伯(Peter Suber)

    Lon Fuller?s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 ~rers is the greatest fictitious legal case of all time. That is saying a lot, for it has some stiff competition. While its competitors may outdo it in courtroom drama, character development, or investigative suspense, none matches it in legal depth or dialectical agility It shows not what makes some lawyer?s caseload interesting, but what makes law itself interesting. It would not make a good movie; it is all ?talking heads.? In fact, the parts that would make a good movie - the events within the cave - are over and done with by the time Fuller begins his piece. Moreover, these events are not depicted with cinematic vivacity, but described after the fact with judicial precision and bland- ness. Fuller?s live Supreme Court justices tranquilly but rigorously show the complexity of the fact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legal reasoning. The live opinions focus on different factual details and legal precedents, and lit them into different background structures of legal and political principle. By these means Fuller crystallizes important conflicts of principle and illustrates the major schools of legal philosophy in his day. Fuller?s case has been called ?a classic in jurispru- dence,? ? a microcosm of this century?s debates,? and a ?breathtaking intellectual accomplishment.?* Although only half a century separates us from the date of Fuller?s essay, the legal landscape has changed profoundly. I have written nine new judicial opin- ions on his case, with roughly Fuller?s own objectives in view, hoping to explore important issues of principle and in the process to bring the depiction of legal philosophy up to date. While I would like to depict the major schools of legal philosophy today, giving each its due, there are a few obstacles that subtly constrain the project. Suber, Peter.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Nine New Opinions. Florence, KY, USA: Routledge, 1998. p ix. http://site.ebrary.com/lib/cityu/Doc?id=2003075&ppg=9 Copyright ? 1998. Routledge. All rights reserved. Preface Introduction 1 Pt. I Lon Fuller's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5 Opinion of Chief Justice Truepenny 7 Opinion of Justice Foster 10 Opinion of Justice Tatting 15 Opinion of Justice Keen 20 Opinion of Justice Handy 25 Opinion of Justice Tatting 31 Postscript 32 Pt. II Nine New Opinions 33 Opinion of Chief Justice Burnham 35 Opinion of Justice Springham 45 Opinion of Justice Tally 57 Opinion of Justice Hellen 64 Opinion of Justice Trumpet 73 Opinion of Justice Goad 79 Opinion of Justice Frank 89 Opinion of Justice Reckon 91 Opinion of Justice Bond 99 Index 108
  • 道德自我之建立

    作者:唐君毅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于抗战时期出版的著作,系个人追求其道德自我,而对道德生活所作的反省之表述。作者认为人生之理想意志行为决定于一方向,而此方向主宰自己之一方面。本书不是纯粹的思辨,亦不同于通常论人生道德的书直陈真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本书是系唐君毅先生代表作之一,乃作者为求建立道德自我,而对道德生活所作反省之表述。作者对于道德问题之思索,强调如何于现实中以有限之个人力量实现具无限超越之道德理想与文化理想,同进藉此建立其道德自我及他人之道德自我。本书内容本于察识,多鞭辟策励这意味。读者倘于道德生活中感困惑疑迷,读此或可涣然冰释矣。
  •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

    作者:弗朗茨・M・乌克提茨

    本书作者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人是什么又可以是什么,而不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告诉我们恶为什么总是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从社会学及生物学的视角揭示了人的各种行为的必然性---尤其是恶。或许读者看完后会觉得恍然若失,但是“认识自己”这决非苛求,而是人类为自己找到合乎本性的道德,同时也是使自己遵守合理道德规范的前提。 追根溯源,人类之恶,实来自其动物性本能。同样道理,人类之善,也与生俱来。恶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道德约束力量无法彻底约束人类的天性之恶,对恶感兴趣,是因为我们自己就有恶的冲动。有时道德对天性的过分约束,会导致相反的效果———恶的爆发。在这个意义上,高尚的甚至严厉的道德要求并不总是对的。 奥地利学者弗朗茨·M·乌克提茨在书中一开始就引用叔本华的这样一段话:“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个小孩一样,如果你过度溺爱,他就变得很不听话;所以你对任何人都不能过于随和,过于亲切。”乌克提茨还转引瓦特松的话:“恶享有某种特权。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
  • The Righteous Mind

    作者:Jonathan Haidt

    Why can’t our political leaders work together as threats loom and problems mount? Why do people so readily assume the worst about the motives of their fellow citizens? In The Righteous Mind, social psychologist Jonathan Haidt explores the origins of our divisions and points the way forward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His starting point is moral intuition—the nearly instantaneous perceptions we all have about other people and the things they do. These intuitions feel like self-evident truths, making us righteously certain that those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are wrong. Haidt shows us how these intuitions differ across cultures, including the cultures of the political left and right. He blends his own research findings with those of anthropologists, historians, and other psychologists to draw a map of the moral domain, and he explains why conservatives can navigate that map more skillfully than can liberals. He then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morality, overturning the view that evolution made us fundamentally selfish creatures. But rather than arguing that we are innately altruistic, he makes a more subtle claim—that we are fundamentally groupish. It is our groupishness, he explains, that leads to our greatest joys, our religious divisions, and our political affiliations. In a stunning final chapter on ideology and civility, Haidt shows what each side is right about, and why we need the insights of liberals, conservatives, and libertarians to flourish as a nation.
  • 品格的力量

