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人类学
-
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
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在书中描述了在印度、喜马拉雅南麓等地田野调查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并把这些感受与她在埃及、欧洲调查旅行的体验放在一起形成比较,我们能从这位资深人类学家的手记中,领略和感受到蛮荒地域与文明世界的差异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上文化之旅的行程…… 作者简介: 中根千枝 日本最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之一。1926年生于东京,1950年东京大学 -
安阳
安阳发掘从一开始,其目的就是发现古代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寻找艺术品的埋葬的珍品。因而安阳的发现史也就是从发现刻有中国古文字的“龙骨”开始。所以李济先生叙述了此发现的获得情部的种种方面,并介绍了参与此事的一睦主要人物。一旦认识到所说的“龙骨”就是占卜者于其上刻写有求于神的卜辞的龟壳或牛肩胛骨,这些珍品就以甲骨闻名了,于是掀起了积极寻找更多的有字甲骨并将其文字译成现代文的热潮。 本书是一本向国外宣扬介绍现代中国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状况的入门指导。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对安阳历次田野发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采用方法的改进乃至整个考古组的历程作了清楚的介绍;对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的收获和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的回顾和总结。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论述和史料兼备的书。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在写作本书时,我的主要考虑是要对中外社会人类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提出的论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此外,我还想通过此书的写作对社会人类学视角及其在具体研究中的运用作出一个交代。第一章是对社会人类学和中国学关系的简要评论,其目的在于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引入“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路径”,提出社会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之问关系存在即问题。第二章总结吴文藻、费孝通等开创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的理论,但是也试图把它们放在社会人类学民族志方法问题中讨论,其中涉及的“民族志方法是否足以代表中国社会”的问题也将与中国人类学未来面向的讨论联系起来。第三章是对被称为“汉学人类学导师”的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理论的评述,其焦点是中国宗族研究中社会与国家关系分析的内在困境j听要解决的是社会人类学从“简单社会”转入“复杂的文明社会”之后出现的方法论和理论独特性问题。第四章评述的是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中国乡民社会之经济人类学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仍然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理论方法的独特性有关,但是,其切入点是“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模式的弱点。第五章概括了社会人类学者对中国宗教和仪式的论述,并力图从这一概括中提出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历史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并主要涉及武雅士(Arthur Wolf)、马丁(Emily Martin [Ahern])、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桑格瑞(Steven Sangren)、萧凤霞(Helen Siu)等人的理论。第六章从近年社会人类学的理论转变和“反思人类学”(reflexive anthropology)的出现观察西方汉学人类学的危机,重申“汉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复杂性及其社会理论背景。第七章是围绕“本土人类学”展开的,其前一部分是有关在西方出现的本土人类学潮流的概观,后一部分则是对中国本土人类学的评论。通过国内外本土人类学的比较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我试图为中国学界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可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最后,我把有关本人近年研究的介绍和一篇近作放在两个附录中,供了解本人近年力图实验的主要研究取向。 ――王铭铭 -
安达曼岛人
