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崔卫平

  • 民主是可能的吗?

    作者:(美) 罗纳德·德沃金

    【内容简介】 ★德沃金: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逝世一周年精装纪念版 ★贺卫方、高鸿均、刘苏里、崔卫平推荐 ★读懂德沃金,读懂美国民主精神 ★每个美国人都应阅读此书。——《纽约观察家》 德沃金指出:真正的民主国家,首先是要尊重每个人生命的基本人权;民主的精神不仅是选举和投票,它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是参与。这两大原则,不仅针对当下美国,对我们如何理解当下中国,乃至于未来的中国该往何处去,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法学大家德沃金,与诺齐克、罗尔斯并称当代自由主义最著名的三位旗手,也是当今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本书被誉为德沃金「最通俗易懂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德沃金就同性恋者权益问题、富人该如何纳税、反恐与人权保障等这个时代面临的诸多基本问题深入剖析,并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法律人通往公共生活的道路。 【名家推荐】 德沃金关于人权保障的论述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理论,但对于中国而言却仍然振聋发聩,弥足珍贵。——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 通过解决美国的疑难案件,德沃金建构了“权利法理学”和“整体解释学”,提出“平等关怀与尊重”的民主法治观。这些自由的追求与平等的理想,浸润着民权运动的精神气质,充分表达了美国和全世界热爱自由与平等人民的心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鸿均 德沃金认为,在分裂的人们中间,必然有一些具有实质内容的共享原则。他本人的努力,就在于希望能够找出分歧双方的共同点,找到差异光谱中那些交叉的部分,即构成共同体生活基石的那种东西。——人文学者崔卫平 【媒体推荐】 在德沃金的众多著作中,本书是最通俗易懂的书之一。——《图书馆学刊》 这是一本值得认真反思和回应的杰作。——《欧洲遗产》 具有洞察力和穿透力,每个美国人都应阅读此书。——《纽约观察家》
  • 水木年华

    作者:崔卫平

    《水木年华》是崔卫平的童年往事(当然还有她女儿的童年往事),那是她独有的、也是她同时代的人们所经历过的往事,比如书籍的饥荒带给她少小时的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感,这不仅是个人的生命体验,也是一个民族曾经的历史。可以不夸张地说,“灰皮书”、“黄皮书”这些“内部读物”滋养了整整一代人,多年以后在学界崭露头角的不少学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有过这样的经验,崔卫平似乎没有这样幸运,但她对书籍与生俱来的喜欢,她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使她终于摆脱了大饥荒时代给她留下的影子。  她的专业本来是文艺学,早年研究先锋诗歌,又站在电影学院的讲台上,对诗歌、电影有着更为专业的敏感,但时光流转,她对东欧文学及思想著作的译介、她对许多公共问题的思考引起了读者更多的关注,从昆德拉到汉娜·阿伦特,从伊凡·克里玛到哈维尔再到亚当·米奇尼克,她的视野所到之处,都给我们带来一阵阵新的惊叹。她的感受和她的译笔都很特别,我感到她的精神底子更多的不属于文学抒情,而是建立在哲学背景之上,后来我在她的书房里找到了秘密,就她的个人阅读而言哲学确实要比文学重要,从古希腊以来的哲学经典,到新出版的西方哲学,尤其是那些阐述新哲学方法的新书,在她的书架里都能找到。所以,她在思考问题或下笔之时,总是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那种穿透力,能透过社会、生活的表面找到背后千丝万缕的复杂原由,甚至能抓住并未浮出水面的根系。但哲学在她这里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一个分析背景,一个视角,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教条,更不是那种书斋中吃哲学饭的人可以比拟的。
  • 看不见的声音

    作者:崔卫平

    我学文学出身,对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从未后悔过。实际上我越来越着迷于自己的专业。我从文学中得到的东西是无限的。正是文学教会了我一道眼光:真正地关注自己身外的人们和事情。我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这个整天在公园消磨时光的入,那个在立交桥下支个架子替人理发的人,我的命运和他们相似。 目录: 写作的伦理 远方和阿里巴巴山洞 我这一性别的写作 为什么是伪问题
  • 知识分子二十讲

