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非虚构
-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内容介绍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
★编辑推荐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
★媒体评论
以家族史展现了世纪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镜周刊》
……只有通过个人性的叙述,我们才能知道历史事件是怎样影响了一个人的经历,当下的事件是怎样从根本上形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部作品让人看到了德国伟大的记忆艺术家塞巴尔德从遗忘中抢救逝去生命的影子,这绝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奖颁奖词
关于遗忘的重要文本。……这部扣人心弦的杰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个人家族之根的范畴。
——德语文学在线
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丰富,在历史的粉碎机里消逝得又是如此悄无声息。这就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所讲述的,作者在虚构和研究、重构和记忆中游走,寻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这再合适不过。……非常伟大、极富影响力的艺术。
——犹克‧玛根瑙(Jörg Magenau),德国广播电台文化台
不可预知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线索盘根错节,活像一部犯罪悬疑片,每个细节都增添了张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二十世纪灾难史的缩影,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
——赫尔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国时代周报》
近年来有好几部关于二十世纪梦魇的作品,它们与暴力相关,如档案中记录般遥远。虽然娜塔莎·沃丁仅展示了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讲述是如此拉近了读者,我们在当中看到了我们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革命,饥饿,世界大战,内战,古拉格,这是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继承了历史学家似乎无法接续的使命:将强制劳工和战俘的历史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
——德意志广播电台
这本书引人入胜,读开头第一句话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壮,震撼,很难停下翻动纸页的手指。……属于赫塔·米勒和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脉。
——《科隆城市报》
……一部伟大的书,对抗沉默。那是一段鲜活的,生动的,发出叩问的,绝望而又动人的历史。当然,也充满了痛苦。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书,是多重线索和寻找下的个人史书写。
——巴伐利亚州第二电台文化频道
凭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谜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来,于是便有了这部饱受赞誉的深情杰作,堪与W. G. 塞巴尔德媲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填补了文学领域的空白,通过对母亲家族的深情追溯,为成千上万东欧人民树立了纪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这本书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鲜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点的历史议题,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时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面前你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还要往窟窿里填充什么。许多东西浮出历史地表,但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书写家族史的意义。
——Beyond History
此书再次揭开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许多档案材料被刻意销毁,记忆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荡然无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缄口不言。……相信随着该书的传播,这段被遮蔽和遗忘的历史会重新进入公共记忆之中。
——中国《文艺报》
-
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历史学家罗新教授特别推荐。
.
当我们制造谎言或是只从单一视角出发书写历史时,我们就在滥用历史。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
★撷取近现代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事件,解读历史如何被看不见的手所操纵
当今世界,对历史的操纵越来越普遍。独裁者可能会压制历史,以免失去威权统治的立基点。民族主义者可 能会讲述关于过去的虚假故事。政治领导人可能通过说谎来动员人民。
牛津大学教授麦克米伦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以各国政治及历史人物的大小故事与关键时刻借镜、立论,讲述了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反映史实理解的多重可能。
.
★顶级史学名家,非凡的国际视野
麦克米伦是当代西方史学界声誉卓著的大师级人物,主力研究领域为一战史事、国际关系及外交史,家承显赫,其曾外祖父即为主导一战后巴黎和会的英国一代名相劳合•乔治。
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
.
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正确理解历史的重要性的人来说,这部雄辩、高度可读,且极具说服力的作品,是一本必读书。
——《出版人周刊》
.
麦克米伦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她讨论的话题从1919年“巴黎和会”到伊拉克战争。她也是一位有天赋的作家,对历史各种用途的描述信手拈来。她告诉我们,当我们试图塑造未来时,我们不能不唤起过去,但是应该以应有的谨慎和谦逊来使用它。
——约翰·格雷,《卫报》
.
【内容简介】
政治领袖压制真相;民族主义者虚构神话;历史学者试图总结模式;谁真正拥有历史?
