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5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增色不少。《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
五年顺流而下
本书是李皖写于2001至2005年间的音乐评论结集。善于点评的李皖用如刀的利笔把朴树、黄舒骏、齐秦、王菲、罗大佑、U2、Nirvana乐队等一个个与音乐有关的名字解剖给你看,但思考并未仅止于此,这一次的李皖更加成熟,从音乐的表象背后透视了若干的相关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 作品目录(2001-2005) 1、一点儿正经没有 ——高晓松其人 2、快乐是个什么东西 3、难得主流 4、乐评:中国现实文化一种 5、灵魂苏醒的一些方面 ——兼对2000后歌曲歌唱性的考察 6、果味VC成份分析 7、深渊,或深渊下的火焰 8、形而上之美 ——写在《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旁边 9、我不想批评罗大佑 10、激情流失 11、曾经与天一样高 12、不相信两栖类 13、市井活宝艺术 14、在黑夜热爱 15、以音乐的名义说出平庸 ——第14届台湾金曲奖流行类奖项印象 16、理性看待音乐奖 17、男或女,二人转或摇滚 18、1995年的变迁和一颗伤逝的心 19、三年 ——略论苏芮和苏芮时代 20、从磊到泵到城 21、新的!新的!新的!新的在哪儿? 22、无聊生活:准节奏变形记 23、耳朵是这样开放的 ——20年境外音乐影响觅踪 24、20年境外音乐影响的简明辞典 ——编年史或关键词、人物或事件、掌故或秘史 25、历史的有和无 26、好听不好说 27、又见那个脆弱的人 28、风雅颂和艺术的业余精神 ——概论台湾校园民歌 29、比烟花更落寞 30、《镜花缘》,脱离思维飞去 31、我的2003年度作品 32、让艺术艺术,让娱乐娱乐 33、谁来书写我们的时代 34、胡吗个的不插电和不插腿 35、按说真理不该与数量多少有关,但是…… 36、话只说了一半 37、摇滚平息,摇滚不死 38、对不起大家,这不是历史,是误会 39、超一流的菲艺术家王菲简史 40、DJ·低阶·主持人·打碟师 41、2000以前和2000以后 42、听到了法国的香味儿 ——《好听不好说》之Lisa版 43、Eddi Reader结的缘,就像梦一样 44、丢了金武林,像丢了魂 45、齐豫唱佛歌,我佛非你佛 46、女人的眼睛,以黑夜的方式观看 47、有时候我觉得这空气中是有种很逗的气氛 48、香烟、巧克力奶和民谣父子兵 49、齐豫、嗓子或毫无意外的深度作品 50、黄霑,黄霑,中国背影渐去 51、呵!停不住的爱人,停住的罗大佑 52、碟评一束(1) 53、娱乐下面 ——2004年流行音乐一瞥 54、十年过去了 ——再评罗大佑《美丽岛》 55、邓丽君与靡靡之音 56、碟评一束(2) 57、陶喆老弟,这就是力量? 58、“零点伪摇滚”,是个伪问题 59、假如这图画里也有声音 ——80年代唱片封面设计12张 60、严肃的人学会了幽默 ——一听崔健《给你一点颜色》 61、置身新时代的现场 62、放下,拿起,转变 63、叛客的骨,民谣的血,重金属的肉 ——Nirvana乐队综述 64、凤飞飞,凤飞飞,凤飞过,两重天 65、比杂色崔健更杂色 66、碟评一束(3) 67、听傅聪武汉演奏会印象 68、轻得飞起来 ——序安然《听爱》 69、许巍,走着还是坐着 70、投降派许巍 71、超级娱乐 72、那些在黑夜里噼啪作响的声音 -
Age of Ambition
From abroad, we often see China as a caricature: a nation of pragmatic plutocrats and ruthlessly dedicated students destined to rule the global economy—or an addled Goliath, riddled with corruption and on the edge of stagnation. What we don’t see is how both powerful and ordinary people are remaking their lives as their country dramatically changes. As the Beijing correspondent for The New Yorker, Evan Osnos was on the ground in China for years, witness to profoun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upheaval. In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he describes the greatest collision taking place in that country: the clash between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st Party’s struggle to retain control. He asks probing questions: why does a government with more success lifting people from poverty than any civilization in history choose to be the first regime since Germany in 1935 to prevent the relatives of a Nobel Peace Laureate from accepting his prize? And why do millions of young Chinese professionals—fluent in English and devoted to Western pop culture—consider themselves “Angry Youth,” dedicated to resisting the West’s influence? Writing with great narrative verve and a keen sense of irony, Osnos follows the moving, illuminating st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and reveals life in the new China to be a battleground between aspiration and authoritarianism, in which only one can prevail. -
南方周末·语录2012
