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尼采

  • 导读尼采

    作者:(英)李·斯平克斯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常识、不分真假、缺乏道德、对人的概念无法统一意见的世界。但尼采却构建了这样一个世界,他的作品也成了当代批评理论的分水岭。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尼采的哲学思想,包括反人文主义(anti-humanism),善与恶(good and evil),虚无主义(nihilism),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以及尼采对传统历史思想提出的颇为激进的问题。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尼采最具影响力的论著,也鼓励读者开始运用尼采哲学来研究文学、艺术和当代文化。
  • 悲剧哲学家尼采

    作者:陈鼓应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的处女作,在中国的尼采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优美的笔、饱满的情和清晰的脉络,结合尼采的生平其创作经历对尼采哲学的主要方面和独创性及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精彩的诠释。言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但又不乏真知灼见,更处处洋溢着难以抑制激情。书后附有尼采著作的选译,以便读者略窥尼采作品的风貌,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本书即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尼采提供很好的引导,又可对尼采研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 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作者:格奥尔格·西美尔

    本书是西美尔关于叔本华与尼采的一组演讲稿。该讲稿不是一种单纯报告,它超越学说的内容本身,把文化事实和精神关系、认识标准和伦理价值批判性地联系在一起。作者从其全部论述中择取一条简洁、统一而重要的、反映其思想的脉络,论述叔本华和尼采学说最内在的核心、客观上最具价值和真正永久的部分、目的是对一般的精神文化史、对理解两位哲人的思想的永恒意义有所贡献。
  • 快乐的知识