.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最佳总结。
-
坠落与重生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
科克斯书评2019年度好书,同名美剧由奥斯卡获奖编剧改编制作
————————
★ 亲历者视角全景式还原9·11始末,讲述你我无从了解的事件真相
★ 记录灾难面前个体的生与死、脆弱与坚韧、悲恸与振作,“从他们的故事中可
以照见我们自己”
★ 9·11二十周年,献给无辜的逝者和疼痛的生者,面对生命,拒绝淡漠
★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蓄力之作,Amazon评分4.8/5,Goodreads评分4.7/5
————————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惊世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后9·11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
调查严谨,黑白分明,米切尔·祖科夫向我们提供了一份无价之宝。他加深了我们对于9·11当天发生的事情的理解,记录了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大卫·格雷恩,《花月杀手》作者
这本书是伟大报道与严谨调查的胜利,《坠落与重生》以令人断肠的细致和值得称赞的共情还原了2001年9月11日的悲剧事件。 ——丹尼尔·詹姆斯·布朗,《激流男孩》作者
比之前关于9·11的任何叙述都更好也更全面。《坠落与重生》让我们看到了9·11恐怖袭击中的人员伤亡。它讲述了生命中止的故事,激荡着无止尽的心碎的涟漪,记录了个体生命无可估量的价值。经历过9·11的人能从中找到宣泄情感的快感,而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有些人当时太过年幼,因而毫无记忆,有些则压根还没出生——这本书也极具启发性。 ——约翰·法默,9·11委员会高级顾问及《事实真相》作者
《坠落与重生》可以视为一幅引人入胜的拼图:一个普通的周二上午突然被打断,一场事故把我们的集体记忆划裂,分成2001年9月11日之前和之后。米切尔·祖科夫开始重新拼凑那些碎片,并将之相互关联,创作出命运无常的画像,也展现出在突发事件中人与人的关联。祖科夫通过缜密的调查,善解人意的聆听以及巧妙的叙述,还原那些生命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简·拉米雷斯,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总策展人及执行副主席
————————
写于事发18年之后,《坠落与重生》能以之前所有作品都无法做到的方式评价这场灾难对人的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
《坠落与重生》揭晓了关于2001年9月11日鲜为人知或被人淡忘的细节……它以灾难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节奏、稳固的焦点、个体的故事讲述整个事件。全面,精确,证据充分,且极具可读性……强烈推荐在2001年还未成年的读者阅读,而那些认为自己记得这件事的人——包括我自己——可能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事我们还不知道。 ——《新闻日报》
一次细致到分秒、充满悬念、揪心却又鼓舞人心的讲述,《坠落与重生》应该被看作献给这个独一无二的一天的纪念散文诗。祖科夫笔下的主人公——飞机机长、乘务员、乘客、消防员、办公室职员——就是美国的化身。他们极其普通,却在对一场恐怖事件的反应中证明了每个生命的价值。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部分温暖人心,一部分令人震惊。对于只有死者才知道的事,祖科夫也精心斟酌,巧妙呈现。作为“避免遗忘”的叙事,这本书是难以超越的。对缺乏9·11记忆的年轻人和未来几代人来说,《坠落与重生》是一本必读书。 ——《每日电讯报》
这个故事中有着庞杂的角色,对于一个技巧不够娴熟的作者来说,这足以毁掉一本书,而祖科夫则能得心应手地应对这种复杂……《坠落与重生》是一部成功的当代历史,它清晰而又感人至深。 ——科克斯书评
-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
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
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
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
◎编辑推荐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
第一次是罪犯,
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
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前男友跟踪骚扰、买凶杀害 + 警方坐视不理 + 媒体污名化报道,无辜的受害人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遭遇骚扰和暴力、受到死亡威胁的女性,保留证据,奋力求救,为何无人听见?
饱受白眼的“三流”记者,为何挺身而出,站在公权力的对立面,揭露警方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 调查记者清水洁全程追踪,秉持“人”的良心而报道,传递受害人的真实声音。先于警方找到实行犯,揭露警察与官方媒体的罔顾事实、操纵舆论的“共犯”结构。
■ 十幅照片还原侦破过程,直击逮捕现场。
■ 本作“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编辑选择杂志报道奖”,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
■ 此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出台。
◎内容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媒体评论
此书除了让我们重新审视公权力的体制内在、媒体载舟覆舟的能力,也揭示了这样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是促成社会之恶的原因,但每个人也都可以有所选择、选择自己不去构成社会之恶,甚至可以交付一己之力成就善的一部分。
——2019台湾OPENBOOK年度好书推荐语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用这种方式,清水洁在调查上面把警方绝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当然他绝对来不及救回被害者,但他尽到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责任,他不放弃把警方不愿意被大众知道的事实给揭露出来。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下,想一下。
