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电影分析
-
电影分析基础教程
这是一本电影分析的入门教材。从基础的各个方面入手来教会读者如何进行一项较为专业的电影分析。目前已经是第三版了。这本书完全适用于还不熟悉电影分析基本知识的初学者。本书集合了作者在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范围下对于电影分析和电影阐释长达三十年的教学和出版经验。所有关于电影分析的重要方面在本书中都会被介绍,并配以具有代表性且直观的例子加以分析。 本书的重点有以下四步: 剧情分析 角色分析 叙述结构分析 规范、价值、思想内容分析 -
纪录电影分析
来自单万里的BLOG:http://www.mtime.com/blog/105635/article-259950 本书的作者共20多位,一般是一人写作一篇,最多写作3篇。在写作之初,我们制定的写作要求如下:每篇文章的字数为8000-10000字,其中影片简介部分1000字左右。简介部分要求简明扼要,语言精确,概括性强,重点突出。分析部分一般由5类内容组成:1、导演简介;2、创作背景;3、主题分析;4、艺术特色;5、总体评价(如本片在同类作品中的地位,在纪录电影史上的地位,对同代和后世影片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确定上述内容的编排顺序,并以准确和高度概括性的小标题加以标示。 此外,《纪录电影分析》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策划和组织编写的首批5部电影分析教材中的一部,其他4部是《中国电影分析》、《亚洲电影分析》、《美国电影分析》、《欧洲电影分析》。这套教材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面市。 ·分析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美国,1922) Nanook of the North,Robert Flaherty 侯薇,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 * 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瓦尔特·鲁特曼,德国,1927) Berlin, Symphony of a City,Walter Ruttmann 成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带摄影机的人(吉加·维尔托夫,苏联,1929)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Dziga Vertov 周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墨西哥万岁(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1929-1979) Que viva México!,Sergei Eisenstein 周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漂网渔船(约翰·格里尔逊,英国,1929) Drifters,John Grierson 孙红云,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 * 尼斯的景象(让·维果、鲍利斯·考夫曼,法国,1930) A propos de Nice,Jean Vigo、Boris Kaufman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无粮的土地(路易斯·布努艾尔,西班牙,1932) Land without Bread,Luis Bu駏el 单万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4级硕士研究生 * 锡兰之歌(巴西尔·瑞特,英国,1934) Song of Ceylon,Basil Wright 孙红云,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师 * 意志的胜利(莱妮·里芬斯塔尔,德国,1935) The Triumph of the Will,Leni Riefenstal 成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西班牙的土地(尤里斯·伊文思,荷兰,1936) The Spanish Earth,Joris Ivens 孙红云,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 * 开垦平原的犁(帕尔·劳伦斯,美国,1936) The Plow That Broke the Plains,Pare Lorentz 刘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04届硕士研究生 * 奥林匹亚(莱妮·里芬斯塔尔,德国,1938) Olympia,Leni Riefenstal 成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倾听不列颠(汉弗莱·强宁斯,英国,1942) Listen to Britain,Humphrey Jennings 薛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04届硕士研究生 * 夜与雾(阿兰·雷乃,法国,1955) Night and Fog,Alain Resnais 侯维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4级硕士研究生 * 毕加索的秘密(亨利—乔治·克鲁佐,法国,1956) Le Mystère Picasso,Henry-Georges Clouzot 李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2004级硕士研究生 * 初选(德鲁小组,美国,1960) Primary,Drew Group 张宗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 夏日纪事(让·鲁什,法国,1961) Chronique d'un été,Jean Rouch 韩君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 * 普通法西斯(米哈尔·罗姆,苏联,1965) Ordinary Fascism,Mickha?Romm 周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莫回首(唐·彭尼贝克,美国,1966) D'ont Look Back,D.A.Pennebaker 张宗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 法律与秩序(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美国,1969) Law and Orders,Frederick Wiseman 翁燕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杂志编辑 * 文明(迈克尔·吉尔、肯耐斯·克拉克,英国,1969) Civilization,Michael Gill,Kenneth Clark 李晓君,中国电影艺术中心2004届硕士研究生 * 日本战后史(今村昌平,日本,1970) 日本战后史,今村昌平 支菲娜,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2004届硕士研究生 * 第二防线的人们(小川绅介,日本,1971) The Peasants of the Seconde Fortress,Shinsuke Ogawa 支菲娜,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2004届硕士研究生 * 初恋(克里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1974) First Love,Krzysztof Kieslowski 王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阿伦·米勒,美国,1979) From Mao to Mozart,Allan Miller 王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03级硕士研究生 * 莫让年华付水流(中国,陈光忠,1980) Don't Idle Away the Prime Time,Chen Guangzhong 张宗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 失衡的生活(高弗莱·雷吉奥,美国,1983) Koyaanisqatsi,Godfrey