    作者:(德)尼采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本书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 《快乐的知识》一书,是尼采1882年撰写的,其中第五卷补写于1886年。他在第二版前言(1886年秋)中提及,此书是他大病初愈之后写就的,是疾病和痛苦娩出的胎儿,由于这次康复大出他的意外,故“快乐的知识”意味着“心灵的狂欢”,“康复的陶醉使他居然阐发诸多非理性、愚妄之论,抒发孟浪情愫,侈谈外表棘手而实则并非如此的种种问题”。 所谓“非理性”、“愚妄”、“孟浪”云云,当然是作者“自知性僻难谐俗”的自嘲;作为决意“为自己创造一个特殊太阳,,的伟大哲学家、诗人,尼采在揭露和批判非神圣、非道德、非人性的世界时,处处表现出惊世骇俗的狂狷、放任和刻,往往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敢言;庸人和道学家听起来似梦呓、谵语,与尼采心灵相通的人则有痛快淋漓之感。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连珠妙语,显现尼采才藻富瞻、哲理深邃、思辩明晰。 这本语录式的小书涉及的问题颇多,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本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等,是否可以说,尼采思想的精髓大体上已包罗在这部奇书里了。 目录 译者序 1.阐释存在之意义的导师 2.理智的良知 3.高尚与卑贱 4.保存本性 5.绝对的责任 6.丧失尊严 7.写给辛勤劳作者 8.没有意识到的道德 9.我们的爆发 10.返祖现象 11.意识 12.科学的目的 13.力量意识 14.何谓爱情 15.远观 16.越过小径 17.对贫穷的激励 17.对贫穷的激励 18. 古代的傲慢 19. 邪恶 20.愚昧的尊严 21.致无私的教师 22. 上帝为国王而存在 23. 腐败的征兆 24.不同的不满 25.预先认定不可知 26.生命是什么? 27.厌世者 28.至善有害 29.作补充说明的骗子 30.名人的喜剧 31.买卖与高贵 32.不受欢迎的门生 33.教室之外 34.隐藏的历史 35.异端邪说与巫术 36.遗言 37.三种错误 38.爆炸的人 39.改变了的趣味 40.缺乏高贵风度 41.懊悔 42工作与无聊 43.法律体现了什么? 44.相信动机 45.伊壁鸠鲁 46.我们惊讶 47.论激情的压抑 48.对痛苦的认识 49.雅量及其他 50.孤立的原因 51.真理意识 52.别人了解我们什么 53.善的起源 54.虚假的意识 55.什么东西使人变得“高尚” 56.向往痛苦的欲望 57.致现实主义者 58.只能当创造者 59.我们艺术家啊 60.女人及其向远处的辐射力 61.敬重友情 62.爱情 63.音乐中的女人 64.怀疑者 65.奉献 66.弱者的强大 67.自我欺骗 68.意志和顺从 69.复仇的能力 70.男人的女主宰 71.论女人的贞洁 72.母性 73.神圣的残酷 74.失败者 75.第三性 76.最大的危险 77.心安理得的动物 78.我们感谢什么 79.蹩脚的魅力 80.艺术与自然 81.希腊人的情趣 82.非希腊式的风趣 83.翻译和改编 84.论诗的起源 85.善与美 86.戏剧 87.艺术家的自负 88.真诚追求真理 89.现在与从前 90.光明与黑暗 91.当心 92.散文与诗 93.你为何要写呢? 94.死后的哀荣 95.香福德 96.两位演说家 97.作家的废话 98.心仪莎士比亚 99.叔本华的信徒 100.学会尊敬 101.伏尔泰 102.写给语文学者的话 103.论德国音乐 104.德语的声调 105.身为艺术家的德国人 106.把音乐当成拥护者 107.对艺术的感激 108.新的战斗 109.我们可要当心! 110.知识的起源 111.逻辑的来源 112.因果 113.毒药的学说 114.道德的范围 115.四种错误 116.群体直觉 117.群体的良心谴责 118.善意 119.这并不是利他主义 120.心灵的健康 121.生活不是论据 122.基督教对道德的怀疑 123.科学并非只是工具 124.无穷的视野 125.疯子 126.神秘的诠释 127.古代宗教的余绪 128.祈祷的价值 129.上帝存在的条件 130.危险的决心 131.基督教与自杀 132.反基督教 133.原则 134.悲观主义者是牺牲品 135.罪恶的起源 136.被遴选的民族 137.打个比喻 138.基督的错误 139.激情的色彩 140.过于犹太化的 141.过于东方化 142.熏香 143.多神论的最大益处 144.宗教战争 145.素食者的危险 146.德国人的希望 147.问与答 148.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149.宗教改革的失败 150.对圣者的批评 151.关于宗教的起源 152.巨变 153.富于创意的诗人 154.生活对人的危害不同 155.我们缺少什么 156.最有影响的人 157.撒谎 158.自找麻烦的个性 159.任何美德只适合于某个时代 160.