    作者:(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属的那个社会的良心。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 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 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天才人物凭藉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 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 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的要求。 超出一般人水平的、哪怕是最高尚的美德,也只不过是充满诱惑力的和 危险的东西。 埃德蒙・伯克说:“以英雄的品德为基础的人类制度,必定会有一 个脆弱的或堕落的上层建筑。” 文化知识同品格的纯洁或高尚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有时侯,我们发现知识、才能同最卑鄙的品行结合在一起――对 地位高者趋炎附势、卑躬屈膝,对地位低者傲慢无礼、横行霸道。 那些贫穷而且没有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在他们面对困难和不幸 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比我们从《圣经》 中所读到的故事还要感人得多。 财富和品格的高尚之间就更少必然的联系。相反,财富往往是品 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 值得信赖是赢得人类的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证。 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 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据他的智 力,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而不是根据他的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的大小与 他们的智力禀赋明显不相称,这是由他们在品格上的控制能力不同的原 因所致。 拿破仑对自己的同类评价极低:“人就是猪,只不过是要用金银 来喂养他们的贪婪。” “意志坚强的人和汹涌的瀑布都会为自己开辟道路。” 西奥多・帕克曾说过,对一个国家来讲,一个象苏格拉底这样的 人,他的价值比无数个南卡罗来纳州的价值还要大。 爱默生说过,每一种制度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些伟人的影子的延 伸。 在艰难的处境中奋斗的人们将会得到永生。 哪里的民族具有良好的良知、道德和习惯,这个民族的治理就会 是诚实和高尚的。哪里的人们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而且心地虚伪,那 么,他们就既不能靠真理也不能靠法律联合起来,无赖和幕后操纵者的 统治也就不可避免。 防止对公众的意见实行专制独裁的最有效的屏障,是个人自由的 进步和个人品格的纯洁。没有这个屏障,就不会有生机勃勃的精神风 貌,在一个民族中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 政治权利,不管它多么广泛,也不会使一个堕落的民族变得高 尚。 以个体的不道德为基础的政治道德,从来就不会有任何稳定的存 在形式。 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或许会深深地影响民族的品格,但 是,对民族的品格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经受的考验和磨难。 伯顿说:“生活奢侈而懒散的民族,宁愿在一对一的格斗中失去 一磅鲜血,也不愿在诚实的劳动中流下一滴汗。” 科尔伯特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 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 哪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撑,那么,就可以认定它是下一个要 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 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 如果一个民族的良好品格无可挽回地损失了,那么,这个民族也 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拯救了。 第二章 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 正是在家庭中,每一个人受到他最好的或最坏的道德熏陶。 主要是在家庭中,一个人的心灵开始敞开,习惯开始形成,理性 开始觉醒,善良或邪恶的品格开始初具雏形。 民族的振兴是从托儿所开始的,因此,那些管教孩子的人所产生 的影响比那些管理政府的人所产生的影响还要深远。 公民的道德,除非在私生活和家庭中有良好的开端和奉献精神, 否则,只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德行。 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对人类表现出真正的爱心。 家庭是对文明最有影响的学校。因为文明本身归根到底要转化成 个人训练的问题;而社会的每个成员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或不良的 教育,决定了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高低。 密尔顿说:“童年预示着一生,正如早晨预示着一天。” 在一个野蛮、贫困和肮脏的环境中,要想培养出一个心地善良、 纯洁和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古希腊名言:“如果让奴隶去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得到的就 不再是一个奴隶,而是两个奴隶。” 乔治・赫伯特说过,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一百个学校的老师。 母爱是我们人类看得见的神灵,它的影响是永恒和普遍的。 塞西说:“不管你能活多少岁,第一个20年是你一生中最漫长的 一半。” 法国谚语:“没有女人,男人永远只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 拿破仑认为,一个孩子行为举止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品行不端,不管父亲的言行举止多么有 教养,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很难有什么作为。 