《南方周末•语录2012》汇集了《南方周末》2012的经典语录,以大时代里的小叙事,以小见大,通过不同人物的话语,以微博式、碎片式的方式解读新闻事件。以行业人物语录的方式记录中国过去的一年。全书分为时政·国事、他国·天下、民生·家事、文化·新知、娱乐·体育、商业·管理、风月·八卦、生活·观点八个部分。每个词条采取口语带叙述的方式。 -
北方,南方
骆丹的这些照片是他2008年从北到南行走半个中国拍摄的。拍摄“在路上”的照片本身非常困难,不困难的方法就是廉价的浪漫主义,巨量的民俗风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什么的,我们多年以来已看到过无数这样的“作品”。 骆丹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全球化浪潮中还有没有自洽和生存的可能性?古老的中国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革无所不及的巨大力量搅动着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政治经济网络、基层生活的共同体、文化表达与交往形式,等等,在所有细节上都烙下了印迹。因此我能体会到这个问题对骆丹而言显得非常紧要,当摄影师面对我们的种种现状时,其实他并没有多少可依托的有效的精神资源,“在路上”就成了他用来探索与找寻的立足点。 骆丹的探索与找寻,更多的是对着他自己,这样的情形显然有着艰险,很可能镜头和现实是隔着的。从这个角度讲,他的拍摄难能可贵。 -
内裤从哪里来
新西兰作家乔·本尼特在新西兰的商店买了一包5条装、价值8.59新西兰元的内裤后,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的一片棉花地,然后把身上的衣服脱掉,只剩下一条中国制造的内裤。 为了解内裤如何从棉农到织布工,从橡皮筋厂到制衣商,从出口公司到分销商,漂洋过海到达欧美消费者手中,乔·本尼特两次到中国,探访了上海、泉州、义乌、温州等地的工厂,甚至新疆的棉田和泰国的橡胶树。对本尼特来说,此行的收获并不仅仅是“这包内裤的成本有多少”,还见到了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因此也有了这本《内裤从哪里来?从一包内裤看中国》。新华网评价这本书说:“中国内裤让新西兰作家大开眼界。” 作者不仅介绍了内裤如何生产销售,还描写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对内裤生产链来展示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发展,强调世界再也不应用老眼光来看待中国了。即使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观察我们自己的新角度,可以加深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环境变化的理解。 乔·本尼特说:“我们大多数人要靠中国来提供衣服、提供鞋、提供五金工具,我们都欠中国的债。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对中国知之甚少。我个人的经验就非常典型。我大学毕业已经三十年了,也算是受过教育的人,但我对中国的了解几乎为零。”乔·本尼特表示中国的内裤之旅后,改变了他对中国的看法,例如:“我过去听到的读到的有关中国的一切都在强调差异,但是我所度过的愉快时光却显示这个国家和我们的相似之处。这些人都是我所熟悉的人,容易相处,是喜欢大笑的人。” -
九十九度中
《九十九度中》主要内容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山西通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窗子以外、蛛丝和梅花、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究竟怎么一回事、此一片阳光、诗歌、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笑、激昂、情愿等等。 -
古琴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深入古琴世界的经历和体会。它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更有关于古琴之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相互关联,甚至是我们应当怎样生活的解读。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便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正是这音色让我入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
以谁为师?
日本80后青年才俊加藤嘉—留学北京大学5年,在全球重要媒体频频发表对世界主要国家时政的见解2008年加藤嘉—首次以专著形式坦率表达一个日本青年“知华派”对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认真思考中国人近代以来一直以日为师,面对侵略,救亡图存;日本人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心情如何?他们要向中国学习什么?中国人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领悟到什么?两个邻国到底如何相处? 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反映了一位智慧过人的年轻人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而且体现了他与关心中日关系的众多中外青年进行深入而频繁的交流的成果。 -
不想告别的夏天
这本《不想告别的夏天》是李冰的第三本作品,全书共200来页,所有图画和3万字文字均由作者手绘而成。 书中收录三个较长篇幅的故事,讲述了“我”在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从作家梦到回归田园的白日梦,再加上“我要当私家大侦探!”的小小狂想曲。较之前两本生活糗事绘本,这部作品在情节方面更显完整细腻,三个主题各有倚重,画面精致且富有流动感。 -
走你
《走你:旅游防"坑爹"手册》可以是旅游攻略,可以是深度导游,可以是妙趣横生的故事。当然“坑爹”也不单是含有“被欺骗、被出卖、被耍”意思的贬义词,它还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才华横溢的惊喜。海德格尔说:“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一个宅女,终于踏出门槛。走了一路,“坑爹”了一路,也“思”了一路。那些著名的景点,到底如何“坑爹”,又坑了谁的“爹”呢? -