同德行打交道 161.致时代的“情人” 162.自我本位 163.大胜之后 164.寻求安宁的人们 165.抛弃者的快乐 166.我们只与自己交往 167.厌世与博爱 168.一个病人 169.公开之敌 170.从众 171.名望 172.败兴者 173.深奥和故作深奥 174.偏离 175.关于辩才 176.同情 177.关于“教育” 178.有关道德启蒙 179.思想 180.自由英才的美景良辰 181.跟随与带头 182.孤寂 183.属于美好未来的音乐 184.司法 185.贫穷 186.心绪不宁 187.伤人的报告 188.劳动 189.思想家 190.面对赞美者 191.辩护 192.善良人 193.康德的玩笑 194.“坦诚”的人 195.聊博一哂! 196.听觉的局限 197.当心! 198.骄傲者的厌烦 199.慷慨大方 200.笑 201.鼓掌 202.挥霍者 203.愚者的急智 204.乞丐与礼貌 205.需要 206.雨中 207.嫉妒者 208.伟人 209.询问动机的习惯 210.勤奋的标准 Zll.隐蔽之敌 212.不要受骗 213.通往幸福的途径 214.信仰使人快乐 215.理想与物料 216.声音的危害 217.因果 218.我的反感 219.惩罚的目的 220.牺牲 221.宽容 222.诗人与说谎者 223.感官的替代 224.动物的评论 225.随着本性的人 226.怀疑者及其风格 227.错误的判断,错误的一掷 228.调解人 229.违抗与忠诚 230.缺少沉默 231.“彻底的人” 232.梦 233.最危险的观点 234.音乐家的自慰语 235.思想与个性 236.为了感动群众 237.彬彬有礼的人 238.没有嫉妒 239.郁郁寡欢的人 240.海滨 241.作品和艺术家 242.严守本分 243.好坏的起源 244.思想与说话 245.选择即是赞美 246.数学 247.习惯 248.书籍 249.求知者的喟叹 250.罪过 251.被误解的受苦者 252.宁可负债 253.处处为家 254.对付困境 255.模仿者 256.表皮 257.亲身经历 258.机遇的否定者 259.远离天堂 260.一加一 261.独创性 262.永恒之见 263.没有虚荣 264.我们的行为 265.最终的怀疑 266.需要残酷 267.因为目标远大 268.是什么造就英雄? 269.你相信什么? 270.你的良。C在说什么? 271.你的最大危险何在? 272.你喜欢别人什么? 273.你说谁差劲? 274.你觉得什么最具人性? 275.什么是获得自由的标志? 276.新年感言 277.个人的上帝 278.死的概念 279.友朋星散 280.求知者的建筑学 281.善于找到结尾 282.步态 283.准备着的人们 284.自信 285.更高,更向上! 286.插话 287.喜欢盲目 288.高昂的情绪 289.上船! 290.不可或缺的事 291.热那亚 292.致道学家 293.我们的空气 294.反对诬蔑本性 295.短暂的习惯 296.固定的名声 297.允许反驳 298.喟叹者 299.向艺术家学什么? 300.科学的前导 301.沉思者的幻觉 302.最幸运者的危险 303.两位幸福的人 304.在行动中抛弃 305.自制 306.禁欲主义者与伊壁鸠鲁的门徒 307.有利于评判 308.每天的历史 309.走出孤独 310.意志与浪潮 3if.折光 312.我的狗 313.不画刑讯图 314.新家畜 315.最后的时刻 316.预言家 317.回顾 318.痛苦中的智慧 319.经历的诠释者 320.再度晤面 321.慎之又慎 322.比喻 323.命运的奖赏 324.以生活为媒介 325.什么是伟大? 326.心理医生与痛苦 327.严肃对待 328.打破愚昧 329.闲暇与懒散 330.掌声 331.宁愿耳聋,不愿震耳&聋 332.不愉快的时刻 333.何谓“认识”? 334.必须学会喜爱 335.向物理学欢呼致敬 336.大自然的吝啬 337.未来的“人性” 338.受苦的意志与同情 339.生活似女人 340.临终时的苏格拉底 341.行为的着重点 342.悲剧的序幕 343.我们欢乐的含义 344.我们虔诚到何种程度 345.道德问题 346.我们的疑问 347.信徒与信仰需要 348.学者的出身 349.再论学者的出身 350.向诚信之人致敬 351.向牧师致敬 352.道德为何不可缺少? 353.宗教的起源 354.论“类群的保护意志” 355.“认识”的起源 356.欧洲怎样才能变得更“艺术”? 357.老问题“何谓德国式”? 358.思想界的农民起义 359.对思想的报复与道德背景 360.被混淆的两种动机 361.演员的问题 362.我们相信欧洲的阳刚之气 363.男女对爱情的偏见 364.隐士如是说 365.隐士又说 366.面对一本渊博之书 367.怎样区别艺术品 368.玩世不恭者如是说 369.并存于我们心中的 370.何谓浪漫主义? 371.我们很难被理解 372.我们为何不是唯心主义者? 373.偏见的“科学” 374.我们新的“无限” 375.我们缘何像伊壁鸠鲁的信徒 376.缓慢的时日 377.无家可归者 378.我们将再度澄清 379.傻子插话 380.“流浪者”如是说 381.理解问题 382.伟大的健康
  • 尼采(全二卷)

