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汉语

  • 古汉语词汇纲要

    作者: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由蒋绍愚编写的,试图对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另外,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汇研究方面有丰富的成果,在词汇理论方面也不乏精辟的见解。但这些成果大多比较零散,而且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对传统训诂学进行总结、整理和创新,而不能墨守传统训诂学的条例和方法。《古汉语词汇纲要》的另一个意图是在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中努力把传统训诂学的成果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结合起来。
  • 广韵声系(上下)

    作者:沈兼士 编

    这部书是沈兼士先生所编,刘文兴、葛信益等人襄助而成。沈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文献学家,对后学启迪不遗余力。往者于三十年代幸接教诲,得以略窥为学门径。《广韵声系》这部书是把《广韵》原书所收的文字依照谐声的系统排列,在全书所出现的谐声声旁中举其最初的声符按四十一声类重编,每一声类序列《广韵》中声母相同的主谐字下所有的谐声字,每一字下都照录《广韵》原书的反切和义训,同时还在本字的旁边注出它的声韵部类和开合等第。纲举目张,条理统序,类似清人所作的《说文谐声谱》。不过,清人所作的《说文谐声谱》是以古韵部为纲的,《广韵声系》乃是以声类为纲,别具一格。根据这样的排法,我们可以从谐声的关系上研究古声母的类别和读音,还可以就同在一个声母下的谐声字做综合比较,研究其有关文字、语词的发展以及音义联属的关系。这是一部《广韵》改编本,很有用处。
  • 音韵学通论

    作者:胡安顺

    《音韵学通论》一书由中华书局初版于年。本次改正了其中的排校错误及少数提法,同时增加了《五音集韵》和《古今韵会举要》的简介、部分用例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是书出版一年来,承蒙读者不弃,使其暂得承乏献芹,部分高校且采用作研究生教材或本科生参考书,对此,本人既觉荣幸,更有履冰惶恐之感。
  • 说文解字今释(上下)

    作者:汤可敬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为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首立了部首排列法,开创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它保存了上古*富的文字资料,是我们今人研究甲骨文、金文不可缺少的階梯,是研究小篆體的直接样本;它闡发了前人的六书说,並首先连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體构造,释義以形为主,因形说義,说義以明本義为主,旁及引申義舆假借義,通过以形索義、因聲求源的義训和聲训两种方法,训古语,释方言,明典章,因而这部字典,又是人们系统認旘、掌握上古语音、词匯和读通先秦两汉古籍的重要工具书。它的出现,不仅使文字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对音韵学、训诂学、词匯学的萌芽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两千年悠悠岁月,至今仍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人翻检、捧读、背诵、臨摹和鑽研究。本文是说文解字今释。
  • 汉语詈词研究

    作者:刘福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先秦:詈词的滥觞、秦汉:詈词的发展、三国至南北朝:詈词的丰富、隋唐:詈词的繁衍、宋元:詈词的转型、明清:詈词的泛滥、汉语詈词的文化意蕴例析等。
  • 汉语口语语法

    作者: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内容简介:我的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一书(中文名《中国话的文法》)本来是写了给外国人研究中国话用的。如果要翻译了给中国人用,一定应该有好多增减的地方。现在真巧商务印书馆要出这《汉语口语语法》的时候碰到语言学专家吕叔湘先生对这事热心,把应该对中国人说的话都准确的译了,把不必对中国人说的话跟例子都删去了。这简直是“正中下怀,不敢请尔!”吕先生来信向我征求同意,我不但是乐意的同意,并且感谢的很。
  • 汉字古今音表

