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评论

  • 我的美术史

    作者:魏尚河

    本书以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交叉的方式打断现代―当代绘画的线性思维,形成一种互动的节奏,在并置与穿插中让历史自我呈现,从而使读者重新阅读“美术史”。 在对现当代五十余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解读中,作者尝试从多元视角出发,有哲学、美学上的讨论,部分地涉及社会学与心理学,同时包括技术层面和其他信息,形成层次丰富的叙述。 本书见解独到,语言平实,并附有艺术家的照片及作品近三百幅。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初稿写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傅雷只有26岁,刚从法国留学归国不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了教学,他根据留学积累的资料以及多年来钻研的体会,边授课边为学生陆续编写有关世界美术史的讲义,1934年离校后又将讲稿重新整理、补充,写成此书。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 作者:高名潞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描述,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有关“墙”展的主题讨论,包括第六章至第九章。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用历史描述的方式回答“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并从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所关注的问题及其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区别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它。在第二、三、四、五章中,我们将从“社会现实主义绘画运动”、“反艺术的观念艺术”、“仪式化的行为艺术”和“中国前卫艺术的生存空间”等几方面勾勒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媒材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往往还不只在材料本身,而是具有强烈的主题意味。比如,绘画虽然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但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199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的一些绘画潮流,如“伤痕”、“乡土”、“理性绘画”、“新生代”、“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它们确实在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现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旧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育系统,在中国,它的写实技巧和写实主义图像学原理始终发挥着在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没有的作用。尽管摄影在1990年代末开始流行,绘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仍然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 印象之光

    作者:【法】左拉

    本书集结左拉论述马奈及其作品的几乎所有文字。左拉通过对马奈及其作品的论述,阐述其美学学说的基本思想。这些文章最初于马奈画展前一年结集出版,论述严肃、客观而富有条理,为一个当时不被理解并受到攻击的艺术家进行了辩护,构成了左拉作为文艺批评者为捍卫自然主义美学立场进行的一场睿智的文字争鸣。在这本书中,左拉那充满热情、极其感人的篇章,让左拉和马奈这两个被历史紧密联系起来的名字永不分开。
  • 瞥见死神

    作者:T·J·克拉克

    《瞥见死神: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为一本艺术欣赏日记,记述了作者自2000年1月起在洛杉矶盖蒂中心访问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数十篇日记均就具体的绘画细节和观看感受对诸多古典绘画名作进行详细分析和记录。其中以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的作品为最多,包括《平静的风景》、《被一条蛇杀死的一个人的风景》、《暴风雨的风景》、《有波吕斐摩斯的风景》、《福西翁的尸体被抬出雅典的风景》、《红海之口》、《受洗的基督》等近30幅作品,也包括莫奈的作品和安东尼奥•波拉尤奥罗的《教皇西斯都四世墓碑》等青铜浮雕作品。作者不厌其烦地将作品放大再放大,对不同取景框中的作品进行了细节解读,甚至多次解读,其写作形式极具实验性色彩。作者是一位近期在国内颇受关注的著名艺术史家,其作品尚未为国内所引进出版,《瞥见死神: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文字通俗易懂,翻译也很准确流畅,是一部几乎没有学术和专业壁垒的艺术欣赏型作品。
  • 罗斯金散文选

    作者:约翰.罗斯金(英)

    罗斯金是英国19世纪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艺术评论 家。他的散文长于说理,精于分析,工于描绘,作品内容大多 是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重大问题及现象的思考和 评述,其深邃的思想,非凡的气度,鲜明的爱憎,博大的情怀 往往使人在获得教益的同时而生发高山仰止、大河奔流之 慨叹。 本书从罗斯金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野橄榄王冠》 以及《现代画家》等著述中选译了部分经典之作,共计10 篇。
  • 视觉的人质

    作者:贾晓伟

    当人们在画架前从传统的视觉愉悦转变为现代的精神迷惘时,绘画在很大程度上也从对灵魂的震撼走向对眼球的吸引。现代绘画除了一堆光怪陆离的符号,还有什么?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寻找到什么,每个人又都可以从中批判些什么。”这一方面表明了现代绘画的暧昧性,一方面也为立秋者提供了广阔无比的自由空间。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绘画札记,与其说是一种波德莱尔式的美学解读,毋宁说是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梦的解析”。在作者诗一般的思想断片中,哲学与绘画已互为表里;而在细密善感的文字背后,分裂的思想与变形的美丽却“诗意地栖居”在一起。
  • 阵中叫阵