Reggio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细蓝线(埃罗尔·莫里斯,美国,1988) The Thin Blue Line,Errol Morris 胡波,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3级别硕士研究生 * 罗杰和我(迈克尔·摩尔,美国,1990) Roger & Me,Michael Moore 王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03级硕士研究生 * 美国内战史(肯·伯恩斯,美国,1990) The Civil War,Ken Burns 李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4级硕士研究生 * 黑色的收获(罗伯特·康纳利、罗宾·安德森,澳大利亚,1991) Black Haverst,Robert Connolly and Robin Anderson 章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3级研究生 * 篮球梦(史提夫·詹姆斯,美国,1994) Hoop Dreams,Steve James 王晓光,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 周恩来外交风云(傅红星,中国,1997) Zhou Enlai 's Diplomacy Legends,Fu Hongxing 单万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4级硕士研究生 * 拾荒者(阿涅斯·瓦尔达,法国,2000)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Agnès Varda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是和有(尼古拉·菲利贝尔,法国,2002) Etre et avoir,Nicolas Philibert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 幼儿园(张以庆,中国,2004) A Kindergarten,Zhang Yiqing 刘洁,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 * -
欧洲电影分析
“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覆盖面最广的课程。长期以来,不但深受各专业层次学生的欢迎,而且也获得了同行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此次以系列丛书的形式结集成五卷出版,各卷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提供了系统教材,满足了影视艺术教学的需要。该系列教程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性、系统性与开创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美国电影分析》、《欧洲电影分析》、《亚洲电影分析》、《中国电影分析》和《纪录电影分析》五卷组成,分别对应影视艺术学院导演、摄影、编导等专业的“美国电影赏析”、“欧洲电影赏析”、“ 亚洲电影赏析”、“纪录电影赏析”四门课程,共分析约150部经典影片,从而形成涵盖世界电影主要国家区域、主要电影创作时期和主要电影艺术流派的完备影片分析体系。 这种科学划分影片分析范畴并分卷出版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内已出版的有关影片分析的专业书籍往往规模较小,涉及的影片也不多,且主要关注欧美影片。《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五卷本在强调欧美电影重要性的同时,全力突出了亚洲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使它们能够与欧美电影比肩而立。而且,《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在中国第一次将纪录电影纳入影片分析的范畴,这在中国的影视研究和高校影视教育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权威性与规范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教授和研究员组成编委会和写作班底。“经典影片分析” 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授课范围涵盖几乎所有艺术类专业。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零散性。此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出版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全校范围内的“经典影片分析”课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影片片目的选择上既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又结合影片的原创性、先锋性和现实价值,具有无可辩驳的学术权威性。在影片分析的规范性方面,按照经典的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对每一部影片进行全面、深入和独到的解剖阐释,不但切中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实质,更突出强调影片的艺术手法和美学观念;既充满鞭辟入里的元素解析,又不乏高屋建瓴的总体把握。 (三)适用性、实用性与普及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的课堂,这些课程已经接受过广大学生和学者的长期检验,既有学术的权威性经典性价值,更有高校一线课堂生动鲜活的灵动气息。不但适用于影视传媒类大学所有专业的教学,同样也可以作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以其规范的格式、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怀,表达了几代电影学者对于电影艺术的礼赞和热爱。此一特质又将这套学术性的著作与广大电影观众特别是痴心不改的影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平凡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不但可以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中找到梦寐以求的知音,更能够通过研读《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提升自己的电影文化品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不单单会出现在许多学生、学者的案头,也会陪伴在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枕边。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策划、主编和撰稿的专家学者,他们为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奉献了一套品质卓越的专著。 -
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
《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讲述怎样分析电影?怎样读解电影?这是任何一个学习电影和研究电影的人都面对的问题。这里精选了国内外15部不同时期的优秀经典影片,着重在视听语言上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分析和读解。 -
蔡明亮
此書以文學的、神話的、宗教的、符號學、語言與音樂、抽象地域與情感真實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切入蔡明亮自1992年拍攝的《青少年哪吒》至2001年參加坎城影展的《你那邊幾點》五部作品,佐以大量圖片互為參照。書中有蔡明亮的長篇訪談,暢談其每個階段創作之始的開展痕跡與困頓收成,以及作為一個影像作家的創作靈魂之所在。 -
魅力剪辑