    作者:李珍华等编

    学习与研究语言,离不开语音,学习与研究汉语,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前也都离不开汉语语音。中国清代许多著名的学者在语文学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古音学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建树。他们用古音学的智识,发现或解决了前人未曾发现或解决的问题,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不仅在古籍的汪释,订正等方面有许多创见,还在文字、音韻、训诂、语法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家知道,汉语历史源泉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汉语既有时间变化中出的差異,也有地域空间不同产生的方言差别。汉语古今语音的差異是相当大的,现代汉语诸方言的差别更是纷繁复杂的。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专家对一些古代的韻书做了整理、考订和研究,一批古代韻书、古今音比较的音书和音韻学论著相继出版,各主要方言的著述不断涌现,这对人们学习、研究古代典籍,学习、研究汉语史,特别是汉语音韻学、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学习、研究文学史、古代史,进行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和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做好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提高汉误的教学质量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古今语音比较的音书中,以中古音系《切韻》(《广韻》跟上古音的比较,上古音跟中古音的比较,中古音跟北京音的比较,中古音跟现代汉语一些方音的比较,近代音跟中古音的比较,等等,这类音书音表并不少见,但是,从纵横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汉语语音的历时差異和共时差異结合起来,同时放在一个平面上做比较,如一个汉字,从上古音到中古音至近代代音、现代语(普通话和汉语几个主要方言)的读法,这种纵横结合放在一起比较的音书尚为少见,而这种纵横结合比较的音书,可以使人们在同一个平面上一目了然地忍识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以及汉语在今各不同方言中的情况,同时,集古今语音变化的不同情况于一书,也便于查验、使用。我们想,如能出版这样的音书音表,对人们学习、研究音韻,方言、共同语,进行诗词文赋的创作,研究汉语史和古代文化典籍等等,都是很有用处的。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两人在合作进行将《广韻》字音输入电脑这一工程的同时,又共同擬定了编写这部《汉字古今音表》一书的计划,製订全书的编写目的、原则、体例和具体内容,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全书由周长楫具体执笔,历时两载有余,终于完成书稿。音表吸收先辈和时贤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我们将,在敍例裡列示其中主要的著作。这裡特别要感谢郭锡良教授,宁继福教授,王福堂教授,他们关心本书,我们也吸收并引用他们论著的有关材料。编写过程中,谢英先生给予帮助,丁中文、张潔两位研究生和几位女士、先生協助查核、抄写部分材料。傅璇琮教授、周祖譔教授和一些热心的朋友始终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在此谨致谢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教授抱病为本书书名题字,是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不会忘记,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中华书局的盛科铃先生带病審稿,李解民先生倾注了心血,书法家梁天俊先生认真、细緻、不辞劳苦地謄写全部书稿,他那别具一格的漂亮的书法给本书增添了光彩,还有许多编辑、工人师傅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没有他们的努力,这本书是无法出来的。在此,我们要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谢意。限于水平和资料,书中错漏之处,祈请赐教指正。 最后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密支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资助以及底德隆副校长,伊迪院长的关心支持,衷心感谢厦门大学和厦门大学中文系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 汉语方言概要

    作者: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介绍了汉语方言学的历史发展,着重对汉语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语音系统、词汇语法特点作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方言的亲疏关系。本书是语言研究人员、大专院校中文系师生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 普通语音学纲要

    作者:罗常培,王均

    《普通语音学纲要(修订本)》,本书包括语音和语音学、语音学的功用、语音学的类别、语音的符号等内容。
  • 汉语的危机

    作者:朱竞

    汉语,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乔百年来,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汉语正面临着危机,拯救汉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身为中国人,不能很好的用母语进行文化交流,不能体会汉语的魅力,那是多么悲哀的事! 如果不及时调整,总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学习汉语要比学习外语还难。 因此,不能不大声疾呼,让我们一起来爱护、保卫自己的母语吧!
  • 汉语外来词

    作者:史有为

    《汉语外来词》就汉语外来词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探讨和总结。它从语言、文化、社会三个视角综合介绍汉语外来词的历史和现实概貌,剖析它们在语言、文化和社会中的性质,作用及类型,探讨外来词的走向与规范,回顾了外来词研究的概况,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作者:朱德熙

