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语文

  • 作文杂谈

    作者:张中行

    《作文杂谈》是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书,是一位与语文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行家对自已的经验和体会的倾囊传授,从“什么是作文”说起,到“作文批改”止,对有关作文的各个方面加以剖析和论证,语言亲切,道理平实,教者与学者均可从中获益。
  • 共和国教科书

    作者:读库

    《共和国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版于1912年,其后十年间,共销售七千至八千万册之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这是读库计划修复整理的老课本系列中的第一套。我们的整理再版工作,主要分为两项:一是对教科书部分的还原与修复,二是对教授法部分的校订与编注。 本次再版,我们尽力实现了如下三个目标: 一、以“全貌”、“原貌”来再现这些百年前的教育经典与出版硕果。教科书部分,我们将原属初小、高小的《新国文》《新修身》共计二十八册,及《公民须知》一册,合并为初小部分六册、高小部分五册,仍以繁体线装方式出版,原书的封面及内文所有内容均在各分册中予以保留。 二、整理扫描之后,我们又对这些页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细致修复。拜现代技术条件所赐,使得我们的修复工程得以超越传统影印书的概念。教授法部分,我们将与教科书相对应的二十八册教授法,合并为六册,凡百万余言,以简体横排方式再版,以利当代读者理解,并方便与教科书对照阅读。 三、由于这套老课本风行若干年,版次众多,不同版本间有诸多内容变动,往往出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之间、教科书与教授法之间内容不尽一致的情况,有的只是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有的则是内容有较大增减;有的是内容相同而标题不同,有的则是标题相同而内容不同;有的是不同版本之间某课内容全换,有的则是不同版本之间连续几课内容全换。凡遇这种情况,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我们遵循教授法服从教科书的原则(除非教科书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同之处,有的依从现代社会的观念(如《新国文》初小第七册第二十四课选了《鲍氏子》而非有捕鲸说法的《鲸鱼》),有的资料搜集困难,则视版本保存情况,以教授法能与教科书相配为宜,同时兼顾页面质量。经多次努力,至少我们目前整理的这一整套《新国文》与《新修身》,其教科书与教授法的内容是对应一致的。
  • 救救孩子

    作者:郭初阳,蔡朝阳,吕栋

    《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 这为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教材并非不容置疑,教学也绝非教材全面合理化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需要更多真实的、开放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教材,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教材,以敞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困惑和疑问。而这也恰恰是诸多课堂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 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上.下卷)

    作者:蔡元培

    蔡元培主编、陈定玉校注的《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上下)》内容简介:看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出版的学生“国文成绩”,看到“倒言”中说“本编惟精神思想是取”,想必每一位读者心中都会油然而发无尽的感慨:当年的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激扬文字的“高小学生”,而令安在栽?当年的“高小学生”作文,而今火学生,甚至硕士、博士写得出来吗?当令的“语文”教育,是否要急起直追大半个世纪前的“国语”“国文”教育?《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上下)》本书引发你的思考。
  • 语文教学与文学

    作者:王富仁

    《语文教学与文学》邀请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中外古今作品进行讲解,以提供对于一篇作品的不同理解、观点和视角等方面的资料,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现实的、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这对于目前中小学文学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从理论意义方面来看,对文学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文学理论的发展对文学教育的作用等方面都会有比较深入的探讨。从现实应用价值来看,目前的中小学文学教育正处于举步维艰的状况。而这些研究成果会为目前的改革提供直接的参考和借鉴。
  • 我在北极光下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 语文杂记

    作者:吕叔湘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 文言津逮

    作者:张中行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文言文的选注工作,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本中,作者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们怎样去克服,它将把读者引进美妙的文言世界。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
  • 语文闲谈

    作者:周有光

    周有光先生的《语文闲谈》出版于1995年,收录语文知识八百条,分为十六卷;1997年出版“续编”,2000年出版“三编”,各收录语文知识一千条、二十卷,共计两千八百条、五十六卷。 “闲谈”因某种机缘,始于1976年,前后达二十多年之久。内容或采于街头巷陌,或集自书籍报刊,或记录奇思曼想;海阔天空,凡字句、拼音、语法、繁简、诗词、谜语以及古今历史、地理、艺术等无所不有;亦庄亦谐,笑话、趣事搜罗许多。写法上是想到哪就说到哪,长短不拘,多为三言两语;编排方式亦不甚讲究,不论内容类别,满五十条即为一卷——整个风格是“随意”,扣紧了一个“闲”字,让人想起古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又想起今人郑逸梅的《艺林散叶》。而作者却说:这些小品写作,用的是谨严的学术态度,表面上轻松愉快,骨子里紧张严肃。
  • 解读语文