    作者:李小山

  • 艺术的民主

    作者:王春辰

    本书是国内最资深、前卫的艺术批评家王春辰先生为当今国内艺术批评界贡献的又一部力作,由作者近年来的随笔集合而成。本书敏感地反思并重估了当代艺术、绘画、水墨、影像、艺术史观五个主题,将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和发展产生影响。
  • 芝麻与百合

    作者:约翰·罗斯金

    《芝麻与百合(英汉对照)》出自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学者约翰·罗斯金之手,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欢迎的一本。作者对现实中的诸多错误思想进行了冷静而犀利的批判,并用幽默而机智的语言,提出了许多独树一帜的深刻见解。这些见解时至今日仍然焕发着智慧的光芒,发人深省。
  • 蓝围巾男人

    作者:马丁·盖福特

    《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最私人和隐秘的场所——画家的工作室。通过书里记叙的日常交谈,读者可以从心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看到弗洛伊德这位当代的艺术大师工作方式的内在核心,从而理解肖像画的确是通过两个人——画家和画中人面对面的交流所创作出来的一件艺术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在慢慢地建立起来,用弗洛伊德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笔一笔地画出了肖像。《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不是一部传记作品,而是一系列的特写:大师在工作,大师在饭店里与作者交谈,大师在出租车里及大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等等。《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中的主人公是与毕加索、贾科梅蒂及弗朗西斯•培根等大师为友的著名画家,《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的作者也是一位与乔治•奥威尔和W.H.奥登齐名的著名艺术评论家。
  • 独自叩门

    作者:尹吉男

    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近十余年来百象纷呈,蔚为大观,已成为国际艺术界的一股引人注目的现象。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尹吉男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中国艺术的这一新动向,并以独特的犀利笔法、潇洒文风,对于这一新潮流中涌现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及流派予以深刻批评,不仅富于洞见,而且语言精彩,引人入胜。 作者自述: 不少朋友劝我写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之类的书,那本该是当代史学者必须干的事。我的兴趣眼下还不在于此。对于艺术我或许是个很主观的人,一个艺术品和艺术现象触碰了我的视线并不一定都会产生结果,只有触碰到了我的心灵才会写点什么。这本书中的文字差不多是我“写点什么”的一个结果。因此,最恰当的书名莫过于“独自叩门”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之门我都能叩开,机会虽然很多,但契机却很少。有的时候也难免为徘徊的过程“写点什么”。我的文字无疑义成了每个读者平心来面对的门,不管叩开与否,一切都要随缘。开门所及,或许是有心人的迷惑,或许是无心人的风景。 谈艺术的文字不是鸟类学。本来很平易近人的东西已经让理论家说得过于玄秘啦,逼得大众对之特别看待。如果衣冠不整,心存他念,真是不敢踏入艺术殿堂的大门,一见艺术家使张皇失措。我总觉得,艺术只有在一个人平视的时候才能看得见,因为它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东西。仰视只会看到苍茫的云雾以及缭乱的星空,而且对人格化的脖子也不公平。我逐渐体会到,艺术其实是每个人的生活因素;对于自己,我常常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我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更不希望与我振动数相近的朋友们产生仰视的疲惫,包括对我的文字。其实,读者的有艺术感受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两个人平视的时候才更易于沟通、理解,以至于产生灵魂间的友情。 并非所有主流艺术当中的人或作品都能造成我“写点什么”的契机,只不过是很有限的一部分。这原因很多,比如说,有些与我隔得太远;有些没能勾出我个人的内心问题;有时自己对“写点什么”发生了厌倦;还有的时候无暇动手,神游到别处去了。总之,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本身是否需要。我本心是不想把对艺术的说三道四当成与个人生活太远的职业,生怕自己的勉强扰乱了别人平素的节奏,谁都不轻松。 说起副题“近观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的“近”字的含义,大致有两层:一是在时间上离现在很近,二是在空间上离我很近。说到底我是想不自觉地达到在近处能使心灵看个明白的亲切状态,并与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客观地说,书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作品也有不属于主流的,但对我生活过的那些“时刻”却很特别,他(它)们导致了我“写点什么”的契机,使我的个人生活多了一些内容。近观的视线容易清楚,而且可以平视。一旦自己回顾这些近观所得,就觉出很多文字的背后都有故事或情结,的确与生活史有缘。 把门叩开时希望平视到一张朴素的脸,我想读者也希望生活充实,这才是艺术的真谛!用个人阴谋使大家失常,那是帝国主义。好在这一点我已及时警觉。 尹吉男记于北京
  • 画布上的声音