——《杨照读书》
为了回应被害者的「遗言」而开始活动的清水记者,带着甚至是「愚直」的执念,最终将犯人和警察双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真的很精彩。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精神,这就是正义。我不常使用“感动”、“正义”等词语(而我这次使用了),所以我关于这部著作的感想,应该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 瀬木比吕志
-
绿眼睛
《情人》《广岛之恋》作者、法国国宝级大师、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杜拉斯唯一一本专论个人电影观的代表性著作,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电影手册》出品,力邀杜拉斯共同企划之经典特刊,家人特别授权、百年诞辰纪念发行
畅聊电影、文学、政治与私人记忆,激进年代的流行文化、社会热点,对谈欧美导演、诗人、思想家
收录家庭私藏珍贵摄影作品、片场剧照、亲笔手稿
直观立体呈现杜拉斯的生活印记与心灵世界
一比一复刻法文原版尺寸,高品质布面烫黑精装,极具典藏价值
编辑推荐
玛格丽特•杜拉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的法国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以颠覆性影像实践著称的电影人。1980年6月,杜拉斯受“新浪潮”摇篮、世界知名杂志《电影手册》编辑部邀请,推出电影专论特刊《绿眼睛》。
在本书中,杜拉斯介绍了拍片过程中的个人心路与思想脉络,以及对周遭世界与种种争议的看法。收录文章既包含《电影手册》编辑对杜拉斯的专访,也有杜拉斯与同时代备受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作家、导演的对谈,还穿插着与主题相关的信函、随笔或宣言、檄文。
作为一部关于艺术创作的箴言集、关于当代社会的省思录,《绿眼睛》有着杜拉斯一贯的行文风格:跳跃、拼贴、非线性的文本组织,极具破坏性和压迫感的高密度文字流,以及满溢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强大的精神魅力——孤傲睿智、愤世嫉俗,近乎孩子气的野性和好奇心。
这些文字营造出激情与柔情并存的对话场域,新增的60余幅照片则建构了一个以“观看”为基础的游戏互动空间,要求看书的读者在交错的视线中探寻深藏的真相:关于电影,关于写作,关于世界,关于自我。
◎ 杜拉斯阐述其独特电影观念的唯一专著,《电影手册》独家纪念特刊:
对于“何为理想影像”“电影与写作、阅读的关系”“小众艺术片与商业片各自召唤怎样的观众”“现代媒体泛滥的影响”等问题,杜拉斯抛出了犀利精绝的洞见,极致坦诚的行文,将你卷入奇妙电影理念的思辨漩涡。
◎ 作为跨界“作家导演”,抱怨制片商、嘲讽影评人,亦热烈推崇激发共鸣的创作者:
对于戈达尔、伯格曼、卓别林、伍迪•艾伦、伊利亚•卡赞等同时代名导演,杜拉斯一一“毒舌”点评,一针见血、爱憎分明。种种交往逸事与珍贵对谈,勾勒出艺术大师之间惺惺相惜的画面,天才灵光交相辉映、令人心折。
◎ 一部微观私人文学史,纷繁叙述中,杜拉斯作品里的常数俯拾可见:
暗藏在系列照片中的童年叙事、《广岛之恋》式的战争创伤记忆、作为流浪象征的犹太喻象、俄罗斯套娃般的层叠女性影像、对边缘群体的持续关注、带有鲜明印迹的主观新闻时评……串起杜拉斯宇宙,为解读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线索。
◎ 高品质布面烫黑方脊精装,一比一复刻原版尺寸和排版样式,极具典藏价值:
甄选细织平棉布、上质象牙白贴纸,高级亮光烫料跨材质烫黑。封面照片选用法国著名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布鲁诺•巴贝作品,大师镜头、精彩构图,定格文艺大家风采瞬间。法文原书恪守作者亲自授意版式,中文版一比一复刻,再现作者的强力在场。
* * *
■杜拉斯语录:谈电影与写作
✍ 想要拍电影,也意味着想要走出资本主义电影消费者的角色,从中挣脱出来,并且阻断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消费。很显然,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消费是所有消费恶性循环中最完美的一环。我们通过拍电影来控诉。
✍ 我与电影之间是谋杀关系。一开始,我拍电影是为了获取毁灭文本的创造性经验。现在,我拍电影是为了抵达图像并将其浓缩。
✍ 对我而言,电影的成功根植于写作的溃败。电影最主要的且具有决定性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写作的屠杀。这场屠杀如桥梁一般,将我们引向阅读本身。
✍ 我谈论的是写作。即使当我看上去像是在谈论电影的时候,我谈论的依旧是写作。胶片写作,对于我而言,就是电影。
✍ 一本持续前行的书如同潜在的生命。和生命一样,书也需要各种阻力、窒息和痛苦,需要放慢节奏,需要苦难,需要各种羁绊,也需要安静和夜晚。
✍ 当任何人都不拍电影的时候,电影是不存在的,电影从来没有存在过。但当任何人都不写作的时候,写作依旧存在,而且始终存在。当一切都终结时,在奄奄一息的灰色地球上,书写仍将无处不在。它在空气中,在大海上。
■杜拉斯语录:谈世界电影大师
★ 查理•卓别林:他是残疾的天才,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传奇意外,也是电影的巨大裂痕。从未有人在有声电影中达到过卓别林电影中无声的境界。
★ 伍迪•艾伦:应该是个很可怕的人,他肯定没有爱过生活里的任何事物。作品是由一些碎片和碎块缝合而成的,能看出缝合的痕迹。
★ 让•雷诺阿:在雷诺阿的电影里,爱情演得太过头,处处泛滥着善意。但特别爱他的《大河》,他或许是去世的电影人中最喜欢的一位。
★ 雅克•塔蒂:太爱他了,他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人。《玩乐时间》是部巨片,唯一一次我们可以说“真正出演的是人民”。
★ 罗贝尔•布莱松:巨人一般的存在。他是所有电影的奠基人。《扒手》和《巴尔塔扎尔的遭遇》这两部影片就能代表整个电影。
★ 让-吕克•戈达尔:他是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是世界电影最重要的催化剂。当感到孤独的时候,当想到其他电影人的时候,就会想到戈达尔。
★ 英格玛•伯格曼:从来没有喜欢过伯格曼,虽然之前认为自己喜欢他。《假面》和《沉默》都是过眼云烟。伯格曼和德莱叶,我们不可能同时喜欢两者。
★ 伊利亚•卡赞:或许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维度的美国电影人。他的工作区域带有国际属性。伟大的“犹太人”,用他的电影覆盖了整个地球。
★ 玛格丽特•杜拉斯本人:不喜欢杜拉斯的一切,但喜欢《印度之歌》《她威尼斯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卡车》《奥蕾莉娅•斯坦纳》。它们可以被列入迄今为止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媒体推荐
