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象学

  • Being and Time

    作者:Martin Heidegg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works of our time -- a work that has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and has literally changed the intellectual map of the modern world.

  • 时间与永恒

    作者:黄裕生

    《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 舍勒的心灵

    作者:[美] 曼弗雷德·S. 弗林斯

    我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它来填补当代哲学文献中长期存在的空白。马克斯·舍勒(1874—1928)德语版的著作全集最近刚刚编辑完成,共有十五卷之多。本书正是从这些原始文本出发首次对舍勒的哲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就此而言,本书是完全建立在舍勒的德文原著以及与之相应的手稿之基础上的。二是用它来就教于那些熟悉各种和上述版本及其英文译本相关的研究著作的专家们以及那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最近才成长起来的舍勒研究的初学者。 我的这本著作是我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对马克斯·舍勒的心灵进行研究的结果。我所研究的舍勒的心灵就体现在他的著作全集以及长达数千页的遗稿当中。我一直都在对舍勒的著作及遗稿进行研究:不仅要发现其思想的统一性,而且要表明舍勒通晓的文献范围之广,甚至超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范围。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经意地发现,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对二手文献及其中的各种论据、评论和论点的参考不应该让本来就具有挑战性的文本变得更加晦涩难懂。 我希望,借助这种研究方式,我已经成功地对20世纪早期头绪纷乱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清晰的概括。这个哲学思想体系一直构成了诸如海德格尔、胡塞尔、列维纳斯、梅洛一庞蒂、尼采、罗素、萨特、维特根斯坦等思想家的研究背景,也构成了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他们的其他思想家的研究背景。 因此之故,我想就我的同事的名字以及各种二手文献的标题没有出现在正文中表示歉意。不过,为了方便读者,我已经选择在书后增加一个经过筛选的、最近才出现的二手文献的清单。在此,我也要一并向所有这些作者、特别是那些他们自己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的人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即将迎来第三个千禧之年的曙光——在其中充满战争的罪恶、饥饿、社会动荡、信仰衰落以及大屠杀的那些世纪已经成为过去,这些世纪同时也部分地由于技术进步并通过实现艺术、文化和创造的最高价值让人类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我们人是什么?”、“我们人是谁?”的问题就首先成了哲学研究的课题。近代哲学对人的研究是从笛卡尔、帕斯卡开始的,这种研究也根源于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人们日益认识到,他们生活在许多对立的力量当中。在众多对立的力量当中,就包括善和恶、正义与不义、贫穷与富裕、信仰与无神论、堕胎与生命权利的对立。人的这种境况如果不是悲剧性的也是充满悖论的,因此需要哲学给出答案。更进一步讲,现代人的生活被技术的光环笼罩着,但技术本身却充满了悖论——人对技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但有时却对技术持排斥态度。也许,是某种超乎我们认识的东西在勾画着人类未来的方向。 如今,我们对从漆黑的太空拍摄到的我们这个小小行星的照片都非常熟悉。在希腊语中,“planetai”一词的字面意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行星正在“漫游”。“行星”一词很适合传达一个极为重要的现代经验,那就是,生活在巨大的时空当中。伴随着人们对技术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信任,这种宇宙经验逐渐取代了生活在上帝之中的经验;或者说,就此而言,取代了远古神话时期那种与诸神一道生活的经验。 如果从太空来欣赏我们这个有蓝、白两色有时又略带红色的、漫游着的有色行星——地球的美,我们也许会得到不同的印象。不过,如果做个简单的心理实验一——把这个行星遮蔽起来而用人类替代它的话,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人类孤独地漂浮在宇宙那沉默而奇异的漆黑中。在此景象中,人立刻会为尘世上那与人类的积极成就一道漂浮着的堕落、邪恶、愚蠢的自我毁灭等现象的数不胜数而感到震惊。 在我们即将跨入新千禧之年的门槛之际,从太空中观察到的人类历史的这番景象会立刻促使我们去思考和我们所有入都有关的这样一个问题: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这些地球人会是完全孤单的吗?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像很多当代的哲学家一样,马克斯·舍勒也敏锐地意识到,与从前相比,人越来越想知道自己的生存意义。在其生命晚年,他承认,与其他任何哲学问题相比,“Was ist derMensch?”(入是什么?) 以及“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什么?”的问题更让他着迷。 对“我们自身存在的本质”这一问题,舍勒不仅进行哲学的思考,而且也进行社会学的、形而上学的、宗教哲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和人类学的思考。在他的《论人身上的永恒》一书中,他所揭示的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正是这种独自在宇宙中生存的孤寂感:“因为,在辽阔的宇宙中,人第一次感到了孤单。” 舍勒的同代人承认存在的孤独,赞同直至今天仍不时出现在20世纪哲学中的否定论(negativism)。他们的思想多少遮住了舍勒思想的光彩。与同代人的思想以及后来现象学和解释学的发展——包括当今的解构主义一一相比,舍勒的哲学是一个积极的备选方案。与前者的观点相反,舍勒认为,的确存在过各种享有特权的文本和文化,但它们并不是公正的社会结构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舍勒的哲学就是要坚定地维护独一无二的位格的个体价值。因此,在舍勒的思想中,平等主义运动就受到了持续不断的审视和怀疑。 在此,因本书的完成,我要向我在参考书目中列出的很多学者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样也要向参加我的舍勒思想研讨班的很多学生致以深深的谢意— —从他们的哲学发问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对书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我愿承担全部责任。
  • 现象学运动

