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统文化

  • 增广贤文

    作者:余晗

    《增广贤文》主要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千百年来,蒙学堪称中国古代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是古代所有读书人起步的阶梯。蒙学教材源远流长,远至周秦,近至民国,孩童入学,都有专门的启蒙读物。唐宋之前,这类教材变化不定。至宋代《三字经》、《百家姓》出,很快风行天下,加上先前的《千字文》,又吸纳《弟子规》、《增广贤文》等,蒙学教材的大格局才基本定型。这些启蒙读物内容通俗易懂,文字深入浅出,风格生动简练,既具备识字的基本功能。又顺带介绍历史地理常识,还寓有品德培养的内涵;表达形式则类似歌谣,琅琅上口,易于儿童背诵,实在是一举多得,不可多得。 《增广贤文》原称《昔时贤文》,源于民间俗语或历史典籍,最早成书于元末明初,后至清朝时经过修订整理,重新刊印。全书采用格言警句的形式阐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既充满智慧,又极具警示作用。 《增广贤文》选取了《增广贤文》中最有代表性的六十条格言,做了浅显的讲解,并通过相应的典故故事,生动地体现原文的内涵,旨在让小读者能更明白更直接地理解原文,懂得做人处的道理,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 中国人的圣书

    作者:宋淑萍

    《中国人的圣书:论语》是中国经典中最好的一部,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的言行录,也是中国文学中最好的传记书。《中国人的圣书:论语》通过对《论语》经典章节进行解读,将孔子教学、为人的精髓,生动活泼地呈现给读者,不仅内容丰富,可读性极强,而且评价客观,在《论语》解读中不可多得。 海报:
  • 昆曲六百年

    作者:主编:周兵,蒋文博

    据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补充、汇编而成。
  • 王阳明全集

    作者:王阳明

  • 纠结的中国人

    作者:臧一民

    北大教授钱理群 ——更年轻、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正在中国慢慢滋生。 著名作家梁晓声 ——被多种力量拉扯的中国人,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 ——《纠结的中国人》第一次把中国人最难以启齿的想法痛痛快快地喊出来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中国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供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但慢慢的,我们落后了,这种落后让我们从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而这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与纠结。 笔者臧一民希望通过此书向读者展示我们的文化是如何作用于每个个体,让我们变得丑陋,亦通过对文化的批判和挞伐,找出我们民族的根性,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纠结的中国人》的立意不单是批判,更是为了新生。在每一个章节中,通过对历史人物思维的深度解读,找到他们思维的基础点,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得到启示,使我们明白,我们一直维护的传统,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绊脚石,我们只有搬开这石头,才能够走出门去。
  • 回归古典之美

    作者:CCTV《我们》栏目组 编

    《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国画、书法、诗词》是范曾先生上述节目的文字整理版,记述了他在中国古典哲学语境下对中国绘画、书法、诗词的精神实质所作的阐释,文图并茂,同时附有范曾讲演节目的DVD光盘两张。使读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大师的风采。 范曾是一代主画大师,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他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并广泛涉猎文史哲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组邀请范曾先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录制了中国国画之美,中国诗词之美,中国书法之美。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

    作者:钟茂森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钟茂森教授讲述》是钟茂森教授道德学问、涵养功夫的真实呈现。《朱子治家格言》54句话,钟教授每一句都先从事上来开解,以存养学人之仁心,然后再从心上提起我们的正念,升华我们学习的心境,又辅之以生动浅显的古今案例,让我们在细致领会圣贤教诲的过程中,从事上、心上提起关照,为日后的落实找到下手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钟茂森教授讲述》,作者朱柏庐,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又名用纯,字致一。本文也称为“朱柏庐治家格言”,或者“朱用纯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 中国人的命理玄机

    作者:王溢嘉

    先看132则明清笔记小说里有关八字、紫微斗数、体相、占星、风水、姓名学、测字、卜筮、扶乩的生动故事;再听王溢嘉怎样解剖中国人的命运观,探究各种命运窥探术的思维模式,以及与西方人命运观的异同,并分析孕育它们的社会条件与心理条件。
  • 正在消失的物品

    作者:鲁稚,陈强

  • 终南山主人

    作者:南山空同

    自古神话出终南 中华文化源两周 一个厨师,道出《皇帝内经》源头 一次封神,引出《周易》流落人间 一个家族,缔造了正统的儒家思想 一部《终南山主人》,道尽中国文化起源 这,不只是一部小说…… 小说从周武王即位写起,到“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结束,写出了纣王身死之谜,揭开了周文王被囚真相,引出了姜子牙身世之谜,道出了终南山神仙谱之因,而这一切的背后,都与终南山主人有关。 轩辕氏族、姬姓王朝、当涂氏族的后裔在小说中的爱恨情仇、政治阴谋,都与神仙谱和阴阳石镜有关,而这两样物品的主人,正是终南山的主人,他的出世,注定将会引发新纷争,为名、为利、为爱、爱情、为长生,争权、夺位、舍爱、迷情、皆宿命。 本书系《你所不知道的神仙世界》丛书第一部,由三羌文化出品
  • 孔子随喜