若想充分欣赏本书中的对谈和文本(最初发表在《电影手册》的一期特刊上),熟悉杜拉斯的电影、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是一项必要条件。这些对谈反映了杜拉斯对自己和许多电影导演及其作品的看法。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越南,在巴黎凭借小说《无耻之徒》(1943)首次登上文坛。她以实验性作家和电影人的身份著称,写作、拍摄的作品以“激进诗学”为特征,其中元话语和超文本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琴声如诉》《广岛之恋》《劳儿之劫》等)。在本书非正式的“围炉聊天”风格的行文中,读者会发现丰富的信息:关于杜拉斯对政治、媒体、文学和电影制作等方面的个人观点。大量的照片和电影剧照也是十分有价值的补充。
——《图书馆杂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著名文学家、导演玛格丽特•杜拉斯唯一一本专论个人电影观的代表性著作。1980年6月,杜拉斯受知名杂志《电影手册》编辑部邀请,参与其策划的特刊《绿眼睛》,随后编纂成书、正式出版。在这本书里,她回顾了自己在编剧、执导电影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涌现的种种思索,亦点评了卓别林、戈达尔、伍迪•艾伦、卡赞等导演的创作风格,也谈及其文学、政治观点与私人生活。本书还收录了60余幅照片,部分出自杜拉斯之子让•马斯科洛及其本人的珍藏,是杜拉斯作品和人生的历史见证。
-
新冠时代的我们
《质数的孤独》作者、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
在疫情期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他从数学概念出发,讲述大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反思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反噬。整部作品短小精悍,立足高远,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标本。
-
下沉年代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 延续《光荣与梦想》时间线的美国社会内层新史,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
☆ 一本书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四个人的一生,四个阶层的剧痛,一代人的失败挽歌
☆ 许倬云、刘擎、周濂、欧逸文推荐,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超20家机构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作品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年度最佳好书 | 《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政治作品 | 《新共和》年度好书 |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好书 | 《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 | 苹果iBooks年度最佳好书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好书 |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好书......
☆《纽约客》资深作家操刀,新世纪非虚构顶峰之作,入选 Slate 25年来最佳50本非虚构
————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唯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打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在主角的故事之外,此书如电影镜头般扫视美国近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绘成一幅文化、经济、政治交织的全景流动长卷。作者为政客纽特·金里奇、作家雷蒙德·卡佛、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唱歌手Jay-Z等人立传,以十位时代偶像映射出十种或回响、或沉沦的时代精神;也记下成千上万迷失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成千上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成千上万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沉默者,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
乔治·帕克指出今天的美国正在解体,旧日熟悉的机构,如地方小银行、工会会所、工厂厂房、教堂,以及地方活动主体的各种从事社会服务的“俱乐部”,正在逐渐消失殆尽。美国国内不仅有阶级的区别,还有人群之间的区别,个体也在寻找自己的属性和类别。各个群体,也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地位。社会成员中弱势者,又在争取个人完全的自由和平等。如此横切、竖切的后果,是美国最后会被切割成为许多孤立、离散的个人。——许倬云,历史学家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30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下沉年代》有点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试图通过一个年代,书写更为漫长的社会变迁。《纽约客》资深作家帕克巧妙地将大人物和小人物交错着写,兼顾造就时代的人和被时代造就(或毁灭)的人。——方柏林,旅美学者
如同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乔治·帕克的写作带着一股道义之力。《下沉年代》,一本横扫一切、铿锵有力、以至于每个人都应该阅读的作品。——大卫·格雷恩,著有《花月杀手》
《下沉年代》是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来发生的非凡故事。乔治·帕克写就了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读起来奇妙、亲切和真实。——戴斯特·费尔金斯,著有《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乔治·帕克呈现了我们生活和时代的历史,以洞察的眼光捕捉到我们失去的美国。——劳伦斯·赖特,著有《末日巨塔》
