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福柯

  • 主体的命运

    作者:莫伟民

  • 福柯集

    作者:福柯

    【内容简介】 福柯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至今常热不衰。要真正准确理解福柯的思想和他的学术研究发展的线索以及他在西方当代思想界的重要之所在,不能不读他的著述。福柯的学术专著大多艰深晦涩,十分难懂。为了让对福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他的理论思想之中,继而更深入地去阅读他的专著,我们编选了这部《福柯集》。文集收入了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数十篇文章:包括论文、专著前言、访谈录、专题讨论会记录及少量专著章节摘录,内容涉及福柯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涵盖地的学术生涯的各个主要阶段。我们还在附录中收入福柯的挚友、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的两篇论福柯的文章。希望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较之专著更易理解的充满智慧的美文华章,会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能够提高读者阅读福柯原著的勇气。 隐藏
  • 福柯

    作者:【瑞士】菲利普·萨拉森

    本书按照福柯著作出版的时间顺序,结合福柯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学术生涯,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予以逐一解读。作者认为,福柯的思想体系主要围绕三个轴心展开:知识、权力和自我关系。对知识与思想体系的考古学研究为第一阶段,权力分析的谱系学为第二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向主体、自我关系和自我技艺的转向。在其思想转变的过程中,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 福柯

    作者:[日]樱井哲夫著

  • 傅柯說真話

    作者:Michel Foucault

    說真話從來都不只是說真話!我們若要了解西方所謂「批判」傳統的根源,就要探究下列問題:說真話的重要性、知道誰能說真話、以及知道我們為何該說真話。──Michel Foucault 說真話,說實話,誰有權說真話? 說有義務說真話? 該如何區辨出一個說真話的人? 說真話的人如何知道他/她所說的就是真話? 說真話的實踐活動從古至今都一樣嗎? 說真話的社會意義是什麼? 說真話很危險? 說真話給誰聽? 說真話對群體來說一定是有好處嗎? 說真話與民主有什麼關係? 說真話能改變什麼? 說真話如何是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 不說真話又怎樣? 說了真話的「我」是誰? 為了要說真話「我」必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了真話之後的「我」與自我的關係又如何? 與他人的關係又如何?說真話從來都不只是說真話,它是一項社會行動,也是一項與自我關係非常密切的倫理道德行動。上述這些問題,傅柯把它們歸結成四個:誰能說真話?跟什麼有關?有哪些後果?跟權力有什麼關係?這便是傅柯在 Fearless Speech 這本書中要討論的。
  • Power/Knowledge

    作者:Michel Foucault

    Michel Foucault has become famous for a series of books that have permanently altered our understanding of many institutions of Western society. He analyzed mental institutions in the remarkable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hospitals in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prisons in Discipline and Punish; and schools and families in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But the general reader as well as the specialist is apt to miss the consistent purposes that lay behind these difficult individual studies, thus losing sight of the broad social vision and political aims that unified them. . Now, in this superb set of essays and interviews, Foucault has provided a much-needed guide to Foucault. These pieces, ranging over the entire spectrum of his concerns, enabled Foucault, in his most intimate and accessible voice, to interpret the conclusions of his research in each area and to demonst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to the magnificent -- and terrifying -- portrait of society that he was patiently compiling. . For, as Foucault shows, what he was always describing was the nature of power in society; not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power that concentrates on powerful individuals and repressive institutions, but the much more pervasive and insidious mechanisms by which power "reaches into the very grain of individuals, touches their bodies and inserts itself into their actions and attitudes, their discourses, learning processes and everyday lives" . Foucault's investigations of prisons, schools, barracks, hospitals, factories, cities, lodgings, families, and other organized forms of social life are each a segment of one of the most astonishing intellectual enterprises of all time -- and, as this book proves, one which possesse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ntrol of our bodies and our minds. . Annotation Focault interprets his writtings about sexuality, politics and punishment.
  • 大师之声·第一卷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法) 埃米尔·涂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高端社科书】 【收录福柯、涂尔干与莫斯科维奇珍贵讲稿】 【傅雷翻译奖得主张竝翻译】 1.《美丽的危险》 米歇尔·福柯 1968年秋,米歇尔·福柯与批评家克劳德·博纳伏瓦进行了一系列既非采访,亦非对话的特殊对谈。在这场福柯所谓的“新型话语实验”中,他首 次,也是唯一一次从童年作文的经历出发,剖析自身与写作的关系,阐述言说与写作之间的差异,坦陈从话语跨越到书写的困难,并直言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2.《教师资格会考中的霍布斯》 埃米尔·涂尔干 1895年,霍布斯被纳入法国教师资格会考大纲。“在个人与社会组织、国家和家庭角色割裂的当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与他人共生?”这个由霍布斯在《论公民》中提出的核心问题,在埃米尔·涂尔干的哲学课堂上得到了新发展:他在霍布斯的哲学解释中引入了社会学与伦理学的论证方法,实现了社会学对哲学这一“至高学科”的逆渗透。 3.《理性与文化》 赛尔日·莫斯科维奇 1993年,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赛尔日·莫斯科维奇被授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荣誉教授头衔。在授衔典礼上,莫斯科维奇反思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新视野。他从文化差异导致集体非理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指出社会心理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使得社会心理学有可能通过整合上述学科的理论,成为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取之不竭的当代人类学。
  • 理解福柯

