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神话学
-
神话学理论
名家名作名译:一部神话学入门的经典导读,刘宗迪教授精心翻译
本书对西方现代神话学的几个主要学派(比较神话学、精神分析神话学、神话仪式理论、结构主义神话学、意识形态理论)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评述,包括各个学派的历史、理论、方法、洞见和缺陷。对每一学派,都着重介绍其中一到两个关键性人物的学说,并结合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语境,对其理论进行阐述和批评。书中结合具体的理论,对众多广为人知的西方神话和近东神话进行了分析、阐释,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对西方神话学历史和理论的介绍客观全面,论述深入浅出,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西方神话学的历史和现状,可以作为民俗学、神话学的教材,也可供对神话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
众神的植物
千百年来,众神的植物是如何构成人类经验的基本组成部分?
*经典话题与前沿科学研究结合,颠覆致幻植物经典文本
*400张罕见的彩色图片,见证世界各地原住民宗教仪式使用的致幻植物
*解密致幻植物的成分与属性,走近背后的文化习俗
在每种文化传统中,植物都因滋养、治疗效果而受到高度重视,致幻植物具有使人类进入意识境界的强大力量,因此被视为神祇赐予人类的植物。
本书基于人类学、民族植物学、药物学和生化学研究,探索各地原住民文化使用的迷幻植物,介绍相关习俗、歌曲与舞蹈,堪称民族植物学的经典文本。书中包含400张罕见的植物与人物、仪式等的彩色图片,并有对致幻植物生化性质的分析。
-
搜神札记
本书以十五个经典神话形象作为叙述起点,对这些神话符号进行了追根溯源,从历史、戏剧、绘画和民俗学等方面进行多方引证,并从现代人的角度进行重构的“比较神话学”。着墨于不同神话形象在中西叙事中的起源以及流变的对比,并就中西文化在这种叙事上的异同,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生活习俗、社会环境等深层背景原因做了较为清晰的分析和总结,为了解经典文化符号嬗变的过程提供了一个窗口。
15种神话符号叙事线索,15次中外文化奇幻对撞,从风神飞廉到《哈利·波特》里的鹰头马身有翼兽,从赤地千里的旱魃到人造怪物弗兰肯斯坦,从人身蛇尾的女娲到满头蛇发的美杜莎,复原“诸神宇宙”瑰丽之境
-
炼狱的诞生
✧炼狱并非折磨,是救赎和希望的所在
【编辑推荐】
《炼狱的诞生》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心态史领域的代表作品。
彼岸世界是各宗教与社会的一个重要境域。当信徒认为并非在死去之后便没有转圜余地,他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作为空间和时间上的中间地带,炼狱信仰给将死者以救赎的希望,亦给生者为亡者祈祷襄助的可能和寄托。
炼狱信仰首先包含对不休和复活的信仰,还依赖于对死者进行审判,甚至二重审判的概念,也关联着对个人责任、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炼狱”信仰的诞生过程是西方的精神与社会史的重要一环。
【内容简介】
早在公元初几个世纪,人们就模糊地相信在人死后赎偿某些罪孽的可能。但是,在天堂与地狱构成的彼岸世界二元体系中,不存在完成这些炼罪刑罚的处所。要等到12世纪末,“炼狱”这个词才出现,炼狱成为彼岸地理中的第三个处所。对彼岸的这种新的想象,与社会的改变有着怎样的关系,其意识形态功能是什么?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的《炼狱的诞生》从概念史入手,探讨“炼狱”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神学脉络,及其对天主教世界的深刻影响。
炼狱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既是空间上的中间地带,也是时间上的中间地带。炼狱信仰的兴起和漫长建构,预示和引发了信仰者想象世界中时空框架的本质性改变。这些时间和空间的精神结构是一个社会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骨架。
勒高夫在本书中自述:“我的目标是从古代犹太基督教开始追踪这第三个处所的漫长的形成过程,揭示在12世纪后半叶中世纪西欧的鼎盛期里的炼狱的诞生及其在下一个世纪中的迅速成功。最后,我将尝试解释为何炼狱与这个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时期紧密相关,它如何以决定性的方式在经历了公元千年后两个半世纪的飞速发展的这个新社会中得到接受(或者说它如何在那些异端中遭到拒绝)。”
-
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
