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非虚构

  • 天才职业者访谈录

    作者:天才捕手FM

    平淡日常中鲜为人知的职业故事

    10位天才职业者

    10段新鲜带劲的真实人生

    根据线上播客“天才捕手FM”音频节目整理成书。

    在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着各种不为人知的小众职业,我们听过很多传说,却不了解真相:遗体美容师会见鬼吗?DNA鉴定师心里藏了哪些秘密?睡眠医生如何让人睡个好觉?...

    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10种小众职业,认识10个天才从业者,他们将自己职业里的见闻和故事、知识和秘密,分享给你。

     为3000名海啸遇难者辨识身份的DNA鉴定师

     在羊肉串摊前上演无间道的卧底警察

     生死一线调度掌控局势的120接线员

     满世界搜寻“外星快递”的陨石猎人

     给《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配音的配音女王

     掌握好好睡觉密码的睡眠医生

    ……

    每个故事都是一位职业人独一无二的冒险,甚至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高光时刻。希望这些故事会陪着你,做你的后盾,在遇到困难的时刻为你增加一些勇气。

    >>>>>>>>>>>>>>>>

    不只是猎奇,去认识一些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职业(例如传销解救师),也不只是丰满我们对于某些职业认知的细节(例如警察在混浊河水裡捕捞尸体的办法);我在这本书裡读到的,更是职业与人相互塑造的过程:一个人如何被他的职业塑造出一份动人的个性,他又如何把抽象的职业角色活成了立体的人格。——梁文道

  • 穷忙纽约

    作者:[美]凯瑟琳·纽曼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推荐

    “汉堡工”不觉得自己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他们始终认为,工作就等于尊严,没人应该不劳而获

    纽约这座大都市里

    财富、科技、文化

    一路高歌猛进

    小人物却无立足之地

    回看新经济来临前夜

    美国底层人民的奋斗与挣扎

    这是一部酸楚而有力的民族志,凯瑟琳·纽曼把目光投向了最容易被大众和媒体忽略的生活困难人群——工作穷人,那些整日为工作奔波却始终只能生活在温饱线上的群体。

    穷忙族做的都是苦差,比无业人群更辛苦,却得不到医疗等社会保障。可他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奋斗,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梦想成真”永远不会发生。

    有些人可以逾越就业的障碍,而有些人不能,造成这种局面的种种原因都遭到了无视。最终,这些真相在美国文化里都被一笔勾销,社会被简单地一分为二:尊贵与卑微、上班族与懒汉。

    两年之内,凯瑟琳·纽曼在纽约哈莱姆区追踪了300位穷忙族,记录他们的人生片段,看他们在酸楚的人生底色下如何找到自尊、努力工作、保护家庭。

    本书对内城区的工作穷人进行了研究,令人深受启发……堪称社会学经典著作。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对贫困问题的叹息失望、对自力更生观的反复灌输已屡见不鲜,而纽曼的这本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雨林里的消亡

    作者:[瑞典] 唐·库里克

    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

    本书英文版出版当年,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当季必读书目和《美国国家地理》当季最佳旅行类图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读者好评。

  • 白色记事簿2

    作者:陈拙

    “医院奇闻录”纪实系列,“魔宙”旗下非虚构品牌“天才捕手计划”重磅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的高口碑之作。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

    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和极端的症状是无法被治愈的,但比无法治愈更可怕的是找不到病因,看着身体一天天恶化,只能稀里糊涂地等死。

    本书记录的12个真实故事,是12个罕见、疑难和危重病人的艰难求生路,更是医者与死神的博弈:20岁小伙子的血肉骨髓正在被诡异的病菌啃食;有一群女孩没有子宫也没有阴道,只想让医生造一个出来;病人的肺被白色渣子填满,医生为救人签下生死状……

    面对以上任何一位病人,医护人员都会竭尽所能,他们有时会创造奇迹,有时却只能默默忍受生命的消逝。无论奇迹或死亡都会让医生攻克疾病的决心愈加坚定。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体会:理解疾病背后的个体,让生者更勇敢,愿死者无遗憾,才是医者背负的终极使命。

    打开这本书,看到你从未见过的疾病和人生,经历一场医者和病患为生命而奔赴的战役。

    一本白色记事薄,承载着生命的喜怒哀乐,生死爱恨。

    ◎魔宙旗下专注于捕捉真实好故事的“天才捕手计划”重磅医疗纪实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

    《白色记事簿》系列书脱生于“天才捕手计划”正在策划制作的“医院奇闻录”系列故事,已经超过百万粉丝的高口碑认证。

    ◎真实!专业!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

    “医生天生就是讲故事的高手。”

    本书7名医护和1位调查记者,来自医院第一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儿童血液肿瘤科医生、精神科医生、骨髓移植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康复科护士等,从专业医护视角记录他们在医院中的所见所闻,或温情、或离奇、或残酷,带领更多人走近医院里隐秘的角落,了解病历簿背后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为人知的人生遭遇和精神历程,消解人们对于某些疾病、医疗岗位因为不熟悉而略带偏见的认知,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充满人情味的医院众生相。