    作者:Geoff Danaher,Tony S

  • 傅柯:危險哲學家

    作者:Alain Brossat

    做個危險人物,努力存在並化身為某個危險,這將意味著處於某種主體稟性,和一個不穩定的立場中。在這個立場裡,我們有最大的機會進行差異,擺脫束縛;而此地所展現的也並非某種替代方案或某種一概地拒絕,而恰好是能量倒置的可能性、異議與斷裂。――Alain Brossat 朱元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專文推薦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志明?國北教大學藝設系教授、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副研究員、劉紀蕙?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楊凱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推薦 我一直期待臺灣能出現一本有關傅柯的書,它不但能散發來自巴黎左翼知識分子慣有的挑釁意味,也能夠在閱讀後留下深深的哲學反思。來自巴黎的Alain滿足了我的期待。本書中的所有文章環繞在傅柯最著名的三個概念:歷史、權力與政治。我卻在閱讀本書後發現,這三個概念共同呈現了超越社會的理解:對社會的愛與關懷;這也是我對於人倫的理解。――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Brossat的傅柯再次讓我們見識到對傅柯的真正思考不可能是陳腔濫調。哲學的涉險、問題性的舖陳、差異的能量、布置性的思辯……成為重新構思傅柯的清新啟發。 對於傅柯及其時代,Brossat既曾在場又富含後設,正是這樣非比尋常的位置,傅柯的反抗與革命滿懷感情的復活,成為哲學的活體。――楊凱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 這並非一本研究傅柯的論文集,而是「跟著傅柯」一起探索的猶如一場持續進行的「對話」。這種「處於進行式中」的對話關係,可比擬傅柯所謂的「診斷」,更可說是Alain Brossat在「現時中」進行哲學研究的實踐。 1968年夏季,傅柯受邀在巴黎附近建立一所新的哲學系,先後數年之間加入諸如德勒茲、李歐塔、巴迪烏,以及本書作者Alain Brossat等多位學者,在二十世紀的人文社會思想界發揮了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力。 這本論文集之所以難得,不因為是另一部傅柯的研究,而是因為作者明確地用「跟著他」(avec lui)的方式,而得到源源不絕的啟發。 對於當代哲學家,存在著兩種研究方式:「對他」(sur lui),寫下專論;或是「跟著他」,一起探索研究。這本書顯然屬於後者。 所有集結的文章凸顯了一種方法:以某個獨特的時空環境,連結現時中某個問題。雖然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卻在這種持續進行的對話中,得以清晰、被探討,進而重新組構。 本書篇篇論文都穿越了傅柯所曾給出的線索,在哲學思想的探究上,注入一股激盪與鼓舞的力量。
  • 外邊思維

