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生活译丛

  • 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

    作者:[英] 斯特莱切

    文化生活译丛 X
  • 自我论

    作者:科恩

  • 思想家

    作者:麦基

    七十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十五集电视系列节目,请十几位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在节目中同广大观众见面,使大量新老观众变成哲学探讨的直接参与者。这种在电视中进行哲学对话的形式,十分引人注目,受到很大欢迎。本书是这些哲学对话的汇编。读者在这里可以看 到许多西方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和主将怎样通俗简明地阐发自己的主张,怎样回答节目主持人的多方诘难,了解这些哲学思想的源流和现状。在提倡协商对话的今天,了解国外利用电视进行学术对话的形式,也无疑是有益的。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作者:(意)加林生

    本书是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各色人物-君主,红衣主教,廷臣,商人,哲学家,艺术家,巫师,女人,土著等-绘制的群体素描,他们因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而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生活样貌,但又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同特征和历史局限。历史学家们的深入浅出,既严谨又生动的笔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人物,带我们进入那段鲜活,璀璨的历史。
  • 文明与野蛮

    作者:[美] 罗伯特·路威

    这是一本阐明人类文明史的著作。它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 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八十九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 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 睡一床,可说上下古今,无一不谈,而又无谈不妙。但是诚如 译者吕叔湘同志在译后记中所说,多数读者读后不会只是感到 有趣而已,而且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所 谓野蛮人有时候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 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 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时时提高警惕”。
  • 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

    作者:[法] 让-皮埃尔·韦尔南

  • 聚书的乐趣

    作者:爱德华·纽顿

    这是一位英国藏书家讲自己聚书经历的故事。作者认为,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就是书。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书中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爱书、藏书、品书和写作、治学的故事,受到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的高度赞赏。
  • 磨坊书简

    作者:(法)阿尔方斯﹒都德

  • 并非舞文弄墨

    作者:王佐良 编

    这本小书入30位英国作家的作品,涉及十七世纪的随笔、人物特定、席上谈,十八世纪的期刊论说和政论文,十九世纪的小品文和历史著作,二十世纪的文论、游记、科普文等,反映了英国不同时代的散文特点,供读者阅读赏析。 汤玛斯·莫尔(1478—1535) 《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1.谈读书 2.谈美 3.谈高位 4.谈真理 5.谈结婚与独身 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 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 2.侍女 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 约翰·塞尔登(1584—1654) 《燕谈录》(1689)选段 艾萨克·沃尔顿(1593—1683) 1.《垂钓全书》(1653)选段 2.《沃顿传》(1651)选段 3.《胡克传》(1665)选段 托玛斯·勃朗(1605—1682) 1.《医生的宗教》(1643)选段 2.《瓮葬》(1658)选段 旦尼尔·狄福(1660—1731) 1.《英格兰、威尔士纪行》(1724)选段 2.《摩尔·弗兰德斯》(1722)选段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1.扫帚把上的沉思 2.零碎题目随想(选段) 3.预拟老年决心 4.《一个小小的建议》选段 5.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选段) 约瑟夫·艾狄生(1672-1717) 《旁观者》报(1711—1712)选段 玛·渥·蒙太古(1689—1762) 1.致锡索魏特夫人 2.致马尔伯爵夫人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 1.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 2.《英语词典序言》选段 威廉·科贝特(1762—1835) 1.马尔勃罗 2.牛津 3.射手 4.温泉胜地 5.鸣禽 查理士·兰姆(1775—1834) 致华兹华斯函 威廉·赫兹列特(1778—1830) 《论学者之无知》(1818)选段 约翰·济慈(1795—1821) 书信选段 汤玛斯·卡莱尔(1795—1881) 1.《法国革命》(1837)选段 2.《过去与现在》(1843)选段 乔治·白并顿·麦考莱(1800—1859) 《英国史》第三章(1848)选段 乔治·伯纳·萧(1856—1950) 1.写剧理论 2.《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选段 3.短论一束 4.以信代序 5.贝多芬百年祭 麦克斯·比尔博姆(1872一1956) 一件事 勃特伦·罗素(1872—1970) 《记忆中的画像》(1956)选段 里顿·斯屈奇(1880—1932) 《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选段 弗琴尼亚·吴尔夫(1882—马41) 《普通读者》(一集,1925)选段 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 论舒适 J·B·普里斯特莱(1894—1984) 《英格兰之游》(1934)选段 V·S·普利却特(1900—) 《国内国外》选段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1.穷人怎样死法 2.《里亚、托尔斯泰和“傻子”》(1947)选段 雅各布·勃朗诺斯基(1908—1974) 《人的上升》(1973)选段 约翰·希拉贝(1917—) 《穿越不列颠之行》(1970)选段 罗伯特·布赖斯(1922—) 《埃肯菲尔德——一个英国乡村的写照》(1969) 选段 附录 1.英国散文的流变 2英文散文现状
  • 上帝的一生