现在,那些在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中破碎的心灵和生命,为自己找到了雄辩的代言人和狂热的捍卫者:乔治·帕克。《下沉年代》是美国的悲剧,亦是文学的胜利。——大卫·弗鲁姆,美国知名时评人
独创,锋利,勇敢,至关重要。我这么多年来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之一。——凯瑟琳·布,著有《地下城》
乔治·帕克为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契约写出一曲忧伤但又如爵士乐般轻快的安魂曲。在这片越来越吵、难以抑制的土地上,你会为那些活在越来越沉默的绝望生活中的人们发笑和落泪。——大卫·M. 肯尼迪,普利策奖得主
————
结合小说般的叙事和严谨的纪实报道,乔治·帕克撕开美国表面下的破碎裂痕。通过贯穿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衰退,他以敏锐的眼光审视银行家和华尔街,同时追踪我们诸多经济基础设施的痛苦解体。他精准描绘了奋斗者和普通工人的肖像,对富人、野心家、乃至恶臭的名流进行了快照般的捕捉,生动展现了富层阶级与平民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美国国家图书奖授奖辞
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里,第一本能让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书,可能是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一部既详尽又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作品。——《西雅图时报》
一本兼具野心和慈意之书,以多重角度看待当下的美国。书中充满蜂鸣般的悲情和愤怒,对那些困在校准不当的金融机械齿轮的人们传达了特别的同情。——《纽约时报》
从沃尔特·惠特曼到约翰·多斯·帕索斯,从诺曼·梅勒和厄普代克到汤姆·沃尔夫和亨特·汤普森,小说家和记者总能在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发现顽强且机敏的个人主义,对机遇的坚硬信念,以及走出黑暗时代的道路。当下,帕克对国家现状进行了灰暗的描写,令人痛心,却也真实准确。他没有提供虚假希望,亦不给出好莱坞式结局,但是在另一种美国创造力中,在雷蒙德·卡佛式故事和爱德华·霍珀式画像中,在人的尊严和心灵中,他找到了一种力量——当人们因生活崩溃而深感孤独时,这种埋藏在肌肉记忆中的力量会爬升上来。——《华盛顿邮报》
《下沉年代》是一部将叙事推向极限的非虚构作品,直抵通常只有虚构作品才能达到的罕见层级。它写了一部伟大小说所能写尽的一切,但更为特别的是,它也完成了小说似乎不再愿意做的事——更为有趣,更愿意做实验。作者帕克迅速转换视角,打乱叙事,相信读者会在令人震惊的平行叙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Esquire》
《下沉年代》是一段献给迷失时光的抒情安魂曲,为了那些被裁减的梦想和屈服的希望。这本书让人着迷,也令人心碎,它是一部丰盈的艺术之作,展示了所有失去希望和允诺的美国人如何受苦。——《每日科斯》
作为《纽约客》特约作家,乔治·帕克是美国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就其敏锐性而言,《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此书更有感染力。——《金融时报》
一本庞大、高度原创的纪实作品,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新闻报道的未来并不黯淡。帕克的写作是一场险峻的冒险,让人为之侧目。——《纽约书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帕克出色的叙事如同狄更斯本人第一次将所有这些历史都融入一本书中。这本书事关各种各样的人,无论贫富,他们都陷入经济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持续风暴中。人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珍爱之物尽被销毁。帕克以绝对专业的纪实手法讲述了人们的故事,却比大多数美国当代小说敢于做到的要更加详尽,更有质感,当然,也更具野心。——《洛杉矶时报》
帕克发出一种异常清晰、充满人道的美国之声,它继承了纪实文学的传统,让常人生活超越日常。当我们的后代审视这个现代帝国的遗迹,并从中筛选出文化残骸,这样的美国之声便是延续久远的微小宝藏。——《独立报》
除了本身题材外,《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实验小说,以其书写的范围、对当代生活质感的体现及包容不同思想的方式,从扬斯敦的社区组织者写到自由主义互联网大亨,它会让读者们联想到“美国三部曲”和《无尽的玩笑》。诸如书写鲍威尔的传记体文章,发在《巴黎评论》中也并不违和,因为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真相,更是充满智慧、讽刺和惊人的想象力。——《巴黎评论》
帕克的叙事是文学性的,而非规范性的:他不提供政策建议,也不谋求崇高。如同一本伟大的政治小说,《下沉年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揭示了一个问题,但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这既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坚韧的故事。帕克的角色们会做出或好或坏的决定,享受意外好运和不幸,他们竭力维持,他们屈服于生活,接着又更加努力。他们的生活值得被细细讲述,不仅因为具有启发性,更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动人。——《华盛顿月报》
-
在别处
◇袁凌历时十三年写就,深汲每个离乡人的生命记忆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 ,一部城乡中国的变迁记录
◇真实故事计划年度“经典非虚构著作”诚意巨献
◇梁鸿、野夫、刘瑜、蒋方舟、朱学东读后诚恳推荐
---
故乡这个记录出生、成长、迁移、死亡的地方,牢固地寄存着每个离乡人共同的记忆 。
《在别处》是袁凌深汲生命记忆的个人自传散文集,成书历时十三年。他用柔软有温度的文字,忠实追溯了一个人的离乡与回归、青春到不惑的心路:孤身离乡的线索、在外漂泊的孤寂、城乡沉默的变迁、自我成长的印记……
从小县城去到大城市,从候车室回到出生地,真实记录了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一段城乡中国的无声变迁。
---
袁凌的语言和叙事,因对大地生活的凝神关注而绵密细致,如清泉缓流,点滴注入,持久涤荡。人物因此充满情感并富于层次,乡村也因此重又恢复它的丰盈、灵性和坚韧的生命力。
——作家 梁鸿