《魅力剪辑:影视剪辑思维与技巧》还让我想起了建设有效的、通用的影视艺术教科书的问题。没有或者缺少稳定、成熟、通用的教科书,是我国影视艺术高等教育的一个通病。这些年,我们的影视教师们也写出了不少的专业著述和教科书,但是很少有在全国具有相同专业的教学院校里,甚至自己的教学中正式使用的,更谈不上像我们看到的一些美国影视教科书那样,根据教学效果和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出版几版、十几版的了。究其原因,一是不少著述是为了评职称、获学位而作,属“理论专著”,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一个奇怪的行政规定造成了这一现状:教材不能算作评职称的专业著作)。二是一些教师坚持只用自己的教授大纲和教学方法,对国内外他人的教材不屑一顾,不仅不用,连看都不看;不少人士等到退休后,才把自己的教材与经验整理成书出版,可已经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和修改了。 -
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
谢晋说:“导演员是用镜头写作的作家。”本书从研究导演们的镜头艺术入手,对格菲斯、爱森斯坦、法斯宾德、吴宇森、张艺谋、卡梅隆等三十名世界著名电影导演和他们的经典巨片作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和剖析,语言精准简明,视点新颖独到,图文想映生辉,既有助于影视界从业人士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也是众多电影爱好者登堂入室的常备手册。本书堪称国内从镜头语言入手进行影视艺术研究的先声,具有丰富的启发意义和鲜明的审美价值。 -
新世纪新电影
书中就德国影片《罗拉快跑》进行评论,分为关于时代、关于导演、关于影片、影片读解、总结五个部分。 “电影课堂”丛书对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作品进行读解。在对影片时代背景、主创人员、创作缘起的详细介绍和对影片的细节分析中,融会了丰富的电影创作知识,并辐射到哲学、历史、社会及其他艺术领域。书中有大量彩色图片,使阅读直观而富有情趣。 -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
本书主编张会军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教授.陈浥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教授,王鸿海是美术系主任、教授。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专业基础课《影片分析》课程的教材,其中有关于《影片分析》的详细教程。书中以影片摄影造型为主要论述,同时有侧重地选择了一些电影理论分析。全书选片独特,并系统从电影制作专业角度分析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十六部。 《影片分析》课程已经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门经典课程,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相关大学影视专业、传播专业、文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电影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电影专业教科书。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影片读解教程、影片读解入门、影片读解教程 第二部分 造型读解 视觉流冲击——《天生杀人狂》分析 暴力中的情感表达——《杀手里昂》分析 英雄•史诗——《勇敢的心》分析 电影中的门道——《辛德勒名单》分析 爱情的悲歌——《西伯利亚理发师》分 心灵的震撼——《七宗罪》分析 黑暗的魅力——《搏击俱乐部》摄影分析 深宫中的人世沧桑——《末代皇帝》分析 浪漫的情绪——《我的父亲母亲》分析 第三部分 艺术读解 关于电影的电影——《后窗》分析 市场与类型——《喋血双雄》分 灵魂的舞者——《钢琴课》表演创作中的“限制”谈 换个角度看电影——《星月童话》分析 为欲望申述——《梦幻天堂》分析 女性主义的电影实践——《钢琴课》分析 电影中的印象主义——《霸王别姬》分析 何以玉成《香魂女》 -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写于1989年至1990年,当时,叙事研究在电影领域已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影片叙事学早些年就已存在,许多专家发表了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影片叙事学。与克里斯蒂安·麦茨所建立的、主要是阐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的实质的电影符号学不同,这些作者全都将理解电影叙事放在他们的研究工作的中心。为了认清观众对于理解电影及电视画面的作用,他表明观众远不是可见的东西、将影片当作对世界的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不断地将它们与他已知的叙事进行对比,将可见的东西、将影片联系他自己为它们设想的“意向性”的来源,这样,可见的东西才能成为叙事,影片才能成为一部作品。 -
荣誉
在北京电影学院有一门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影片分析课”。该课一直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本书作者是“影片分析课”主讲教员之一,这里收集的是他的部分讲义。 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不是从主题、人物、情节等文艺作品欣赏的常规角度来读解电影,而是以作者深厚的电影、艺术、理论功力和他对电影制作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为我们从电影视听语言、电影剧作法的独特角度读解了《美国往事》等五部世界优秀影片。全书视野开阔,布局严密,由浅入深。作者文风纵横且平易质朴,文字锐利且充满激情! 本书对于影视制作者、立志学习影视制作的人、电影学院学生、大学中开设电影欣赏课程的大学生和广大电影爱好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拆解好电影
作者从丰富的创作实践以及40余年的执教经验出发,依据个人的独特视野选取了30余部各具特色的好电影,结合场景主题、涵义、对白、镜头设置对其中的经典场景进行分析,从创作角度指明这些作品的杰出之处,为电影专业初学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种精细的观影 模式和可供借鉴的思考角度。 提供35 部“好电影”中最出彩的场景,展示故事、角色、对白、文本、潜台词与镜头设置怎样合为一体,营造出奇妙的视听感受。 别具一格的另类片例,作者独特的选片视野给人以新鲜感。 以“危险、高兴、壮举、吸引”区分场景种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影。 截取400 余幅电影画面,方便读者反复揣摩,借鉴大师的神来之笔。 -
太阳少年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全景式解读。从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开始,从主题、风格、结构、剧本、视听方案、表演方式和演员选择与表演等构成一部优秀影片的各个元素逐一展开,对这部在90年代中期既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片展开了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本书观点独到,分析专业,功力深厚。 本书将电影的技术主题与情感主题相结合来论述,文风质朴、文字锐利、充满激情,不仅让读者从技术层面了解电影的创作和欣赏、电影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更能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有如置身于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欣赏课堂。 -
电影艺术(插图第8版)
《电影艺术》第1版面世于1979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著作。这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
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问世几十年以来,此书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 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