    作者:[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作者:(德) 胡塞尔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可以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人批判的角度来看,在《逻辑研究》完成了对心理主义的有力抨击之后,《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仍需要在两条站线上作战:一方面是与自然主义,另一方面是与历史主义,前者主要表现在当时盛行的实验心理学的各种学说之中,后者则主要是指为狄尔泰等人所倡导的历史学派,胡塞尔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逻辑研究》中对心理主义批判的继续,他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提示这些学说的相对主义和主义之最终结局。 除此之外,由于胡塞尔在这篇文章中公开表露了他与狄尔泰思想的分歧,因而这篇文字对后人理解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无启迪作用。
  • 从文本到行动

    作者:[法] 保罗·利科(Paul Ricœu

    《从文本到行动》汇集了利科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重要系列论文,这些文本代表了利科研究诠释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现象学到诠释学,从文本诠释到行动诠释;对话语和叙事作出反思,并对意识形态与处于城邦核心的人的行动进行追问的同时,利科强调了介入这两者之间的诸种关系。 在《从文本到行动》中,利科逐渐摆脱了要在其他学科面前捍卫诠释学的焦虑,他从胡塞尔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关系以及诠释学自身的历史看到了自己研究的独特角度和价值:立足于文本理论建构一种超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甚至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并且将之应用于解释人的行动、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建立新的政治和伦理。
  • 隐喻的身体

    作者:张尧均

  • 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

    作者:韩潮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此在本真状态,尤其是其对良知与罪责现象的分析中所蕴含的责任概念的阐释,显明了责任之存在论根据在于此在被召唤的存在,而非康德谓之的自我立法主体性,因此,责任就其本源意义而言乃是此在在向存在及存在者的开放中对存在的应答,此一应答界说了个别化的此在,即此在之我性的本真意义,循此线索,本文力图显现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即其谓之的原伦理学本原性与伦理性。   本书以古典伦理学为视角,以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释读为发端,以存在论与伦理学之关联为线索,为海德格尔思想重新定位。
  • 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