古代米诺文化被视为古希腊文明的鼻祖,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神话学文库·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却表明,米诺人的克里特与其近邻之间保持一种强有力的互动。传统观念认为,克里特人是古希腊人引以为豪的土著祖先,恰恰相反,南诺·马瑞纳托斯将古代克里特置于其东部与南部那些强大的对手这种语境中,给予重新考察。通过分析米诺人神权体系符号及其与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古埃及符号的类似之处,作者破译了米诺的诸多视觉符号之谜,并论证了她提出的“地中海文化共同体”理论假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神话学文库·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尤其关注宗教与政治领导权的相关性。《“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神话学文库·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附有200余幅插图,将米诺艺术诠释为一套思想体系。 -
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上下)
马昌仪,女,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主要著作有《石与石神》(合作)、《中国灵魂信仰》、《鼠咬天开》、《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选编)等。 -
英雄与太阳
本书运用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对中国上古英雄史诗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史诗两范型——游牧与农耕的追溯;重寻中国的太阳英雄羿;羿史诗的表层结构复原及其深层解读;以及龙凤呈祥——死亡主题与中国文化的探究等等。 -
尧舜传说研究
本书将历代流传的尧舜事迹作为一个总体引入学术范围,从历史源流和文化意义上阐明尧舜传说的演变及其价值,对尧舜传说历史演变的各情节单元进行了深入的构成分析和内涵揭示,对尧舜传说中较活跃的情节单元进行了深入的个例研究,还涉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信仰等领域。 -
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
本目录包括1839-1990年各国学者用15种语言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前世界范围内收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最为齐全的一部目录学专著。 -
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
本书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系统介绍近百年(1882—1998)中日学者关于中国神话研究成果,迄今唯一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前言”对中国神话研究百年历史的梳理辨析,对中日学者研究异同特点的比较评点,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显示着编者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眼光,给人以有益的启示。目录主体,分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作品研究以及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等四大部类,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共收相关专著和论文万余条;部类之下,再据作品不同内容,逐级细分,主从分明,自成体系;日本学者的论著,在采用中文译文的同时,也保留日文标题与出处,以便查考;此外,内容还旁及民俗学、古典文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论著。整体条目设计,严谨有序,兼具学术内蕴,既利检索,又有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
苏美尔神话
