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代汉语

  • 古代汉语八千词

    作者:吾三省

    《古代汉语八千词》除了在普通词语方面释疑解惑以外,也适当地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举人名地名为例。古人有名有字又有别号,有的一人有几个别号;古书中行文记事,除称人别号之外,还有以官爵相称的和以地望相称的,情况相当复杂。地名也是如此,许多地方在本名今之外还有古称别称,如果不明底细,往往会造成误会。为了帮助读者扫除阅读中所遇到的拦路虎,《古代汉语八千词》搜集了部分习见常用的人名地名资料,人名按时代先后排列,地名按行政区划排列,虽属一项小制作,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
  • 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

    作者:严修,杨剑桥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版)的配套用书。主要内容有“文选理解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串讲课文的实录)、“《古代汉语教程》练习参考答案”(对于教材所附练习的详细解答)、“补充练习与参考答案”(含有多种类型的习题及其解答)、“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的试卷样本及其答案)。全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古代汉语”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自学者的参考材料。
  • 辞源(第三版)

    作者:何九盈,王宁,董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一部兼收古汉语语词和百科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辞源》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性工具书,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辞书,阅读古籍必备,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常备。 《辞源》第三版借鉴吸收三十多年来辞书编纂的丰富经验和研究成果,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继承成果与特色,并以现代语言文字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语料,搜集现代学者关于古籍整理的优秀成果作为修订参考依据,将信息科技与语言研究结合,全面提升《辞源》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北京大学何九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董琨研究员任修订主编,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修订。 全书收字头14210个,复词92646个,插图1000余幅,约1200万字。 借助大型语料库,探求字、词的形源、音源、义源、典源和证源,择定字形,完善注音,修订释义,补充书证,力求音义契合、义例契合。 增收典章制度、宗教器物类条目6500余个,突出百科知识的贮存功能,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 古代汉语教程

    作者:张世禄

    《古代汉语教程》分“通论”和“文选”两大部分。“通论”部分从文字、词汇、语法和音韵四个方面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要点,“文选”部分则从先秦两汉直至唐宋的古代诗文中选取一些典型、有代表性的篇章,加以注释和讲解。两大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互不偏废,相辅相成。《古代汉语教程》信息量大,知识结构合理,并努力反映当代学术界的科研成果,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教程》第一版曾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教委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古代汉语教程》既可以作为各大专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和自学汉语言文字学的参考资料。
  • 古代汉语词典

    作者:《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编

    《古代汉语词典》收复音词约24000余条。复音词以语词为主,同时兼收了少量的百科性条目。总的原则是,从一般读者阅读古书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录古籍中常见的而又需要解释的条目。本词典按音序排列。一个字头有几个音项的,在正文排列的音序中,除在第一个音项的读者下出字头外,其他音项假如是声母或韵母与第一个音项不同的,也在另一读音下重出字头。单字头有两个以上音项的,按1、2、3……序号标音,一般以常用的读音放在首位。
  • 古代汉语(下)(修订版)

    作者:郭錫良等

    《古代汉语(下)(修订本)》内容简介: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工具课。本教材分上、下两册。《古代汉语(下)(修订本)》为下册,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常识、词羲分析举例、词羲分析举例、唐宋古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等。
  • 古代汉语(上)

    作者:郭錫良等

    《古代汉语(上)(修订本)》内容简介:学习古代汉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解放后,古代汉语的教与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并编写了一些这方面的读物。1961年文科教材会议组编写了《古代汉语(上)(修订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是一部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著作。多年来在全国高等学校和广大社会读者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由于教学的急需,并考虑到社会的要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努力以往的成就和经验,编写了这部《古代汉语(上)(修订本)》。
  • 古汉语虚词

    作者:杨伯峻

    《古汉语虚词》选择了百多个虚词,虚词中的多音词附于主要虚词之下。虚词的用法,不仅限于常见的;比较难解的,或者容易误会的,也顺便讲清楚。一个虚词有几种意义和用法,尽可能作明确的交代。这《古汉语虚词》有些提法和用语和我过去的书有所不同,我将另写一《古汉语虚词》来论述它。因为《古汉语虚词》只讲虚词 ,不是全面讲语法,更不讲语法理论,不便涉及。
  • 汉语史稿

