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当代艺术

  • 艺术的阴谋

    作者:河清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 Andy Warhol

    作者:Editors of Phaidon P

    在线阅读本书 ANDY WARHOL "GIANT" SIZE is a spectacular visual biography of the life and career of Andy Warhol.Weighing in at 15 pounds, this enormous book is packed with 2,000 images and documents, many rare or previously unpublished.Taking its inspiration from Warhol's over-the-top nature, ANDY WARHOL "GIANT" SIZE depicts the major events, people, works and moments in the artist's life tol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by subject.As Warhol almost never threw anything away (from restaurant receipts to postcards), the featured material in the book has been painstakingly compiled.As the publisher of The Andy Warhol Catalogue Raisonn+, Phaidon was granted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an array of public and private image and memorabilia archives and collections, including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in New York and the Andy Warhol Museum in Pittsburgh as well as the holdings of many Warhol collaborators, friends, and photographers of the period.The large-format of ANDY WARHOL "GIANT" SIZE enables the reader to explore in detail hundreds of fascinating photographs, letter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art works, film stills, tickets, receipts, celebrity head shots, notes, press clippings and ephemera all featured in this one of a kind publication. The book also features illuminating texts by insiders Bruno Bischofberger, Ronnie Cutrone, David Dalton, Kenneth Goldsmith, Ivan Karp and Peggy Phelan.What is unique about ANDY WARHOL "GIANT" SIZE is that it provides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public and private life of Warhol and in many cases also reveals the stories behind his art works.The book provides amazing comparisons between his work and his life that have never been demonstrated visually in such a way before.For example, it not only features Warhol's famous "Mao" series, but also includes ephemera from a 1982 trip to China (his passport, boarding pass, a souvenir from his hotel, etc.) alongside a photo of Warhol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with an official Mao portrait in the background. This important new publication includes a staggering quantity and array of colorful material including: Warhol's birth certificate, citing Andrew Warhola' was born on 8/6/28 in Pittsburgh; childhood photographs of his family; the magazine tear sheet showing the first article he illustrated for Glamour when he arrived in New York in 1949;numerous photos of Warhol with his mother; artworks for gold shoes he created in the 1950s; a letter from the MOMA dated 1959 in which the Director of the Museum's Collections rejects a work of art Warhol offered them as a gift; photographs of Warhol posing with Edie Sedgwick in a New York fashion shoot; personal letters from Mick Jagger and Liz Taylor; pictures of Warhol in the office working on Interview; pictures of Warhol private views; a series of shots of Warhol in drag; the program from his Memorial Mass on 4/1/87 and his gravestone.ANDY WARHOL "GIANT" SIZE is the only publication available that features Warhol's entire life, work and words in one book.The visual biography offers a behind-the-scenes look at the New York art scene of the 1950s to the 1980s,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an artist who continues to be endlessly fascinating to thos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art world.
  • 安迪·沃霍尔

    作者:[美] 约瑟夫·D. 凯特纳二世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对艺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预示着我们对大众传媒形象的视觉感知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对名望和财富的追求中,沃霍尔把自己也塑造成一个大众传媒的超级明星。本书对沃霍尔的整个艺术生涯作出了一个全面的评述,主要探讨了他从20世纪50年代的商业插画家为创作起点,到60年代的波普明星,从70年代上流社会的肖像画画家,到最后的十年间,把艺术创新和创作中令人惊叹且精妙绝伦的多种创作技巧加以融会贯通的创作历程。通过研究沃霍尔的工作室—著名的“工厂”的发展变化,以及他在电影和大众传媒“偶发艺术”领域的各种尝试,旨在对这位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进行一个完整的介绍。
  • 自由的有限性

    作者:邱志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观念艺术兴起,面对新的艺术形态,传统批评失语。邱志杰发表了十几万宇的论文,激烈批评中国艺术中泛滥的庸俗社会学理论,提倡艺术语言自身的实验性,引发了美术理论界影响深远的“意义问题讨论”,促进了中国的非架上艺术在学术层面的深化。本书前半部分是对当代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的艰深思考,后半部分则是其本人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实验艺术家的创作体验,为读者理解实验艺术提供了鲜活的个案。
  • 艺术史的终结?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史研究对象不再限于“高雅艺术”,而扩展到“低俗艺术”;艺术史研究范围不再限于西方艺术,而扩展到非西方艺术;艺术史研究方法不再限于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扩展到吸收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如阐释学、符号学、女性主义等。这意味着,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将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本书选编了20位欧美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对艺术史学科的历史、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论述。
  • 关系美学