袁凌是我喜欢的那种作家,始终面对巨大坚硬的现实,以刀刻斧斫般的文笔去解剖世界。
——作家 野夫
诗意对于有些人是生活的奢侈品,对另一些人则是必需品。袁凌写调查、写故事、写历史、写现实、写社会、写个体,不管写什么,他的文字上面总有一层毛茸茸的、轻轻颤动的诗意。
——作家 刘瑜
袁凌比我们都有耐心。生活是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河,冲碎一切曾经完整的、坚固的、长久的。只有他,溯流而上,在生活的废墟上,固执地去寻找支离破碎的人生意义。
他带领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回家。回家的路没有地图,唯一的指引,是一首幽暗的孤独者之歌。
——作家 蒋方舟
从故乡到异乡,告别无知顽劣的童年,到心怀愁绪永远不停奔波的成年,每一个挣扎沉浮在这个时代还没被吞没的人,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多么微小,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通过它们,同样可以观照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代人的命运。
——媒体人 朱学东
-
弃猫
村上春树2021新作,终于完整谈起父亲、自我、回忆与猫。
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被忘记,有些事则会被时间重新提起。
————————————
“某个夏日的午后,父亲和我一同去海边遗弃一只猫。”
故事始于猫,也止于猫。
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村上家族的往事,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
“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无穷地累积,才让我这个人长成如今的模样。”
〇
村上冷静书写父亲的整个人生,将自己与父亲漫长的隔阂、决裂与和解转换为看得见的文字,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展示,父亲人生中经历过的动摇与恐惧,如今成为了村上对世界的迷茫与不安。
村上也写到真实的历史,反思战争,批判恶行,思考个体与集体间的对立,找寻单个人生与世界历史间的关联。
〇
自我存在意义的认同、与世界的隔阂、承接家族历史的艰难,这些村上文学的根源问题都在本书中得到展现和解答。这是村上用大半生时间酝酿终于写下的人生之书。
〇
“我拼了命把它写了出来。作为写作之人的一个职责。”——村上春树
————————————
〇部分推荐语:
【阎连科】
村上春树的《弃猫》,以平实的笔墨写了父亲波澜起伏而又深水静湖的生命,在娓娓的文字背后,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不言。这本小书真正对应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的可见在海面,八分之七的不见在海下。与其说《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写的是父亲,倒不如说是写了儿子与父亲遥远的距离。这种父与子的距离和距离的空白,才是村上不言的书写。
〇
【止庵】
在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这是最沉重的一篇,虽然篇幅无多。历史的分量,现实的分量,记忆的分量,作为个体活着的分量,都是弥足珍贵、值得书写的东西。
〇
【史航】
原来村上此生也有绕不过去的一段路。他在这条真相之路上一步一步虔敬从容地走着,比他跑步时的身影还动人。
〇
【李敬泽】
没有人知道一只被遗弃的猫是如何回来的。它在家里,但它自闭在它自己的内部,伤口愈合,但它长在了伤口中。
村上春树直截了当地将自己的父亲比为那只弃猫。《弃猫》只是一篇散文,但对村上来说,它就是一部书,关于他的生命之根本的书。
村上一直遥望着父亲,这个人是否杀过人?他经历了什么?
在这样的遥望中,村上形成了他对世界的态度,他的所有小说原来是从这里出发的,他无法信任、无法理解他的世界,他和父亲的联系在于,他也成为了那只自卡夫卡的海边归来的弃猫,永远在而不在,永远在自己的内部流浪。
这个小说家,他一直讲的就是弃猫的故事。他酷爱跑步,这或许也是下意识的身体反应,一个弃猫的奔逃。
〇
【祝羽捷】
回忆从“弃猫”开始,“弃猫”像一种隐喻,无论多么不愿意面对冷峻的现实,残酷的真相总会像猫一样找到回家的路,袭上人的心头,存在于意识内部。这本书简短有力,以儿子追寻已故父亲的经历为线索,从含情脉脉的亲情中揭开了战争的残酷,反思个体和集体之间的矛盾,喟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偶然性。父亲吟诵的俳句,是平凡人生命中的浪漫,驱赶了生命的虚无感,是人性里不愿屈服的温暖。
〇
【荞麦】
从历史的洪流和死亡的缝隙中召唤出父亲。是年老后的村上对自己最遥远的回眺,对生之虚空的叹息。
〇
【蒋方舟】
有句话说“一个人衰老的标志就是开始像自己的父亲”,在这部作品中,村上春树遁入了他父亲的身体里,以父亲的目光去看,以父亲的灵魂去经历,其中的伤感因为父子二人共享同样的记忆而加倍浓重。
-
与荒原同行
美国,1960年代。 “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 “戴维•布劳尔。” 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执行董事,地球之友创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护的代言人”。 在布劳尔担任执行董事期间,塞拉俱乐部的会员从七千增长到七万七千人。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影响着美国有关土地、海洋和大气利用方面的立法。对于美国垦务局而言,布劳尔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以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这本书记录的是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与布劳尔同行的分别是: 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自认为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很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分子,其实是环境保存分子。 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 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而布劳尔“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保存主义者”。 三场旅行,一个时代的声音。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我们,是否还能与荒原同行? -
