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布朗肖

  • 变异的思想

    作者:让-吕克·南希,布朗肖

    解构对传统或各种文化经典和传统的解释,不是要从经典到解释。不是从经典到经典或到什么伪经典,而是把经典带往原初的问题,带往它最初还未发生的视域,因而经典都还原为文本,通过回应我们时代的新问题,消除人类的等级观。在个体生命的书写中,变异地书写传统文本,因而,变异——不是一个词,如同德里达的解构和延异,因为它一直在变异之中。变异的解释不是曲解经典或文本,而是在绝对尊重文本的同时。回应文本自身内在变异的要求。变异的思想不是为某个学派、某种主义和理论、某种宗教教义辩护,而是试图在变异的书写中。让传统文本把自己带往未知的对方,敞开一个新的未来,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探索和追问把传统的文本带往它未知的对方。
  • 变异的思想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内容简介 或者说,变异的思想不是为某个学派、某种主义和理论、某种宗教教义辩护,而是试图在变异的书写中,让传统文本把自己带往未知的对方,敝开一个新的未来,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探索和追问把传统的文本带往它未知的对方。变异的书写是形成生命个体的书写——不可能书写的书写,并以此来召唤未来的汉语思想。 本书为“西方哲学理论与实践书系”中的一本。本书共分献给德里达、思想的共通体、开端的解构以及汉语思想的变异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爱与共通体,否定的共通体,唯一神论的解构,基督教的解构,抹去亚玛力:记得与德里达和圣经传统一道遗忘,代替的“主体”与以撒的“捆绑”,触感神学,论幻象,筷子吃筷子:陈洲的“筷子——梯子”等内容。 -------------------------------------------------------------------------------- 目录 编者序 献给德里达 一、整全他者 二、感谢(归给)雅克·德里达 莫舅 三、德里达,向你致敬,向我们要成为的盲者致敬 四、留步,过来 思想的共通体 一、爱与共通体 二、否定的共通体 开端的解构 一、唯一神论的解构 二、基督教的解构 三、尼采:一颗心的经验 四、抹去亚玛力:记得与德里达和圣经传统一道遗忘 五、在谱系学与童贞女生子之间:本源与本源性在《马太福音》 汉语思想的变异 一、代替的“主体”与以撒的“捆绑” 二、触感神学 三、“一无所剩”:庄子《逍遥游》的无余书写 四、论幻象 五、筷子吃筷子:陈洲的“筷子——梯子” 六、刘小东的“烧耗子”:表皮的事件和生命煎熬的形象
  • 来自别处的声音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来自别处的声音》汇集了布朗肖晚年所写的几篇重要文论。论路易-勒内·德·福雷的诗歌的卓越文章将诗人从被遗忘的作家队伍里拉出来,并且阐明了这位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福柯写过一篇名为《外界思想》的文章,论及布朗肖的虚构作品。《我所想象的米歇尔·福柯》以半虚构、半评论的形式对福柯的友谊做出了回应。 这声音不在“此地”(此地是他乡),而是来自“别处”。布朗肖以旁观者的姿态经由外部来反思自身,对其他作家、哲学家的评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辩护。 当未知对我们质疑的时候,当话语向神谕借声音——这声音不谈论此刻,却迫使倾听之人竭力摆脱现状,以求回归自己,仿佛还未成就的自己——的时候,这话语往往偏执、傲慢、苛刻,无视我们,将我们从自己那里夺走。
  •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作者:[法]莫里斯·布朗肖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莫里斯•布朗肖的晚期代表作。 •在这本小书里,布朗肖直面“共通体”(又译“共同体”)这一貌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思想,他紧随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贯的幽晦风格对此展开了最为澄澈的言说。 •如其标题所言,此书保持着某种不可言明的特点。如若必须对此展开言说,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言语?布朗肖认为,“这是这本小书托付给其他人的问题之一,与其指望他们做出回答,不如让他们选择把它带在身上,或许还拓展它。” •它物理体量上的小,与它思想容积上的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意义上,这本小书同时也是一本“大书”。 内容简介: 一方面,《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所回应的共通体的迫切要求正在这个世界里遭到遗忘,甚至这一遗忘的后果也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源于一个隐秘的共通体,那既是书文的共通体,也是爱的共通体。阅读共通体的书写,首先就面对着共通体的缺席。然而,至少为了试着在黑暗中没有方向地向着这一共通体接近,有必要倾听几个不愿言明自身的模糊的声音。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否定的共通体”,下半部分为“情人的共通体”。如同布朗肖的绝大部分写作,这本书表面上也充当了另两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论:让-吕克•南希的哲学论文《非功效的共通体》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记述《死亡的疾病》。但根本的问题,共通体的问题,就像在南希那里,首先指向了乔治•巴塔耶。在这场无形的谈话中,巴塔耶首先以隐晦的姿态,提出了共通体的要求。在“二战”期间的“无神学大全”的写作里,巴塔耶再次提出了与迷狂体验有关的“交流”的问题,并在手记里留下了让南希和布朗肖着迷的关于共通体的明确定义:“否定的共通体”。虽然南希对巴塔耶的研究重新点燃了共通体之思的火花,但这个可以说从巴塔耶文本的裂隙中寻得的定义依旧神秘。围绕着这一定义的晦暗光芒,布朗肖再次把共通体引入了外部的黑夜。 杜拉斯的记述就被这个黑夜笼罩、包围,并且,男人和女人达成的情人的共通体,就暴露在这夜晚的时间下。布朗肖试图在此证实的,恰恰是这个浸没了共通体的黑夜所具有的力量,因为这力量在消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了巴塔耶意义上的真正的共通体:共通性的丧失也是共通体的铸成。为了理解这看似悖谬的论断,为了进入共通体的这极为陌异的关系,有必要唤起列维纳斯的观点,恢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根本的不对称性。只有他者的死亡能让“我”走向共通体的敞开,只有走向绝对他异的外部,把自身交给无限的黑夜,“我”的有限的孤独才不会一个人承担。 共通体总在铭写秘密的友谊。巴塔耶的友谊,他自己最早为《有罪者》一书定下的副标题,纪念着他同那些没有记录名字的朋友们的友谊;布朗肖的友谊,他为1971年的文集所定的标题,向包括巴塔耶在内的朋友们发出了敬意(并且,正是纪念巴塔耶的文章决定了这个题目)。而这本小书,凭借其批评的工作,再一次召唤了布朗肖同巴塔耶、同杜拉斯、同列维纳斯、同南希的多重友谊。情人(amants)的共通体,不也是友人(amis)的共通体吗?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线。
  • 未来之书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布朗肖以一种充满激情和焦虑的学识向我们谈论了普鲁斯特、阿尔托、布洛赫、穆齐尔、亨利·詹姆斯、萨缪尔·贝克特、马拉美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甚至是将来某一天的最后一位作家。《未来之书》汇集了布朗肖为复刊后的《新法兰西杂志》写的文论,这些文论被包括福柯、德里达、罗兰·巴特等在内的新一代法国知识分子固定阅读,对后来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始终在路上,始终已成过去,始终在场于某个开始——陡然一下让人屏住呼吸,但却铺展开来似一场回归,似永不停息一再开始——歌德说:“哎,在前世里,你大概是我的姐妹或是我的妻子。”——这就是叙事要走近的事件,它虽颠覆了时间关系,却显示了时间,让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是叙事本身的时间,用转变叙述者时间的方式进入叙述者时间,在这变化的时间里,在想象的同一时间内,在艺术试图实现的空间形式中,种种殊异而短暂的迷醉同时而生。
  • 导读布朗肖