    作者:[意] 佛朗哥·费鲁奇

  • 卢梭论戏剧

    作者:(法)卢梭

    《关于戏剧演出给达朗贝尔的信》发表于1758年,是卢梭论文中的名篇,文中他对戏剧、演员、道德风尚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三联书店在1991年以《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为书名,出版过王子野先生的中译本。 另一部有关卢梭的作品《卢梭的生平和著作》,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卢梭大量的论著中选编而成,并加以导读性的介绍,使人可以在较少篇幅中了解卢梭的人生经历和他思想的全貌。此书也由王子野先生移译为中文,于1993年在三联书店出版。 此次新版,将上述二书合为一册,书名改作《卢梭论戏剧(外一种)》。本书内容除个别文字上的订正以外其余一仍其旧,书中所增加的插图来自《让-雅克·卢梭明信片画传:他的生平与著作》。 关于戏剧演出给达朗贝尔的信 序言 卢梭信的全文 俄文版编者注 中译者后记 卢梭的生平和著作 让-雅克·罗兰所选择和整理的卢梭著作 罗曼·罗兰所选择和整理的卢梭著作 卢梭的论文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社会契约 爱弥儿 朱丽或新爱洛伊丝 忏悔录
  • 兰姆文钞

    作者:查尔斯.兰姆

    英国著名作家兰 姆的《伊利亚随笔》两 集,是十九世纪英国 浪漫主义运动的产 物,英国文学的瑰宝。 兰姆在这里,个性毕 露,披肝沥胆,尽情 表露心迹。行文既富 幽默感,动辄使人忍 俊不置,而动人之处, 又极富感情,足以催 人泪下。所有这些,正 是英国式散文的真谛 和妙处。作者同情穷 人、妇女、儿童、弱者、 残废人,具有深刻的 人道主义。三十年代 我国作家梁遇春有 言:对于心灵的创伤, 兰姆是一剂“止血的 灵药”。 本书选自这两集 《随笔》,主要的作品 均已包括在内。
  • 彼得·潘

    作者:(英)巴里

    《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杰·姆·巴里(1860—1937)的童话剧和童话故事,出版于1904年。 巴里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织布工人的家庭,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任过编辑,1885年迁居伦敦,从事新闻主笔工作,并开始创作小说。巴里早年爱好戏剧,1897年,他把他的畅销作品、长篇小说《小牧师》改编成剧本上演获得成功,此后,他的大部分作品是戏剧。1928年巴里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 《彼得·潘》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扮演童话中的种种角色。巴里被他们的游戏吸引,也加入到其中。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这位作家故事中的人物,那个最活跃的男孩彼得,便化作了他童话的主人公。 《彼得·潘》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每年这一天都在伦敦上演此剧。后来,巴里把它改写成童话故事,从此,《彼得·潘》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的故事为内容的图画故事、纪念册、版画、邮票风行欧美各国,每年圣诞节,西方许多国家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彼得·潘》之所以赢得了各国大小读者的次心,原因在于巴里在这部幻想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十分诱人的童话境界——永无岛。作家极力渲染永无岛上儿童式的欢乐,讴歌了美好纯真的童心。在永无岛上,有孩子们早就从童话故事中熟知的仙女、海盗、红人、美人鱼,在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生活快乐无忧。彼得与海盗,海盗与红人之间的“大战”,鲜明地烙着儿童打仗游戏的印证。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永无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家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 书和画像