  • 语音学教程

    作者:林焘,王理嘉

    酝酿写这样一本《语音学教程》已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正在为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生讲授“语音学”课程,由于近二三十年来语音学发展极为迅速,在讲课时深感缺少一部适合汉语专业学生用的,能反映语音学新发展的新教材,当时就曾经动过编写的念头。不久以后,这门课改由王理嘉同志讲授,我们就考虑根据几年来的讲课经验,试着合作编出这样一本教材来。我先拟出了一份编写提纲,王理嘉同志根据这个提纲结合他的讲稿很快就写出了绪论和前五章的初稿,陆续交给我修改补充。在修改过程中逐渐发现,只作为汉语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来编写,内容受到相当大的局限。目前语音学的作用已经遍及与人类语言有关的各个学科,这些学科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一定的语音学知识,如果把内容写得开阔些,也许能适合各方面读者的需要。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就对前五章初稿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有些章节可以说是全部重写的。然后,由我写出六、七两章,王理嘉同志写出最后一章“音位和区别特征”。全部完成后由我通读定稿。书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主要应该由我负责的。 1986年春,正在编写得有些眉目时,我突然得了一场几乎送了命的病,动了一次大手术,休养一年多,到1987年秋才逐步恢复工作,积压下来许多工作,一时无暇顾及这部教材。直到1989年,才又拿出来断断续续地改,断断续续地写,直到最近才算完成。 本教材是一部介绍语音学基础知识的书,从传统语音学入手,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现代语音学研究成果。在编写过程中较多考虑一般读者的可接受性,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过于专门的新名词概念。各章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三部分:先从传统语音学角度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然后重点分析普通话语音,最后介绍实验语音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研究成果。因此,本书也可以说是由传统语音学、普通话语音和实验语音学三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基本上能够自成系统,读者可以通读全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着重选读自己有兴趣的部分。最后一章“音位和区别特征”只是简介性质的,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阶段,详细的介绍不是这样一本语音学教材所能够包括的。各章之后都附有一定分量的练习。现代语音学虽然已经大量地使用仪器,但口耳训练仍应是基础,练习中有一些是训练口耳的,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实在不得已,也可以采取互帮互学相互纠正的办法,但效果可能会差一些。 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的汉语方言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报告,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大大地充实了本书的内容。对这些报告的作者,是应该致以诚挚的谢意的。本书引用语音例证首先考虑北京话,北京语里找不到的先从苏州、广州、厦门、福州等大方言点里选,大方言点里找不到的从小方言点里选,汉语里找不到的先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里选,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才选用一些其他语言的例证。绝大多数例证都属于间接引用材料,不可能一一直接核正。第一、二两章中的插图有一些也是引自国内外的语音学著作,但大都根据本书需要做了部分的修改。限于篇幅,对所引用的语言资料和插图不可能一一注明来源。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作者:許暉

    什麼!原來是這樣…… 「滑稽」原來是一種酒器 「骯髒」原來是讚美的詞 「翡翠」原來是一種鳥 「楷模」原來是兩棵樹 「門外漢」原來是指蘇東坡 「風調雨順」原來是四大金剛 「感冒」原來是官場用語 「縣官」原來是稱呼皇帝 原來,這些日常用語的古今用法竟如此大不同! 讓國學行家帶你重回語文的歷史現場, 一次看完近兩百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 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用法, 既長見識又長知識。 原來,語言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誤用、錯用跟濫用中文了!
  • 辞海

    作者:夏征农

    《辞海》(缩印本音序)篇幅较1989年版略增,条目的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收录越来越丰富,版本越来越新颖。
  • 王力汉语散论

    作者:王力

    《王力汉语散论》颇具现实意义,《谈谈汉语规范化》《正字法浅说》《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及《文字的保守》《谈标点格式》等等,解决的都是汉语学习、平时说话与写作运用语言文字时最常见的问题。对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文字工作者,这本书应该是作为工具书必备案头的。
  • 康熙字典

    作者:张玉书

    《康熙字典》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大字典,收字多达47000余个。但由于实纂有欠严谨,存在引文讹谬等诸多缺陷。今特首次影印新发现的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以补其缺失。 清道光间,著名学者王引之等94人奉命校订、重刊《康熙字典》,校改引文、字头、释义以及例证与义项等错误共2588条,并记校改情况为《字典考证》。
  • 汉语外来词研究

    作者:杨锡彭

    本书是“江山语言学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分别从“外来词的性质和范围”“音译与音译词”“意译与意译词”“形译与形译词”“字母词”等方面对半个世纪以来汉语外来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书目录 江山语言学丛书总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来词是文化接触、语言接触的产物 第二节 外来词对汉语汉字的影响 第二章 外来词的性质和范围 第一节 外来词的性质 第二节 新视野下的外来词 第三章 音译与音译词 第一节 音译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音译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三节 从文字作为语言符号的符号层面看音译词特点 第四节 从文字所使用的符号层面看音译词特点 第五节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音译词词面形式 第六节 音译作为借词手段的价值 第七节 音译的歧异与阻滞 第四章 意译与意译词 第一节 意译词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意化”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倾向 第三节 意译作为借词手段的价值 第四节 意译的歧异与阻滞 第五章 音意兼译的外来词 第一节 “音意双关”型 第二节 “半音译半意译”型 第三节 “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 第六章 形译与形译词 第一节 形译词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形译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第七章 字母词 第一节 应运而生的字母词 第二节 字母词的范围、性质 第三节 字母词的价值和应用 第八章 外来词的汉化 第一节 外来词规范化与外来词汉化 第二节 外来词的汉化与汉化的外来词 第三节 语音汉化 第四节 语义汉化 第五节 语法形式汉化 第六节 书面词形的汉化 附录 英美姓名音译汉化示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 语文常谈