    作者:[法国]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因其《关系美学》一书,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关系美学》成为策划和艺术专业的必备读物之一。“关系美学”是伯瑞奥德提出的一个理论,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探索。本书概括了90 年代当代艺术实践的特征,对于定义当代艺术的最新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揭示了艺术实践在社会变迁中,如何将互动的人际关系作为抵抗消费主义的前线,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创作和世界的新型关系。
  • 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作者:[德] 安瑟姆·基弗

    本书是德穆兹和基弗之间从2003年春天至2009年之间的谈话集成的访谈录。这些谈话既可以单篇阅读,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读,起点已经在某个角度上给出了方向。 他们的谈话围绕着火、水、气和土等基本元素,围绕着《旧约》和《新约》中的叙述以及在佛教思想中起核心作用的空,追踪一切过去之物的复返或轮回,追问德国的历史和欧洲的历史,对基弗关于浩劫(Shoah)的深入研究进行专题讨论——尤其是通过基弗对策兰诗歌的“回应”。因此,这本访谈录探讨了基弗的艺术哲学和神学基础,探讨了他的艺术学和文化学立场以及他的工作和世界观,引导人们根据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基弗无比丰富的作品。 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斥着各种关于“终结”的言说,“艺术的终结”更是无处无时不在被宣扬着。在基弗看来,艺术家乃是“一个持续的没落者。他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始终只能围着酒罐转,当他要接近酒罐时,他就像恩培多克勒那样掉进去了”。艺术面临危险,但几未没落,艺术在没落中升起。这是一个积极高调的书名。本书借助这个书名,希望在这个终结感、没落感日益增强的时代里,让我们仍然对艺术、对哲学、对生活,抱有一种向上的期待和希望。
  • 杜尚之后的康德

    作者:蒂埃利•德•迪弗

    本书是前卫理论家蒂埃利•德•迪弗的代表作,对杜尚的意义做了极其充分的学理阐释,其宽宏的视野、深入的剖析,令人耳目一新。全书8篇文章,围绕着前卫艺术史的一个核心论题从多个层面展开。作者认为,虽然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风格的联系,但是杜尚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其作 品 主题——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运用这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美”一词),揭示了杜尚和达达主义激进的实验与主流的绘画现代主义之间隐藏着的联系。本书第一部分涉及杜尚大名鼎鼎或臭名卓著的《泉》,特别深入地挖掘了当年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第二部分讨论了杜尚从绘画向现成品的转变,从特殊艺术向一般艺术的过渡,管装颜料和空白画布也因此得到重新理解。第三部分考察了康德在第三批判中用“艺术”替换“美”带来的审美与伦理后果。第四部分试图重建现代主义的“考古学”,从而为我们对后现代境况的重新理解铺平了道路。
  • 现代与后现代

    作者:河清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分为两部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用者把“现代性”归纳为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全书旨在论证自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原则,正是西方陷入深刻的危机,故有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与此同时,作者在题外话中,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因此,实有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必要性。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作者专攻西方艺术史,在历史地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形成和“后现代性”现象的产生之时,不无个人的创见,想必对海内外学者有所启发。
  • 当代艺术之争

    作者:(法) 马克·吉梅内斯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此书围绕1990年代法国爆发的“当代艺术之争”,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并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独辟新径。但它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重建美学批评维度、重拾审美论证,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 本书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 另类准则

    作者:[美] 列奥·施坦伯格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藉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
  • 艺术与物性

    作者:迈克尔·弗雷德

    《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顶峰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木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了里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此中译本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译出。在长达74页的导论与新近撰写的“中文版序”中,弗雷德详尽地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批评生涯,澄清了广泛的议题,尤其是阐述了他与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分歧,明确了他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他在近几年当代艺术研究中所捍卫的价值。
  • 走向公众

    作者:【德】鲍里斯•格洛伊斯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被认为是美学经验的来源,那么艺术不再具有优势地位。相反,来源于主体和世界之间的艺术和曾经给艺术合法地位的任何美学话语必须也必定服务于削弱它。继鲍里斯•格洛伊斯近作《艺术力》和《共产主义后记》之后,本书试图避免使用具有牢固地位的美学和艺术的社会理解——它们总是承担观者和消费者的位置。让我们重新考虑艺术生产者的位置,不要问艺术像什么,或者从哪里来,以及它为什么存在第一位置。收录于《走向公众》之中的文章引发诸多思考,尤其是在当下存在的如何使个人和公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协调共处的两难问题上更是如此。为了理解公众表达形式对个人利益形式的影响,放宽视野,思考两者各自存在的局限极为必要。
  • 什么是当代艺术?