    作者:维吉尼亚.吴尔夫(英)

  • 狱中二十年

    作者:[俄] 薇拉·妃格念尔

    本书是著者《回忆录》的第二卷,它又译名《生命的钟停了的时候》。
  • 幸运生涯

    作者:艾伯特.费希(澳)

    艾伯特·费希是澳大利亚的沧桑见证。他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一 次旅行。在旅途中的一个个关键时刻,他审慎地做出了重要抉择,有 时学有新知,有时苦不堪言,有时妙趣横生,有时甚至危及生命。走 过这一条条或坎坷、或平坦的人生小路之后的费希,在晚年爆发出一 股不可遏抑的创造力,终将其丰富的经历归纳成《幸运的一生》。 尽管孤寂的小费希不时地从人们哪怕是短暂的温情善意得到一些 快慰———而且给他快乐的人更多的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而不是亲属—— —但是年幼的艾伯特一直是孑然一身,艰难跋涉。希望就是他的指路 明灯,天无绝人之路,不行就再来一次。他认为能面对逆境,克服困 难,就有希望。尽管他遭遇过一些恶人,但却坚信大多数人是好的。 这就是他希望的根据。 艾怕特·费希的一生也确实是一次实地旅行。从少小到年迈,他 不停顿地迁动。其活动范围虽然局限在一个地区(主要在西澳),却 没有一次是一帆风顺的。然而,不论是步行,是骑马,或是坐马车、 火车或轮船,还是乘有轨电车,旅行的过程同到达时的喜悦一样,都 使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这是生活真正的乐趣……小车不倒尽管推……要做大自然的一 股力量,而不做那种极端自私的渺小的可怜虫,百病缠身,牢骚满腹, 总是抱怨这个世界不能全力以赴地为你造福……”乔治·肖伯纳评价 比费希更早的一位名为约翰·班扬的作家说的这段话,恐怕也适用于 费希。约翰·班扬人生之旅的记载《天路历程》破誉为英国文学中史 诗般的旅行。 每种文化都需要批判者。约翰·班扬旨在以清教徒的标准净化 17世纪的英国,而艾伯特·费希却想用世俗的道德规范来衡量澳大利 亚。他们两人都没进过学校,对于文化匮乏并且经济拮据的人来说, 写书又谈何容易。然而,他们写的书都再现了险象环生的经历,故事 中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使人读了如见其人。为 了生存,费希和班扬都必须为工作而奔波,所以都没时间写书,而他 们得以坐下来写书的时候又都是被迫停止为生计劳碌之后(费希退休, 班扬入狱)。不仅他们的背景类似,他们的写作风格也大致相同。在 展开人物性格方面,都是从日常小事入手,都是怎么想怎么写。在碰 到令人失望的事或背信弃义的人,在束手无策或孤立无援时,两人都 认为勇气和谅解是至关重要的。两人都坚决反对统治阶层。即使费希 不赞成班扬的朴实的宗教观点,那么两人都相信,是一种天意在指引 一个善良的旅行者披荆斩棘,绝路逢生。 费希使澳大利亚文化中许多传说得以形象化。在这些传说里,艾 伯特被说成惨遭遗弃的幼儿,失踪莽林的孩童,丛林流动工人的伙伴, 在加里伯里战场目睹陈尸遍野的澳大利亚青年,爱弗林多情善感的恋 人,在30年代大萧条中率全家挣扎度日的好家长。他把这些传言汇集 起来,使之更加生动可信。他所以能将这些故事写得如此引人入胜, 并非由于他朴实果敢这些显见的品格或其令人痛心的经历,而是他具 有文学天才和人情气质,具备真正作家的应有技能和辨别自然韵律的 天赋。他能敏锐地观察,能明确地表达。 班扬和费希都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作,班扬讲起来意趣横生、口惹 悬河,这是公认的。同样地,费希通过向别人讲述的方式发展并形成 了他的传记。由于在其风格形成的时代电子传媒尚未问世,所以,言 传口述依然是饭后茶余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亲朋好友都知道他会讲 故事。他在工会和地方政府任职期间,能有表达自己理喻他人的机会。 艾伯特·费希所以能够同每一个读者促膝谈心,与他的这些经历是有 关系的。另一方面,艾伯特从小就给人讲故事。当他回忆8岁那年逃脱 石洞的恶魔之后又如何在一个晚上被一家苏格兰人发现,回忆从大西 北趸牛归来,到达杰拉尔顿后又立刻看望咖啡馆的女老板时说:“我 说过,一定向她说说这次艰难的远征。”他写道:“有一天晚上,她 请我吃饭,还想聊聊我们各自的情况。就在这次,我将这些经历都跟 她说了。” 在此书面世之前,费希的家人对故事早就了如指掌。在60多年的 漫长岁月里,这些事曾一遍又一遍地当家史讲。退休之后,艾伯特还 闲不住,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他好动脑子,所以,除去管理一块菜地 之外,还想做许多别的事。爱弗林建议他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书,于是 他就坐在饭桌的一端,动起笔来。这时的爱弗林在一旁一边做果酱或 削土豆,一边给他打气。 和班扬一样,艾伯特·费希从未想过出书之后的成功。他把自己 的经历密密麻麻地写在练习本里,为的是让出版商印出来,送给家人。 但是,书究竟能不能出,他心里没底。