女人锻造了人类良好的品格,这一事业比她们画出世界名画、创 作不朽的文学名著和戏剧要绚丽夺目得多。 女人受到理智的训练后,就不会过于天真和盲目的轻信,她就会 有效地防止受骗上当;受到道德和宗教的熏陶后,她就不会只受肉体感 官的诱惑,有更大的力量和毅力抵制各种影响。 如果一个民族的道德状况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家庭里所受的教育, 那么,女人的教育问题就应该被当作是事关民族前途的问题。 男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都只能在女人的道德纯洁和智力修 养中找到最可靠的保证和支持。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法兰西已经没有母亲,孩子们毫无约束。法 国大革命是在“女人的凶残的暴力和叫喊声中”爆发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感染了腐败的病毒,那么,其他的部分也 不能幸免。 工厂制度,不管它怎样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它对我们的家庭状况 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它使妻子离开了丈夫,孩子离开了父母,龙为 突出的是,它降低了女人的品格。 第三章 圣贤之士可以百世为师 乔治・赫伯特的母亲说:“正如我们的身体从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吸 取有益的营养一样,我们的灵魂也会从我们所接触的或好或坏的伙伴的 行为和言语中吸取美德或邪恶。” 不良的行为形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后,它就会变成一个如此专制 的君主,它会让人被邪恶死死地缠住。 西班牙谚语:“与狼生活在一起,你也会学会嚎叫。” “我本是块普通的土地,只是我这里种植了玫瑰。” 卡农说:“令人奇怪的是,善行总是产生无数的善行,善行从来 不是独一无二的,恶行也是如此。” 拉斯金说:“天生的邪恶必定产生邪恶,而天生的勇猛和正直塑 造出勇敢和正直。” 善行的魅力和感染力是极其巨大的。被善行所鼓舞的人是人类真 正的国王,他会领导人类的灵魂。 伯瑟斯说:“一个活着时令人敬畏的人,在他死后,面对他的遗 像,邪恶的思想也会逃之天天。” 黑兹利特说,在一张美妙绝伦的女人肖像前,想做出一件没有美 感的事情来,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 一个人的品格力量往往会激发别人的品格力量。 对高尚品格的崇敬往往会提升自己的精神,使灵魂从自我的奴役 中得到拯救。 圣・波伏说:“告诉我你崇拜谁,我就能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至少可以了解你的潜能、志趣和品格。” 当人的性格处于可塑阶段并容易接受影响时,最好是鼓励他们去 崇拜伟大的品格;马屁精关于美的最高观念就是溜须拍马;一个默默无 闻的势利小人关于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做一个人所共知的附庸风雅之徒。 没有宽阔胸襟和健康心态的人,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极为不幸的。 尖刻的批评者这样来考虑他的竞争对手:“当他在这一领域受到 上帝的赐福时,难道我还没有理由嫌恶他吗?” 伟人的传记告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人能够做什么。 第四章 劳动是成功和幸福之本 人们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 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 生活。 懒惰、好逸恶劳乃万恶之源,劳动是幸福之本。 远古时期,干各种各样的农活往往与尊贵、高尚联系在一起。 在古罗马早期,对一个男子最好的赞美话或恭维话就是称他为一 位农学家或农夫。 “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 一个聪明然而十分懒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灾祸,这种人必然成为 邪恶的走卒。 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 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让我看看你能干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些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或迟或早,总会意识到上帝对他总 是特别地冷酷无情。 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 即使那些地位最为卑贱的劳动者所从事的苦役,也对整个社会的 幸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战胜无聊的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 英国著名学者、传教士富勒曾长期从事日常的、机械性的车间工 作。 没有工作比过度劳累更坏,一个人一旦没有工作,他的心就会自 己折磨自己。 在人类各个不同时代和各个不同国家的那些极为突出的领袖人物 中,很难找到象司各脱这样精力过人、心境安祥、举止得体的人了。 农夫用额角的汗水换来香甜的面包,富翁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摆脱 厌倦和烦恼。 “没有哪一个象他这样贫穷的人却如此博学;没有哪一个象他这 样自豪的人却如此谦恭;也没有哪一个象他这样愉快的人却如此自豪。” 柯勒律治说:“如果说那些无所事事的闲散之人是在消磨时间的 话,那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那些办事有条不紊的人则把时间融入了自己的 生命。” 任何良好的修养都只能经过仔细地观察和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得。 当威灵顿在西班牙担任联军统帅时,他对士兵们应该如何做饭都 作了精确的指示。 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不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即使 常人认为很卑赋的事情,他们也都满腔热情地去干。 任何伟大的品格、超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日常小 事上积累的结果。不愿干小事情的人必定干不了大事。 才能和本领只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只属于那些埋 头苦干的人。 