    作者:徐英瑾

    尽管对于欧陆现象学运动知之甚少,维特根斯坦还是在他于1929年年初重返剑桥之际独立地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他的“现象学”观可以被归结为这样一个信条: 用一种所谓的“现象学语言”来再现被直接给予的现象乃是可能的,而同样的任务则是日常—物理语言 ① 所无法胜任的。但通过对于“予料” ②之本性的深入探索,维氏却不得不承认了:再现直接经验的任何尝试都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物理语言的表达式,且这种牵涉恰恰是以牺牲“现象学语言”自身的独立性为代价的。这一发现最终导致了维氏对于“现象学”的放弃。  本书的讨论将聚焦于维氏哲学转型期中的这一短暂却又意义深远的“现象学阶段”。此项研究所依据的文献除了维氏正面表述其“现象学”立场的短篇论文《略论逻辑形式》以外,还将包括在国际上最新公布的维氏转型期文献汇编《维也纳版本》,尤其是该丛书的第十一卷《大打字稿》。通过对于这些材料的解读,作者将向读者展现维氏在“现象学建构”与“现象学批判”这两个名目下所先后展开的对于感觉予料表达式的研究路数。本书所试图论证的要点可以被概括为:  (1) 维氏的“现象学阶段”可以被视为他关于“心理学的哲学”的长期学术兴趣的发端点——这一兴趣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点,却并未体现于其早年作品《逻辑哲学论》之中。  (2) 通过将“原子命题”解释为对于感觉予料的最简单的描述(而不是像《逻辑哲学论》那样回避对于“原子命题”之所是的正面解说),维氏的“现象学阶段”乃是向我们展现了他该时期的哲学立场与罗素的经验论版本的“逻辑原子主义”之间的令人惊讶的亲缘关系。  (3) 通过否认任何试图用语言手段来标示或描述予料的企图,并通过对于予料自身的绝对性的展示,维氏对于他自己的“现象学”观念的批判实际上乃是复活了他在《逻辑哲学论》时代就已作出的对于“不可说性”与“可说性”的二分法。在《大打字稿》中,这一二分法在他对于时间表达式、空间表达式与人称表达式的分析中得到了细化,并导致了他对于“记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区分,以及对于“视觉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的区分,等等。  (4)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维氏对于“现象学语言”观念的拆解也可以被视为同一观念在被加以彻底化后所导出的必然后果,因为这一拆解工作实际上乃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他在写作《略论逻辑形式》时就已怀有的信念,即: 必须将物理系统严格地区分于在现象中被直接给予的东西。换言之,维氏在这一拆解工作中所做的,只不过就是暴露了这一信念本身与对于现象之“可说性”的坚执之间的固有矛盾罢了——而所谓“现象学语言”的幻相,亦正是导源于上述坚执。  (5) 然而,根据维氏的本意,感觉予料与物理语言(作为唯一可能的语言)之间巨大的逻辑差异却并不意味着后者与前者毫无关联,而只是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遵循着所谓的“原本—摹本”模式,而遵循的乃是“屏幕呈现—胶片运作”模式。后一种模式同时也就暗示了: 现象自身是可以在物理语言/物理系统中被唤起的(或者说,现象是可以包摄于物理系统的)——尽管现象确然不可以被物理语言所描述。  (6) 就这样,维氏便带领我们告别了那种已经过时了的、试图“完美地再现直接予料”的雄心壮志,而由此开辟了这样一片新的思想天地: 这里既是所谓的“语法综观”工作的展开之所,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后期哲学的形成之域。但是,由于还不太情愿立即放弃“现象学”这个术语,维氏毕竟还是在《大打字稿》中暂时地保留了它,尽管此时“现象学”一词的含义已经被等同为“语法” 了。而在《哲学研究》的文本中,甚至这种有限度的保留也被放弃了。  (7) 本书认为,只有在透彻解读维氏在《大打字稿》中所作出的“现象学语言”批判的前提下,《哲学研究》对于“私人语言”的批 判才能得到富有成果的理解(因为前一种批判其实就已构成了后一种批判的雏形)。根据本书的意见,“私人语言论证”的要点并不在于去否认感觉予料在我们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在于对于它们所扮演的角色之本性的重新认识。根据维氏的意见,感觉无论如何也不是对应于语词的被指称物或是名称的意义之源,而是在特定环境下被呈现出来的、具有绝对自明性的东西——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使得我们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从维氏的这一论断中我们不难引申出: 像“我”、“现在(当下)”、“这”这样的索引词并非是对于予料自身特征的提示,同时,去谈论现象的时—空形式与人格所有形式亦是误人子弟的。  这样,支撑“私人语言”观的两块基石——“必定存在着只可被呈现给‘我’的私人予料”与“必定可能存在着一种被特制出来的用以指称这些予料的词汇表”——就都被一一地摧毁了。  (8) 在要点(7)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将向读者展示对于“私人语言论证”的传统解释错失要害之处。众所周知,对于该论证的流行解释策略就是将该论证与维氏对于“遵从规则”之重要性的强调联系起来,因为据说规则是不能被私自地制定与遵守的。但为这些解释者所忽略的问题,却是对于“为何被私自地制定与遵守的规则并非名副其实的规则”这一要点本身的更为深入的说明。为了说明这一“为何”,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大打字稿》对于“记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将“私人语言”的支持者之罪责指控为对于“规则”一词的误用,以及对于上述区分的混淆。  本书认为,只有在理解这一前提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将维氏对于“遵从规则”的强调熔铸到一个完整的“私人语言论证”中去。(9) 最后,本书将向读者说明为什么后期维氏并不能被解释为一个粗俗的相对主义者,即只愿意承认在一个特定共同体中被遵守的语言规则的相对效用,并主张在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中去删除感觉所应占据的地位——因为维氏所拒斥的只是感觉印象的可说性,而非这些印象的存在本身。或说得更清楚一点,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标准,相对主义者的如下断言——“当一个颜色样本被给予一个正常人的时候,他之所见当与他的相应行为毫无瓜葛”——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怀疑论表白,因此该断言是无法在维氏针对怀疑论的攻击中得到幸存的。
  • 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