    ◎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透过病情见人性,用了解增进理解

    在医生、护士笔下的故事里,读者会客观、更全面了解到疾病背后的残忍与生存的可能性,在阅读他们直面生死之际的恐惧与病痛的折磨中,读者了解到的不只是不曾亲身经历的体验,还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当下生活所需的答案和勇气,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病人与家属在面对困境时,每个人都有不同考量,最后做出不同的决定,这也是医院里最真实的一面——那些难以被琢磨的人心。在本书中,医生的笔触像一把手术刀,解剖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人间百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更细腻的人心万象。

    除此之外,本书通过讲述医院背后的故事,让人们知道医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冰冷的医疗机器,了解真实的医生群体和他们的状况,从而产生多一点理解和信任。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在给人们带去眼泪与情绪感受的同时,也可以带给人们关于“如何活着”的思考,为医生与患者带去多一份的理解与尊重。

    ◎品质装帧,精致双封,四色彩插还原故事现场。

  • 华族

    作者:[日] 小田部雄次

    ★一部华族概览,展示华族在三个时代、78年间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影响

    ★本书以华族后裔团体霞会馆编纂的《平成新修 原华族家系大成》为基础写成,作者小田部雄次多年来专注日本近代皇室及旧华族研究

    ★择重点介绍了著名华族成员的社会影响与个人成就。卷末附全1101家华族一览,收录封爵者姓名、爵位、出身与功绩、家族延续时间等详细项目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颁布《华族令》,宣布由公卿、诸侯和维新功臣等家族共同组成新阶层“华族”。华族拥有封爵,世袭地位与资产,是日本近代史上特殊的贵族阶层。

    在长达78年的时间里,华族作为“皇室之藩屏”,对日本近代各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由华族议员组成的贵族院,是日本近代政治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华族投资的银行、矿场、海运和铁路公司,在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中留下了诸多痕迹;因自身地位和受到的良好教育,华族中还诞生了鸟类学家山阶芳麿、文学家武者小路实笃等活跃在时代前沿的人物。然而,随着日本走向战争,这一贵族群体最终在1947年因华族制度的废除而消失。

    在文明开化和大正浪漫的光环里,华族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旖旎的想象。什么样的人是华族,华族有何特权和义务,华族怎样生活……本书从文献史料出发,揭开朦胧表象,讲述华族历经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的真实兴衰。

  • 纽约餐桌

    作者:[美]艾娜·雅洛夫

    ★内容介绍

    “在餐厅用餐时,我们一般不太在意后厨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当然,除非菜出了问题。”

    从事非虚构写作超过三十年,居于纽约、食于纽约的艾娜·雅洛夫,带领我们深入美食腹地,拜访成就餐桌美味的53位“幕后主使”。

    从星级酒店到街边小吃摊,从餐厅老板到食品供应商、糕点师傅、侍者……来自各种文化背景、各个行当的人们讲述着他们与美食、与纽约结缘的故事:入行契机、厨室机密、难以忘怀的味道,个中苦辣酸甜。

    瞬息万变的纽约餐桌呈现出这座城市的性格与纽约客的生活。

    ------------------------------------------------

    ★编辑推荐

    被誉为“年度发明”的牛角甜甜圈如何诞生?

    中餐馆后生怎样把港式点心变成晚餐主菜?

    “寿司之神”的弟子为何与比萨店老板一拍即合?

    餐厅夜班经理挑选当晚座上客有哪些讲究?

    监狱高墙内出人意料的著名食谱是什么?

    “我的服务员不用问就知道客人喜欢吃嫩一点的炒蛋还是老一点儿的。”

    “我们通过鲑鱼建立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联系。”

    “只要我还能自己亲手烤点心,我的人生就都是好日子。”

    “人人都说,如果纽约所有墨西哥人都回老家了,那这个城市的食品行业也就消失了。”

    “厨师既没钱,也没社交,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生活。”

    “当时我可是热厨流水线上唯一的女厨师。”

    “我喜欢看客人们在我推开宴会厅大门那一刻的表情。他们的眼睛都亮了!”

    “一周吃一次特级牛肉,也比每隔一天就吃一回次等货要强。”

    “亲爱的朋友们,我的身体是由巧克力和冰激凌构成的。”

    “我们所想的只有食物,食物,食物!”

    ……

    默默无闻的从业者,往往拥有最引人入胜的故事。

    ------------------------------------------------

    ★名人&媒体推荐

    “艾娜·雅洛夫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纽约美食世界的广阔图景,分享了每天在这个世界工作、生活的人们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为幸运的读者们提供了深入其中的内部视角。”

    ——艾瑞克·里贝特(Eric Ripert),伯纳丁餐厅(Le Bernardin)主厨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给我以启发。这是关于激情、动力、困境和韧劲的故事。艾娜·雅洛夫捕捉到了在纽约餐饮界成功的要素,展现出了我们同胞的精气神。”

    ——马库斯·萨缪尔森(Marcus Samuelsson),詹姆斯·比尔德奖厨师、畅销书作家

    “雅洛夫收集的美食与回忆描绘出一幅多种文化交织的画面,其中每个人都表现出对美食艺术的跨越世代、文化、国籍的热情。这是缤纷多彩的哥谭美食大杂烩,在其背后则是一个个不知疲倦的男男女女。”——《柯克斯评论》

    “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之意不在美食。她提供了隐没在城市餐饮机构背后50余位个体的第一手陈述,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纽约时报》

  • 非自然死亡

    作者:[英]理查德·谢泼德(Richard Shepherd)

    ★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

    传奇法医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尸体会说话,每一个伤口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对死者的照护,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BBC诚挚推荐,亚马逊万人好评

    “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如何死亡的?

