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七十年代

  • 小天堂

    作者:柳营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吴川,纯净透明,冷静体贴,不动声色里,掺杂了阴郁自卑。他身材瘦小、相貌普通,没有学历也没有背景。他享受过盛开的青春,但生活却很快被现实的沉重、生活的空虚、前途的无望、自我的迷失所充斥,但生活往往在峰回路转处,让人见到尘埃中的小天堂。
  • 红底金字

    作者:刘仰东

    《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的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引用古罗马时期一个诗人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这也正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那个年代,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政治气候风起云涌,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来说,回忆所引发的,常常是带有反思意义的沉重话题。而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则不尽然。他们的生活中,尽管也甩不脱“各项政治活动”,受到那个时代或多或少的影响和感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涉世,除了形式上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不可能身心完全卷入一场政治风潮中去的。当年的孩子回忆当年的生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成年人是两码事。本书再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视角。
  • 七零一代的鸡零狗碎

    作者:万一

    “生于七十年代是幸福的,十五岁做文学青年,十八岁组乐队做愤青,二十来岁住地下室冒充艺术家,三十岁开始发福搞腐败。”《七零一代的鸡零狗碎》记录了生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的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和生存状态,没有故作深沉和自恋式的剖析,而是用有趣、飞扬的文字记录了一系列成长琐事,并从中传达出一代人特有的精神气质。 全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系列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的小品文,关于童年、青春、成长、理想、情感等等,文字中充斥着调侃反讽、黑色幽默、恶毒搞笑、超级无厘头,以至于七零一代的人生在万一的笔下宛若无数场浓墨重彩、挥霍无度的狂欢,只是在沉渣泛起的狂欢背后,冷不丁会射出一支忧伤的小飞刀,一下命中我们的软肋,令我们彻底崩溃、忧伤得灰飞烟灭。万一的幽默就是这样高级而聪明。 第二部分是用关键词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七零一代备忘录》,从食、玩、用、穿、看、听、学、事等八个角度还原了七零一代的共同记忆,是七零一代不能或缺的怀旧大宝典。 这本书的设计同样值得称道,设计师用拼贴、政治波普等手段,把时代的记号融入了所有图文,令每一个小细节都有惊喜,不仅怀旧,而且时尚有冲击力。
  • 留学北京

    作者:[英] 吴芳思

    1975年,作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十名赴英学习的中国学生的交流项目,吴芳思和另外八名英国学生到北京学习了一年。中国学生都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学习英语,以便继续进行“文化大革命”。可是我们却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吴芳思和同班的中国学生一样,有半年时间在工厂里,跟制造火车头的工人们在一起;或者在农田里,向农民学习如何捆白菜;在泥水里,学习如何插秧……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每个星期六上午,有两个小时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必修课。此外体育课也是必修的,包括练太极剑、推铅球和扔手榴弹。…… 但她还经历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这一“文革”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以及1976年清明悼念周恩来活动等一系列事件……
  • 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作者:沙蕙

    《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图文并茂,主要介绍了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现在我好像又能看见那时候的北京。满街都是卖天津煎饼的摊子,铁板上做出的面饼卷上油条和葱花。商店里整天放着崔健的歌。还有不知什么人唱的《北方的狼》。 我真想念那时的北京:什么事情都有种新鲜的活力。人们还没有体验真正的捻,日常生活也还没有经历本质的变化。
  • 七十年代生人

    作者:徐新军

    时间是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而我们,在用一条白手帕蒙着眼睛和伙伴们玩“摸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成年。
  • 七十年代

    作者:北島,李陀 主编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 我城

    作者:西西

  • 七十年代

    作者:北岛,李陀 主编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