    作者:王力

    《汉语史稿》(重排本)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教材。全书分语音部分;语法发展部分;词汇发展部分。讲述汉语史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发展分成等。原书三册,今合为一册。
  • 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配第三册/第四册)

    作者:董志翘、马景仑主编,董志翘、马景仑、方向

    本书是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三册、第四册配套的辅导教材。有七个单元,每单元均含 “重点难点解说”、“综合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三项内容。书末附四套期末试卷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进行自测。另外,书中附有100多幅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本书的主要适用于以古代汉语为考试科目的考研人员、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教材的大学师生,以及其他自学或使用该教材的人士。
  • 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配第一册/第二册)

    作者:马景仑、董志翘主编,马景仑、董志翘、方向

    本书是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配套的辅导教材。有七个单元,每单元均含 “重点难点解说”、“综合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三项内容。书末附四套期末试卷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进行自测。另外,书中附有100多幅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本书的主要适用于以古代汉语为考试科目的考研人员、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教材的大学师生,以及其他自学或使用该教材的人士。
  • 文言津逮

    作者:张中行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文言文的选注工作,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本中,作者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们怎样去克服,它将把读者引进美妙的文言世界。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
  • 古代汉语

    作者:王宁

    古代汉语,ISBN:9787200045918,作者:王宁主编
  • 古代汉语(第三册)

    作者:王力 主编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3册)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 古代汉语(第四册)

    作者:王力 主编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 古代汉语(第二册)

    作者:王力 主编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北京大学1959年度的古代汉语讲义只印了上中两册,1960年经过了又一次改革,另印了上中下三册,都没有公开发行。讲义编写主要由王力负责,参加工作的有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此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业1957级同学也参加了1960年度的古代汉语中下两册的文選部分的编写工作,研究生陈振寰、进修教师徐朝华也参加了上册的部分编写工作。 1961年5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選计划会议开过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写小组,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並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 编写小组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古代汉语教学方面一部分人力,分工合作,进行编写。 本书除由主编王力负责全盘工作外,编写小组内部再分为文選组和常用词通论组。文選组由萧璋负责,常用词通论组由马汉麟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文選部分执笔人: 萧璋(北京师範大学)刘益之(中国人民大学) 许嘉璐(北京师範大学)赵克勤(北京大学) 常用词部分执笔人: 王力(北京大学)吉常宏(北京大学) 通论部分(包括绪论及附録)执笔人: 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 祝敏徹(兰州大学) 编写小组的任务是艰钜的。北京大学的讲义只是初稿,距离公开出版的要求尚远。这次几个学校的同志在一起合作,除了肯定文選、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结合的总原则以外,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北京大学原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文選部分更换了一些篇目,重写了解题和说明,特别是在注释方面作了很大的变动。常用词部分变更了一些体例和解释,並且随着文選的更换而改变了词修的次序。通论的章节和内容也都作了很大的变动。 每一篇稿子都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传观並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人决定。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还经过全体讨论。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了这种讨论方式;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贯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的质量。 1962年1月,上册讨论稿出版。在这个时候,召集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丁声树、朱文叔、吕叔湘、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诸先生,姜亮夫先生也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会议共开了一个星期,主要是讨论上册的内容,但最后也对中下册的内容交换了意见。 上册讨论稿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后,陆续收到了回信。有些是集体的意见,有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1962年1月下旬起,我们开始进行上册的修订工作,同时考虑到,上中下三册应该压缩为上下两册,以便更适合于教学计划的要求。体例上也作了改动,把文選各篇的说明移作注解,或迳行删去。我们的修订工作除充分地吸收专家们和各校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外,还趁此机会再深入发现问题,改写了不少的地方,上册增加了一个单元,其他单元也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因此,直到同年7月底,才算把上册修订完毕。 本书全稿曾请叶圣陶先生审阅。 总起来说,这一本《古代汉语》上册已经四易其稿。我们知道其中的缺点还是很多的;如果有若干成续的话,那是和党的领导分不開的,也是和全国专家们以及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师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分不開的。我们编写小组虽然祇有九个人,但是这一本书的编成,则有千百人的劳动在内。我们谨在这里向曾提宝贵意见的专家们和同志们表示深切的谢忱。 最后,我们希望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随时不吝赐教,让我们能够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来修订这本书,使它逐渐趋于完善。 王力 1962年7月
  • 诗词格律