我是艾利
一位42岁的泰国性工作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诚实写下自己因为家庭贫困,被逼无奈从事色情业的经历。她曾经到过日本、香港、新加坡,受过虐待,吃过很多苦,曾盲打误撞成为黑社会大小姐,也曾过过挥金如土的生活,几次被抓入狱和遣送回国,最终因为在监狱内做文书工作而出版本书,经历非常曲折传奇。 从来都是别人为弱势群体代言,这一次,塔娜达·萨湾登以可贵的勇气写下了自己曾经作为性工作者的经历,让我们了解那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本书荣获2010年泰国丛满纳文学奖金奖,国内《环球时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网易、新浪网等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 通过地下色情业这个缺口,我们其实看到社会的众生相,包括赌博、贩毒、执法人员腐败等各种社会问题。 作者曾和你我一样,有自己的家庭,却一步步迈上堕落之路,经历非常坎坷,她虚荣也天真,被欺骗过也被爱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性黑暗和光辉的两面。 -
我们的命是这么土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这是袁凌的家乡,也是这部小说集中每个人生活的地方。他们当中有在煤矿事故中失去眼睛,一身伤痛地回到家乡的中年人;有一身旺盛青春在大山深处犹如困兽的年轻男人;有出国打工染上艾滋病客死异乡的年轻女人;也有翻越大山只为打一个电话给自己安排后事的老婆婆……这些故事来自土地,也终将被埋入土地,而袁凌用深情而克制的文字写下了他们的命运,使之得以被见证。 这样的乡村在当下中国并不罕见,这片土地曾经丰沛鲜明而神奇,而现在,它黯淡、受损、贫瘠,但几千年以来至今,这片土地依然在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庇护与慰藉,也在为看似遥远的城市文明提供生存根基——如同我们大多数人的家乡。而那些人,他们沉默地挣扎着、卑微地祈求着、也郑重地感激着,他们不乏尊严,正如那些与我们血肉相连的父老乡亲。 我们需要一支犀利的笔写下中国乡村现状,我们更需要这样充满温度与细节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回到乡村,重新认识土地上的人们。因为家乡从未真正关闭通向她的道路,认识他们,也是认识我们自己,他们的命运,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命运。 愿我们都成为寻路者中的一人。 -
猎奇之旅
光怪陆离的纽约张扬着怎样一种大都市的性情呢?本书中的三部作品,向读者做了栩栩如生的描述:引人入胜的奇闻轶事,悲欢交加的修桥工人,世态炎凉中的名人生活,──噢,这就是纽约。 -
艺术史的艺术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 本书是目前介绍艺术史研究的最优读本。它令整个艺术史领域“陌生化”,彻底反映出这一领域的基本过程和假设。 ——诺曼•布赖森(Norman Bryson) 哈佛大学教授 这本书将激发出有价值的讨论和思考。并且编者所持的批判性立场,让它不止于是一本引人瞩目的文集。 ——罗伯特•S.尼尔森(Robert S. Nelson) 芝加哥大学教授 -
我們最幸福(增訂版)
☆亞馬遜讀者五星書評,授權多國語言出版,中文版銷售突破10萬冊! ☆增訂版收錄芭芭拉‧德米克新寫的長篇後記:金正日辭世後,北韓依舊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牢籠,近萬字的內容解析金正恩如何以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元首之姿,鞏固看似垂危的政權,並補述六名脫北者的生活現況。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榮獲「2010年英國年度圖書獎」 入選「2011年美國國家書卷獎非文學決選作品」 《我們最幸福》是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英國圖書獎評委 芭芭拉‧德米克用一種引人注目,而又讓人難忘的方式為人們展示出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朝鮮向來是個外人難以深入、臆測的一個祕密國度。 夜空中,整個朝鮮地區都是黑的,那黑暗訴說著人民深不可測的痛苦,有時卻又穿插著零星微弱的希望曙光…… 與燈光閃耀的南韓相比,北韓好似黑夜與白晝。在這裡,飢荒奪去了數百萬人的性命,製造和貿易幾乎停止,經濟崩潰,醫療機制失敗,人們習慣行走在要跨越屍體倒臥的街頭。 朝鮮曾遭受兩次悲劇。第一次是朝鮮半島分裂的二戰結束時,史達林扶植金正日作為蘇聯在朝鮮的代理人;第二次悲劇是蘇聯的崩潰。在後蘇聯時代,朝鮮遭受電力、自來水和食物短缺之苦,金日成和金正日藉機創造了個人崇拜的一種痴迷的支持,自我監督的社會。本書透過生動地描寫六個勇敢脫北者的悲哀生命,投射出現實生活中集權主義的本質。 《我們最幸福》作為一個故事確實引人入勝,但實質上則是一種政治信息的描述:看這個極權主義鎮壓下,可怕的朝鮮共和國是如何成功地讓人民對外部世界完全一無所悉,以及他們如何避免內部政權垮台?其中究竟暗藏了什麼樣的詭計? 從六名平凡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對北韓有了超乎以往的認識。 《我們最幸福》追溯六名北韓人超過十五年來的生活──在這長達十五年以上的混亂時代裡,他們遭遇金日成去世,他的兒子金正日在無人挑戰下接掌大權,以及蔓延全國的大饑荒,這場災難奪去全國五分之一人口的性命。 獲獎新聞工作者芭芭拉‧德米克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過去從未見過的國度,她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活在今日最壓迫的極權主義政權下會是什麼感受──這是個歐威爾筆下的世界,沒有網路,廣播與電視選臺鈕全固定在政府頻道上,就連表露情感也會遭到懲罰;在這個警察國家裡,告密者受到獎賞,而無心的言論很可能讓人終生監禁於古拉格。 德米克帶領我們穿過政府的重重檢查,進入到北韓深處。從謹慎而敏銳的報導中,我們看到她的六名主角──他們全是尋常的北韓平民──戀愛、養家活口、懷抱野心,以及努力求生。然後,一個接一個,他們終於發現自己被政府背叛,而我們全程參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我們最幸福》是極權主義文獻的開創之作,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