    作者:[德] 海德格尔

    《尼采》——我们用这位思想家的名字作标题,以之代表其思想的实事。 实事,即争执,本身乃是一种争辩。让我们的思想去探讨这个实事,让我们的思想去期备这个实事——这个目标构成了眼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年至1946年之间。它们是对一条道路的扩建,而当时尚在行进中的各个讲座就在这条道路上为争辩开路。 讲座文本现在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 作者有意地经常从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讨,当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类文本也许已经为一些读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认识了的,之所以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每一个已被认识的文本中都还隐藏着值得思想的东西。 文中所作的重复言述乃是为了一再重新去深思若干规定着整体的思想。至于这些思想是否、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广度保持为值得思想的,这是要通过争辩来澄清和裁定的。对于讲座文本,作者删去了一些常见的语气虚词,化解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模糊不清处作了说明,错讹处作了更正。 但成文付梓后,也就失落了口头演讲的一些长处。 总体上看,本书意在审视作者从1930年以来直至“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发表于1947年)所走过的思想道路。因为我在此期间付印的两个短篇演讲稿“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发表于1942年)和“论真理的本质”(发表于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间就已经完成了。拙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初版于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间写的一篇论文和几篇演讲稿,它们只能间接地让人对这条道路有所认识。 如果有读者亲自动身踏上了本书所走过的道路,那他也许就会看到,与“尼采”这个实事的争辩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作者:尼采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将瓦格纳视为一个“事件”,意在针对世纪之交主要在法国、但也在欧洲其他地方出现的颓废派运动。瓦格纳仅被作为该运动的范例。作为摆脱瓦格纳的郑重宣告,尼采深刻地认识了瓦格纳的艺术并非颓废的使作俑者,相反是其实施者,他坚定地将其对颓废派的认识推向极致,也比较了其他的诸位后现代主义者。 同时,该书也是尼采对自己本身的克服。 《尼采反瓦格纳》是《瓦格纳事件》的某种附件。一方面,它表现了与瓦格纳的敌对立场,另一方面,对于敌手的尊敬之情亦如此明显。例如在标题“我有异议的地方”和“我敬佩的地方”下的文字。有关拜罗伊特,尼采的批判尤为强烈——作为浮夸的戏剧演出的概括,它麻醉大众,欺骗个体。尼采的认识是在最最痛苦的努力之上,亦即分裂自身乃至抛弃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对真理的认识。 ————————————————————————— 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瓦格纳事件:1888年5月都林来信 附言一 附言二 附言三 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我敬佩的地方 我有异议的地方 间奏曲 瓦格纳作为危险 一种没有前途的音乐 我们是对跖人 瓦格纳属于何处 瓦格纳作为贞洁的信徒 我是如何摆脱瓦格纳的 心理学家发言 后记 关于最富有者的贫穷 译后记 ————————————————————————— 译后记 按原计划,《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同《偶像的黄昏》并为一卷出版。现情况有变,前两部作品在此单独成书。就它们均与瓦格纳有关,变动顺理成章。 背弃瓦格纳,在尼采生平中,是个重大“事件”。尼采曾在不同的论著中,试图对这一“不可理喻”之事,进行说明或辩解。而比较集中涉及此题的,即为《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瓦格纳》。但是,通观尼采以上著述,可见这些理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并不怎么令人信服。其实,尼采对于此事的真正原因,始终讳莫如深。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以前鲜为人知的材料不断呈现,尼采所举审美或价值判断方面的缘由,往往蜕变为与瓦格纳的个人恩怨。曾有德人,仅就此事,旁征博引,写出几百页的专著。不过这是另话。 多年前造访拜罗伊特,看完瓦格纳故居后,入一雅静餐馆。墙上有一幅字,赫然入目,至今让人难忘: Irgendwann einmal sitzen wir alle in Bayreuth zusammen und begreifen gar nicht mehr, wie man es anderswo aushalten konnte. 试译为:不知何时,我们大家聚坐拜罗伊特,就再也无法明白,以前怎能忍受别处。事后,还在一旁书店里,觅得印有这句话的明信片。据考,此言出自尼采1873年2月底给女友马尔维达·封·迈森堡的一封信。那时,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尚处“蜜月”期。可见,尽管尼采以后对瓦格纳百般“攻讦”,拜罗伊特人对他似未生气,至今还引他为荣。这是尼采的魅力所在。 本著作的法文F版注释由黄迅余博士译出,法文G版注释由姜宇辉博士译出,谨对他们的劳作,表示感谢。 卫茂平 2007年6月28日补记于上海
  •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作者:[德] 尼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之后,约1873年左右。对于离我们较远的人们,我们只需了解他们的目的,便可以从整体上对他们加以褒贬。而对于离我们较近的人们,我们则根据他们用以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对其做出评判:我们往往责难他们的目的,却因为他们实现自己意愿的手段或方式而喜欢他们。只有对于它们的创立者而言,哲学体系才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所有后来的哲学家来说,这些体系往往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而在智力更为低下的人看来,则是真理和谬误的混合体。但归根结底,这些体系是一个错误,因而,可以弃之不用。所以,很多人对所有哲学家进行非难,因为哲学家的目的不同于他们自己的目的;哲学家是远离他们的人。   与此相反,谁喜欢伟人,谁也就会喜欢这些体系。就算它们也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毕竟有确定无疑之处,有一种个人的情调和色彩。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情调和色彩获得哲学家的肖像,正如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植物推断出其土壤状况一样。总而言之,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看待人事的方式曾经存在过,因而是可能的:“体系”就是这块土壤上的植物,或者至少该体系的一部分是如此。   作者要简要地讲述那些哲学家的历史:作者会仅仅从每一个体系中抽出这样一点,它构成历史必须加以保护的“个性”的一部分,并且属于不可反驳、不可争辩之列。这是一个开端,旨在通过比较重获和重塑那些天性,使希腊天性的复调音乐有一天能再度响起。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我们必须始终加以“ 珍爱”和“崇敬”的东西,这也是任何后来的知识都不能从我们心中夺走的东西:这就是伟人。
  • 尼采与哲学