爱尔维修认为,正是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 忍、缺乏人性。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早年当过兵,后来又当过海关审计员。 “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外,我从未见过一个没有职业的人会真正自 由。” 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问题又是另 外一回事。 小事情里有大文章。只要人们善于观察、体会、总结,哪怕是经 营、管理一个小家庭,也能从中发展或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大道理。 意大利最初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也并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而是一 些实业家。 “除了极为个别的特例外,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没有职业的人会 拥有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罗马皇帝图密善嗜好捕捉苍蝇,马其顿国王喜欢制作灯笼,法国 皇帝喜欢制锁。 懒惰对身体带来的损耗要远远大于劳动对身体的磨损作用。 过度劳累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作法。从长远来看,过度劳累弊大于 利。 第五章 勇气来源于“不合时宜” 的偏执 勇气本身表现在默默地努力和辛勤地耕耘之中。 唯有道德勇气才能造就男人和女人崇高的英雄气概。 这种道德勇气是一种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是一种坚持正义的 勇气;是一种诚实公正的勇气;是一种抵制诱惑的勇气;更是一种克尽 职守的勇气。 苏格拉底不仅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去面对专制法庭对他的指控,而 且,他还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去面对那些不能理解他的群氓或暴民。 伯奈特主教认为牛顿是他所知道的“最聪明的人”。牛顿的心灵 纯朴得如同一个婴儿一样。 帕拉图说:“世界就是上帝交给人类的书信。” 为了问心无愧,许多人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甚至在没有一丝一 毫的鼓励和同情的环境中,他们能温驯地忍受一切不公正的遭遇,这种 勇气要高于在炮火连天、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 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坚持真理,绝不屈服的感人至深 的故事。 莫尔是讲实话的殉道者:他绝不愿虚伪地起誓。因为他的正直、 诚实,他惨遭杀害。他的头被砍下来后,被悬挂在伦敦桥上。 霍顿说:“在德国,没有人比路德更视死如归的了。” 埃利奥特就义前,大义凛然地说道:“即使死一万次也不能玷污 我的良心,我把纯洁的良心看得重于世上的一切。” 那些崇高的事业必定是屡遭失败之后才到达胜利的彼岸的。 世界上的许多不幸和邪恶都是因意志薄弱和优柔寡断所致――也 就是因缺乏勇气所致。 人们也许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就是缺乏勇气去躬行践履。 请求别人帮助你做决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必须养成在万分紧 急时刻依靠自己的勇气独自作出决定的习惯。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迅即行动要远比长篇大论 来得强。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认为,一切充满智慧和一切高尚的事情,都 首先发端于而且必定发端于个人。 在这个时代,不随波逐流,不卑躬屈膝于时髦风尚和习惯,这本 身就是一个贡献。 舆论这个暴君总是指责偏执。为了打破舆论这个暴君的统治,人 们应该需要偏执。 什么时候品格坚强了,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就拥有了偏执的性格勇 气。 在社会生活中,偏执程度通常只与社会上的天才数量、精神魄力 以及道德勇气成正比。 俄罗斯格言:“即使是一个脊梁笔直的人也无法从荣誉中站立起 来。”因为追名逐利之徒的脊梁都由软骨组织构成的。 福音书对受到人们欢迎的人之诅咒:“当所有的人赞扬你时,愿 你受苦受难!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会使圣父变成错误的预言家。” 不敢形成自己的意见、不敢形成自己的观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 夫;没有自己的观点意见的人则必定是一个懒汉;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意见的人则必定是一个笨蛋。 约翰・比姆说:“宁愿说真话而被处死,也不愿因为我沉默而使真 相湮灭无闻。” 在某些情形下,唯有抵抗,才能对付一些深重的罪恶;哭泣和眼 泪不能化解深重的罪恶,唯有坚强的战斗才能消灭罪恶。 一切改革家和殉道者都是坚定的反对者―――都是谬误和恶行的敌人。 人们因为相信自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最终战胜了一切艰难险 阻。 那些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与其说是那些天才人物,不如说是那 些信仰坚定、孜孜不倦、辛勤工作的人们。 第六章 自律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自律自制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础。 在《圣经》中,赞誉之词并不给予那些“攻城掠地”的强者,而 是给予那些能“主宰自己灵魂”的十分坚强的人们。 习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习惯既能使我们走向成功之路,也 能使我们走向毁灭的深渊。 已经被证明是最好的道德教育的发源地,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学 校,再次才是社会。 做生意,也象生活一样,需要道德力量的影响才能成功。 与其说是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 致他们堕落。 “他有火一般炽热的激情。他是一个容易激动甚或脾气暴躁的 人,但是,因为他的高度自律,他把他火一般的激情化作一束主要的 ‘光芒’,并使其成为他生命的不竭动力,而非任由他火热的激情白白浪 费掉。” “(法拉第)这个铁匠的儿子、装订工的学徒不得不在15万英镑 的巨额财产和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之间作出选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 后者,死时他一贫如洗。