血疫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卡尔•约翰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个大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地球上好几种最危险的病原体。 “大自然并不平静,我很高兴,”他这么说,“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咱们就当大自然很平静好了。所有怪物和猛兽都有平静的时刻。” “扎伊尔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问。 “我们抵达金沙萨的时候,那儿根本就是个疯人院,”他说,“我们知道那里的情况很糟糕,我们知道我们在和某种新病毒打交道。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流感那样,通过空气中的悬浮液滴传播。假如埃博拉能轻易通过空气传播,今天的世界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会怎么样?” “人类会少很多。假如一种病毒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那么你想控制住它就非常困难了。我心里想,假如埃博拉具备高致死率,又能通过液滴传播,那么全世界就不存在安全的地方了。与其在伦敦歌剧院被传染,还不如去爆发中心工作呢。” “你担心那会是一次威胁整个人类的危机吗?” 他盯着我。“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种能抹平人类的病毒。” “唔,我想有这个可能性——当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我并不担心那个。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 “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不担心?” 他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的沉思表情。“假如一种病毒能减少一个物种的密度,那么这种病毒也许还是有用的。” 这就是大自然。仔细想一想,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
失落年代
本书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集,中青报“首席记者”林衍用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历史记忆”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挖掘,旨在使历史中的错误得到应有的检讨。“家国天下”关注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个体户生存状态、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育之思”反思中国的教育现状,思考如何真正实现公民教育。“中国面孔”讲述了五个中国人的故事,反映了转型期国人的焦虑与困境。“法治社会”则聚焦公民社会的发育,关注如何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民的自由与权利。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创意写作书系: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帮助你写出心灵深处的真实故事,不仅带给你新鲜有趣的想法,更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动笔,锻炼一下你的“写作肌”。 作为国第一位获得创意写作终端学位并回国任教的高校老师,李华通过自己与学生多年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非虚构创作过程,激发并鼓励你写出自己的故事。内容涵盖: 自由写作 回应写作 影评写作 回忆录写作 人物采访与报道 想象力写作 -
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50美分,不到5元人民币,就可以帮助一个贫困孩子驱虫,增加他们留在学校的概率; 1.98美元,不到13元人民币,可让一个贫困家庭得到一年的洁净饮用水,降低儿童死亡率。 没错,一个小小的援助就可能改变地球上另一个人的命运,而无数的“小”举动将会带来多“大”的改变呢?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克里斯多夫•D.尼可拉斯、雪莉•邓恩夫妇继畅销书《天空的另一半》之后,再次带我们踏上一条关乎人类责任的希望之路,并告知我们如何成为它的一部分。 这里有治疗暴力的医生,有前往非洲为年轻女孩创造受教育机会的普通美国女孩,这里有无数公益人士、企业家、普通人、曾深陷困境并获得过帮助的人,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向世界的不公及人类的困境宣战。 本书通过19个触动心弦的故事,用最深的洞见,最大的诚实,呈现世界各地的公益人士、企业家、普通人如何用细微的力量去减少贫穷、降低暴力事件、提高教育等,桩桩件件都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同时也在改变我们自己。 本书叙述震撼翔实,思考科学审慎,并充满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观察以及对助人的方式、奉献和生活的关系等多角度思考,给人启示,并为期望施予帮助的人提供了切实的渠道和步骤。传达的正能量能改变每个人,震动山河大地,鼓舞全世界。全球知名人士盛赞,比尔•盖茨夫妇,比尔• 克林顿,希拉里•克林顿,安吉丽娜•朱莉,美国前总统卡特,蔡澜最喜欢的美国作家安妮•赖斯,《绯闻女孩》主演、著名影星布莱克•莱弗莉等动容推荐。比尔•盖茨表示,“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每个人都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比尔•克林顿说,“本书带来一个重要的提醒,我们不可能做每一件事,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做点什么”。 《波士顿环球报》评论,“看完这本书,读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渴望在这世上做点什么,会更加投入,并且,真切地活着。”本书作者说过一句话,发人深省,这是一条希望之路,像往常一样,我们从试图鼓舞他人开始,而以自己收获力量告终。 送给想要更好地活着的你,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力量,最终都将帮助到我们自己。 -
子弟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失重”故事,作者杨潇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思考者、幸存者、信仰者、流浪者,他们外在的生存状态和内在的心理世界。这些苍凉悲歌而又饱含深意的瞬间,像是个体的不幸,又像是一代中国人无法躲避的命运。作者深情而又节制的文字,更能触发我们的感受与思考,这世间苦难深重,我们应该如何诚实地生存。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