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生态

  • 寂静的春天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本次版本的特别之处: 生态农业运动旗手蒋高明教授的导读+荷赛摄影金奖得主卢广的关注中国污染主题摄影作品。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 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 约翰•缪尔《等鹿来》 约翰•巴勒斯《飞禽记》 《寂静的春天》从作者发现美国乡村的春天变得沉寂开始,引发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对美国农业、现代工业、环保和生态的深沉反思。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农药来抵抗来自自然界的病虫害。但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而且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巨大误伤。这种误伤不但污染了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更可怕的是,也开始毒害人类自身。农药的残留和毒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害,为了我们还有明天,卡森呼吁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寻找一条不滥用农药的道路,一条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解的生存之道。
  • 山中的一个钟头

    作者:金恒镳

    本书是“台湾学人散文丛书”金恒镳卷。 四月的樟花开了,五色鸟的晨唤响了;睁开一双心灵的眼,自然界从此与众不同。用文学的眼看生态,用生态的视角观世界,金恒镳,一位站在有情世界里的科学家。他在潜心研究专业领域之余,一直不忘提笔撰写专栏,以期“用浅近的文字推广生态观念,引起社会的普遍关切”。 本书部分目录: 序一 “台湾学人散文丛书”总序/周志文 序二 生命的严肃/金恒杰 序三 站在有情世界里的科学家/林朝钦 序四 用文学的眼看生态/林登秋 第一辑 生命中精彩的戏码 山中的一个钟头 四月的樟花 敦化路的樟树林 都市的绿色血管 蝉蜕完了壳,夏也就走了一半 黑树干上的碧玉 生命中精彩的戏码 野生动物的语言 盆栽里的小世界 靠得太近了 生命钟的晨唤 远离家园的植物 走棋盘的树根 水泥裂缝内的车前草 伸手摘下三楼窗外的玉兰花 第二辑 残破的绿丝巾 不必等到植树节 《溪流》 《鸳鸯湖旁的斑光》 对美的欣赏能拯救这世界 残破的绿丝巾 消失中的绿文化 半截的动物 黑角舞蛾 外来种入境 离不开自然的系统 大地之母 自然,吹又生 第三辑 让溪水自流 铺在垃圾上的柏油路 垃圾鬼域 天堂与地狱不过一步之遥 送一个环保礼物 “在此乱写字的是王八” 只需带一个杯子 山是活的 让溪水自流 有森林就有水? 让自然来照顾你 种一株小树苗吧 摘野菜 小阳春的气味 上空的逆温层 枯倒木的生态价值 毒蛾事件 街头狗 给流浪犬一个家 救难犬的待遇 小虫子也有生命 君子远市场? 餐桌上的智慧 食肉的代价 从口中抢救海洋 樟树林的故事 午夜客厅的幻觉 书的枷锁 不到眼瞎永不分离 后记 可以传家的嗜好
  •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珍藏本)

    作者:[美]戈登•汉普顿,[美] 约翰•葛洛斯

    生态学家警告: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 “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一样。”——诺贝尔奖得主、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1905。 “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它深刻地存在于霍河雨林里,我称之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地方。” “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艾美奖得主、声音生态学家、录音师戈登•汉普顿带你探寻世上最后的静谧之地。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使人们警醒于不应当出现的寂静,而戈登·汉普顿则在本书中引导人们发掘不应遗忘的宁谧。保护人们远离噪声的侵袭,保留最后的静谧之地,也是保护环境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都市中的人们已经对此忽视甚久。 追随汉普顿的足迹,深入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一路探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本书承袭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注意到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并且敲响了迫在眉睫的环保警钟。曾获艾美奖的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发出警语,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他的使命便是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 这部叙事优美的作品,让人想起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 Muir)、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麦克非(John McPhee)、自然学者和作家彼得·马修森(Peter Matthiessen)书写自然的大作,也是典型的美国故事,驾着1964年福斯小巴从西到东横越美国大陆之旅。但汉普顿的旅程如此与众不同。他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音量的分贝计,好奇又深情地倾听大地多彩的自然之声。他与旅程中邂逅的人细说寂静,耐心倾听。抵达目的地华盛顿特区时,汉普顿已完成饶富意义又令人难忘的美国“声音心电图”,并在当地拜会联邦官员,极力主张保护自然的寂静。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不仅仅是一本书而已,也是真实存在的地方,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 National Park)霍河雨林(Hoh Rain Forest)实际的方寸之地,可能是美国最后留有自然寂静的地方之一。这次充满启发性的宁静探索,使得如今美国生态议程中已纳入大自然的宁静。
  • 生态与心态

    作者:王诺

    《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文学研究》总结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当欧美文学的研究成果,在掌握大量有代表性的第一手原文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态和心态这两个角度,对当代欧美文学的一系列主要作家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揭示当代欧美文学丰富的生态思想蕴涵及其对人类共通心态的艺术表现。
  •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作者:苇岸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是苇岸的散文集,他的语言的使用亲切,简单朴素而饶有诗意,在苇岸的散文中,我们发现,关于具体的人事,他写得十分少,简直吝啬。而且这些文字,大体上是献给他的亲人和朋友的,完全出于情感的支配,仅是一个海子就有数篇之多。但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其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生命,他乃不惜笔墨,描写种种细枝末节,充满关爱之情。这里不是“齐物论”式的,不是物我两忘,也不是借物言志。他没有那种艺术的功利主义。把自然人格化,也许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类也太傲慢了。他的散文不是中世纪田园诗式的,没有陶潜一类中国士大夫的闲适与陶醉,他是清醒的。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是共时性的存在,是对等的,对话的,处在恒在的交流状态。
  • 我家有狼初长成

    作者:李微漪

    苍茫的若尔盖草原,狼族即将被人类赶尽杀绝。一只绝望的母狼为了与人类做最后的抗争,不惜带着一窝幼崽服毒自尽。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仅存的一只小狼被来到草原写生的李微漪救起,带回了城市。 这只野性十足的小狼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深夜的狼嗥会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慌?第一次舔舐了人血后它有什么样的反应?随着慢慢长大,它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 半农半X的生活

    作者:塩見直紀

    一定有一種生活 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 一定有一種人生 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 所謂「半農半X」,就是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農);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作者認為,現今社會面臨著環境(各種污染、溫室效應)、食物(安全性、食糧自給率)、心靈(人生意義的喪失、物質享樂主義)、教育(科學、感性、生存力)、醫療設施與社會福利(社會文明病、高齡社會的看護),以及社會不安定(經濟萎縮、失業)等種種問題,而半農半X的生活,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最理想的生存方式。
  • 沙郡年记

    作者:(美)李奥帕德

    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DL),1887年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耶鲁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进入美国林务署,担任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纳州的助理林务官,从此投身自然保育工作,并成为美国保育运动先驱。1943年,就在《沙郡年记》手稿完成后不到一个月,李奥帕德不幸在协助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时丧生,本书送成为他对自然保育工作的最后宣言。 本书涵盖了生态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既严肃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