但他一直光荣地名列英国科学名人录的榜首。” 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比打人 还更伤人心――“语言的伤害比刺刀的伤害更可怕。” 所罗门的箴言:“明智之人的嘴在于他的心灵,愚昧之人的心灵 却在他的嘴上。” 边沁说:“一句话的措辞,往往决定许多友谊的命运,而且,也 许决定许多国家的命运。” 西班牙格言:“一支鹅毛笔往往比狮子的爪牙还要厉害。” 拉科德尔说:“在演说完毕后,沉默便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 西。” “黄金般的舌头长在有福之人的口中。” 朱莉娅・韦奇伍德夫人说:“在所有精神礼物中,最珍贵的便是理 性的宽容;文明的最大教训便是我们一定要相信那些我们无法预见的困 难。” 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性情往往能折射出我们周围的现实。 法拉第说:“对他人的带刺的话装聋作哑要比寻根究底好;对那 种亲切友好的话仔细品味要比权当耳边风要好;对党派偏见视而不见更 好,对好心好意则应该目光敏锐。” 诚然,用武器可以反对世界的邪恶,但是,能使我们和解的品质 却是节制、温和、宽容他人以及多多地反省我们自己。 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一颗温和平静的心灵更能使我们从容地面 对一个充满流言蜚语、充满尔虞我诈、充满暴力冲突的世界。 谨慎小心的自我控制乃是智慧之根。 酒使人的克制力退化,也使人的品性堕落。 第七章 克尽职守塑造平凡而卓越的人生 内心诚实坦率是每个人最坚强的武器,性格本真自然是人生最高 超的境界! 持久而良好的职责观念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一 个人的最高荣誉。 “职责是把整个道德大厦连接起来的粘合剂,没有这种粘合剂, 人们就无法持久地追求幸福,人类的社会结构就会土崩瓦解。” 职责感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源于人类的自爱,人 的这种自爱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 良心是心灵圣殿中的道德统治者。 没有坚强意志的支持,良心就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 来。 海恩泽曼说:“当你周围的人们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和不忠行为而 暴富起来的时候;当其他人摇尾乞怜,一心向上爬的时候,你要保持自 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当有的人靠溜须拍马换来一个又一个 ‘成功’的时候,你要善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因他人的这些成就而 痛苦;当你看到有些人为了名利象狗一样地爬行的时候,你要能顶住世 俗的压力,敢于特立独行,出污泥而不染。” 千万不要丧失自己的气节,崇高的气节胜过万贯家财,胜过国王 的王冠;气节重于山岳,显赫的名号不过是过往烟云。 意志软弱、优柔寡断和遇事迟疑不决是阻碍人们忠实地履行自己 职责的拦路虎。 自由乃是幸福之源,它超越一切。与自由相比,其余的一切都微 不足道。只要有了自由,其余的一切都是不必要的了;而没有自由,其 余的一切都不可能得到。 对于一代伟人华盛顿而言,那种克尽职守的精神一直是他的动力 之源。正是这种庄严的使命感使他坚定异常、不屈不挠和气魄宏大。 艾希・迪安的话:“只要我自己履行职责,那些站着的和等着的人 也会自觉履行职责。” 科林伍德说:“你只能依靠你自己,要获得一点点进步,要得到 内心的安宁,都只能靠自己,在这一点上,靠自己比靠其它任何人都更 为有效。” 法兰西民族在近代出现令人叹息的结局的原因。 诚实守信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一旦这根纽带腐烂了,整个社 会就会人心离散,一片混乱。 乔治・威尔逊那催人泪下的平凡而又卓越的一生。 威尔逊说:“没有谁能比那些对死亡失去恐惧的人生活得更加甜 美!” 第八章 温和的性情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性情温和,与人为善,沉稳冷静,这是基督教教义的精髓。 柏拉图说,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 天堂并非是哪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心性平和、心静如水这 样一种超脱罪恶并与上帝的意念相和谐的精神状态。 乐观、豁达的性格不仅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而且是良好品德的 强大捍卫者。 欢快乐观的性格是仁慈友善的忠实朋友,是耐心和坚韧的忠诚护 士,是智慧之母、聪明之父,是道德良知的守护神。 马歇尔博士说:“一种美好的心情要胜过十副良药。” 豪爽、豁达就是快乐;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就是幸福;童心常 驻,精神快慰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过于一本正经的人缺乏精神活力,缺乏创造性,这种年轻人徒具 年轻人的外表,他那颗年轻的心已经苍老了,没有活力了。 歌德论年轻的老头:“唉,真苦了这些年轻人,能装出这种古板 的样子来!这是多么荒唐和愚蠢的行为举止啊!” 歌德多么希望看到那些精神焕发、本性自然、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啊!每当看到社会生活中这些一本正经、过分拘泥于做作的年轻人时, 歌德愤然曰:“真是些俊俏亮丽的‘美’少年!” 确实,不论我们人类取得了多么巨大的物质成就,如果这些成就 不能有助于人类的仁慈、善良与和平,那么,这些巨大的成就最终就不 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每一个善良的举动,都是运用人们身上的力量,每一个善行都 会积累一份友谊;我们人类为什么不把用来造孽的力量用来行善呢?” 用钱财表现出来的好心不仅不可靠,而且往往带来灾祸。 自私自利是人生最可耻的伙伴。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忧愁并非是真实的,而是主观想象出来的。 许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就是这样:本来伸手可及的幸福却被自 己过分的慈爱之心给糟塌了。他们总是慢慢地纵容自己的子女,终于有 一天,他们无法再教育和控制自己的子女,相反,被宠坏了的孩子要控 制自己的父母亲了。许多巨大的恶果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生成的。 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是道德家所无能为力的。