    作者:薛仁明

    跳过古板的儒家思想 体验生灵活现的孔子 《孔子随喜》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 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 薛仁明谈孔力作 两岸名家 林谷芳 朱天文 牛陇菲 专文作序 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 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 有位十分厌恶南怀瑾的徐晋如,却也公开说《孔子随喜》耐读。那么,您又怎么说? 此版为最新修订版,正文增加一则内容《仁者静》,附录增加两篇书评。 重新整理了目录,调整了版式,补充了提要。
  • 真水无香

    作者:朱良志

    《真水无香》讲述了: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 经典常谈

    作者:朱自清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于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书,一九四六年由文光书店刊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其为(极有用处)的好书。(经典)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所谓(国学)着作,包括了经、史、子、集在内的所有优秀文献。作者在自《序》开章便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裹,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繁艰深,一般人鸡以有兴趣接近,作者即以十三篇要言不烦的文字介绍了这些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从识字的《说文解字》开始,继而《易》《书》《诗》《礼》、春秋三传、四书等经部要籍,继而《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典范,诸子、辞赋、诗、文因文献过多,不能一一详述,叙其源流,提纲挈领。(常谈)有(老生常谈)之意,实为作者自谦之词,书中随处可见新旧一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入门者、还是有一定基一础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相当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一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点的宽容气度等等都可见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 谚语录

    作者:齐如山

    齐如山从浩如烟海的谚语中选取1835条,编成这一卷《谚语录》,他说:“这就是国民心理中的经典,国民心理中的法条,国民心理中的格言。” 但是,谚语里面有是有非;再说了,齐如山是我们划了好几道代沟的人,他有一万条真理,你有一万个反问又何妨? 齐如山甚至断言:“凡在社会中有声望的人,都记得这些谚语,非常之多;谁记的比较多,谁在社会中的威望,就比较大。”
  • 三国的奥秘

    作者:曾仕强

    《三国的奥秘:用 的观点读透 》根据《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鹭江出版社,2007年)修订而成曾仕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做人做事的20大奥秘,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寻求合作共赢局面的奥秘,长远竞争中树立自我品牌的奥秘,孔明经营蜀汉集团由弱转强的奥秘,曹操得势却依然失败的奥秘,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的奥秘,抓住机会做大局面的奥秘,曹操得天时却最终失去机会的奥秘,与领导有效相处的奥秘,关羽名重天下却以失败收场的奥秘,忍辱成就大事的奥秘,强势下属与弱势老板相处的奥秘,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交代好后事,使局面延续的奥秘。
  • 北京三百六十行

    作者:齐如山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他对他的“北平”挚念如斯,为什么?一卷《怀旧》,有馈君惠存的点拨。   卷中包括五本书,都只写北京之“旧”。但不论古都的大气铺陈(《北平》),还是民俗的温婉描述(《北平怀旧》),或者遗闻轶事的不舍俯拾(《北平小掌故》),又都洵属真美——哪怕是月缺之美。   《谈平剧》,《北京百戏图考》,更是对源泉艺术的搜求挽留;留在纸面留给今天的,譬若门锁的钥匙,等待问津渡口的人,也等待志在折桂的你。是怀旧作中的城府之作,也是风土志中的博洽之志。齐如山暮年苦苦怀旧,乃不志则于心不甘;当记北京的风,一漫 举国欢腾,华夏风,当记北京的土,一抔抔,五色土。   那么,即使只想了解一个复原的北京城和一群反璞的北京人,此书亦可读一读。况且有朋自远方来,北京早是东南西北不亦乐乎的“京师”。况复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共列二三十类,七百四十一行,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   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最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是此语一直由宋朝传到现在的北京,还是这样说法。——齐如山
  • 琴殉

    作者:杨典

    《琴殉》“殉”之一字,我最初灵感即来自近代考古学上对周代人殉制度的惊恐。周为中国文明三千年发端之主要源头。《墨子》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且在考古墓葬里的殉葬人数,不断地总有新发现。过去中国有地位者的死,总是要拉着无数的人陪葬的。正如谁的不合作精神与独立思想若得罪了皇权,便动辄会被抄家灭门。再有如坑降卒、文字狱,屠戮百姓,挖坟鞭尸等。这一屠杀弱者的文化模式,根深蒂固地进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殉的意思就是牺牲。一切为表现尊贵价值、暴力美学或强权意识的东西,都会带来牺牲。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端木赐香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首先是内容独特。比如清官文化、贪官文化也被作者归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次是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这是一本好看的书。首先是文字。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其次是作者的社会担当。作者任教于高校,五四运动中启蒙运动的缺憾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公民的缺失,让她的心中有切肤之痛,这种痛使她产生了自觉的社会担当,于是,刻意让艰涩远离学术,让学术具有了情趣!
  • 中国风俗丛谈

    作者:齐如山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