    作者:聂作平

    这是一本关于油画的小书,不过300多页,但却融合了作者的深度思考。 作者聂作平,这个生于天府之国的汉子,以难以抑制的心情,用文字记录下这些划过夜空的璀璨星辰,创作了这部力作————《画布上的声音》。 全书几乎对所有的油画大师和他们的名画都用心的进行了“刻画” ,如果说大师们是在用画笔诉说,那么作者便是文字的最佳阐释者。聂先生不仅是在传示画布上的声音,更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文中处处可见肺腑之言, 我摘一段对莫奈的感想----任何时代的评论家几乎都可笑的落后于他们的时代,更落后于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和艺术家。如果尖锐一些的话,我认为评论家事实上都是一些吸着艺术家血液的虱子,他们从不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他们的全部努力既无助于新的艺术手法的诞生,反而是一种有害的垃圾。中国如此,西方亦如此;画坛如此,文坛也不例外。
  • 噪音

    作者:梁文道

    本书是梁文道的文艺专栏结集,分为“纯粹音乐怎么听”、“音乐原来不会死”、“悲剧照常发生”、“电光幻影迷什么”、“电视末日到了吗”、“娱乐到底是什么”六个部分。梁文道以多年的阅读、观察,谈论自己喜爱的音乐和电影,对电视和娱乐也有独到的体会和看法,或许能让读者在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里重新思考“噪音”的存在,而它们又如何在无形中影响甚至塑造着社会文化和生活。
  • 清园谈戏录

    作者:王元化

    此书为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近年谈论戏曲的专题文集,其中包括《京剧与传统文化丛谈》《胡适与京剧偶记》《谈折子戏》《谈基础与流派》《京昆丑角戏》《由伍子胥所想到》《秦腔赵氏孤儿》等篇章,作者以鉴赏的眼光看待京戏,首先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鉴赏是要满足艺术享受,而这种艺术享受包含了剧中的思想意蕴、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作者写这些文章,不仅是出于爱好,而且更是意在探讨中国文化传统资源中“至今仍在吸引我们、令我们感到喜爱的那些东西”。并告诫青年朋友:没有技巧,就没有京剧,但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内涵,如果光遵守京剧前辈的规矩法度,而不能像前辈一样去理解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懂得像前辈一样在表演上展出风格和气派,就只能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模仿。书后附有《王元化谈戏著述一览》。 序言 京剧与传统文化丛谈 写在《丛谈》之后 谈样板戏及其他 再谈样板戏 京剧的即兴表演 京剧杂谈钞 胡适与京剧偶记 附:胡适日记摘钞 谈折子戏 谈基础和流派 对《长生殿》的一点理解 京昆丑角戏 京剧《伍子胥》 由伍子胥所想到的 附:辨儒法 汉剧《宇宙锋》 川剧《帝王珠》 秦腔《赵氏孤儿》
  • 拉斯金读书随笔

    作者:拉斯金

    拉斯金是英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演说家,同时,又是一位散文大师,拉斯金学识渊博,语言华美,引经据典,在19世纪的英国散文诸家中,拉斯金独树一帜,具有广泛的影响。《拉斯金读书随笔》是拉斯金各个时期的作品精选。
  • 陰翳禮讚