本书是拉德克里夫—布朗在1906—1908年在安达曼群岛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民族志著作。这部著作在方法论上第一次系统地尝试了英国现代社会人类学“特定地域的深入研究”方法,从而与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共同奠定了现代社会人类学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写作的基本模式。 全书分章探讨了安达曼岛人社会组织、仪式习俗、宗教和巫术信仰。其中,仪式和信仰的描述和解释占了最大的篇幅。作者依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对“社会”的理解,既反对传统的、历史学角度的民族志写法,又拒绝个体心理学的视角。作者认为,社论进一个独特的事实,它凌驾于个体,无影无形,所以必须通过各种制度把自己落到“实处”,这就是一个民族看似无关的各种“文化事项”的使命,也就是所谓“功能”。 本书是功能学派的代表作,尤其可以作为布朗本人注重结构分析的人类学思想的代表作。与马氏的《航海者》参照阅读,读者可以比较出功能学派内部两位大师各自学术取向的差异,进而间接对英国社会人类学和法国涂尔干等大陆社会学家的复杂关联有所了解。 -
人类学的邀请
本书修订后框架保持不变,仍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尤其是在美国,但又不完全局限在美国),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接下来,我把重点进一步缩小到文化上(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在第二部分,民族学,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 -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东南中国社会在近150年来某些方面的思考。它可以帮助解释近年来已经引起人类学家极大兴趣的社会复合体问题。分化社会中的单系亲属组织和集权政治体系是本书的主题。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福建和广东,因为这一地区不仅具有大范围的单系亲属组织,而且向海外大量移民。尽管在本书中作者研究的是本土中国,但是他讨论的许多问题本身就是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领域。 -
千面女神
为兼顾不同层次的读者、作者撰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引言和一篇专业性导论,概述有关女神文化的新知识及相关的神话学、宗教学原理,特别是20世纪女神研究的新动向。全书图片分10个主题:女神的进化、母神的变容、天使与飞天、女神的象征、女蛙与女娲、美人鱼传说、美女蛇幻象、斯芬克斯今昔、爱神与美神、从花神到花妖。 全书图文并茂、出入古今东西,文字富于知识性和哲理性、面向广大读者及人文学者、美术工作者、形象设计师、文学和摄影爱好者。 -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全书分为九章,以人类学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讲座了诸如种族、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文化和社会上的一些被曲解的问题,如优生学、犯罪学等。博厄斯的主要观点是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文及文化决定论,在本书中都表现得非常清楚。
本书前言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最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通过本书的论述,明确地倡导着民族历史特殊论,强调不同种族,民族以及族群间文化素质的相对 -
文化的解释
简介: 格尔茨这本开拓性的著作,美国社会学协会1974年索罗金奖获奖作品,有助于为整个一代人类学家界定其领域的终极目的。 ——《出版家周刊》 前 言 当一位人类学家在殷切的出版商的催促下,着手收集他的某些论文,以便对他自离开研究生院后十五年中的工作作一个回顾性的展示时,面临着两个困难的抉择:收集哪些论文以及如何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收集进来的论文。我们所有这些为社会科学杂志写文章的人都有一本自己想像中的非书之书(nonbook),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把它们出版出来。我们所有的人都设想过去自己写的东西现在会写得更好,而且准备好了要自己修改而决不让编辑改动。想要从自己的行文中发现精巧的构思可能会同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一样让人失望;事后(post facto)编一个进去——“这就是我过去想要说的意思”——是一种强烈的诱惑。 面对第一个抉择,我决定只收入那些与文化概念有直接而明显关系的论文。事实上,这些论文的大多数不是理论探求而是经验研究,因为当我离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太远时,我就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例,来提出一个独特的——别人也许会认为是奇怪的观点来阐明什么是文化,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应该如何恰当地研究它。虽然重新定义文化是我作为人类学家最持久的兴趣,但是我也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比较史学和文化生态学领域里做了一些拓展——为了避免离题太远,本书就没有反映这些关注。因而,我希望,这一组论文看起来就像是一篇通过一系列具体分析而得来的论文,不要仅仅是一种“尔后我写道……”这样的对有些漂泊的职业生涯的回顾。这本书要进行论证。 第二个抉择不大容易处理。一般来说,我对发表过的文章采取一种stare decisis(维持原样)的态度,即使仅仅是因为如果这些论文需要很大的修改,那就完全不应该重印它们,而应代之以能纠正错误的全新论文,也应这么做。况且,把改变了的观点写进早先的著作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判断,在我看来不太光明磊落。这样做会模糊了选编自己的论文时首先想揭示的思想发展进程。 