    作者:【美】e-flux journal

    什么是当代艺术?首先,为什么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才被问及?进一步讲,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一问题放在20世纪种类繁多的艺术运动批评理论总结的背景下加以讨论?当代艺术的描述界限如此模棱两可,以至于没有哪个艺术家因为自己的作品是“当代艺术的”而感到自豪,也没有哪个艺术家因为创作任何形式的作品而深感耻辱。事实上,对艺术运动的讨论已经深深嵌入当代艺术讨论的范畴之中,难道仅仅是因为是对单一的霸权的对“主义”的追求吗?本书收录世界知名艺评家12篇文章,包括两位中国作者。
  • 后现代之后

    作者:邵亦杨

    《后现代之后:后前卫视觉艺术(修订版)》帮读者解答为什么当代艺术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恐怖的作品?为什么有的作品中甚至有鲜血、烂肉?这还算是艺术吗?难道令人震惊是艺术的目的吗?艺术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前卫艺术再次独占鳌头,绘画“死亡”了很久之后,它怎么又回来了?现代博物馆如何展示这些新的作品?理论如何解读这些作品?新的美学观念形成了吗?等相关后现代相关问题。
  • 穿越后现代

    作者:邵亦杨

    本书以穿越后现代为主题,着重阐释和分析当代西方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趋势,特别是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当代西方艺术如何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困境和面临的新问题,继《后现代之后》之后再次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一个不再受主义和理论束缚的时代已经来临。
  • 当代艺术的主题

    作者:简·罗伯森

    简·罗伯森等著的这本《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 、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 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 、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 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 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 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 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当代艺术的主题》第二版分析了来自各种不同种族、文化和地理背 景的艺术家(包括将近2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量材料、技法、理论观 点和风格方法。在时间上,它正好构成了影响深远的H·H·阿纳森的《西 方现代艺术史》和《西方现代艺术史:80年代》的一个姐妹篇,从而将现 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推进到真正的当下。
  • 占卜者之屋

    作者:菲利普•维赫涅,郑道炼 编

    《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是“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的展览主画册。该展览是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关于黄永砅——这位出生于中国、工作于巴黎的艺术家的首个回顾展。黄永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身为厦门达达的领袖,黄永砅着迷于创造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身份,他将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与中国的禅宗和道家思想乃至当代现实结合起来,不断与既定的历史与美学观念针锋相对。旅居法国后,黄永砅继续并深化着他的艺术创作。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次展览所涉及所有黄永砅作品的图录及黄永砅的参展年表。第二部分为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侯瀚如、菲利普•维赫涅关于黄永砅的论文,黄永砅1980-2003年的文章、笔记,黄永砅专门词汇表等内容。
  • 视觉的思想

    作者:孙周兴,高士明 编

    《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18日至1O月21日,中国杭州)的论文集,收录了会议的大部分论文(另有七篇文章构成一组,收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本次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现象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德、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近五十位哲学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参加了会议。代表主体是中国学者,会议工作语言是汉语。 与以往的现象学哲学会议或者一般哲学会议相比较,本次会议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这是国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艺术家与哲学家的聚会。如通常所见,艺术家倾向感性,哲学家趋于理性,虽然在今天的思想视野里这个说法已经大成问题了,但从这两类人的举止行状、思想方式、表达风格上看,这个差别恐怕仍旧是存在的。我作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策划人和组织者,事先一直怀着一种担心,恐怕两方面弄得不可开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这两类人还是可以交流的,也表明艺术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 其二,本次会议是在杭州市印象画廊里举行的。在一个地下的画廊里搞一个艺术一哲学的学术会议,以后会不会有我不敢说,但至少在我们这里是前所未有的。会议主办者在画廊里做了一个名为“大地上——具象表现绘画艺术展”的展览。华裔法籍著名艺术家司徒立先生甚至专门从巴黎弄来了一批法国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展出,加上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的几位艺术家的一些作品,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画展。置身于绘画艺术的背景里讨论艺术现象学的问题,味道自然有点特别。 因为有了上面两点,本次会议就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也是一次有趣的大会。据我所知,本次会议所收论文的数量在历届现象学年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 当代艺术做什么

    作者:陆兴华

    《当代艺术做什么?》,本书具体阐释了当代艺术现状和发展,以及空间该如何发展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