    作者: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 本书遴选了部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包括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曹禺、都德、契诃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甚至纠偏传统观点,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 鲁迅写得最成功的死亡是哪一种?祥林嫂改嫁后人们为什么不叫她祥林老六嫂?将《记念刘和珍君》改编成电影脚本后有什么样的阅读效果?朱自清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有什么隐情?蘩漪是坏人吗?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 年代剧内心戏

    作者:黄集伟

    《年代剧、内心戏》内容简介:阿姆斯特朗在月亮上说了句“本人-小步,人类-大步”。回到地球上,他私下嘟囔了一句:“鲍伯,祝你好运。”直到近些年他才说了关于那个鲍伯的事。鲍伯是他小时候的邻居。阿姆斯特朗五岁那年把球踢到了鲍伯的窗下,“阿朗”捡球,听到窗内卧室里鲍太太气急败坏的话:“别上我的床!除非隔壁那孩子上了月亮!”在当时,这话对鲍伯意味着完成上床这事等于完成海枯石烂的结婚誓词。 艾略特说过:“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明年的话等待另一种声音。”但鲍太太至少七十年前的话在今天仍有传承,“虽然我们是夫妻,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上床”。近来,又有“虽然是全民所有,但并不意味着全民都要有股份”。也对。夫妻上床都不天经地义,遑论全民与全民资产“上床”。 鲍太太当年的立誓启发了那句广告,“一切皆有可能”。源远流长。一九六。年,浙江省高官提出,“(让)牛和猪交配,猪一生下来就是几十斤”。也是在这一年,河北省高官提出,“吃四两(十六两制。相当现在二点五两),晒太阳”。前者科技含量高,后者更高:让人像植物一样直接进行光合作用。
  • 语文杂话

    作者:朱自清

    本书是一本体现朱自清先生关注语文教育的小书。作者认为“中学生念国文的目的,不外乎获得文学的常识,培养鉴赏的能力和练习表现的技术”,因此全书也正围绕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强调选本与教材选择的至关重要;同时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心怀,“然后才发现其中的奥蕴”;在写作训练上,作者不但对遣词造句有“贴切”上的要求,更对具体文本进行了亲自的讲解示范。
  • 对抗语文

    作者:叶开

    编 者 的 话 近年来,“语文教育”一直为社会所诟病。究其根源,在于语文教育的模式已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文学博士、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叶开先生,在自己从事专业的阅读与写作之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找了出来,并投入了一定时间和精力加以研究,实属难能可贵。尽管他对这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但足以引起教育人士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更难得的是,叶开先生在提出问题之后,更是以一个父亲的担当,亲领自己的女儿徜徉于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王国,让女儿在幼小的年纪与“经典作品”结缘。在他的循循善诱下,还在读小学的女儿已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她小小的年纪就已经阅读了上千万字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经典之作,不是那种市面上流行的、速成的、对孩子成长无益,甚至有害的“快餐”和“垃圾”。 叶开始终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从小就开始引导他们接触经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以便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喂养他们,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与后劲,而不是像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那样,靠一些无趣的道德说教和假大空的词句来驯化他们。 当然,叶开的观点和说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甚至有的失之偏颇,但他能把发现的问题,甚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而且身体力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导自己的孩子远离精神“垃圾”,自小培养孩子对优秀经典作品的兴趣,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鉴赏能力,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对广大的家长朋友在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有所启发和帮助。 这也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动因所在。 编者 2011年6月
  •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作者:郭初阳