    作者:崔卫平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是现代社会的智者,他们既是社会的冷静旁观者和批判者,又是社会的热情参与者和规划者。长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知识分子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书选编左右两派重要知识分子的经典论述二十篇,全面展现西方知识分子的气质和奋斗,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勇毅担当将给当下中国知识语境带来充满震撼力的警醒与思索。 目录 编者序 第一讲 我控诉 第二讲 以学术为业 第三讲 以政治为业 第四讲 知识分子的背叛 第五讲 俄国知识阶层之诞生 第六讲 宽容与知识分子的责任 第七讲 有机知识分子 第八讲 自由漂浮的知识分子 第九讲 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公民? 第十讲 知识分子作为理念人 第十一讲 作为文化资产阶级的新阶级 第十二讲 作为一个言语共同体的新阶级 第十三讲 专家型知识分子和普遍知识分子 第十四讲 立法者的没落 第十五讲 阐释者的兴起 第十六讲 现代世界的知识分子的角色 第十七讲 专业人士与业余者 第十八讲 对权势说真话 第十九讲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 第二十讲 论知识分子及其他
  • 我见过美丽的景象

    作者:崔卫平

    本书是当代女学人文丛中的一册,收录了崔卫平的大量随笔作品,这些作品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不但显示了作者的追求,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华。直接反证了当代知识女性的“学养——情怀”之宝贵,非常值得一读。 总序 我从哪里来?(代序) 第一辑 有关闹闹 你从天上来——给闹闹 有关闹闹 一个孩子和一座荒丘 一个孩子和一匹马 闹闹的阅读与写作 我给闹闹写检查 第二辑 心事 天光 人群中的这些面孔 心事 第三辑 修远 我的学堂 我见的美丽的景象 修远 第四辑 思想和艺术 女人不会说话? 步入写作的恐惧 拥有另外一些经验 站在失败者这一边 业余政治的时代即将到来 一个身体力行的人 承担作为一个犹太人的重负
  • 正义之前

    作者:崔卫平

    “正义”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字眼。但是,在正义到来之前,在行事正义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细致、复杂的准备?要求学会仁慈、学会宽容、学会用“复眼”看待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以及我们自身的种种有限性。
  • 無權力者的權力

    作者: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

    本書是為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文集,精選了他多年來在各界發表的文章,其內容不僅包含他在政治立場上的見地,還充分反應了其身為知識分子的自覺、對自己的期許和對於世界的展望。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瞥見一位既是詩人、劇作家,又是一國元首這樣具有多重身分的靈魂的語言,在機智理性思考的文思裡,還夾雜著感性的宣言。
  • 不死的海子

    作者:崔卫平

    这位诗人来自深厚而贫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庄、村庄周围绵延的麦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这生长了谷物和生命的大地。这是为海子10周年祭所编选的文集,众多诗人、评论家为这位年轻的诗人写下了怀念和哀悼。书中著名诗人西川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
  • 我们时代的叙事

    作者:崔卫平

    本文力图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选取了这样几个片断:50年代初期某些电影,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现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冲突,它们与新世界本身一样,是生气勃勃的;60年代的谢晋电影,至少有一头扎根于真实的现实关系当中,引起观众特定的现实联想,只是它们的结尾被归并到统一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去:陈凯歌电影是中国稍晚才出现的艺术电影,其更为重视人的内在精神尤其是儒家文人的情怀;而张艺谋电影则可以看作中国的主流电影,其中所体现的“游民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某些症候。
  • 迷人的谎言

    作者:崔卫平

    本书由崔卫平在《经济观察报》的影评专栏结集而成。28篇文章,涉及百余部影片,既有经典老片,也有时下热片。 崔卫平从人性、心理、伦理、道德等角度对这些电影进行深度解读,细腻的感受,精准的行文,超出传统影评中的技术论与方法论层面。 这些电影被她纳入公共领域中加以审视,极权主义心理、琐碎之恶的现象、记忆与经验的建构……那些在银幕上投射出的现实影像,在文中被一一放大、剖析。其间反复的思辨与盘诘,饱含人文关怀,昭示着一种艺术与生活进行平行对话的可能性。
  • 积极生活

    作者:崔卫平

    《积极生活》涉及了从诗歌、电影到政治、伦理的宽广领域,讲述了这样—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海子、王小波、阿伦特、伍尔夫、波伏娃、塔尔柯夫斯基、克里玛、赫伯特、哈维尔等。在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维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
  • 思想与乡愁

    作者:崔卫平

    在今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如何拥有恰当的美学眼光?这两者是否同样重要?能否既是拥有伦理的,也是符合美学的?《思想与乡愁》主要运用文学及电影作品,通过追寻伏尔泰、狄德罗、康拉德、伯尔、索尔仁尼琴、海子、王小波等人的踪迹,对这些问题做了独特而极具意义的思考。这本富于深刻思想内容和人文价值的思想文化随笔,重在探讨当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理想,以及如何拥有恰当的现代美学眼光,其中议题包括当代美德、人文精神、人性的幽暗意识、文化现代性,美学与伦理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其对当代价值理想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都站在美学、哲学的高度,其命题和内涵所指向的当代思想文化重建,富于极强的人文价值。
  • 布拉格精神

    作者:(捷克)克里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