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男人和女人浑身都是“刺”,没有人敢走近他们! 美德是船,谦虚是橹。 快乐、幸福与耐心形影相随。耐心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先决条 件。 耐心能战胜一切。 “任何崇高的事业都是在希望之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正是道德这个火车头牵引着整个世界滚滚向前,而希望就是这个 火车头的不可缺少的燃料。 “如果没有希望,”拜伦说,“那我们的前途会是什么样呢――只 能是地狱。” 第九章 风度是心灵的镜子 优雅的举止胜过优美的身材;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比任 何雕塑和名画都更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洛克认为,作为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他的修养比他的专业知识 更重要。 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 的通行证。 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风格塑造人。” 同情心是打开他人心房的金钥匙。它不仅使人温和有礼,谦恭待 人,而且使人心智洞开,富有远见。 真正的谦恭礼貌总是特别表现在对别人人格的关心这一点上。 真正有礼貌的人总是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从不强求他人的意 见与自己的一致。 布鲁纳尔工程师说:“恶毒的言行举止乃是人生最为昂贵的奢侈 品。” 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好的修养主要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自我牺牲精 神,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不能够真正体贴、关心他人。 家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有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品德习性受 家庭生活的影响最大。 优雅的行为方式一旦与机敏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力 量。 威尔克斯是最丑的男人之一。他常说,在赢得美女的恩宠方面, 他与英国最萧洒漂亮的男人相比,最多不过三天的差别。 正如任何事务都是复杂的一样,有些人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 度、仪表完全可能是伪装或包装出来的,这就正如“有的人品德败坏却 又道貌岸然一样。” 正如有些相当粗糙的外壳里面包藏着最甜美的果实一样,许多举 止粗俗、外表并不怎么显眼的人却是心地善良、十分友好的人,这种人 往往十分友善、忠诚、可靠。而许多仪表不凡、举止高雅的人却是心狠 手辣、十分残酷的人。 “无论英国人走到哪儿,他们都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正如死老 鼠不怕猫一样。” 过分拘谨的性格所造成的腼腆,如果没有必要的自信心和适度的 自豪感的话,往往会使一个人显得更加温和。 艺术修养是否真如有些人所认为的对人类进步有那么大的促进作 用,这一点确实值得怀疑。 亨利・泰勒说:“正是艺术修养所造成的这种富于幻想的性格使人 的勇气逐渐衰竭,力量逐渐减弱,从而使人更加容易顺从、臣服。” 艺术往往在一个民族衰落的时期繁荣兴旺起来。在衰亡时期,财 富往往驱使艺术充当奢侈的开路先锋。 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古罗马,精湛的艺术成就总是与堕落腐化紧密 相联。 真正的美的源头在于一个人的内心而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双眼。 真正的勇气比任何优雅的外在风度都美。 在人世间,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加珍贵 的东西值得我们追求,这种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 第十章 伟大的爱情造就伟大的人生 作为母亲,女人是婴儿的抚育者,少年的指导者;作为姐姐,她 是弟弟们的人生向导和顾问;作为情人,她是男人的知己和伴侣。 男人是头脑,女人是心脏;男人具有智慧、思想,女人则重温 情、性情柔顺。 没有同情体恤之心的男人只是可鄙、卑劣、贪婪自私、头脑发达 的动物而已;没有知识、才能和品德的漂亮女人只不过是衣着华丽的玩 具而已。 女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保姆,女人是家庭之魂。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 的道德素养是否完善。 尽管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男女之间的生理需要往往会战胜任何合 乎礼仪习俗的规则,但无论如何,恋爱中的男女还是应该区分真正的爱 情和虚伪的爱情才行。 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教会年轻人怎样明智地去爱,但作为父母 亲,他们有必要告诉自己的儿女千万要警惕许多盗用爱情的名义进行感 情欺诈的卑鄙小人。 爱情是一团跳动着的自由之火,它把人们从自我奴役、自我压抑 中解放出来。 爱使人温良、谦和,爱使人相互信任,爱使人勇往直前。 诗人勃朗宁说:“所有的爱在一定程度上都产生智慧。”最富有天 才的人永远是最诚实的恋人。 柏拉图认为,情侣们总是在对方身上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地方,爱 使分离开来的人们又重新结合成一个整体。 “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敬爱的基础上的婚姻也就不存在真 正而持久的爱。男女双方都只会从这种婚姻中品尝到遗憾的苦果。” 整天泡在生意场上,确实使人感情麻木,心胸狭窄,使感情通道 日渐萎缩。只有婚姻、家庭才镇守着人类精神的港湾。 一个人真正承受普通生活考验的能力只有通过家庭生活才能真正 展示出来。 没有任何东西比女性的柔情婉语更能平静一个人心中的烦恼,去 除人们心中的苦闷,使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路德说:“上帝赐给男人的最大幸福是让他拥有一个善良而好心 的妻子,和这样的妻子生活一辈子,才可以说是享受到了人世间最美好 的幸福。 女人最可贵、最令人喜爱之处并不在于她的才智而在于她的温 情。 火红的心灵总会把各种本能、直觉、冲动传送给那原本一片空白 的大脑,大脑对此作出分析,使种种冲动渐渐平息。 男人只有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妻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生活。 