    作者:吕叔湘

    作为几百年来历代帝王之都,北京城一直是中国老百姓眼中最神圣,最关注的城市。解放以前,天南海北,三教九流的人物纷纷云集在此,也把各式各样不同文化带入到了这块藏龙卧虎的宝地之中。北京的民俗风情中包含了东西南北八方文化的精华,也就成了八方民俗风情的杰出代表,或者说了解了北京的风俗则中华民俗可见一斑。《语文常谈》主要讲解的是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玩等,并且配合百余幅相关的插图,生动而全面,是怀旧人士的良伴。
  • 汉语文化读本

    作者:吴茵,唐逸

    前言 本书的对象是会说写汉语,而又感到不足,有心提高汉语和文化水准的人士,包括中国人、海外华人和外国人,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 对于会说写汉语的人,进一步提高汉语能力,难点不在语法,而在词汇。 汉语的基本要素,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每个字有其基本涵义,根据这些涵义,已经形成而且继续形成大量的词语。 一个说写汉语的人,如果感到汉语能力不足,大抵困难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词语的确切涵义把捉不定,不理解,或理解模糊,甚或望文生义,闹成笑话。其二是提笔忘字,写错用错,或词不达意,词汇不足,意甚窘迫。 一般提高汉语能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教科书,上课或自学。另一种是自动阅读或在与人交流中模仿。这两种方式,在遇到词音难读和词义难解的时候,都要查阅字典。然而查阅字典是零星分散的学习,这里查一字,那里查一字,彼此没有关联,缺乏联想,没有系统,不容易记忆。本书提供一种非常简便而又系统的学习和扩大词汇的方式,即对常用词的读音、意义、用法,加以分类和排列,在分别部居、易于记忆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学习,扩大词汇。 这需要首先界定什么是常用词。如果根据使用频率来确定常用词,须先确定统计的范围,而不同程度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范围。例如,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或常用读物,与大学生很不同;文学家与科学家的阅读范围也很不同,等等。那么如何确定常用词的范围,以适应不同程度而意图提高写作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的一般读者呢?编者最终考虑,应以人手一册的小字典(如新华字典)所收的字为基本常用词,而略加增删。当初编写字典时,曾做过常用词的统计,而字典发行以来,经过多年推行,影响极广,以此界定常用词的基本范围,可谓合理。在此基础上,更根据作者教学、阅读、写作的经验,加以适当增删,便是本书的常用词范围。在此范围内,本书仅选容易读错、认错、写错、用错的常用词,数量也就少多了。这样,不同程度的读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在本书的常用词表中选择对他/她最切近的词语来学习,扩大词汇。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由易而难,不断提高,但不会难到超过小字典的范围。本书常用词表(容易读错的常用词、容易读错的姓、容易读错的地名、容易读错的多音词、容易写错用错的常用词)共收1822个词条。 其次,是如何处理这些常用词,给不同程度的读者提供最合理最容易的学习方式?作者以为,应将常用词分类,化整为零,按难点分别处理。第一步,列出一个“容易读错的常用词”表,按读音的字母次序编排,释义极其简炼,一词一行,一目了然。注音除拼音外,还用同音词注音,一眼就看出该读什么音,如:褊 biǎn(扁)。释义力求简明,然后列出常用的例词,在语境中表现词义,如:褊 biǎn(扁) 窄。褊狭:心胸狭隘。褊急:狭隘急躁。褊陋:狭隘浅陋。褊激:狭隘过激。十分清楚。其中多义词的释义,先列出本义,其次引申义、转义,层层推出词义,十分醒目,如:砭 biān(鞭) 1古时以石针刺病。针砭:引申为规劝。2治病的石针。3刺。寒风砭骨。。这种编排的好处是,既可以查阅,翻检极便,又可以阅读,一眼扫下去,找到你需要的内容。可以利用零星时间随时翻阅,无论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下去。也可以跳跃阅读,跳过你已知或觉得太难的词,找到适合你程度的内容。因此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读者,开卷有益。 第二步,列出“容易读错的姓”“容易读错的地名”“容易读错的常用多音词”三个表,目的是将容易读错的词分类,便于查阅。比如你要找的是地名,只要在“容易读错的地名”中查找,范围极小,节省时间,用不着在很长的总表中查阅。