苏美尔人属于一个非闪族、非印欧的民族,自公元前第四千纪开始到第三千纪末生活于南部巴比伦尼亚(在今伊拉克境内)。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文明,其信仰和神话、文学影响了其后的近东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苏美尔神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文字记载的神话。萨缪尔·诺亚·克拉莫尔穷其一生研究苏美尔文明,将分布于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楔形文字泥板的零散内容整理出来并翻译成英语。《神话学文库:苏美尔神话》是他整编的重要著作,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苏美尔泥板文献中保存下来的神话体系,中译本为国内首次出版。 -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一部撩开中国“维纳斯”神秘面纱之作,打开了中国上古文化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比较研究的大门。本书详细考察了存在爱与美主题的原形形象高唐神女和维纳斯,并以纵向的历史考证和横向的文化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考证了古希腊、印度、中国三个文化圈中跨文化的普遍现象。 目录 上篇 美神由来 ——爱与美主题的原型发生史 序(1) 第一章 原母(3) 一、原母神:史前维纳斯之谜(4) 二、猪龙崇拜:女性、肥硕与生命力的原始隐喻(12) 三、周期变化:女性圣化的神秘类比(18) 四、马牛二元编码:雌性为先的原始分类逻辑(20) 五、母系社会:女神宗教的现实基础(27) 六、“男耕女织”以前的“女耕女织”(39) 七、父权制文明中的原母回忆(48) 第二章 地母(58) 一、引论(59) 二、土•也•地 ——汉字表象中的地母神话(62) 三、卜辞中的分身地母:东母西母 ——女娲与西王母的原型(69) 四、申•坤•神•身 ——从地母象征系统看“神”概念的发生(79) 五、女性•躯体•容器•世界(89) 六、母与墓 ——回归神话的人类学意义(97) 七、生之忧惧和死之迷恋 ——回归神话的心理学意义(101) 八、地母之乳与人体陶器(106) 九、反者道之动 ——回归神话的哲学意义(114) (一)永恒回归(115) (二)初始之完美(120) 第三章 爱神f127) 一、引论(128) 二、地母的非神话化——社(130) 三、礼仪中潜隐的神话观:社与天阳(136) 四、圣洁与肮脏 ——性爱观的两极分化(141) 五、圣婚仪式与“遘祭”源流 ——文学中性与爱主题的起源(144) 六、从地母分身看北欧的婚神与爱神(157) 七、过滤性升华:希腊悲剧的仪式起源(160) 八、非过滤性升华:印度艺术的性力之美(172) 第四章 爱神及其配偶(上) ——维纳斯与阿都尼斯神话考源 (182) 一、引论(183) 二、莎士比亚笔下的爱神与配偶 ——《维纳斯与阿董尼》(184) 三、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配偶 ——奥维德与罗马人的性爱观(195) 四、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与配偶 ——阿弗洛狄忒和她的情人们(202) 五、追索爱神的东方起源(212) 六、巴比伦的易士塔与阿都尼斯(220) 七、苏美尔的印南娜与杜姆兹(225) 第五章 爱神及其配偶(下) ——社稷本义发隐(234) 一、社稷的配偶关系(235) 二、“稷”的破译:大头谷灵与阳性生殖力(238) 三、刑天与大头人断首之谜 ——兼及头与阳具换喻的农耕神话基础(250) 四、道的破译:祭首的宗教哲学(261) 五、“儿子与情人”(268) 第六章 美神(279) 一、引论(280) 二、美始于色:古希腊的性美学(282) 三、美始于色:印度的性美学(290) 四、美始于食:中国的食美学(298) 五、由食到色:“艳”的文化蕴涵(308) 六、美学的感性根基(316) 下篇 美神幻形 ——爱与美主题的文化置换 第七章 神女 ——爱神在中国的隐形和置换(323) 一、中国有没有爱与美女神?(324) 二、高唐神女:中国的维纳斯(329) 三、从爱神到美神:高唐神女的文学分身(333) 四、中国维纳斯的升华形式(339) 第八章 云雨 ——欲望与幻想的比较神话学(344) 一、引论(345) 二、古典文学中的“云雨家族” (345) 三、云雨原型的跨文化发生机制(353) 四、宋玉与欲望的诗化(359) 五、道德质疑:希腊的“过多”与中国的“淫” (362) 六、“淫”的隐喻与宙斯神话(365) 七、淫诗说与云雨原型的对立统一(372) 八、“恶”与“假”的发现 ——云雨原型的非神话化(376) 第九章 昼寝 ——宋玉的幻想心理学(383) 一、昼寝与白日梦:儒道分野(384) 二、宋玉的幻想治疗术 ——《高唐赋》心理分析(393) 三、发蒙:性梦的精神启悟功能(398) 四、神妓与巫女 ——白日梦中幻化的女神(404) 五、瑶姬、巫儿与处女祭司(411) 六、萧统《文选》与《高唐赋》的历史命运(418) 第十章 幻梦(424) 一、引论(425) 二、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428) 三、从《高唐赋》到《洛神赋》 ——美人幻梦的文学原型(432) 四、圣王与圣婚仪式 ——美人幻梦原型的发生(436) 五、帝王性爱与凡人情恋 ——美人幻梦原型的前期发展模式(443) 六、隔水伊人与异女荐枕 ——美人幻梦原型的发展演变(451) 七、《辽阳海神传》:美人幻梦的后期标本(459) 八、《红楼梦》:美人幻梦的消解(463) 九、文化与心理的阐释(466) 第十一章 补偿 ——《聊斋》神话解读(470) 