    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这部著作系统地分析了尼采的哲学思想,清晰地再现了尼采哲学形成的线条、尼采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是研究尼采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参考书目。全书分为“悲剧”、“能动与反动”、“反叛”、“从怨恨到内疚”、“超人:反辩证法”五部分。
  •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作者:吴增定

    尼采是一位极富争议性的西方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对当代西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有关他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大抵而言,这些争论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尼采的哲学究竟有没有某种统一性?假如有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为彻底颠覆两千多年的西方柏拉图主义或行而上学传统,并且克服它所导致的现代虚无主义后果:正是这一基本意图,构成了尼采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本书一方面通过以尼采经典文本的诠释勾勒其哲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把尼采放到二十世纪的争论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凸显其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 论道德的谱系 善恶之彼岸

    作者:[德] 尼采

    《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是尼采畅论“善”与“恶”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的力作, 它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角度人手,揭示道德观产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甚至病理条件,挖 掘了人在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的价值观的共同的原始动力,旨在重估一切旧的价值,确立未 来道德哲学的标准。
  • 尼采的锤子

    作者:[英]尼古拉斯·费恩

    《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内容简介: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玄奥难懂,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生活因而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学问。果真如此吗?读完这本小书,人们也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的25篇文章短小精悍,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引伸到潜藏在事件背后的哲学问题,进而讲解西方思想史上的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独到观点。每一篇既是关于一位哲学家的生平与主要思想的精要介绍,而且是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读起来,既不会感觉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更具独创性的是,《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进一步阐释了这些哲学大师们在构建理论体系时所采用的丰富多样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如第一位西方哲学家泰利斯探索世界的组成元素所用的还原法,著名的芝诺悖论中所体现的归谬法,苏格拉底刨根究底的追问法,奥卡姆削繁就简的剃刀法,边沁一切以数学为原则的计算法,黑格尔承前启后的辩证法,等等。这些天才思想家独创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加以复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思维有所启发。
  • 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 尼采

    作者:吴光远

    本书为“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之一,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尼采讲人生哲理,他把人生的本质看作是“意志”,一种“权力意志”。一切生命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权力,甚至自然过程也充满了权力意志。这种权力意志总是要以多种方式表现自己,或者表现为强者的英雄,或者表现为弱者的怨恨。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怨恨说明了弱者的软弱无能。强者永远依靠牺牲弱者而生存,他必然要征服、压迫弱者;弱者则妒忌强者,怨恨强者。强弱“权力意志”之争构成了整个生物历史乃至宇宙历史的全过程。
  • 尼采的智慧