一路钟情
《中国国家地理》十周年文章贡献奖获得者聂作平文字集结。全书分为名川秀水、雄山奇峰、旧物新缘、古迹重寻、优雅之旅、边城风光六个部分。文字具有深度和细节的双重特点,是目前国内能够把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文学情感融会贯通的少数精品之作,能轻易同走马观花的旅游文章区别开来。 -
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书里收录了28位各系考生考上电影学院的亲身经历、独家经验,19位院系领导独家专访,19位已毕业优秀学生深情回忆考学经历。对于希望报考艺术院校尤其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考生来说,是一本非常可读、实用的书。书中附赠精美图册,校园美景一览无余,报名,考试,看榜一目了然。 -
大时代的边上
《新周刊•大时代的边上》内容简介: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苹果力》)离开权、钱、车、房,男人的魅力还剩下什么?贪污和腐败的多是男人,飙车和醉驾的多是男人,栽在性事上的多是男人……男性还在,但,男人呢?(《男人没了》)在大时代的边上,你想要哪一种活法?让大师陈丹青为你拨开迷雾。(《大时代的边上》)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听听局内人是怎么说的。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老板、拍卖行高管、艺术经纪人、艺术家……(《兑现主义》)2011《新周刊》,记录着2011年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世界的变化——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中国的男人是如何异化的、低成本生活指南。 -
同胞,请淡定
曾經,我們見面,親切地問:吃了嗎? 現在,我們見面,急迫地問:買房了嗎?又跳槽了嗎?找到合適結婚的了嗎? 是甚麼讓現在成為現在?我們認識到了焦慮和浮躁,又該用甚麼心態去面對? 高房價、就業難、節奏過快、剩男剩女等現實問題充斥著當前中國人的生活,人們漸漸發現經濟的高速發展除了付出資源和環境的代價之外,也犧牲了原本相對平和的心態。 而這些情況在經濟方面先行一步的香港地區也都曾出現過,在很多方面可以說今日之內地就是昨日之香港。本書邀請香港中青代文化名人講述他們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和感受,讓內地讀者在瞭解那些有趣卻不熟悉的香港歷史片段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前的生活,在接受現實的同時擺正心態,或許平和的心態才能讓我們更快樂。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焦慮,需要的只是“淡定”而已、坦然面對,生活依舊是生活。 -
晚清的极品人、极品事
本书是著名评论员吴策力通过整合晚清至民国百年间繁多、细腻的情节,加以独具个人风格解读的历史普及读物。这些极品的人、事,会让你忍俊不禁。那些搞人体炸弹的革命者,影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尘女子,貌似正人君子但实际上是两面三刀的帝师,近代出国留学的代表人物反而热衷“土文凭”等等极品,都会在你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 -
蔡澜食材字典
《蔡澜食材字典》共三卷,收录蔡澜先生对近三百种常见食材的解读文章。从普普通通一棵葱、一头蒜、一根萝卜、一条鱼、一只鸡说起,到普普通通调味料一撮花椒、几粒茴香籽、一碟猪油渣等等,每种食材都专文讲解,细细道来。新手入厨房,一卷在手,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多试几次,总能做出几道完美的小菜。蔡先生说,做菜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失败几次,总能成功的。 -
无法抚慰的岁月:文化名家怀旧录
当我们还在唱着“青春无悔”的时候,岁月已悄悄逝去,许多的东西都已是物是人非了,但总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东西,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深深地扎下了根,时常会跳出来引导着我们对往事的追忆:一个物件,一件小事儿,一个人,都让我们体味着成长的酸甜苦辣,回忆起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成长的精彩瞬间。人本来就很感性,怀旧也是常有的事。那些曾经的岁月,曾经有我们成长的足迹,和一些已经逝去的老友……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已经过去。但毕竟我们也曾年轻过,有过梦想,有过美好的时光,无论未竟还是了却的梦。有梦会孱弱,无梦会呆滞。、有梦总比无梦好。 又一个春天消逝了,永远地消逝了。留给人间的既有无尽无休的争议和探索,也有说不完的感慨和惆怅。四季流转变化,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成就真实的人生。走过一个时代,留下一段记,时间无法逆流,记忆却能共鸣。散文给人的应该是消闲,是沉重生活下的情感倾泄和抒写,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人灵魂上升。 本书选编了40余篇散文名家记忆中的事情,既有忆人,又有记事。 通过这本《无法抚慰的岁月》,让我们共同回味那年那月的记忆,回忆那些久未谋面的老友。 -
我的父亲母亲
如果你还不理解父母对你的爱,如果你还不懂得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如果你还不知道去表达你对父母的爱,那就让这些文字给你一次深入心扉的震撼和撞击吧! 胡适、丰子恺、老舍、史铁生、贾平凹……献给天下父母的心曲。 在选编这本书的过程中,因为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真实故事,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泪流满面。再次想起远方年迈的父母,想起岁月在他们容颜上留下的沧桑,那一刻,一股暖流激荡了我的全身…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