对一个身心疲惫的男人而言,才智过人的女子使人兴奋,同样, 激情如火的女人也自然令人不快。 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完美 无缺的道德,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人,人们才需要具有忍 耐、宽容和同情心等美德。 在婚姻生活中,忍耐、克制、宽容是一条金科玉律。 正如任何一个和谐的政府都是各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力量相互妥协 的产物一样,美满婚姻也是男女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优美的身姿、漂亮的脸蛋若不与高尚的情操、温和的脾气和良心 的修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就是娇艳动人的毒花。 英国历史学家富勒说:“要了解自己的女朋友,先了解她的母 亲。” 许多男人之所以变得冷酷无情、麻木不仁,一辈子浑浑噩噩、一 事无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娶了一个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而又蛮 横不化的妻子。 基佐说:“无论一个人在事业上多么成功,他的权势多么显赫, 总之,无论他在事业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带来了多么丰硕的成果和收 获,如果他的家庭不幸福,他不能真正享受一份家的温馨和欢乐,那 么,他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瑞士博物学家哈维同他的妻子谱写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 故事。 威廉・汉密尔顿夫妇以绝妙的心与灵的契合,谱写了惊天地、泣 鬼神的情与爱的赞歌。 荷兰法学家和诗人格老秀斯的妻子舍身救丈夫的英勇事迹永远名 垂千古。 第十一章 苦难磨炼出高贵的品格 唯有经受了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人们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人生 智慧。 没有任何一个真正了解了自己才能的人变成了坏人,也没有任何 一个错误估计了自己才能的人变成了好人,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 时间宛如一位教师;时间是经验的养料,是智慧的土壤;也是青 年的朋友或敌人。 那些凭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心灵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的人们是多 么快乐啊! 不管青春的激情曾经多么辉煌灿烂,流逝的岁月总是不断冷却人 们心中涌动的青春激情。 浪漫和现实的恰当结合,最易于使人们度过充满苦难和挫折的人 生。 热情赋予人们成就大业所需要的一切力量。没有热情,他就可能 在他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低头哈腰。 那些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苦难的学生,无一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才 成就辉煌的。 老天爷不允许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因为正是贫困促使他写作;正 是他的贫困造就了世界的富裕。 是逆境是贫困唤醒了人们的活力并健全了人们的品格。 时间会带来奇怪的报复。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常常会互换角色。被 迫害者是伟大的――而迫害者则臭名远扬。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被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法庭判处死刑后,他要求 法庭给他宽限几天时间以便让他验证他被监禁期间所做的实验结果,法 庭拒绝了他的请求,下令立即执行死刑,一位法官声称“共和国不需要 学者。” 那些有勇气的人总是利用强制性的孤立办法来强迫自己完成非常 重要的工作。 正是在孤立状态中,追求精神完美的激情才能最好地守护自己。 只有当一个人处于精力极为集中的孤立状态时,心灵才会与自我 对话。 许多表面看来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的人,却往往比那些连续的生活 过程从未受干扰的人,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更强有力和更深远的影响。 正义事业的胜利或许会姗姗来迟,但是,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 它也要归功于那些率先作出了努力而招致了失败的人们。 对于一些伟人,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当他们的生命终结的 时候,他们才真正开始出生。 “天堂是为那些在尘世中的失败者创造的。” 是什么锤炼出人类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呢?不是人类的学识, 不是商业行为,更不是感情的冲动,而是苦难。 那些降临人间掀起汹涌的波涛然后又使之恢复平静的天使给人类 带来的恩惠远不如那些善意地使人们遭受苦难的天使给人类带来的恩惠 要多。 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优秀的人,必定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他们 温顺、柔和、耐心、谦逊而又精神平静。 如果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么,苦难就是达到这一目标所必不可 少的条件。 雪莱说:“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 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苦难往往是经过化装了的幸福。 仁慈而又统治着世界的上帝啊,如果你不想让苦难成为幸福的发 源地、美德的守护神、智慧的训练场、耐力的磨炼所、桂冠的代价和荣 耀的能道,那么,你自己就不会经受如此之多的苦难,也不会让苦难降 临人间,特别是降临到那些品德最为高尚、意志最为坚强的人身上。 生活,如果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 悲哀,如果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 ――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 何为道德