1979年,他85岁,听说他的自 传即将付印时,便写信给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出版社:“先生,听说 我的书将被出版,我高兴极了……无论如何感谢你和你的同事们都不 会过分……我知道,出书前还要做大量工作,但你们肯定不会让我空 喜一场的。谢谢你,并祝你健康,万事如意。” 这时,艾伯特的视力已经不行了,60年前加里伯里的战伤也开始 发作。“我很想到弗里曼特尔去看看你。”他写道,“但是做不到了, 腿脚不灵了,视力也在急剧恶化,40码以外就看不见了。”爱弗林的 病痛和逝世使他悲痛欲绝。他想说的,大部分已经写进去了,但他感 到由于没有了妻子的帮助,手稿一定有不少疏漏。他知道,他的标点 符号还很不规范,还会有许多错别字。是的,从给家人讲故事到著书 立说,其间确实还有很大距离。 除去爱弗林的鼓励之外,艾伯特是孤立无援的。对家里的其他人 来说,知道是什么事就满足了,出不出书无所谓。费希毕竟不是书香 门第。艾伯特不是被文坛名手发现的,也从来没有出版商上门向他索 稿。手稿在碗柜里放了一年多之后,艾伯特才从养老金里拿出300元请 邻居打出来,送请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出版社,让给家中成员印20册 左右。 当编辑们读完稿子之后才发现这是部好书稿,遂为其出版花了大 量时间。为使书不致冗长,关于他晚期生活部分有所删节,拼法和标 点也做了修正。当时艾伯特的健康状况很差,所以没有对大样进行增 补或润色(大部分作者都会这样做的),但是,他将意见录下音来, 这些口头补充,后来被加了进去。在整录音的时候,书名便跃然纸上, 因为艾伯特在回忆他的幸运的一生。至于书的语言、纪事顺序和风格 等等,均保留了作者的原样。 出书的第一年,1981年,艾伯特这本为其家人写的传记共卖了 8000册。本书曾荣获多种奖项,费希被提名为该年“成就卓著的澳大 利亚人”。艾伯特·费希这位从未进过校门的80多岁的“饭桌”作者 顿时名声大噪。在他生命的最后9个月中,经常忙于接待来访、赴宴, 参加记者招待会,阅读各州州长们的贺电和文学家的来函。有数百人 给他写信,其中有孩子、有青年、老年人和移民、工会官员和宗教团 体等等。艾伯特日益恶化的健康预示着他那短暂的最佳畅销书作者的 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他从来就没有料到会有如此的辉煌,他坐着轮 椅出席了这本书的首发式。他意识到自己的成功,但其家人认为,他 肯定没想到会有这样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他去世后三年,1985年,约 有25万澳大利亚人买了这本书,读过的人也就更多了。 作为作者,费希对其读者的影响从给他的信中可以看出。孩子们 对他的冰冷的童年深表同情,青年们从书中了解到几十年内的社会变 迁。有人这样写道:“我的长辈们曾给我讲过的一些故事,跟你讲的 差不多,但我都不信,认为那都是假的。读了你的书之后,我开始认 识到,本世纪初的生活跟今天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认识到儿童在家里 的地位,过去和现在是如此悬殊,更不用说成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了。 然而,你却把你这样的经历说成是幸运的生活,真不可思议。我周围 的那些老人,包括我父亲,对他们的生活,过去的也好,现在的也好, 总是抱怨,而你好像对命运的安排是相当知足的。你的命运对我是个 启迪,它帮助我了解过去,帮助我认识到我今天是多么真正的幸运。 但愿我能像你一样生活得充实。” 如果按今天童年的标准,费希几乎没有什么童年生活。没学上, 奴隶般的工作,挨打受骂,喜怒哀乐无人理睬,简直是个野孩子。费 希童年的写照反映了本世纪儿童社会地位变化的历史,很多年轻读者 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他们的同情心。7岁的赛蒙和6岁的西拉在信中写道: “费希先生,现在祝你生日快乐有点晚了,但我们还想送你一张贺卡, 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给过你。”《幸运的一生》给成年人提供了审视生 活的机会。有人这样写道:“你的书启发我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并 发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你给我以勇气、热忱和鼓舞。 谢谢。”另一个人说:“读了你的书使我对澳大利亚的平民百姓的了 解,比从我读过的所有史书和历史小说所得到的都多。” 费希的一些读者认为他们了解了他,并写了对他的看法。尽管艾 伯特反对宗教的观点使一部分人为之不解,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该书 是对人们的一种鞭策。一位新南威尔士人说:“当读到你不相信有上 帝的时候,我感到痛心。说上帝对人间的纷乱与斗争坐视不理未免失 之公正。先生,这些恶迹应该归咎于人本身。