    作者:王力

    本书是王力先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名作,自出版以来,已售出几十万册。因作者的初衷便是将诗词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故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便于学习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本书长期受到读者好评的原因。全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等;第二章分别讲解律诗、绝句、古体诗的诗律;第三章讲词律,分为词的种类、词谱以及词韵、词的平仄与对仗三小节; 第四章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书后附录《诗韵举要》、《词谱举要》。此次再版又增加了一篇《诗律余论》,是本书出版后,作者对诗律部分内容的补充。
  • 古代汉语(第一册)

    作者:王力 主编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北京大学1959年度的古代汉语讲义只印了上中两册,1960年经过了又一次改革,另印了上中下三册,都没有公开发行。讲义编写主要由王力负责,参加工作的有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此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业1957级同学也参加了1960年度的古代汉语中下两册的文選部分的编写工作,研究生陈振寰、进修教师徐朝华也参加了上册的部分编写工作。 1961年5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選计划会议开过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写小组,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並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 编写小组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古代汉语教学方面一部分人力,分工合作,进行编写。 本书除由主编王力负责全盘工作外,编写小组内部再分为文選组和常用词通论组。文選组由萧璋负责,常用词通论组由马汉麟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文選部分执笔人: 萧璋(北京师範大学)刘益之(中国人民大学) 许嘉璐(北京师範大学)赵克勤(北京大学) 常用词部分执笔人: 王力(北京大学)吉常宏(北京大学) 通论部分(包括绪论及附録)执笔人: 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 祝敏徹(兰州大学) 编写小组的任务是艰钜的。北京大学的讲义只是初稿,距离公开出版的要求尚远。这次几个学校的同志在一起合作,除了肯定文選、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结合的总原则以外,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北京大学原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文選部分更换了一些篇目,重写了解题和说明,特别是在注释方面作了很大的变动。常用词部分变更了一些体例和解释,並且随着文選的更换而改变了词修的次序。通论的章节和内容也都作了很大的变动。 每一篇稿子都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传观並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人决定。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还经过全体讨论。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了这种讨论方式;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贯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的质量。 1962年1月,上册讨论稿出版。在这个时候,召集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丁声树、朱文叔、吕叔湘、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诸先生,姜亮夫先生也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会议共开了一个星期,主要是讨论上册的内容,但最后也对中下册的内容交换了意见。 上册讨论稿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后,陆续收到了回信。有些是集体的意见,有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1962年1月下旬起,我们开始进行上册的修订工作,同时考虑到,上中下三册应该压缩为上下两册,以便更适合于教学计划的要求。体例上也作了改动,把文選各篇的说明移作注解,或迳行删去。我们的修订工作除充分地吸收专家们和各校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外,还趁此机会再深入发现问题,改写了不少的地方,上册增加了一个单元,其他单元也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因此,直到同年7月底,才算把上册修订完毕。 本书全稿曾请叶圣陶先生审阅。 总起来说,这一本《古代汉语》上册已经四易其稿。我们知道其中的缺点还是很多的;如果有若干成续的话,那是和党的领导分不開的,也是和全国专家们以及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师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分不開的。我们编写小组虽然祇有九个人,但是这一本书的编成,则有千百人的劳动在内。我们谨在这里向曾提宝贵意见的专家们和同志们表示深切的谢忱。 最后,我们希望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随时不吝赐教,让我们能够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来修订这本书,使它逐渐趋于完善。 王力 196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