    从“9·11”事件、巴厘岛爆炸案、伦敦七七爆炸案,到亨格福德连环杀人案、戴安娜王妃车祸案等,《非自然死亡》记录了谢泼德执业至今所经手的国际要案,讲述了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

    书中还详细呈现了一些颇受争议的案件的始末,例如杀婴、种族主义谋杀、伪装成正当防卫的谋杀等。谢泼德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找出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使无辜者沉冤得雪。

    常年与死亡打交道,使谢泼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但是,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忠实地传达死者的微弱声音是法医的职责。

    ··

    【媒体推荐】

    令人揪心的坦诚。

    ——苏·布莱克女爵士(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

    ·

    引人入胜,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泰晤士报》

    ·

    读者仿佛亲眼看见谢泼德在挥舞手术刀。

    ——《卫报》

    ·

    富有洞见,坦诚直率,满怀慈悲。

    ——《观察家报》

  • 世界人口简史

    作者:[意] 马西莫·利维-巴奇 / Massimo Livi-Bacci

    人口学家带你纵览人口扩张的历史,发现生育的真相和人口变化的规律,预测未来的人口趋势

    ◎ 编辑推荐

    ★ 作者马西莫•利维-巴奇是人口统计学教授,著名的国际人口专家,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兰西学院等多所名校,曾任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主席。

    ★本书探讨了世界人口变化的机制,人口增长、停滞和衰退的周期,以及人口对历史、地理、国家和人类整体命运的影响。

    ★先进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人口结构不平衡等新问题,本书将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启发。

    ◎ 内容简介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100万人口增长到如今的70亿,经历了怎样的兴衰?为什么世界人口是70亿,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有人认为,地球能够容纳比现在多10倍的人口,真的有这么多资源可供人消耗吗?

    实际上,全世界的生育潮已经过去。全球平均生育率日趋下降。然而,世界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各不相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人口危机,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很多非洲国家则面临人口过度增长,生存坏境日益恶化。那么,未来世界人口的趋势将是怎样的呢?人口与资源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

    本书纵观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直至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大爆炸。我们在书中能够看到世界人口变化的机制和人口迁徙的艰难历程,了解人口增长、停滞和衰退的周期性规律,考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如何保持,以及人口对历史、地理、国家和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影响。

  • 加害人家属

    作者:[日] 铃木伸元

    【编辑推荐】

    ◆ “养不教,父之过”还是“罪不及妻儿”?我们该如何对待罪犯的家人?

    ◆ 基于NHK《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带来看待犯罪案件的新视角

    ◆ 关注人:看到个体的故事,看到具体的人的遭遇。

    思考事件:具体的事件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远离煽动:辨别引发对立、助长歧视、煽动情绪的人和言论

    ◆ 两度日本银河赏奖励赏 获得者 《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 铃木伸元 纪实力作

    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信》以一位杀人犯的弟弟为主角,描写了他因兄长犯下盗窃杀人的罪行而陷入的困境。他因为哥哥的罪行而不得不辞去工作,被迫与女友分手,遭到社会孤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工作,又受到歧视与冷漠对待。

    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我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了这本书。

    ——铃木伸元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

    【内容提要】

    “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这本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从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家庭开始:警方突然来电,丈夫遭到逮捕……

    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

    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 我们为何无聊

    作者:[加]詹姆斯·丹克特 / [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我们可能误会无聊太久了——

    “人类的优势就在于无聊。”

    《卫报》年度新知图书

    -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但在某些时刻变得尤其危险;没有人能免受其害,只是一些人遭受更多。“无聊的人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为何无聊》从心理学出发,解剖无聊,而后解决无聊。

    -

    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

    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

    -

    无聊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吗?

    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

    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

    -

    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

    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

    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什么是无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无聊有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与其和无聊做斗争,不如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华盛顿月刊》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聊,引人入胜,而且极具启发性。——《卫报》

    一部简洁又充满趣味的无聊小史。——《泰晤士报》

    (本书)完成了一个让科学发现和人文思想自由对话的叙述。——《三联生活周刊》

  • 德累斯顿

    作者:[英] 辛克莱·麦凯

    ◎ 编辑推荐

    ★冯内古特《五号屠场》原型,丘吉尔缄口不提的敏感事件,广受争议的盟军轰炸行动

    战争结束在即,德累斯顿是合理的军事目标吗?如果说摧毁德累斯顿是犯罪,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一部独一无二的城市史,讲述艺术之城的前世今生

    从典雅、文明的往日辉煌,到残酷、狂热的纳粹时期,到毁灭与重建的极端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和解与复兴。

    ★从空中到地下,从前线到后方,多视角叙事,完整还原灾难始末

    “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罗伯特·福克斯

    ◎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媒体评论

    正直的愠怒驱动着这一扣人心弦的研究。

    ——马克斯·黑斯廷斯(《日本帝国衰亡》作者)

    令人不安又无法抗拒。辛克莱·麦凯赋予了这个黑暗的主题以生命。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作者)