如果人类听从上帝的话, 广施博爱,地球上就不会有战争了,有的只是爱与和平。不过你使每 个读者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了。谢谢。” 澳大利亚的这位丛林流浪汉对宗教不买帐,并非绝无仅有,在他 之前的很多这种人也都一样。然而,一些反证却可以说明费希是信教 的。他很信天意。他女儿巴巴拉回忆说,爱弗林死后,他觉得他仍在 与她交往。“我有话要跟老伴讲。”说着起身就走,坐在爱弗林的墓 前沉思冥想。《幸运的一生》也是一部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它记载 了60年忠贞不渝而又充满浪漫的恩爱亲情。在他们结婚60周年纪念日 那天,艾伯特颤巍巍地写道:“祝福我的太太,我的终生伴侣和妻子。” 他与爱弗林结婚是密切的情侣之交,是水乳亲情的结合,这是难能可 贵的。他们的婚姻愈合了费希童年苦痛的伤痕。 人老了,不知什么时候就垮下来。值得庆幸的是,费希在被疾病 征服之前完成了他的写作。老年人把这本书看作是与他们的沟通,并 把自己的经历写给他,作为回报。“我1900年6月问世,我们基本上算 同龄人。”一位几乎双目失明的82岁的老妇写道,她的字迹像蜘蛛爬 似的。她说:“读了你的传记我极为快乐,简直是一种享受。你的经 历真丰富!害怕、悲伤、担心、孤独;你对树木和鸟兽的爱,特别让 人开心。对了,还有野狗,令人心惊肉跳的野狗,还有很多很多……” 是的,费希代表着一代人描述了他们的经历和实践,这些经历和实践 将永远不再重演了。 如果说艾伯特·费希的童年富于奇幻色彩,那么,他的老年也同 样如此。他生命最后几年中的写作生涯可以说是老年人正常生活的一 部分,即社会学家们所说的回顾过去,为的是将以往的事进行加工整 理并注入自己的看法。但是费希的回忆却远远超越一般的范围:他的 写作生涯到老年才开始,而在我们的社会,这是被看作万事皆休的年 龄了。无人认为老人还有什么潜在的创作天才。一般来讲,老年人是 安乐椅上的群体。但费希将老年人特有的宝贵财富———对往事的记 忆———作了整理,进而记录下来,再创造,这比记忆就更进了一步。 费希不仅度过了幸运的一生,而且写下了《幸运的一生》。如果没有 他晚年那种创作的热忱,我们就无从了解他,因为没有传记作家代笔, 没有专事整理口述的史学界人士会发现他。很多老年人都有一肚子故 事,但将这些故事写成文字者却少多了。很多老年人将自己的事口述 给作家或历史学家,让他们代写,而艾伯特·费希的传记却是自己写 出来的。 费希的写作活动由于视力恶化和股骨骨折而被迫停止。他女儿巴 巴拉到珀思照料他,但她自己也病倒了,没办法,艾伯特只好进了一 家私人养老院。他好像并不怕死———因为他的事做完了,精力也耗 尽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自7岁就为自立而战的斗士,最终却完 全依附他人。面对生死而毫无惧色的艾伯特·费希,咽气后却被在 20世纪名声不太好的养老院包缠起来,这是淡化乃至掩饰死亡的痛苦。 以非凡的自立开始的一生,最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人打发走了。他 的书面世9个月之后,1982年2月,他离开了人间。 艾伯特·费希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关于他童年以及本世纪初成 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状况的描述,表明了儿童地位的巨大变化;他认 为战争是惨无人道的(是在道义上他感到无法接受的行为);还记载 了他干过的工作和情况,其中包括目前正在消失的职业。由于该书写 出了这个国家被人忽视的那部分历史,所以费希的自传还要算作一部 政治历史。由于出身贫寒,费希从来也不愿跻身其历史已被大书特书 的上层社会。费希的传记与澳大利亚历史中关于经济、政治问题的传 统说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费希的经历我们了解到淘金时代的穷人和儿 童的境况,从而结束了权贵们的观点一统天下的现象;了解到流动工 人的处境,这对大土地占有者们的历史中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是一种 解毒剂;从“一战”中费希个人的苦难推而广之,可知天下之大不幸。 他讲述了在大萧条的年代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他,如何为全家糊口而奔 波,这恰是政治决策人和史学界所不愿触及的问题。所以说,费希在 重现其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应为我们大家所共有。 艾伯特·费希使庶民百姓对他们的过去有所了解,而这种了解使 他们对现状的看法提出质疑,进而重新调整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从这 个角度来看,费希的人生历程使我们大家都感到幸运。 (摘自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幸运的一生》)
  • 俄罗斯的暗夜