    作者:(英)乌尔里希·哈泽,(英)威廉·拉奇

    如果没有莫里斯·布朗肖,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文学理论将是不可想象的。雅克·德里达、保罗·德曼、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这些关键性的理论家都受到了布朗肖作品的深刻影响。 这本浅显易懂的导读: 1.“一个观念接一个观念”地介绍布朗肖的作品,并将它们锚定在具体的历史和知识语境之中; 2.考察布朗肖对文学、死亡、伦理学和政治的理解,考察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 3.甚至把布朗肖最复杂的观点也清楚明白地阐释给初学者; 4.概述布朗肖的作品对批评理论所产生的持久影响。 对于那些想要把握当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法国思想的读者,最好的建议当然是从头开始:从布朗肖开始,从这本导读开始。
  • 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跟传统小说不一样,在《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里,故事情节不存在,空间被最小化(发生在他的房间里)。这是布朗肖对自己的呢喃,或者更确切地说,布朗肖的对象是一个陌生的“我”。否定喧嚣的世界,作家抹掉了“我”,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意图。布朗肖写作《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仅仅是为了使之成为一个文本,成为一种文学。 这部小说的时间参照是不存在的。布朗肖寻找的是“另一个时间,一个更古老、古老得可怕的时间”。这种时间的不存在性导致了写作的重复,同时也导致了现在的不存在和“这一次的不存在”。 所以会发生什么呢?我确实想过回避,想要卸下重负托付给他人吗?更确切地说是不让自己看到那个陌生人,不去打扰他,抹掉他的足迹,从而使他所完成的事能够分毫不差地完成,从而使这件事不是为了始终处于事件边缘、事件之外的我而完成。它的发生应该像电闪雷鸣般爆发、轰响、神圣,而我能做的只有无限地接近,抓住其中的不确定,维持这种不确定,坚持住绝不退让。是在以前吗,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那个像哨所的小房间里,在那里,已经消失的我却远没有感到从自身解脱,反而觉得有义务保护这种消失的状态,维持这个状态,从而使之延续下去,永远延续下去?不就是在那儿,在不属于任何人的极度悲伤中,我被赋予了以第三人称谈论自己的权利?
  • 等待,遗忘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遗忘自哪里开始?记忆自哪里结束?思考遗忘,让人意识到思考自身之开始的不可能。思考遗忘就是思考记忆。这种辩证将等待置于显而易见的地方。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中,什么也没有说,一切都消失了。 ……“小说”、“叙事”和“批评”在布朗肖的世界里不断减弱,使得在《等待,遗忘》里仍被容许说话的只有语言本身——那不是任何人的,既不是虚构的,又不是反思的,不是已被说出者的,也不是仍未被说出者的语言,而是“在它们之间,像这片有固定空旷的地方,事物在它们潜在状态的蓄聚”。 思想静默的迷途,在等待中从自身回到自身。 通过等待,离开思想的事物回到已成迷途的思想。 等待,是不失去方向的迷途之地,是没有游荡者的颠沛流离。
  • 最后之人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最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向“零度写作”的转变是通过对“最后之人”的叙述实现的。“最后之人”是尼采意义上的末人,他以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面对着黑格尔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与大循环封闭之后的历史境况。在上帝死去之后,对死亡和终结本身的描述是对残剩之物的肯定,不再有否定,在那里,一个人在场却已没有任何人了;在那里,甚至死都是不可能的,知识已是对不可能性的经验,是非知识了! 自从这个词得以受我运用,我即表达出一直以来我心中对于他的想法:他是那最后之人。事实上,他与其他人几无任何差异。他是比较隐淡,但并不谦逊,不说话便显得专横。或许应该默默地将某些想法套用到他身上,再由他自己将之轻轻地甩弃……
  • 福柯 / 布朗肖