不过,即便如此,虽然争论的实质不受严重影响,但要是对原文一字不改,传达的就是过时的信息或因与现在已淡化的一系列事件联系过于紧密而削弱了现在还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还是有正当理由,回过头去做一些校订。 在后面选收的论文中,有两处与我上面的考虑有关,因而我就对原来写的东西做了些修改。第一处是第二编中的两篇关于文化与生物进化的论文,原文给出的化石年代已被确切地替代了。这些年代,一般说是向前推了,这一变化基本上未触动我的核心论证,我认为引入比较新的测算没有坏处。在考古学已经发现四百万或五百万年前的化石后,再说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 )可以追溯至一百万年前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第二处与第四编第十章《整合式革命》有关,自这篇论文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写作以来,新国家历史的潮流——如果它应该这么称呼的话——已使其中的一些内容读起来很古怪。既然纳赛尔已经去世,巴基斯坦已经分裂,尼日利亚已经非封建化,共产党已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舞台上消失,如果写得仿佛这些事件没有发生过似的,会给讨论带来不真实的感觉,而且即使现在不是尼赫鲁而是尼赫鲁的女儿在领导印度,马来亚共和国已经扩大为马来西亚联邦,这个讨论我认为还有意义的。因此我在这篇论文中做了两类修改。第一,我变换了时态,引入了从句,添加了一两处脚注等等,从而在使论文的正文读起来不太像过去的十年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我没有为了增强论证而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第二,我给每一个历史实例都增加了一段内容,概括自这篇论文写作以来与之有关的发展——而且清楚地与实例正文分开,以此来明确指出,假如有任何事件发生,它的发展显示出在这篇论文中以早先的事件为根据的讨论仍然与剔除过时事件( Rip Van Winkle)的影响有关。除了一些印刷和语法上的小更正(以及为索引风格一致所做的修改),本书的其他内容基本上没变。 不过,我增加了新的一章,即第一章,尽可能概括地表明我现在采取的立场。因为各章讨论的观点跨越十五个年头,在引论性的第一章中讨论某些事情的方式的确与出现在重印的某些其他章中的方式有些不同。我早先的一些关注——比如功能主义——现在在我的思想里已不太突出;而一些后来的关注——比如符号学——现在更突出了。但在我看来,这些论文中的思想走向是相对连贯的——它们的排列是按逻辑顺序而非年月顺序,而第一章代表的是一种努力,要更清楚、更系统地说明这一思想走向是什么:总之,努力说出我一直在说的东西。 我删掉了论文中原有的所有致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知道他们帮助过我,并且也知道给我的帮助有多么大。我只能希望他们至今还知道我也知道这些帮助。而我不再忙乱地提及他们,代之以对三个出色的学术机构的真诚的感谢: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我在那里受过训练;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我在那里教了十年书;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我现在在那里工作。在美国大学系统被抨击为不合潮流或日益恶化的时刻,我只能说,它 一直是一份拯救我的礼物。 (克利福德·格尔茨 一九七三年于普林斯顿) -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14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果勒认为,可以“以此书出版的年代,作为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诞生之年”。玛格丽特·米德在1958年的新序中提出,此书是“20世纪第二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文化模式”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和意思。不同的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模式的理解也不同。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台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
地方性知识
吉尔兹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他的论文集《地方性知识》在西方文化学理论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堪称经典和理论楷模,他同时被称为阐释人类学大师和开山者,划时代的理论大师。《地方性知识》的命题旨在认知的具体性、穿透性和阐释性,作为吉尔兹成熟期的作品,这本论文集大致集结了吉尔兹三个方面的命题的文章,第一是取其符号性强、文化认知意蕴较为深厚的命题,第二是取赋深度层次化,以便展示阐释学分析、论辩之长的命题,第三则 -
历史之岛
《历史之岛》以夏威夷群岛历史史料为根基,以“库克船长”和“毛利人的英雄人物霍尼海克的神话”等为例,阐述了其历史文化、社会变革、政治制度等。《历史之岛》忠实、详尽地考察了南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毛利人、斐济人、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社会、王权、宗教、禁忌等观念与现象,并具体描述了欧洲入侵者进入夏威夷诸岛后所发生的抵抗、冲突、交往、贸易、政治等各重大事件。 -
仪式过程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 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与之同时代的范·杰内普、马克斯·韦伯、涂尔干等都曾经试图把所有的文化行为统一在超级结构里,提出涵盖全体的普遍化模式,特纳则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是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