    作者:(英)A. D. 史密斯

    劳特里奇出版公司出版了二十世纪众多顶级书系……这些美观大方、印刷精良的平装书的确具有非凡的价值,我们必须感激劳特里奇将这些思想传奇带回到普通大众的案头前。——《爱尔兰时代周刊》   此书是对胡塞尔的艰深难懂的现象学导论的一个优秀的介绍,它巧妙地将胡塞尔的著作与当代英语哲学联系起来,为解读胡塞尔的著作、为详细理解胡塞尔的那些气质非凡的术语提供了全新的学理背景。——Jonathan Webber(斯坦福大学)   《笛卡尔的沉思》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三部现象学的导论性著作之一,它是胡塞尔哲学成熟期的代表作。本书基本以一一对应的方式,结合胡塞尔的其他著述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手稿,对《沉思》中的五篇沉思予以细致的分析说明,应其中所涉及的现象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严谨的讨论与梳理,并且剖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所特有的概念、术语。该书简洁明快,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沉思》本身的艰涩烦杂,可谓是一部恰到好处的“先验现象学的导论”的导论。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

    作者:芬克

    关于《精神现象学》的解读性著作太少了,现象学家芬克的这本书无疑是我们期盼已久的!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是芬克1966—1967年在弗莱堡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系列讲座的整理稿,芬克鲜活而敏锐的释读,不啻是带领我们进入黑格尔思辨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更是就哲学的可能性在德国现象学与其古典哲学之间展开的一次论辩式对话。与其说芬克的解读只是为了阐释黑格尔的思想,以便让人们能更容易地理解黑格尔,毋宁说,芬克的解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种有着自己的探求与目标的哲学。
  • 世界现象学

    作者:克劳斯·黑尔德

    世界现象学,ISBN:9787108017604,作者:(德)克劳斯·黑尔德(Klaus Held)著;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
  • 另类胡塞尔