    清晰而公正地描述了空战历史中最臭名昭著、最具破坏性的空袭。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

    ——罗伯特·福克斯(《我们见证过》作者)

    这场火风暴及其后果为这座城市的六年战争划下了创伤性的结局,它铭刻在人们的公共记忆中,在易北河畔被火烧黑的石头上依然清晰可见。

    ——《金融时报》

    麦凯的丰富叙事和描述天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那个可怕夜晚的考究而坚定的记录。对现代历史上最具道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这本书是极为可读和精心制作的补遗。

    ——《华尔街日报》

    麦凯避免直接的说教,他更关注德累斯顿人年复一年的纪念仪式以及这段历史在集体记忆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为这座城市在现代的复活感到欢欣。

    ——《经济学人》

    引人入胜、研究充分、写作有力、结构得当。献给所有对军事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感兴趣的人。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麦凯的广泛研究和生动书写捕捉了轰炸的恐怖和悲剧。读者不会轻易忘记这段关于毁灭的叙述。

    ——《出版人周刊》

  • 讲故事的人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 名家名作·意味深长:以哲学与文化批评享誉世界的“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罕见的中短篇“小说集”。梦境、旅行与游戏,42篇小故事带你寻回失传已久的“讲故事”的技艺。

    ★ 多篇佳作·初次中译:本雅明多篇被忽视、被遗漏的小说、预言、残篇……被挖掘译介为中文,由此一窥本雅明的实验性写作与学术思想源头。

    ★ 精美插画·脑洞佳作:抽象派艺术大师保罗·克利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启发了本雅明的文学创作。本书收录保罗·克利30余幅精美插画,文字与插画相得益彰。

    ★ 文如其人·易携宜藏:本雅明以哲学与批评著称,极为重视讲故事的技艺,本书是本雅明研究者、藏书爱好者的案头书;32开小开本,轻巧便携、宜读宜藏!

    ★ 名家评论·精彩纷呈:被苏珊·桑塔格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对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尤尔根·哈贝马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 裸脊锁线·全彩印制:裸脊锁线装订,四色精美印刷,版式舒朗悦目。

    《讲故事的人》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中短篇小说集。

    本书共分为“梦境”“旅行”“游戏和教学法”三个部分,或以类似穿越的写法,通过小说的形式与古代的作家对话,如“席勒与歌德”;或以旅行的相关主题与相关图书为切入点,通过小说的笔法讲述海洋与陆地、旅行与海神的故事;或以“谜语”“儿歌的收集”等为主题,讲述“游戏”与“教学法”。

    作者带领我们进入梦境,进入旅途,并细细分解教学之中常用的像“游戏”一般的叙述。恰如作者所言,我们的“小说家”时常忘记“说书人”的那种叙事艺术,忘记了从早期童话开始,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本雅明,这个欧洲最后的知识分子,面对末日审判,带着他所有的残篇断简,为精神生活做出辩护。

    ——〔美〕苏珊·桑塔格

    本雅明属于那种无法让人一目了然的思想家……这样的思想家引起我们注意只是由于他们那种对历史瞬间具有主导意义的思想向我们呈现出了令人豁然开朗的现实意义。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illumination)。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而像我们这样长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几乎无法告知人们,那些光到底是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

    ——〔美〕汉娜·阿伦特

    同一事物,比别人多看到一点,是思想者;能看到更多不一样,是艺术家;完全的重塑和幻想,是孩子。本雅明显然兼具了这三种身份。

    ——佚名读者

  • 看不见的孩子

    作者:[美] 杰夫·马德里克

    探究美国儿童贫困的真相,一部美国贫困儿童的生存实录

    美国有13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为什么30年来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没有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生产力降低、阶层固化、健康开支大增、打击犯罪成本上升,

    美国正在为儿童贫困付出代价……

    这是一个历来对贫困持偏见态度的国家。

    贫困已经在美国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贫困的孩子们被隔绝在正常的美国生活之外。他们在人生最初的阶段未被给予足够的帮助,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也被剥夺了成长为可用之才而必须打下的基础。

    美国不曾缺乏与儿童相关的社会福利项目,令人担忧的贫困率是多种政策失灵的结果,而这些失败又是美国人自己做出的选择。遗憾的是,美国当下真正缺乏的,是政治意愿。

    通过追溯美国历史意识形态对贫困的忽视、美国长期以来对贫困的怀疑、根深蒂固且仍在持续的种族主义、反移民的态度、依赖资助流于表面的学术研究等原因,作者杰夫·马德里克提请大家注意美国官方对贫困人口数据的故意低估。

    美国官方的贫困衡量标准是政府提供的最不负责任的统计数据之一。马德里克对美国所面临的最紧迫、最有害、最令人心碎的问题之一,美国儿童的普遍贫困,进行了根本而又不容忽视的考察。作者在本书中仔细研究了贫困儿童所遭受的伤害,并描述了这些儿童的实际生活。生活在贫困中,即使是暂时的,也不利于认知能力、情绪控制和儿童的整体健康发展。美国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 作者:童庆炳 / 罗容海/整理

    【编辑推荐】

    他是中国文艺学泰斗

    也是莫言、余华的老师,被称为一代文坛教父

    但他首先是他,一个“朴”到极致的人

    童庆炳的一生,

    映照的是他所经历时代的历史,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他出身于贫寒,但有一位伟大的祖母