一、狐鬼与性爱:原型的改造(471) 二、“爱情三部曲”中的性别偏见(482) 三、幻想与现实的象征投射机制(492) 四、秋虫自热:一颗寒心的疗救本能(496) 五、穷而后幻:蒲松龄的自我确证术(501) 第十二章 色与美 ——《金瓶梅》性爱主题的复调变奏(509) 一、掩耳盗铃 ——《金瓶梅》研究史的偏颇(510) 二、系铃解铃:笑笑生的自我解构与性主题变奏(518) (一)色:性主题在男权文化中的道德换喻(519) (二)美:性主题在“无性文化”中的美学换喻(531) 三、结语:文化精神分析的阐释(543) 第十三章 孝与鞋 ——俄狄浦斯情结与反俄狄浦斯情结(550) 一、引论(551) 二、代际冲突与人伦观念的起源(554) 三、“孝”与教:孝的宗教化(562) 四、“孝”的法律化:中国文明中的乱伦禁忌(568) 五、“孝”的政治化:由孝到忠的隐喻类比(574) 六、咒骂与宣泄:夸大的乱伦幻相(579) 七、鞋喻:俄狄浦斯主题的中国编码(585) 后记(597) -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主要内容:多年以来,我们师生二人常在一起研讨学术问题。其中,思维理论是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只是我偏重于探讨思维学自身的深层理论,启耀则偏爱于探讨思维学与神话学的关系。他的研究专著《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写完后,邀我作序,欣然从之。 对文化现象作思维学的研究,是学术视野有所拓展并向纵深探测的一种需求,在文化人类学和思维学上都是有意义的课题。这一论域所涉对象因深潜于人类之“心”中,故难度较大,不易进入。但它又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世界,其间幽微奥妙,不可胜数。对神话作思维学的切入,是一种审视的新角度,可以小观大,洞察人类思维发展初期“浑沌初开”的某些情景。对人类思维源起的宏观把握,也是一种考察方位,可以总览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思维分化演变的综合图景。我想借此序文,为人类思维的构成及其分类的“综合图景”以及演化的“历史轨迹”勾上几笔,勾划出一个共时性划分与历时性嬗变的轮廓。这样做,或许能为对思维学有兴趣的读者,提出一套可供参考的思维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标准以及进行划分的操作程序。同时也是为读者阅读《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设计一幅有关前综合思维的整体结构如何裂化变异和分枝繁衍的线路图。 -
神话何为
本书是一部研究神话传承与阐释的专题著作。作者运用形式分细雨象征分析的理论方法讨论了一例个案——世界性洪水神话的中国生成形式及其变体,借助现代民间文学研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母题、功能、类型、原型作为洪水神话的解析工具,指出上述概念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提出了适合神话叙事研究的修正性范畴与命题——“功能性母题”和“原型的类型化”,并在具体的逻辑—实证研究中予以检验。 作者提出“洪水神话的深层象征结构是母体生育过程之投射”的假说,认为红水神话为中古以后本土地方性洪水传说的流传,以及在叙事层面接纳南亚次大陆的同类型故事奠定了深层结构的象征基础。作者认为,神话传承的历史就是深化被不断阐释的历史,阐释发生在不同的层面(结构和意向等),并导致了神话叙事的体裁演变(传说化、故事化甚至论理化)和功能分化;或者继续作为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或者使主体获得了虚构和想象的权利。 在指出古老神话(即神圣叙事——真实性信仰之最高形式)的现代命运(其中之一为神话叙事的论理化)以后,作者暗示了现代神话学之“后现代”转换的可能方向。 -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本书收录了茅盾从事神话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矛盾以批判的眼光,对他接触到的古今中外有关神话的典籍,各种学派、各家的见解一一加以检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特有的革命精神。 -
中国神话学
《中国神话学》是一部系统的中国神话学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重在描述晚清以来百年间中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以主要的神话学家为线索,分别对鲁迅、茅盾、闻一多、顾颉刚、钟敬文、袁珂等神话研究大家的神话学研究成果作了评述。下篇以专题的形式尝试性地构建了中国神话学的体系,包括多维视角的神话学、神话再建的复苏、中原神话研究的兴起、生殖文化与生殖神话、少数民族神话和台港神话学。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