    作者:[美]道恩·威尔顿 著

    《另类胡塞尔》一书是道恩·威尔顿(Donn Welton)潜心研究胡塞尔思想三十余年的成果,是英语世界第一部专门重构胡塞尔方法之整体性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全面解读胡塞尔思想的权威性著作之一。 本书全面研究了胡塞尔一生的工作成果,特别注重对胡塞尔手稿中的思想的发掘。全书跟踪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方法的发展,结合胡塞尔同晦德格尔思想的关系,在认知理论的感知、话语、主体性、世界、生活世界、视域等基本领域,对胡塞尔思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胡塞尔思想的系统性、方法上的多元性,对通过许多有影响的现象学研究文献而形成的、长期流行于欧美的所谓胡塞尔思想的“标准解读”进行了批评。书中还展示了胡塞尔的思想与语境理论及背景理论(theory Of context and background)的关系,为在当今的哲学讨论中利用胡塞尔的思想财富,发扬已有百年历史的现象学运动的“回到事物本身”的精神,接着胡塞尔、海德格尔把哲学讲下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门径。
  •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

    作者:彭怒 主编,支文军(编),戴春(编)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内容简介:研究哲学和建筑学这两门学科的人,终生都在探讨究竟什么是哲学,究竟什么是建筑的终极问题,而且这也是所有从事这两门学科的人从青年时期到迟暮之年都永远无法参悟的问题。
  • 语言存在论

    作者:孙周兴

    《语言存在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是一本以描述和诠证为重的西方哲学史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为孙周兴,书中包括了:还原·建构·解构、反逻辑主义的实存论语言观、“存在”一词的语言学探讨等内容。《语言存在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行为的结构

    作者:[法] 莫里斯·梅洛-庞蒂

    《行为的结构》内容简介:这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宠蒂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在《行为的结构》中,他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结构理论,试图赋予形式、结构以哲学的意义。他认为行为是主体的行为,行为表述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永恒斗争。 《行为的结构》是一本重要的哲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 法国思想文化对世界影响极大。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孟德斯鸠法的思想、卢梭的政治理论是建构西方现代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柱;福科、德里达、德勒兹等人的学说为后现代思想、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其变古之道,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我馆引进西学,开启民智,向来重视移译法国思想文化著作。1906年出版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开风气之先,1918年编印《尚志学会丛书》多有辑录。其后新作迭出,百年所译,蔚为大观,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裨益良多。我馆过去所译法国著作以古典为重,多以单行本印行。为便于学术界全面了解法国思想文化,现编纂这套《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系统移译当代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著作。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但凡有助于思想文化建设的著作,无论是现代性的,还是后现代性的,都予列选;学科领域,不限一门,诸如哲学、政治学、史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兼收并蓄。希望学术界鼎力襄助,以使本套丛书日臻完善。
  • 舍勒选集

    作者:舍勒

  • 哲学赞词

    作者:莫里斯·梅洛-庞蒂

  •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柯小刚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立足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的位置,对二者的时间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思想和历史思想作了一个现象学-解释学的比较研究。为了开辟道路而作的对黑格尔哲学史观念的解构工作构成了准备性的绪论:从经验和历史到哲学史源初发生的境域。接下来是主要部分的三章:黑格尔的这一个和海德格尔的缘域、黑格尔的点性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黑格尔的圆圈和海德格尔的圆环。最后,在总结和引申性的余论里探讨了时间问题和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展望了未来的思想或另一个开端将会如何到-来?在这个到-来中,中国思想传统也许能够给予未来思想的事情一点可能的启发?
  • 依于本源而居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收录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讨论艺术问题的四篇重要文章,按照写作(或演讲)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依次是“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年)、“筑·居·思”(1951年)、“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1967年)和“艺术与空间”(1969年)。这四篇文章各有重要的意义,尤其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最,后者已经是当代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了。此外,这四篇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造型艺术(绘画、建筑、雕塑等)相关联。本着系统化的理由,这里把它们汇集在一起,是为了方便有兴趣的读者进行专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