    作者:米歇爾.傅柯 (Michel Fouca

    《外邊思維》為法國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早期最重要的文章之一。首次發表於一九六六年,一九八六年出版單行本,一九九四年收入文集再度出版,此次首度以中文版出現。藉著回顧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的著作,傅柯視瘋狂如作品,瘋狂的語言經驗讓作品缺席,布朗修的外邊思維焚燒西方文學傳統作品,作者。灰燼書寫最後的聲音,外邊的語言在圖書館迷宮中吸引傅柯。 雖然以文學為題,但其思考關懷仍上承《瘋狂史》,不僅試圖定義現代文學、語言的可能性,更積極地勾勒「外邊思維」的形式與範疇。 中譯本根據法國 fata morgana 出版社1986年版之單行本譯出,同時參考收於《講談著作集》(Dits et ecrits, 1994)之版本,修改單行本引用文獻的頁數錯誤、附上法文編者所作之註解。譯者亦撰寫一長篇導言,介紹此文出現的脈絡與閱讀線索。
  • 再见福柯

    作者:黄瑞祺

    《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叙述了:1976年,福柯出版《性史》的第一卷《认识的意志》之后,知识界对其他卷册的出炉翘首以待。结果一直到1984年6月去世前,福柯才亲自校竣出版《性史》二、三卷,第四卷未完成。这的确是个很不寻常的现象。而二、三卷与第一卷以及之前的著作有相当大的差异,过去的重点放在知识/权力的主轴上,后来则转移至自我伦理学;在写作风格上也从华丽炫目而趋于素朴清晰。《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是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与讨论,它集结了新一代学者黄瑞祺、李猛、陈泓易等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当代中文世界福柯研究的较高水平。
  • 福柯的迷宫

    作者:〔德〕克拉达/〔德〕登博夫斯基编/朱毅

    这本书如它的标题一样,只是介绍福柯的一本入门书,而且它在从各个不同角度阐释福柯时内容文字都比较生动,应该能引起较多读者的兴趣。
  • 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

    作者:刘永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福柯的研究,它认为福柯的主旨是对主体及主体哲学的解构。第一章介绍福柯的生平和思想;第二章讨论福柯为什么要解构主体:第三、四、五、六章论述福柯为什么要解构主体,分别分析了他的知识考古学、谱系学以及对主体的历史和社会批判。结语部分则是对福柯解构主体所做的评论,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主体,而应针对启蒙运动以来拔高主体的倾向对主体予以重构。 目录: 作者的话1 序1 引言1 第一章福柯其人其文6 第一节生平、生活与著作7 一福柯生平7 二福柯其人9 三福柯其文13 第二节思想概貌14 一思想渊源14 二思想鸟瞰: 分期、惊人之论、定位和风格19第二章主体迷信: 一切问题的根源27 第一节主体迷信是主体哲学困境的根源29 一主体哲学的主体迷信29 二主体迷信导致了主体哲学的混乱33 第二节主体迷信是现代实践困境的根源41 一现代实践观的主体迷信41 二主体迷信导致了人被奴役47第三章考古学: 解构主体的认识论基础55 第一节作为话语分析理论的考古学56 一陈述和话语57 二话语形成分析59 三陈述描述64 四考古学话语理论的后结构主义特征66 第二节作为反主体认识论的考古学70 一考古学对科学史、科学认识论的改造71 二考古学是一种反主体认识论73 三考古学对知识的独特理解78第四章谱系学: 解构主体的方法论基础86 第一节作为反主体方法论的谱系学87 一谱系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论87 二谱系学是一种反主体方法论90 三反主体的微观权力分析方法95 第二节知识权力分析方法100 一现代社会知识权力的“共生”关系101 二“真理制度”是知识权力制度化、实践化的产物106 三现代社会真理与知识的权力斗争108 四反主体权力分析方法的片面性与矛盾性112第五章“主体之死”: 对主体的历史批判116 第一节历史批判的前提: 主体是一种历史性观念117 一没有实在的、一致的和普遍的主体117 二主体是历史性观念121 三福柯反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125 第二节主体的历史: 主体的生与死130 一思想史的历程: 知识型及其断裂130 二主体的历程: 主体的诞生与消亡134 三福柯与库恩: 后结构主义思想史的缺陷和意义138第六章现代人的真相和消解: 对主体的社会批判142 第一节现代人: 知识权力奴役的产物143 一福柯反总体化现代人研究的创新143 二福柯笔下的现代人146 三现代人是知识权力对人彻底奴役的产物151 第二节现代人的“生产”过程: 区分、规训和主体化154 一“生产”现代人的三种方式155 二区分: 找出不合乎标准的人157 三规训: 改造不合乎标准的人164 四主体化: 现代个体的“自我教育”168 第三节福柯的解放方案: 局部斗争和生存美学172 一局部斗争: 反规训172 二现代生存美学: 反主体化175 三福柯美学解放方案的困惑179第七章结语: 不能全盘否定主体181 一福柯解构主体的理论价值181 二福柯解构主体的解放意义183 三我们还需要主体吗?186 四福柯会如何看待本书?190主要参考文献193 附录203 一福柯生平与著作年表203 二福柯主要著作提要208 三部分中文研究资料导读211 后记216
  • 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