    语文,应当有着惊人的美丽。十七载教学探索,重构语文精神;五年独立执教生涯,践行教学勇气。郭初阳的经历不可复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倾听。 教育是一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一面呈现于课堂,一面凝结成文章,本书是郭初阳近年来的评论结集。内容包括了学科建设、教材批评、教师身份的思考,以及非学校化教育的探索。 这位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得主,弃体制而成为独立教师,步履坚定地走在越来越广阔的教育自由中。 【编辑推荐】 “独立教师的资本,是通过自己的课堂获得学生的支持,自由的语文课堂有一种随之而来的光辉,令人沉醉。” 本书不是郭初阳独立执教的纪实,而是他走上自由执教之路的心路历程。 ★持续深刻的文本批判 以“母亲”为题的语文教材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心爱的孩子,我们总是选择最好的奶粉,然而我们在选择更为重要的精神养料时,却常常掉以轻心。”从《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园》,王尔德的名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孔子拜师》,一个劣质的经不起丝毫推敲的“童话”故事;《走,我们去植树》,一篇充满意图而无法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拙劣习作……这些不恰当文本数十年来存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只要稍加审视便无所遁形。 ★望眼欲穿的人生教育 语文教育之为“成人”教育,在于文学千百年来对生命的观照。语文不该也不能缺失对孩子的两大人生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的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的珍贵与短暂,造成生命的轻视。应当如何开展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屡屡越界,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 ★纯正趣味的课堂探讨 语文,应当有着惊人的美丽;自由的课堂,应当是师生同席向着真理直跑的旅程。断断续续写下的随笔,同法国教育部长探讨“不需要教学计划”的教育理念,去“过去的中学”寻找语文的飘逸洒脱,向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学习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在古今大家中对比发现文学的纯正趣味。 ★教师身份的践行思考 教书很难——既要做戏,又要做人。做一个“像自己”的好教员,在这个“选错并保卫”的课堂里更难。然而他应有这样的勇气,既知己身的限度,也深知三折肱为良医的道理,带着自己的伤痕,来更温柔地帮助那未成年的孩子们;既仿佛手工业者,耐心,勤恳,又敢于正视现状,自己动手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一本小书,一段十七载的教育旅程。郭初阳的经历不可复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倾听! 【媒体推荐】 郭初阳离开了这个体制,当然他没有离开熟悉而心爱的课堂,他成了转型时代的一名独立语文教师,继续他的探索和梦想。 ——傅国涌 郭初阳的宝贵不只是他私己的阅读和即时的思考,更是在课堂里与学生无私的分享。没有孤芳自赏,没有高高在上,他相信并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并进行内在的生命追问。 ——北熹 因为核心是自由,所以郭初阳驱遣各种素材,如风行水上,而观照的核心不离不弃。 ——蔡朝阳
  • 审美阅读十五讲

    作者:孙绍振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一个“集锦”,在本土理论的框架下,回到文学文本自身,尝试“审美阅读”,以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孔乙己》、《祝福》、《下江陵》、前后《赤壁赋》、《再别康桥》、《死水》、《记念刘和珍君》、《听听那冷雨》等作品的赏析, 引领我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展开有趣有味的文学之旅。
  •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中)

    作者:薛金星

    目录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字音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 (一)语言文字 (二)现代汉语 (三)现代汉语的三要素 (四)普通话 (五)方言概况 (六)语音 (七)音节 (八)音素 (九)元音 (十)辅音 二、汉语拼音方案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作用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三)有关知识 1.声母 2.韵母 3.零声母 4.韵头、韵腹、韵尾 5.韵母和韵的区别 6.声调符号的标写 7.隔音符号 8.反切 三、拼写知识 (一)大写 (二)连写和分写 四、朗读知识 (一)停顿 (二)重音 (三)句调 (四)音变 五、汉字读音应注意的问题 六、多音字读音的辨析方法 附录一 多音字辨析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集录 附录三 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 附录四 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读错的字 第二部分 汉字 一、汉字的特点及演变 二、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三、汉字笔画名称 四、汉字笔画规则 五、汉字的结构 六、汉字的有关知识 (一)偏旁与部首 (二)独体字与合体字 (三)繁体字与简化字 (四)同音字与多音字 (五)多义字与形似字 七、纠正错别字 (一)常用工具书简介 1.《尔雅》 2.《说文解字》 3.《方言》 4.《释名》 5.《广韵》 6.《康熙字典》 7.《中华大字典》 8.《辞源》 9.《辞海》 10.《新华字典》 (二)检字法 …… 第二编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第三编 古代诗文阅读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
  • 大学语文

    作者:陈洪 编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重点项目。《大学语文》在反映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新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在编写体例与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拓新:选篇富有新意;导读和思考训练不作独断性结论,注重启发性;篇前设置引领式的导语,指出阅读的兴奋点;以“阅读笔”标示重点;配有全彩插图,版式设计新颖;附赠导学光盘和学习卡,便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 高中语文(第三册)

    作者: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屈 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 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湘夫人…………………………………………屈 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王 维 登高………………………………………………杜 甫 *蜀相……………………………………………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 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 煜 雨霖铃……………………………………………柳 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鹊桥仙………………………………………… 秦 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 姜 夔 综合性学习: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过华清宫………………………………………杜 牧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李 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10.故都的秋…………………………………… 郁达夫 11.*道士塔……………………………………… 余秋雨 12.*泪珠与珍珠………………………………… 琦 君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 鲁 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 ……雨 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 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序……………………………………欧阳修 20.*石钟山记……………………………………苏 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张 溥 23.*登泰山记……………………………………姚 鼐 24.*病梅馆记……………………………………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的鉴赏…………………………………袁行霈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况………………………… 殷国明
  • 文言和白话

    作者:张中行

    文言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个名称相互依存,互为对立面:因为提倡照口语写,所以以传统为对立面,并称作文言;因为一贯用脱离口语的书面语写,所以以革新为对立面,并称作白话。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两者的内涵和关系相当复杂,以下分章节解说。
  • 语文常谈

    作者:吕叔湘

    吕叔湘(1904―1998),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