    作者:林郁

    本书通过幸福中所必要的、不屈不挠的勇气、精神的三种变化、回复自我、有会脱皮的蛇即将死亡阐述了采尼的智慧。其中叙述着许多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想要告诉我们,尼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尼采始终强调不要把他神圣化,他只是一个小丑。即使在病到意识不清的时刻,依然坚毅地提笔写作,为的是用自己精神生命的光辉,战胜肉体身躯的苦痛。在他那充满智能警语的背后,其实是对无数生活感慨的省思。因此,尼采对自己私密情欲经验的呈现,不仅成为理解他为何强烈批判道德、宗教的重要线索,同时也可作为他早已预料到自己终将遭受扭曲命运的象征。换言之,这本书可以说是通往尼采思想的后门阶梯。
  • The Gay Science

    作者:Friedrich Wilhelm Ni

  • 尼采治焦虑

    作者:【德】尼采,【西】艾伦·波西

    我们必须解决焦虑,否则将成为他人的奴隶! 尼采说:“只有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才懂得如何面对。” 在西班牙职业规划专家艾伦•波希看来,焦虑的痛苦,只有焦虑者自己能懂——尼采本身就是一名焦虑症患者,他深受其害,亦深知其苦。然而,尼采的超绝智慧和哲学思辨,让他能超越自身的痛苦,从哲学的高度更为清醒地看待焦虑本身。 艾伦•波希以西方流行的哲学治疗法为基础,从尼采著作中提取99则智慧箴言,帮助我们解决压力与困扰,拯救盲目与幻觉,治疗焦虑与绝望。面对这样一本书,你只需要打开心胸,直面内心的问题本身,在书中静静地寻找答案。 编辑推荐: 1、 本书的宗旨是:消除压力,教读者理解生命恆有的困境和解脫之道。本书的精髓是:鼓励人类日渐向上。 简短的每日哲学系列课程,目的就是要帮助你在彷徨无助时能够作出抉择,喘一 口气,削弱琐事的重要性,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教我们如何把哲学运用在治疗思想以及日常生活中。 2、99句智慧箴言,7天治愈浮躁的你。 与尼采别的著作相比,这本书不是全篇的励志哲言,而是根据不同的“精神患者”探讨生命中的焦虑与困扰,帮其揪出根源“对症下药”。最终将人们从盲目及幻觉中拯救出来。教我们把哲学运用在治疗思想以及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从迷惑中解脱,开启智慧。 3、这是一本摆脱焦虑、静心安神首选心灵读本。 “焦虑”是当今的时代病,职场中、生活中、个人情感中,这种状态愈来愈强烈。用尼采哲学来治愈焦虑,帮助读者从人生的牛角尖中解脱出来,滋补受伤的灵魂。并使高压人群恢复平静。 4、每天一小时,轻松汲取人生终极智慧,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迷茫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尼采认为光靠心理咨询以及药物并不能解决人心的“低气压”也无法让人们停止害怕死亡。实际上人们并不需要吃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自己想通的工具。
  • 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

    作者:尼采

    本书无所畏惧的在尼采的思想里遨游,追寻昔日伟人的足迹,撷取其智慧的灵光,将其一生中的闪光点整理成书。全书分为四卷:卷一,人生的告诫;卷二,天才的感悟;卷三:理性的思考;卷四:疯狂的激情。全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丰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两”、“上帝死了”等。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重要的作用。在存在主义的演讲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么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他是一个幽灵,一个在人生的旅途巾徘徊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幽灵;他是一个天才,一个在人类哲学史、美学史上恣意表演的天才。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先哲,一个在冷酷的银河里闪烁的星星。 还有谁能高呼惟有日神与酒神及美好理想与非理性主义的激情碰撞,才能摆脱噩梦的纠缠呢?惟有尼采,他的疯狂近乎癫狂。他的生命的冲动、意志的力量,让无数人彻夜难眠。
  • 當尼采哭泣