    作者:【德】诺博托·霍尔斯特

  • 世界主义

    作者:[美]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

    《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是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美国笔会中心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成名之作。在对全球道德问题作了激动人心的思考之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皮亚提出如下的古老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而显现出急迫性:成为世界公民意味着什么?我们具有的共同人性,意味着我们对陌生人承担何种责任?阿皮亚综合运用自传、史实、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资料,给出了他的答案。作者的父亲是一位非洲人,母亲是一位英国人,作者本人在加纳长大成人,在英国接受教育;这一切十分符合《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跨越界限的主题特征。《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的主题是重新思考世界主义的道德原则,这是一个延续数个世纪的悠久传统,它主张人类更大范围的融合,拒绝部落文化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思考的两个主要线索,一个是强调全球化责任,另一个是强调尊重区域差异,有助于构筑两方面的平衡:既要保护区域性价值和社区的存在,又要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标准。通过讲述轶事和论证相关原则,阿皮亚试图找出一种道德范畴,它有助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在这种世界主义看来,个人可以具有多种身份认同并保持其忠诚性,并且通过对话与发现,构筑开明的全球化社区。
  • 荣誉法则

    作者:奎迈•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 阿皮亚在《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的开始部分,以极其丰富的细节,描述了英国贵族阶层那个生死寻常的世界,长达几个世纪以来,英国贵族相互发出挑战,以决斗方式解决问题,阿皮亚回顾了那个世界里最后的重要决斗事件之一,即发生在当时的英国首相与一位性情古怪的伯爵之间的决斗,进而描述了一个处于剧烈变革之际的社会环境。把视线转向世界的另一面,阿皮亚描述了中国缠足习俗的终结过程。尽管中国皇朝试图禁止缠足习俗,但是,这一习俗依然盛行一千余年,不过,其终结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阿皮亚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充满纷乱的历史时期,论证了习俗的变迁并非源于自上而下的法令,而是源自古时已有的荣誉的力量。 阿皮亚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展示了与荣誉相关的诸多思想,这些思想促成了历史上最重要的道德革命的发生;这些迅速形成的社会共识,曾经导致英帝国废止奴隶制度,呼唤普通男女积极投身废奴运动。然而,他的兴趣并不局限于对史实的描述。阿皮亚注意到,尽管受到宗教和道德的谴责,但是,在巴基斯坦等处仍然盛行可怕的“荣誉谋杀”习俗,终结这一可怕习俗的方法之一,就是唤醒集体性的荣誉感与耻辱感。 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已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是2010年《纽约时报》特别推荐的100本最佳图书之一,《泰晤士报·文学副刊》2010年度图书之一,《独立报》评选的2010年圣诞节图书之一,著名文化人梁文道两期“开卷八分钟”节目特别推荐此书。
  • 德性之后

    作者:[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 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 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 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 从各类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 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后: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伊曼努尔·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内容简介:古希腊哲学曾被划分为三个学科: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这种划分完全适合主题的本性,人们对此能够加以改进的也许只是对这种划分原则的补充,以便确保这种划分的彻底性,同时正确地界定其必要的细分。全部理性知识,或者是质料的,与某一对象相关;或者是形式的,仅仅涉及知性的形式和理性自身,涉及思维的普遍规则,而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无关。形式的哲学称为逻辑学,而质料的哲学按照其所研究的特定对象及对象所服从的规律,本身又划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因为这些规律或者是自然的规律,或者是自由的规律。关于自然的规律的科学称为物理学,关于自由的规律的科学称为伦理学。物理学也叫做自然论,伦理学也叫做道德论。
  • 功利主义

    作者:(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功利主义的含义 第三章 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 第四章 功利原理的证明 第五章 功利与正义 译者后记
  • 道德的理由

    作者:斯图亚特·雷切尔斯

    《道德的理由(第5版)》讲述人应该怎样生活?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或者说,人应该怎样做人?这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人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更需要知道“为何应该”,如何思考“应该”。没有对“应该”的理性思考,就没有对它的认同,“应该”也就难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道德的理由》以追问道德理由的思考方式,展现了人类对道德问题思考的历史。它让读者理解“道德判断必须基于充足的理由(good reason);还要公平地考虑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读者会从书中发现那个曾经困扰你的问题,也许会发现自己坚守的一些价值观并不总是合理的。无论如何,你该读一下这《道德的理由》!因为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道德哲学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还因为,作者在给我们娓娓讲述一个个生动故事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理性思考的乐趣。
  •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作者:[英]戴维·埃德蒙兹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哲学家与社会学家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辩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牺牲少数成全多数的各种议题。电车难题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著名哲学家戴维•爱德蒙兹用幽默的文笔透过历史上类似电车难题的事件,如二战期间,伦敦饱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之苦,然而德国的飞弹因为是无人驾驶,绝大部份掉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南方,死伤虽没那么严重,但是死亡的市民大部分是较穷困的劳动阶级。作者就“生命的数量或生命的质量能否做为利益衡量之标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发出追问。作者在书末写到他不会选择将胖子推下桥,但他问了读者“你们会把胖子推下桥吗?”
  • 道德的动物

    作者:罗伯特·赖特

    《道德的动物(我们为什么如此)》以达尔文的生平及其作品为脉络,从一些非常有趣的社会问题出发,逐步深入到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
  • The Moral Animal

    作者:Robert Wright

  • The Road to Character

    作者:David Brooks

    “I wrote this book not sure I could follow the road to character, but I wanted at least to know what the road looks like and how other people have trodden it.”—David Brooks With the wisdom, humor, curiosity, and sharp insights that have brought millions of readers to his New York Times column and his previous bestsellers, David Brooks has consistently illuminated our daily lives in surprising and original ways. In The Social Animal, he explored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connection and how we can flourish together. Now, in The Road to Character, he focuses on the deeper values that should inform our lives. Responding to what he calls the culture of the Big Me, which emphasizes external success, Brooks challenges us, and himself, to rebalance the scales between our “résumé virtues”—achieving wealth, fame, and status—and our “eulogy virtues,” those that exist at the core of our being: kindness, bravery, honesty, or faithfulness, focusing on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s we have formed. Looking to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 and inspiring leaders, Brooks explores how, through internal struggle and a sense of their own limitations, they have built a strong inner character. Labor activist Frances Perkins understood the need to suppress parts of herself so that she could be an instrument in a larger cause. Dwight Eisenhower organized his life not around impulsive self-expression but considered self-restraint. Dorothy Day, a devout Catholic convert and champion of the poor, learned as a young woman the vocabulary of simplicity and surrender. Civil rights pioneers A. Philip Randolph and Bayard Rustin learned reticence and the logic of self-discipline, the need to distrust oneself even while waging a noble crusade. Blending psychology, politics, spirituality, and confessional, The Road to Character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us to rethink our priorities, and strive to build rich inner lives marked by humility and moral depth. “Joy,” David Brooks writes, “is a byproduct experienced by people who are aiming for something else. But it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