    作者:薇拉·妃格念尔

  • 巨人的聚散

    作者:[德]伊丽莎白·尼采编著

    根据尼采与瓦格纳交往的时间顺序,收录了两位他们之间大量的通信,由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加入大量生动的,富有文采的叙述与说明,将这些通信有机地连接起来,完整地叙述了尼采和瓦格纳这两位19世纪的哲学与文化巨人从开始的相互崇敬、热爱到误解、冲突,并最终成为路人的聚散史;通信中两者关于人文及艺术的真知或谬见处处闪现。伊丽莎白·尼采那女性特有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也使本书读来引人入胜。
  • 神祇·坟墓·学者

    作者:[德] C. W. 西拉姆

    这是一部探索人类神秘历史的记录。书中充满真实的冒险故事,令读者感到自己和书中那些人物一起出生入死,向早已湮没的远古世界索取财富:不顾众人嘲笑寻找荷马笔下的神秘城市特洛伊,打开亘古未曾开启的吐坦卡蒙墓,寻觅圣经中洪水的原始记载——美索不达米亚的古泥牌……书中重现了古巴比仑城和它的悬空花园的异彩,被死神保存了多少世纪的庞培城原貌,玛雅人弃置不顾的金字塔,以及米诺韬尔的传奇式的迷宫……作为一体具有世界影响的考古学经典之作,它将带领读者跨越时代的隔阂,去寻觅那业已湮没的人类的过去。
  • 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

    作者:(英)利顿.斯特莱切

    这是一部交织着男女恋慕之情和君臣权力之争的真实的历史。英国著名作家斯特莱切在书中用写小说的手法,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巨下埃塞克斯两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种不寻常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使这几个历史人物以血肉具备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引人深思。斯特莱切以此开创了现代传记文学的新路,使得本书成为一本传记文学中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