学习多音词,则通过并列比较,事半功倍,如: 贲 bēn(奔)1隔膜。贲门:胃上口。2同“奔”,勇。虎贲:古称勇士。 bì(闭)1文饰华美。贲若草木。贲临:请光临(盛装光临)。2《周易》卦名。 féi(非)姓。 pān(潘)贲禺,即“番禺”,广东县名。 第三步是列出“容易用错的常用词”表,着重词形和词的用法,通过对比,很容易理解和记忆。比如: 查:本义为木筏(查通楂,同槎),借为翻检义,如:查字典。查阅。查账。查资料。转为追究义:盘查。查明。查封。检查。清查。查禁。查办。查户口。查三代。 察:本义为覆审,引申为仔细看、查明、明智、明觉。考察。观察。察访。纠察。检察院。明察秋毫。察言观色。习焉不察。 密:原义是山如堂屋,引申为幽深:密屋。转为关闭、隐蔽、接近、浓稠、细致。柴门密掩。密约。密码。亲密。密切。密度。密集。稠密。精密。细密。 秘:原义是神,引申为不公开、不可测:神秘。秘密。秘诀。秘史。秘方。秘书。秘而不宣(但“保密”)。转为为闭塞不通:便秘。秘结。比较:密屋—秘室。 第四步是列举“常用的旧称谓语”,这是现代人颇生疏的词汇,然而对于阅读,以及正式场合的礼义,非常重要。这里分类列出,方便后学,例如: 家:对人称自己的尊长。家父/家严/家大人/家尊/ 家君/家公:我父亲。家祖/家大父/家祖父:我祖父。家母/家慈/家堂/家萱:我母亲。家祖母。家外祖。家外祖母。家舅。家叔。家嫂。家兄。家姐。家岳:我岳父。家姑丈。家翁:我公公。家婆母/家姑:我婆婆。 关于词汇,最后是“常用成语”,一般只解释意义和列举出处,为节省读者时间,并不列出原文和故事。如: 高材疾足:才能高而行动敏捷。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特殊情况则列出原文。如: 高山仰止:止通之,代词,指代宾语“高山”。语出《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路。意即:仰望高山,走在大道上。这是描写诗人迎亲的快乐。后来“高山仰止/之”表示崇敬。舝,同“辖”,车轴的键。 以上是本书的上半部,即词语部分。目的是通过层层反复出现,说明常用词的读音、语义、写法,以及在常用词组、成语、语境(包括同义、反义、近义、喻义等)中的应用,俾使读者以最短时间,乃至只用零星时间,掌握容易用错的常用词语,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动态的语感中深入体会汉语文化的精神。 本书的下半部是文言诗文选读。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之类的成语,连小学生也明白,也会说。这些现象说明,文言与白话不能截然分隔。现代有文化的人,需要有阅读文言的基本功力,也需要吸取有益的文言成分以提高表达的能力。本书提供基本的文言阅读训练。 这种训练,实际上在本书上半部已经开始了。有些常用词,如果理解透了,完全适用于文言。而且成语本来便是文言。这些知识是阅读文言的良好准备。 文言诗歌部分选注了从诗经、楚辞、古诗直到魏晋诗、唐诗、宋诗、明诗、清诗的著名短诗和选句。文言文则只选先秦诸子经典,取其代表思想的段落或篇章。为什么不选“古文”?因为那些文章在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中选得够多了,而中国文化的根柢,对中国文化价值的形成起定调作用的,不在什么“古文”,而在先秦诸子的思想。如欲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甚至明白我们自己的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惯,非得熟悉这些经典不可。 本书仅提供注释,不提供白话译文。译文不仅是译者对原文的解释,而且是译者的写作。一个人的写作既成文章,无论如何模仿原文,也不可能不表达写作者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语气、风格,这一切皆是对理解原文的障碍或误导。而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误导。再者,靠译文理解文言,思路往往泥于译文,很难深入研究文言本身的词义和句法,一闪而过,印象飘浮,读了译文,忘了原文。此种学习方式,等于没读文言,实不足取。 版本和注释,博采众本旧注,择善而从,凡有疑义,断以己意。凡出己意,于训诂必有所本,因本书非学术著作,为免徒扰读者心曲,多不注明出处。诗歌时代,皆有总评,作者附以简介。诸子思想,则多所辨析评价,不过一家之言耳。 区区管见,未必通达,大方之家,有以正之。 目录 容易读错的常用词 容易读错的姓 容易读错的地名 容易读错的多音词 容易写错用错的常用词 常用旧称谓语 常用成语 常用诗句 诗经 楚辞 汉魏晋六朝诗 唐诗 宋诗 元诗 明诗 清诗 诸子百家引语 《管子》 《老子》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大学》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