    作者:歐文.亞隆侯維之譯

    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現代精神分析學萌芽之初,實習醫生弗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亞隆最擅長以饒富趣味、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技巧,處理嚴肅專業的精神分析課題,本書所有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雖然故事情節並沒有真實發生,但在夢境與回憶交錯、哲學與心理治療交鋒中,使讀者一步一步走進人性的祕密花園,一窺現代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學發軔期的面貌。 導讀當名醫遇見超人 易之新有個嘲笑心理學的老笑話,也可以套用在精神分析或哲學上面:「所謂心理學,就是用艱深晦澀的說法,來解釋生活中簡單的道理。」本書作者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深諳存在主義哲學的亞隆(Irvin D. Yalom)剛好相反,他極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心理治療與存在哲學的觀念與歷程,讓人瞭解原來這些觀念和歷程都是每個人生命的焦點、生活的重心,是值得關切、追尋的「終身大事」。 他傳達的方式之一就是寫心理治療小說。亞隆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neo-freudism)大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後者提出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亞隆將之發揚光大,而成為美國團體心理治療的當代權威。亞隆的心理治療背景還融合了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羅洛梅(Rollo May)是在美國將存在議題與心理學結合起來的第一人,而存在心理學與人本心理學之間也有密切的關聯。 亞隆精於人際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在美國西岸史丹福大學細心耕耘數十年,早已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他的著作除了關於團體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的數本經典教科書以外,還寫了多本心理治療小說,將他最關心的存在問題和關係議題融入情節動人的小說,文風向來著重以平易近人的語言闡釋詰屈聱牙的專業觀念和用語,就如本書,在曲折的情節和行雲如水的對話與反思中,自然地深談許多「存在」和「關係」的問題,確實令人感受到這些主題在真實人生中的分量。 本書也一如作者許多其它著作一樣,列名小說暢銷書榜。至於書中主角尼釆、布雷爾,配角佛洛伊德、路•莎樂美、安娜•歐氏(貝莎)等人物,在真實生活中的歷史背景,作者在後記均有註記,筆者就不在此贅言。 關於《當尼釆哭泣》這本小說,從情節來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說。作者假托十九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存在主義大師尼釆和醫學大師布雷爾,透過史料和名著中呈現的真實歷史、思維觀念和人格特質,將兩人連結成醫生與病人,開啟一段扣人心弦的「談話治療」。 故事開始於身陷對病人肉慾幻想而無法自拔的名醫布雷爾,在善於撩撥男性的路•莎樂美的引誘下,試圖治療根本不願接受幫助的哲學大師尼釆的「絕望」,並以奇特的誘餌勸服尼釆接受治療,卻面臨自己的「絕望」,於是歷經一場不知誰是病人、誰是醫生的心理治療,治療可能隨時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經過幾許峰迴路轉,面臨高處不勝寒的疑慮,最後兩人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從形式來說,故事在述說心理治療(談話治療)的源起與形貌,是虛擬的源起加上真實的形貌。並在文中,以生動的故事不著痕跡地描述各種心理學派的理念與治療技巧,包括催眠、行為治療、完形治療等等,當然了,著墨最多的就是書中配角佛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與其後衍生發展的動力心理治療,以及作者專精的存在心理治療。 從書中的論點來看,作者也是一位不囿於特定心理學派,只要是有效的做法,就雍容接納的實踐者,但仍不脫人本學者的立場,深深質疑行為學派對「人」的觀點。 從內容來說,本書探討的話題涵蓋得很廣,你可以看到稱之為「中年危機」、「女性意識」、「婚姻問題」、「操縱與索求」、「情緒勒索」、「自我探索」、「現實問題」等等的話題,以及「歇斯底里症」、「強迫性思想」、「偏頭痛」、「焦慮」等病徵的描述。 可是,這些話題都不脫主軸:存在(existence)的問題,可說是哲學和心理學對存在的探索,亦可說是血肉生活中所需要面對的存在問題,也就是人生的四大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s):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選擇和因自由而有的責任)、孤獨、人生的意義(或,無意義)。 書中這四個主題不斷地浮現,或是在各種身體、心理、人際、環境問題的背後現身,或是隱身在夢境、幻想之中,令人無所逃於天地間。文中生活優渥卻恐懼年華老去、懷疑整個人生的名醫布雷爾,如何從控制不住的色慾幻想和婚姻風暴走出來呢?擁有卓越理性的超人尼釆,身陷激烈的情緒與惡性偏頭痛,不得自由,他又如何超越而出,繼續走先知的道路呢?讀者不需要把字字珠璣的對話看成真理的陳述,還不如看成縝密的思辨與人性的探索,可以引發人與自我的對話,一探真實而可貴的自己。從過程而言,本書呈現出治療師與被治療者在心理治療進行時,彼此的關係對療癒的影響,以及自我探索與助人探索的心路歷程。 在治療關係中,到底是受病人影響、仍感自我懷疑的治療師,還是充滿真理權威的導師,能有較深刻的治療呢?治療師和病人必須「真誠」以對,治療才能有真實的進展嗎?博覽理論、�熟技巧,卻不肯、不敢面對自我內在的治療師,能不能幫助病人探索自我呢?書中的治療過程,一如真實的人生,呈現出「關係」與「情感轉移」的問題在心理治療與自我探索時的關鍵角色。 布雷爾與「貝莎」到底是男女關係、父女關係,還是母子關係呢?布雷爾與尼釆是在什麼關係下,才使尼釆能勇於面對自己的殘缺呢?對「背叛」深惡痛絕,因此不相信人而感到孤獨的尼釆,又是為什麼接納坦然說出自己背叛尼釆過程的布雷爾呢? 這些耐人尋味的「關係」與「探索」,只有請讀者親自品嚐、咀嚼了。假託歷史名人所呈現的種種問題,以及超越的過程,其實反應的是世間的人性與生活,故事雖然精釆,但不難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主角雖然特別,卻不是人性的異數。當名醫遇見超人,所發生的事情,和你我這些凡夫俗子相遇所發生的事情,其實是大同小異的。二○○○年十月 於新店 〈本文作者為聯合診所神經內科醫師,心理治療和心靈成長相關書籍翻譯〉
  • 尼采到底说了什么