    童先生是苦孩子出身,家里穷到他从小的理想是每天能让七口之家有五斤米下锅。而为了支持自己的孙子近乎奢侈的读书梦,祖母不惜拿出积攒了一辈子的棺材钱来给他交学费。更重要的是,她向他的生命注入的善良,让他对意识形态的狂热免疫,在政治正确卷席一切的时候能守住人性的尺度。

    ★当历史走起弯路,他拒绝着历史的道

    底层者特有的强烈上进心,让童先生得以从山区来到北京,但他并不盲目地追求进步。于是近乎奇迹的是,他不仅从未在运动和斗争中整过人,保持了人格的清白,还绕过时代去到国外,为自己赢得暗地里读书的时光。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但更主要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作出的两次关键抉择。

    ★他首先是大师们的学生,其次才是泰斗

    在打倒孔家店的氛围中,童先生依然维持着对老师的古老的尊崇和感恩,不仅尽可能地保护他们,更从他们的身上汲取营养,获得做学问和做人的启示。正是靠着这种擅长当学生的能力,他才能为自己打下深厚的基础,不断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几乎靠一己之力为中国的文艺学理论奠基。

    ★他还有一支小说家的笔,这让他得以成为大师们的老师

    童先生会让人不禁联想起大批评家乔治·斯坦纳,虽然他的小说无法如学术那般给他带来公众声誉,但它们可以表明童先生绝非所谓理论的生产者,而很少有学者像他这样保持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正是凭借这样的全面,他才不仅有一批理论家弟子,还有一些已经进入大师级的作家弟子,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莫言。

    【名人推荐】

    孔子的伟大离不开他的弟子七十二贤人。童老师学生的阵容令人赞美。而他本人是黄牛一样地耕耘着,坚持着,谦虚着与进展着。

    ——王蒙

    童老师在课堂下是蔼然长者,端重慈祥;在课堂上却是青春生动,神采飞扬。他讲课时的样子经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莫言

    记得毕业后有一次去看望童庆炳老师,坐在他北师大的家里,当时师母健在,高高兴兴地沏茶端水果,师母总是高高兴兴的样子,童老师总是微笑的样子,师母说话声音高低起伏,童老师说话声音从来都是平静的。

    ——余华

    听他的课,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常泛起情不自禁的感动。他把枯燥的文艺理论讲得流光溢彩,闪烁着温润高贵的人性光芒。他以深刻的学养为经纬,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中,将各种生动的例子随手拈来,如同精致的小品,点缀在精工细作的博古架上,浑然一体,处处生辉。

    ——毕淑敏

    虽然现在我回忆不起童庆炳老师每节课所讲的具体内容,但我想课上所受的启迪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注入了我们这些学生的作品之中。就像一个人成长必须摄取多种营养,你既吃山珍海味,也吃五谷杂粮、瓜果梨桃。童老师的课,对我们而言就是这其中的一种。缺了它你不至于失衡,但汲取了它的营养你会变得更为丰富。

    ——迟子建

    【内容简介】

    本书为童庆炳先生(1936—2015)的口述自传,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文艺学理论的泰斗。在童先生看来,这纯属“偶然”,不仅因为贫穷随时可能剥夺他学习的权利,更因为在运动的二十世纪,能够安心读书的时光少之少数。而他之所以没有被时代荒废,除了因为他具有在受挫后用勤奋来报复自己的超强能力,更在于他的朴实,使得他的人性没有被政治裹挟,有机会避开国内的漩涡,借着“偷来”的书来继续自我的养成。

    除了追述童年、革命年代和新时期的经历,回顾思想和学问上的成长,坦露一生的困惑、疑沮、快乐与不快乐,童先生还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妻子和老师(如黄药眠、启功等),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与朋友(如季羡林、王蒙、汪曾祺等)以及学生(如莫言等)的交往。

  • 如果不得不离开

    作者:[美] 萨缪尔·哈灵顿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如何走好最后这一程”,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何谓“更好的死亡”,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或许现在就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最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最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自主和一点点尊严。

  • 压裂的底层

    作者:[美] 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

    ◎ 编辑推荐

    ★ 普利策非虚构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年度特别关注图书!GQ 21世纪50本最佳文学新闻类书籍!

    《下沉年代》《故土的陌生人》《美好时代的背后》三大非虚构作家高度赞誉!

    ★ 一本富有价值、令人不安的书,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被什么束缚和撕裂,普通人如何对抗资本和权力的绞杀?

    千疮百孔的土地、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泛滥的海洛因、被摧毁的小镇青年的未来……他们不仅被榨干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

    ★ 直指现代社会痛点,一曲乡下人的悲歌:城市的繁荣建立在对乡村的剥削之上。

    这里有最富饶的矿产,却有最贫困的人民——真正的美国不在华盛顿和好莱坞,而在阿巴拉契亚。

    ★ 现实版《永不妥协》(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一部像小说一样好读的同理之作。

    《孤独的幸存者》团队即将打造成美剧!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生活在天然气开采地区的贫困家庭,被卷入环境危机的故事。

    斯泰茜·黑尼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单身母亲。她努力工作,抚养两个孩子。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斯泰茜将农场土地租给天然气公司。很快,大量卡车驶过她的小农场,邻近的山顶上出现了一个用栅栏围起来的钻探场地,家畜和宠物开始死亡,神秘的疾病开始折磨她的孩子。她寻求天然气公司的帮助,公司代表却坚称一切正常。

    斯泰茜聘请了律师史密斯夫妇,调查水和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史密斯夫妇爬梳了海量文件,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被隐藏的证据。不顾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斯泰茜和史密斯夫妇顽强地在法庭上起诉,并揭露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所遭受的破坏。

    谁应该为黑尼一家的不幸负责?是血管中流着肮脏血液的资本家,是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既得利益者,还是玩忽职守的政府部门?