生命的寻路人
◎现代文明,真的是我们最好的未来吗? 为什么波利尼西亚人只凭一只指南针,就能横渡大西洋? 为什么亚马逊的巨蟒之族相信,未经许可猎杀猎物,会被灵魂守护者索命? 为什么西藏的隐修者,要花费一生去迎接我们假装不存在的那一刻,也就是死亡? 为什么因纽特人认为,如果你是狗的主人,你 就是生命的主人? 从英属哥伦比亚到阿拉斯加,从海洋到沙漠 在世界的尽头,展开一趟与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 寻回多条古老却又崭新的道路 证明这世界上有其他选项、其他可能、其他思考方式 以及其他与地球互动的方法 2009“梅西公民讲座”年度演讲者 2010加拿大出版人协会藏书票奖“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 ◎内容简介 对于人生在世有什么意义,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独特的答案。然而,我们的现代文明正在吞噬着不同的声音,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世界边缘之旅,向我们展示了诸多不一样的智慧。 在波利尼西亚,我们跟着航海家出海远航,他们的祖先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在太平洋上定居;在亚马逊丛林,我们与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后代相遇;在安第斯山脉,我们发现大地充满着律动;在澳大利亚,我们试着了解澳洲原住民这群首批出走非洲的人类的精妙哲学;在尼泊尔,我们与一位智者不期而遇,她已经过了四十五年的隐居生活;最终我们来到婆罗洲,看到这个最后的雨林游牧民族在为他们的生活挣扎。 这趟精神之旅所挖掘的事物,将是我们下一个世纪的任务。在我们这个时代,核心的挑战是如何重新学会欣赏通过文化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多样性。否则,在下一个世纪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份保存着大量知识、技艺与想象的人类遗产。 ◎媒体推荐 作者的格局恢宏、引人入胜。──《纽约时报》书评杂志 人类学家暨摄影工作者韦德·戴维斯说服力十足,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世上半数的语言即将消失,过度的发展将扑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芝加哥论坛报》 本年度的梅西公民讲座呈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演讲者审视了古老智慧及在地文化,帮助现代人开拓自己的道路,值得一读。──《加拿大国家邮报》 -
尼加拉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由格尔兹编著,《尼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不仅具有自身的风格,也代表了具有同类特征的人类学认识论文化批评,格尔兹的关注点在于批评政治和国家的理念……它以一种繁美的手法,分析巴厘人的生活,描述了传统政治的戏剧性象征形式,通过描述分析,格尔兹试图阐明的一种为西方人所忽略和政治关系,为此他特别强调了展示性和表演性的政治模式,在西方,政治象征符号庆典,国徽以及宗教通常被当作意识形态来处理。 -
羌戎考察记
《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羌戎考察记》主要内容涉及民族、历史、地理、宗教、风俗、考古等。全书正文242页,前附图片插页32页,有自序及陈志良先生为该书作的序言。全书分十章,第一章灌县景象,主要记述灌县概貌及都江堰景色;第二章从灌县到汶川(今绵虒镇),写从灌县到汶川的所见所闻及作为汶川县城府所在地的情况;第三章赶赴茂县,初述羌族风情,威州概况及地方神话传说等;第四章折返威州,西上到理番,记述沿途景况及理番县(今薛城镇)的民俗、居民、地理、军备、政府等情况;第五章八石脑所见的戎民景象,细述西戎人情况;第六章山顶上的巡礼,主要记述羌族历史、文字 -
考古人类学随笔
这本小书所收的46篇文章,绝大部分已经发表过。其中很多篇原来发表在中国的报纸和杂志上,是以社会上一般人为对象的。有几篇学术味道比较浓厚些,但也是朝着深入浅出那个大目标努力撰写的,相信读这本书的人,不会遇到生涩难解的语言问题。 44篇分入5组,第一组我叫它作“狗尾‘序’貂”,是因为为了它作序的书,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书,我写的序夹在书里,沾着原书的光,也许有人看一看。第二组文字我给它取了“大题小作”这个名衔,表示我不是不知道大题不宜小作,但我希望读者们能透过纸背看到这些简短结论有庞大的基础。第三和第五组文章的标题不言自明。第四组是我为北京《中国文物报》自1993年夏季开始写的一个专栏。因为《中国文物报》寄来给我常常脱期,我不知道是否寄去的稿件全都发表。在题目后的星星下面如果没有注明年月日,那篇文章便是根据原稿排版的。如已发表,便依印出来的语句。另收入陈星灿先生、海基·菲里先生与我的访谈记录,作为附录部分。 -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第10版)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人类这的基本内容,从经济、政冶、社会、宗教、艺术以及心理、语言等方同,探讨了人为文化活动或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状貌。 强力推荐: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目录 总序 译序 导论 一 《诗经》中的情歌 如何新闻记者古代经典 田园主题 乡村爱情 山川歌谣 二 古代的节庆 地方节庆 事实与阐释 季节的节律 圣地 竞赛 结论 附录一 关于《行露》一诗的注释 附录二 关于《蝃*》的注释 附录三 民族学注释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