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记忆

  • 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

    作者:惜珍(著),徐坚一(摄)

    本书是作家惜珍十余年来探寻上海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的结晶,也是她对那些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不懈寻访后的解读。书中选取了上海64条经典的马路中的20条,这20条马路主要分布在黄浦区和虹口区,这些马路及其马路上的经典建筑在书中均以图文相生的形式予以呈现。作者用寻宝者的精神和探索者的眼光呈现了这20条永不拓宽的马路的前世今生;用纪实的笔法,通过优美的文字,将这些上海马路的万种风情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马路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作者用文字,用故事保留了这些马路耐人寻味的一面。
  • 崇拜与记忆

    作者:陈蕴茜

    孙中山崇拜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政治和文化产物,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威崇拜的遗存和延续,又是国民党政权在构建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刻意制作政治象征符号、藉以整合社会、巩固其威权统治的一大创制,也是国民党利用国人对孙中山的爱戴、崇敬与祭奠的社会心理,有意引导和设计成为个人崇拜的精神产物。本书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理解孙中山符号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深化民国政治文化史研究。
  • 社会如何记忆

    作者: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to

    我们一般认为记忆属于个体官能,不过,有些思想家一致认为,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它叫做集体记亿或者社会记忆,于是,本书涉及的问题是:群体的记亿如何传播和保持? 作者在短短十多万字的篇幅中,为读者论证了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亿性知识,是在 (或多或少是仪式的) 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作者见解独到地关注于这类社会记忆中的体化实践而非刻写实践,这对研究社会、政治和人类学的学者来说,不无理论启迪。
  • 回忆空间

    作者:(德) 阿莱达·阿斯曼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 阿莱达·阿斯曼这本书不仅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化史的长廊,更为我们描绘了记忆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意义……这段旅程中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段在于,她揭示了记忆与灾难有着何等密不可分的联系。 ——伊丽莎白·布隆芬,《南德意志报》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激励更深入的研究。在近些年的文化学研究的相关论域中,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地位。 ——布里吉特·迈耶尔,法兰克福大学 1992年,著名埃及学家扬·阿斯曼出版了里程碑式的名著《文化记忆》,关注的是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作为记忆和回忆形式的嬗变……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化记忆》的延续和回应,她把目光投向了近代的文化记忆问题。 ——米夏埃尔·施密特,《文学批评》 《记忆空间》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作者多年来持续跟踪相关讨论,将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关注点、此前只受到泛泛研究的许多事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 ——大卫·米基雷,《文化诗学》
  • 重返1976

    作者:袁敏

    三十年前,一份伪造的“总理遗言”震惊了中国;三十年后,涉案人员现身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又将如何看待这件令他们付出了青春、爱情、家庭等惨痛代价的“总理遗言”案?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三十年前轰动全国的“总理遗言”案进行了追忆和记述,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以及对史料的抢救和挖掘,分析破译了那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谜团,客观、公正、全面地呈现了事件真相,尽述了那个时代这一案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复杂。 导读: 当我哥哥从关了十八个月的京城监狱放出来后,有一些媒体想采访他。我哥一概拒绝采访,他对媒体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都没有忘记:二十年内我们谁都不要说这个事情。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白云苍狗,世事沧桑,当亲历那个轰动全国的惊天大案的当事人开始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灰飞烟灭,而有些事情却无法留存空白。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应该让它留下痕迹,二十年内不能说的事情,三十年后应该可以说了。
  • 七十年代

    作者:北岛,李陀 主编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