    作者:【美】罗伯特·C. 所罗门

    《尼采到底说了什么》内容简介: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之一。流言蜚语在他的身后绵延不绝,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精神健康。他的学说也往往受到误读和曲解,其中最不幸的便是德国纳粹分子将他的学说曲解为法西斯理论的支柱。希特勒甚至参观尼采故居,拜谒尼采之墓,与尼采雕像合影。尼采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经历了起起落落。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独秀等人都曾翻译推介尼采的著作,但在50年代,尼采被定为反动哲学家,研究和介绍尼采成了禁区。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又掀起了一阵一阵的尼采热,其著作相继被翻译出版,且不断有新译本问世,尼采成为当代中国拥有最多读者的西方哲学家。 尼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说了一些什么?他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误读与曲解?《尼采到底说了什么》深入尼采的生活与著作中,力图回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破解了缠绕在尼采生活与思想上的30个流言,诸如说“尼采是个疯子”“尼采仇恨女人”“尼采是纳粹分子”“尼采仇恨基督教”等等,接着带领读者直面尼采的著作,解析隐藏在他汪洋恣肆、激情洋溢的文字下的思想,又具体从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对道德的批判、对历史上或与他同时代著名人物的攻击等几个方面分析引起误读与曲解的原因。 《尼采到底说了什么》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尼采入门读本,是喜欢尼采、希望了解尼采其人与思想的读者的优秀参考书。
  • 《敌基督者》讲稿

    作者:吴增定

    《敌基督者》是尼采发疯前最后一部著作,既是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本质的探究,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其所关心的一个永恒问题是真理与信仰的关系。本书作者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全书62节进行逐一讲解,并将《敌基督者》置于尼采个人的思想脉络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谱系中去理解它的问题与思路,指出这本书的中心意旨是重新厘定西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从而进行价值重估。 讲稿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在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录音整理而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引导读者和学生理解尼采的最佳入门。本书分两部分,一是讲稿,二是《敌基督者》原文,由吴增定和李猛翻译。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以抵抗整个社会以至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经典通识讲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学科著名学者,以深入讲解中外经典文本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对思想文化中根本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