    长达七年的沉浸式报道,展现了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同时揭示了美国底层民众在资本与政府的缝隙间饱受倾轧的困境。

    ◎ 媒体评论

    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揭露了压裂开采背后人们付出的惨痛代价,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道德上复杂且写作精巧的故事……它关乎家庭,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它试图告诉我们,是什么将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捆绑在一起,又将其割裂。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敏锐的同情心在每一页上熠熠生辉。

    ——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引人入胜……爱不释手……如果说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出色地描绘了阿巴拉契亚人移居俄亥俄州南部的锈带精神,那么《压裂的底层》则以生动的细节讲述了华盛顿县和格林县的日常生活轮廓……格里斯沃尔德女士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本身也是丰富多彩、质朴而顽强的……《压裂的底层》不仅是对后工业化小城镇和压裂的环境后果的一瞥,也是一部堪与约翰·格里森姆比肩的律政惊悚小说。

    ——拜伦·博格,《匹兹堡邮报》

    《压裂的底层》在本质上是一个适合拍成电影的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除了大团圆结局,它拥有一切:掩盖财富和危险的田园风光;贫穷但自豪的当地人,他们经历了资源开采从繁荣到萧条的变迁周期……强硬、不情愿的受害者英雄……以及一出律政戏,一个顽强的夫妻法律团队与工业和国家对抗……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令人不安的书。

    ——琼·韦皮杰斯基,《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振奋和愤慨。这是一个关于企业不法行为、监管合谋和公民在不平等时代的抵抗的重要说明。

    ——凯瑟琳·布,《美好时代的背后》作者

    资深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一部分是《永不妥协》,一部分是《乡下人的悲歌》。你会受到[斯泰茜·黑尼、贝丝·沃尔斯和肯德拉·史密斯]的感召,他们认为周围发生的事情完全是扯淡,把矛头指向贪婪的商人和把他们当作标本研究的一日游自由派。他们鼓舞人心的行动主义证明,要想帮助别人,首先你必须倾听。

    ——伊丽莎白·伊根,《魅力》

    她敏锐而明智的新书《压裂的底层》既不是从民粹主义的临时表演台上发表的愤怒的说教,也不是捏造的、教授式的演讲。格里斯沃尔德是一名记者和诗人,她持续七年密切关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一个社区,以报道其在水力压裂方面的混乱……格里斯沃尔德所描绘的是一个社区,就像土地一样,裂开了……《压裂的底层》的部分内容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亲切,尽管其潜伏的、缓慢的折磨是如此真实。

    ——珍妮弗·绍洛伊,《纽约时报》

    那么,生活在马塞勒斯页岩之上美丽的宾夕法尼亚农场的贫困家庭在压裂热潮中会发生什么?七年来,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一直在追踪护士兼单身母亲斯泰茜·黑尼和她的两个孩子,面对被污染的水和空气、被毁坏的道路、卧床不起的儿子、诉讼和无家可归,斯泰茜赚大钱的希望逐渐落空。在这个精心写作的、扣人心弦的报道中,格里斯沃尔德带领我们了解了斯泰茜为正义而战的过程,以及我们国家为平衡能源需求和对清洁地球的强烈呼吁而进行的摇摆不定的斗争。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慢新闻作品。

    ——阿莉·霍赫希尔德,《故土的陌生人》作者

    任何关于压裂是否值得的讨论都必须考虑到它对附近居民造成的痛苦。这个讲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家庭痛苦损失的精巧的故事使这种痛苦变得生动真实。格里斯沃尔德以一个小说家稳步加强的亲和力描述了不可战胜的斯泰茜·黑尼是如何带着她的孩子逃脱并生存下来的。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作者

    [一篇]精彩的报道,是今年普利策非虚构奖当之无愧的得主……格里斯沃尔德报道的优点是,尽管它从不感情用事,但你会理解和同情这些男人和女人。

    ——比尔·麦吉本,《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专业的构造……格里斯沃尔德——那种能够说服采访对象让她透露情人节卡片内的信息,并注意到某人的冰箱是什么颜色的记者——在其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煞费苦心地建立了叙事……她毫不留情的、有分寸的叙述帮助我了解了自己的盲点——对被毁坏的景色的悲伤是一种阶级特权,是对土地的特殊立场的产物。

    ——埃丽卡·何塞尔,《洛杉矶书评》

    在她的新书《压裂的底层》中,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为这场政治斗争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人性反面。她通过对一个长期生活在工业化阴影下的家庭生动而富有同情心的描述,探讨了能源开采这一明显充满争议的问题……格里斯沃尔德以迷人的亲和力记录了这些不断升级的恐怖事件。