    作者:[法]乔弗鲁瓦·德·拉加斯纳里

    编辑推荐 ·米歇尔·福柯在“生物政治的诞生”一课中对新自由主义所作的分析,在法国左派阵营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动:是否福柯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正在变成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的这一课不是表明他自1980年代初即开始进入一条危险的道路?这位在1968年5月之后代表激进左派的主要人物,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正在“向右转”? ·本书作者试图为这一系列质疑提供一个全新的且原创性的分析。在作者看来,当福柯决定就新自由主义的传统讲一课时,他其实逾越了知识界中的一条深深的界线;而福柯的巨大勇气就在于把由知识界左派设立的象征性栅栏击得粉碎,尤其是那个反对新自由主义传统而表现为激进的左派。 ·如何去突破左派一系列陈词滥调般的“分析模式”,如何去设想一种新的观察话语并创造一种新的批判理论,如何恢复皮埃尔·布迪厄所谓“左派的极端自由主义传统”计划?作者正是希望通过重读福柯论述新自由主义的文章来回应他所谓“再创左派的任务”。 内容简介 福柯在其晚年关于新自由主义讲课,给左派人士留下了诸多疑问和不解,以至于有人不愿多讲,甚至回避。事情过了几十年,年轻的法国学者拉加斯纳里公开站出来为福柯打抱不平,试图恢复福柯本来的激进左派真面目,这是本书的由来。 但本书不止步于此,其深层的意旨则是要对新自由主义重新进行审视、剖解。通过重读福柯这一课的微言大义,作者指出,福柯的用意在于提供方法,在于将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工具,以此来换一种思路,质疑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质疑权力、法律、国家、解放等传统概念。 如何由此出发去建构一种并非反动的政治,去重新发明一种左派的激进自由主义传统,去重新表述批判理论的话语,去设计一种解放实践?我们需要倾听的正是“福柯的最后一课”。
  • 福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

    作者:[美] 马克·波斯特

    本书原为考察福柯论社会理论与社会史的最新著作的价值的一组论文。福柯自1968年以来写作的著作包含着某些社会理论和社会史著述中的重要进展。作者试图从其所发现的具有较小价值的其他福柯思想的特征中析出那些进展。作者将福柯的著作置于双重问题式中:社会批判理论的以及称之为“信息方式”的新社会构型的问题式。作者试图证明,福柯提供了包括理论因素的分析模式,如果对这些理论因素进行恰当的解释,就能为批判理论开启新方向,并将之带出他当前的困境。
  • 福柯十讲

    作者:布莱恩·雷诺

    实际上,本书作者布莱恩·雷诺并不存在。这本书对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李银河《福柯与性》的大段文字进行了一字不落地抄袭。
  • 福柯的界线

    作者:汪民安

    作 者:汪民安著 页数:339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分为理性/疯癫、话语/知识、权力/身体、伦理学/美学四章,包括疯癫与空间,医学的语法,人的诞生和死亡,考古学和陈述,权力和理性,生活的艺术等内容。
  •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米歇尔•福柯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于1952及1953年分别获得精神病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相关文凭,并在此期间聆听了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雅克•拉康的课程。1954年,福柯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专著《精神疾病与人格》(Maladie mentale et Personnalité),但后来他对这部著作不甚满意,认为它不成熟,因此在1962年再版时做了大量修订,书名也随之更改为《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福柯在此书中强调“心理学只在疯癫被控制之后才成为了可能”,将疯癫的历史放入社会及文化结构中进行探讨。他通过对精神疾病特殊性的分析、对心理学具体形式的研究以及对疯癫状态的定义,呼应了书中的两大方面:精神疾病的心理学范畴以及疯癫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 福柯

    作者: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