    作者:布朗肖,福柯

  • 死刑判决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布朗肖是出了名地晦涩难懂,然而这部可以被笼统地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作品,却很可能是布朗肖十余部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最容易进入的一部。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甚至非常奢侈地,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二战开始前后,法国巴黎。更诱人的是,它有一个自传体框架,包含着一个爱情故事、悬疑故事、神秘故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带有哥特气息的恐怖故事。如果认真起来,你还能从中读出政治寓言和圣经叙事的痕迹。那些喜欢接受挑战的读者也不会失望,因为这篇叙事仍然具有很强的先锋性。作为布朗肖的第一部“récit”作品,它开启了布朗肖对这一独特文学体裁的实验,继续着他对于“纯小说”梦想的探索。事实上,在布朗肖的所有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死刑判决》或许是迄今吸引到最多评论与研究的一部,足见作品的魅力和它在布朗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每当坟墓向我敞开双臂,一个强大的念头都会在我心中升起,把我带回到生命这一边,是什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是我的死亡发出的冷笑。但要知道,我即将前往之地,既无劳作,也无智慧、欲望与争斗;我将进入之所,无人进入。这就是最后一搏的意义。
  •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汇集了13篇布朗肖论卡夫卡的文章。从卡夫卡开始,到卡夫卡结束,这是一部向文学大师卡夫卡致敬的书。卡夫卡对布朗肖的影响在布朗肖的著名文论《文学空间》里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当写作成为“祈祷的形式”,毫无疑问写作是出自其他形式的,即使在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界的视景下,写作已经停止成为作品,卡夫卡在宽恕的时刻认出了文学的追寻者,并且明白不应该再写了——一个字也太多! ……卡夫卡想毁掉其作品,可能是因为他认为那必会倍增众人的误解。在此混沌的研读过程里,我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就是映射在某些残篇、未尽作品之上,被所识与被所掩的部分光线,因而,总是更加加剧了那些作品的分裂,最后碎裂成细尘那般大小,如同总是与道德脱不了干系的遗作,在面对这类多半遭到长篇大论的评论所侵袭的寂静之作,这类成为可以无限发表题材的未刊之作,这类沦为历史注脚的永恒之作时,不得不扪心自问,是否卡夫卡自己,早就在辉煌的胜利中,预感到同等程度的灾难。
  • 文学空间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莫里斯·布朗肖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理论家及小说家。1955年,他出版了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空间》。在该专著中,作者通过分析马拉美、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写作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构成文学的“力量”或者说“文学空间”是什么等理论课题,认为写作就是寻求作为“作品”的某种东西成为可能的那个时刻或那个点,文学空间就是死亡的空间。在寻求小说和评论的新途径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极限体验,即把死亡设想为“终极的绝对考验”的体验,对后来法国的意指学派、日内瓦学派和社会学批评学派等的文学批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黑暗托马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黑暗托马》为布朗肖的第一部“虚构作品”。此书的英、德文译者都不讳言其翻译甚至阅读的困难性。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 “脱离表象的王朝”,而这正符合《黑暗托马》的阅读经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动力、原因的一场爱情,轻浅地难以让人有明确的形象,但这些没有形象的意象却又如同噩梦般让人难以舍弃。 一部不安定的作品。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的附录将此书放在混乱时代的推荐书单,可说是意外地恰如其分。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在他著名的讲座中盛赞《黑暗托马》是一种“幻想的实现”。对于中文读者而言,《黑暗托马》中文版的问世,无疑能够补充法国思想中的失落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