    ——米拉·夏尔马,《华盛顿邮报》

    强而有力且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国家图书评论》

    格里斯沃德对黑尼作为正义倡导者的不屈不挠的作用进行了感同身受的分析,对破坏环境的天然气工业中的贪婪和欺诈进行了彻底的、令人血脉偾张的描述。这是人们可以找到的,一部诚实的、不加修饰的关于企业腐败的人类代价的描述。

    ——《书单》(星级评论)

    格里斯沃尔德以一种复杂而优雅的笔法描绘了斯泰茜和社区对这个他们希望能带来繁荣的行业的矛盾心态。

    ——BBC

    格里斯沃尔德对斯泰茜·黑尼和她的斗争作了令人信服的描述……令人难忘……这是对有关压裂及其环境和人身代价的新兴作品类型的重要补充。这本书将在相关公民中找到大量的读者,并值得政府官员以及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的爱好者关注。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令人信服和感同身受。

    ——卡伦·奥尔森,《图书论坛》

    格里斯沃尔德以其同情心和勤奋,在这本揭示美国农村困境的书中,使人们注意到黑尼和她的家庭所承受的情感和经济损失。

    ——《出版商周刊》

  • 京都的诞生

    作者:[日] 桃崎有一郎

    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京都被誉为最具“汉唐遗韵”的城市,其历史与文化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京都是在平安京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域内众多寺庙和神社的存在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然而,桃崎有一郎在这本书里挑战了人们的常识,提出“京都≠平安京”的观点:平安京是天皇之城,除“镇护国家”的东西大寺外,京中禁止建造佛寺;而京都是由院政和武士共同缔造的,天皇不仅不是京都的保护者,反而是破坏者。武士在这个古都登场并逐渐走上权力巅峰的过程,正好暗合了京都从诞生到完善的过程。京都不是天皇与贵族吟咏风月的优雅之都,而是武士用暴力和鲜血缔造的战乱之都。

  • 茶叶战争:茶运与国运

    作者:周重林 太俊林

    茶叶引发的战争,改变了世界历史,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

    以茶读史,走进晚清历史现场,读懂全球茶叶贸易百年风云

    ·独特视角,展示茶运与国运的深刻纠葛

    ·精彩叙述,呈现茶与国际贸易的风云际会

    ·严谨考据,详尽考证上百种相关文献资料

    ——————————

    17—19世纪,茶与中国、英国、美国、印度四个大国的命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茶而引发的战争,包括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在内,改变了世界历史,也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塑造。

    “为何英国、美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走向衰亡?”知名茶文化研究者周重林、太俊林从这一问题出发,梳理参考上百种文献资料,以翔实的史料、客观的记录、通俗的文笔,还原真实历史,层层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不仅聚焦中英贸易战、中美关系、茶叶话语权、茶文化边疆等议题,同时全景展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茶叶置于宏观的历史语境中,解读晚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深入洞察茶运与国运的纠葛。

    《茶叶战争》初版于2012年,广受读者推崇,10年间热销40万册,此次精装纪念版经过全面修订,新增内容数万字。

  • 地狱里的希望

    作者:[加] 丹·波托洛蒂(Dan Bortolotti)

    当战火燃起,联合国人员在机场大排长龙等候撤离时,“无国界医师”正在抵达,准备入境执行紧急任务……

    在海地刚搭建的妇产中心,加拿大医生温蒂一天要接生40个新生儿。

    意大利医生柯西偷偷潜入南苏丹,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下照料绝望的战争伤患。

    外科医生程卫在世界上地雷分布最密集的城市,做了上百次截肢手术。

    后勤专家马丁为了运送冷藏疫苗,不得不与哥伦比亚的杀手与塞拉利昂的童兵打交道。

    在武装民兵随时会闯入的情况下,美国医生弗兰克穿越停火线,去布瓦凯的医院抢救被扫射的冲锋枪打中的人……

    这些就是“无国界医生”(MSF)救援工作的真实故事。

    1971年,法国医生库什纳因目睹尼日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与一名记者共同创立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抱持任何人都有权接受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信念,在世界各地发生战乱、饥荒或天灾时进驻,提供及时的医疗卫生援助。

    1999年,“无国界医生”获诺贝尔和平奖。如今,它已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人道主义医疗组织,但仍旧秉持半个世纪前创立时的精神——在人类无休止的灾难中帮助世界各个角落被遗忘的人。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努力使人重获生而为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这些人被称为“地狱中的希望”。

    记者丹•波托洛蒂深入“无国界医生”组织,平实地报道了人道主义组织所面对的各种现象与议题,并通过采访在各偏远地区实地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等,揭露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时时面临却鲜为外界所知的人类苦楚与丑陋真相,展现了他们的救援工作、遭遇的挫折与危机。与此同时,通过从侧面展现参与行动的医生在人身和心理上所受的影响,道出他们在各种不可能的任务中坚持下去的原因。

  • 地址的故事

    作者:[美]戴尔德丽·马斯克

    ◎编辑推荐

    ★荣获众多奖项与推荐:《时代周刊》2020年必读书单、《出版人周刊》年度十大好书、《kirkus书评》年度非虚构好书、Goodreads选择奖2020年历史传记类年度图书入围、Porchlight商业图书奖入围,亚马逊编辑推荐非虚构佳作,《卫报》《华盛顿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图书馆杂志》《女士杂志》《书单》推荐,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年度选书……