    作者:谷崎潤一郎

    本書開篇之作<陰翳禮讚>從電器用品進入日式建築所帶來的美學尷尬談起:前所未有的明亮,無所不在的電線,和木構建築格格不入的瓷磚……然後又說關於廁所,日本人無疑富於詩意的想像力,由於小屋「一定建在離主屋有一段距離之處,四周綠蔭森幽」,蹲在被紙窗濾過的幽光中,不但可以沐浴芬多精,還可以一邊辦事一邊聆聽風聲、雨聲、鳥叫蟲鳴(包括蚊子、蒼蠅嗎?),於是,住宅中最不潔的場所一變而成為最雅緻的地方。 「當人們將那冰涼滑溜的羊羮含在口中時,會感覺到室內的黑暗宛若化作一顆甜美的方塊融化於舌尖,即便原本不怎麼好吃的羊羮,味道也會因此增添幾分異樣的醇厚。……我曾受邀參加某茶會,會中上了道味噌湯,那赤褐色的濃稠湯汁平時飲用時雖從不引人留意,但在朦朦的燭火下,看到湯汁沉澱在黑色漆椀裡,實在讓人覺得那顏色既引人深思又秀色可餐。此外,以醬油之類為例,京阪地方在食用生魚片、醬菜、燙青菜時使用口味濃郁的『溜醬油』,那黏稠又帶光澤的油汁,多麼饒富陰翳,與幽暗多麼調和!另外,諸如白味噌、豆腐、魚糕、山藥泥、生魚片的白肉切片等,這些表皮是白色的食品,如置於明亮的處所,色澤也無法引人垂涎。 再怎麼說,即使拿白米飯為例,以黑黝黝的木製飯盒裝盛,再置於暗處,不僅視覺上美觀,亦能刺激食欲。那剛炊熟的純白米飯,若我們猛然揭開鍋蓋,在熱騰騰的水氣由下竄起之中,將之盛入黑色器皿。如此,那一顆一顆如珍珠般泛著光的米粒入眼時,只要是日本人,任誰也會感受到米飯的珍貴!如此想來,我們可以明白,我們的料理之所以往往以陰翳為基調,與幽暗有著切也切不斷的關係。」 ──谷崎潤一郎 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通篇要抒發的,不是「日本雖然沒有歐美現代化,可是日本的美(或日本人的美意識)卻勝過一切」或「外來的新生事物粗暴地破壞了古老的日本的美」之類的牢騷,而是,我認為,意在言外的、不帶排他性的樸素問句:「當我們義無反顧地追求進步時,能否冷靜自省,我們的一切營為,是否同時也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生活品質變得更好?」並宣示重新取回幾乎要讓渡給他者的、對於美的詮釋權。 ──吳繼文
  • 前卫之痒

    作者:刘柠

    本书为新生代学者和专栏作家刘柠先生近年艺术评论文字的结集;为“独立阅读书系”之一。 本书谈艺术不拘泥于艺术本身,而是把艺术放到其赖以生成的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力求再现其艺术背后的发生机制。本书分三辑。第一辑:人生即艺术。一些在艺术史上并非赫赫有名的画家、摄影家,但其风格独特,颇具影响,如蕗谷虹儿、竹久梦二等。最是经历传奇,属于那种“人生即艺术”型的艺术家。通过对他(她)们生平及艺术风格的描绘、评价,再现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史、文化史。第二辑:前卫之痒。该部分为上海《艺术世界》的评论专栏,谈的都是与前卫艺术有关的问题,话题涉及中外,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理论性。第三辑:中国前卫。中国的前卫艺术已成为一个世界现象,也构成了中国经济泡沫的一部分。何以认识、评价它,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这部分通过对中国前卫的一些总体性评价及个案分析、评论,展现中国前卫的一个侧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物质繁荣及前卫艺术被“提前”政治正确化,直接促成了本土前卫艺术成为经济泡沫的一部分的现实,也使相当一部分“前卫”艺术的前卫性沦丧,真正成了克莱门特•柏林伯格话语中的“后卫”艺术。因此,前卫艺术在当下,是一个颇暧昧的定义。我们已然无法再像十五年前那样,对冠以“前卫”名义的艺术一概脱帽、鼓掌。曾几何时,动静颇大的实验电影、先锋戏剧和小说等先锋文化运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庶几被人遗忘,目前势头正猛的前卫艺术的前途也很难说。事实上,当“前卫”呈现向“后卫”蜕变的症候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其生死存亡甚至也未必取决于其“钱途”。(刘柠)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傅先生在书中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傅雷先生年轻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这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 补充,于一九三四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作者时年二十六岁,对西方美术史已有很深的造诣。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及其名作,生动洗练讲解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本版重配大师画作三百余幅,紧扣没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比,形象解读,感性表达,易于领悟。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从西方文艺复兴初期的乔托,历全盛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至十七世纪的大师伦勃朗、鲁本斯,更包括十八、十九世纪的几位名家近二十人,傅雷之评述均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且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得其平衡。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大师及其名作,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生动洗练,深入浅出。重配大师画作三百余幅,紧扣每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比,形象解读,感情表达,易于领悟。
  • 罗丹艺术论

    作者:[法] 罗丹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 上世纪三十年代,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翻译本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重编彩图本紧扣大师谈话,将二百余幅美术名作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更利于名作的欣赏和名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