    ★角度独特,热点话题:通过街道地址与门牌编号的由来、演变与内涵,切入城市的“历史”与“现在”、风俗与民情,探索与思考身份政治、种族隔离、贫富差距与权力角逐等在当下广受关注的议题。

    ★全球视野,取材多元:横跨美、欧、非、亚各洲十余个国家与城市,从文献资料到口述访谈,讲述令人身临其境的故事。

    ★版权出售英国、匈牙利、韩国、中国台湾等

    ◎内容简介

    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地址的故事》告诉我们,地址在历史上扮演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角色:给单个房屋编上号码的做法始于18世纪的维也纳,当时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导人玛丽亚·特蕾莎下令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臣民在城市中能够找到方向,而是为了征税和征兵;19世纪的伦敦,约翰·斯诺博士利用该市刚创造的房屋编号查明了一次霍乱流行的来源和传播路线;作者还对印度、韩国和爱尔兰的地名进行考察,追溯这些国家创建、纪念和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街道名称的不同方式……

    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城市中走访和搜集资料,研究人们如何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这种描述说明了什么。这些令人着迷的人物与历史,揭示了街道名称、房屋编号怎样与人们的身份、阶层、种族有关,为什么它们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它们关系到命名的权力、隐瞒的权力并且决定谁重要谁不重要的权力,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媒体&名家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有地址?这一问题是本书的核心。这本书对世界各地的街道名称的起源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研究显示除了准确地分发邮件之外,地址还具有更大和更邪恶的目的。她对德国、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街道名称进行了分析,认为地址不仅根据他们居住的地方,而且根据他们是谁来组织人们。作者通过自己引人入胜而又深思熟虑的表达,将地点、权力和身份联系起来,对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审视。

    ——《时代周刊》

    这是一次有趣的探索,旨在追溯我们所居住的道路名称的起源和含义。作者在访谈中看到许多鼓舞人心的好管闲事者,他们的愤慨、好奇心和雄心壮志促使他们去面对那些被冷漠官僚机构所忽视的问题。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回答了很少有人考虑过的问题:为什么街道地址很重要?作者将深入的研究与巧妙的写作、令人印象深刻的轶事相结合,阐明了街道地址的巨大影响,以及没有地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这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中,作者清楚地表明投递包裹只是地址的重要性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今日,整个人类历史上皆如是。

    ——《kirkus 书评》

    作者流畅的叙述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个面向的重要性。她介绍了一系列了不起的社会运动人士、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这群人的工作与街道地址的演变和意义产生交集。这部令人回味的历史著作用全新的视角展现其主题。

    ——《出版人周刊》

    作者迷人的研究充满了对于地址如何影响全世界人们的洞察力。

    ——《卫报》

    在一个过分强调不存在阶级差异的国家出版了一本批判阶级差异的重要著作。

    ——《华盛顿邮报》

    阅读戴尔德丽·马斯克对磨坊巷和马丁·路德·金街的深入研究,你会意识到这些地理标志是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以及它们对从社会的正常运作到财富、贫穷和民主所有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这还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星期日泰晤士报》

    从对城市网格历史到对努力给印度贫民窟提供地址的非政府组织的实地考察,马斯克让我们对人类寻找彼此的努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并窥见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书单》

    本书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且高度贴合时下话题。推荐给所有读者,尤其是通俗历史和政治的爱好者。

    ——《图书馆杂志》

    我们街道的故事就是我们城市的历史。作者揭示了隐藏在街道名称中的故事是如何令人着迷和迷惑,就如同这座城市本身和那些把那个地方称为家的人们一样。

    ——珍妮特·萨迪-汗(Janette Sadik-Khan)任职于布隆伯格慈善机构,前纽约市交通运输部专员

    《地址的故事》是一部经过深入研究的作品,它揭示了我们以看似平凡的方式为街道命名、为房屋和建筑物编号背后令人惊讶的历史和意义。对于城市学家和所有对城市、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作者

    亚当·戈普尼克指出:“城市就是它们的街道。”街道不是城市的血管,而是它的神经系统,它积累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街道地址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理环境,还反映了它的思想,甚至是它的思维方式。在郊区的无序扩张中,大多数人都住在不知其名的街道上,或者住在根本没有适当街道地址的停车场上,这并非偶然。在这本生动而发人深省的书中,作者揭示了隐藏在我们将自己和他人置于社区表面之下的多层意义。

    ——杰夫·斯派克,城市规划师,《可行走的城市:市中心如何一步步拯救美国》Walking City: How Downtown Can Save America, One Step at a Time 作者

    我曾希望《地址的故事》能改变我对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的思考方式。我没想到它会如此改变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方式。

    ——汤姆·范德比尔特,《交通》Traffic 和《你可能也喜欢》You MayAlso Like 作者

    戴尔德丽·马斯克的书就在我们的大街、小巷、大道和林荫道上。一部关于命名史的经典,丰富、复杂、引人入胜。

    ——西蒙·加菲尔德《地图之上:追溯世界的原貌》On the Map: A MindExpansion Exploration of the World Work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