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渎神的节日

    作者:张志扬

  • 看澜集

    作者:葛兆光

    《看澜集》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岁除的哀伤

    作者:夏志清

    《岁除的哀伤》作者夏先生的散文忆人记事,谈文说艺,内容丰富而多彩,怎样编选,颇费踌躇。经与张昌华先生商量,最后决定编选他最为感人的谈自己、怀师友的文字,分为“自传的片段”、“岁除的哀伤”、“张爱玲世界”、“钱锺书天地”和“师友,花木,故乡月”五辑,以感性十足的“岁除的哀伤”命名全书。“回忆”是贯穿这部《岁除的哀伤》的主线。
  • 探索集

    作者:巴金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本书是《随想录》第2集。
  • 江湖一碗面

    作者:姜浩峰

    中国是面条的故乡,面条这一寻常吃食,在中国绝非寻常之物,它蕴含了丰厚的人文历史信息,它又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故土物产、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叙说做面、下面、吃面以及面条之外的种种掌故,既有自身关于吃面的特殊经历,亦不乏有关中华面条文化的点点滴滴。小小一碗面条的江湖,天南地北,娓娓道来……
  • 怆然录

    作者:发雷

    《怆然录》作者发雷。 《怆然录》是一位当代青年以绝对诚实之笔记录、反思他的生活的怆然之作。 作品的完稿历时四年,作者采用了日记、杂文、小说等多种文字方式真实反映了当代青年在生活中面对的诸多困境,贫穷的困境,工作的困境,情感的困境,理想的困境,乃至思想的困境等等,如实记录了一个青年以极其隐忍的不屈不挠挑战这些困境的一段过程。用作者的话说“我通过我的笔触敏感地、小心翼翼地、力求真实地记录我那如蜗牛一样走过的、带着我的轨迹的一处处停留。那儿总是有诸多悲怆的事件不幸地降临到我身上,我无法闪躲,只能坦然地领受,慢慢地消化它们带给我的初轮打击,最终让它们消融在我的身心里面,虽然伤疤依在。在这长久的消化过程中,我用文字记录这种疗伤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竟然对悲怆的生活习以为常,并能从我的文字记录中找到些许安慰。”这种仅仅从自我角度的呈现和解剖显然能给人带来一种亲切,一种“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的真实感。
  • 马未都杂志

    作者:马未都

    《马未都杂志:出门》收录了《大马趴》、《土耳其(一)》、《大巴扎(一)》、《特洛伊木马》、《温莎城堡》、《温莎大火》《艺术的本源》《大英博物馆》……《马未都杂志(出门)》由马未都编著。 杂志这个今天被叫滥的名字实际上出现得很早。宋朝人把零星记载的传闻、逸事、掌故等笔记合集出版叫做杂志,著名的有北宋江休复的《嘉祜杂志》,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这些书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今人读来,许多小事仍让人唏嘘长叹。
  • 世界观2011

    作者:新周刊

    《世界观2011》,本书系《新周刊》专栏的结集。对30名知名人士就他们各自的生活,社会责任以及生存状态予以探讨。访谈人士涉及社会各界。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作者:刘雪枫

    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性质的艰深专著,而是具体到唱片的版本比较和取舍推荐,具体到一场音乐会或一次音乐之旅,具体到谈论评说一个指挥家、一个演奏家、一个歌唱家,这么一本娓娓道来,专注于音乐现实的内在向度和外观世态,力图将音乐生活中的初始感官之美、日常经验之美深深推进音乐之奇境的书。无论是在音乐的精神深处还是世俗表层,作者都能做到细察事物的纹理,着眼于瞬变之真与恒常之真与恒常之真的并行不悖,两者的比例之美,平衡之美,以及美之不足和难以两全。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音乐的聆听经验》是一本音乐评论文集,是一本娓娓道来,专注于音乐现实的内在向度与外观世态,力图将音乐生活中的初始感官之美、日常经验之美深深推入音乐之奇境的书。 雪枫独树的一帜的音乐评论文章,是国内少见的真正的评论文章,并不人云亦云,糜雅媚俗,而且涉猎的作品经及乐团,乐人的范围很广,与诸多同仁一道迎来了近年来中国乐评的一个较佳时期……他的文章让我们关注真正的音乐生活,让我们反思真正的音乐生活。
  • 慌城孤读

    作者:于是

    《慌城孤读》是于是近年来书评与影评的集合,书中提到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作者真心喜欢的。因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书评,更是结合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剖析。全书分为六辑,每一辑围绕同一个主题分别穿插了书评与影评。例如第二辑:书影中的女子,便是以女性为主角的评论集合;再比如第六辑,这是作者对自己翻译的作品的评论与感受。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喜爱阅读的女人的书,作者笔下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本身就是大众读者熟悉和喜欢的,有很多更是经典之作。再加上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感性的文字,这本书堪称一本优秀的看电影入门手册和经典“导读”,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影评去寻找好的电影和好书,而且绝对不会失望。
  • 尔乔留给世界的

    作者:王玉北 编选,尔乔 著

    《尔乔留给世界的》是由韦尔乔和王玉北共同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尔乔留给世界的》收录了其诗歌、漫画作品。
  •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作者:王小山

    传媒足球商业大片文学艺术,无不在商业专制+时尚专制的双重钳制下日益恶俗。说到恶俗,我最欣赏福塞尔的定义--他说,假使你不慎被浴室里的劣质水龙头划破了皮肤,那不是恶俗,而是糟糕;可如果那个劣质的水龙头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儿,那就不是糟糕,而是恶俗。
  • 梦里燕赵

    作者:萨苏

    《梦里燕赵》的作家萨苏移民去日本前,祖母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把当年萨家与日本人之间的恩怨一一道来。曾经和平的燕赵,乡人为关公和颜良修庙引发过哪些有趣的纷争?来自异国的修女马神婆如何造福乡里?抗日战争中,闯关东的祖父怎样死里逃生,又见证了大帅张作霖被刺?祖母的表哥晋梦奇司令如何指挥千军万马,最后慷慨赴死?
  • 往事点滴

    作者:黄佐临

    《海上文库:往事点滴》是著名电影导演黄佐临对年轻时代的点滴回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年轻人在苦难中克服种种不利条件、不断地追求艺术的画面,使全书充满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洞见。书中收有45张黄佐临各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
  • 重新发现社会

    作者:熊培云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中找到答案。
  • 西部招妻

    作者:马宏杰

    ★柴静、杨锦麟 作序力荐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行走江湖30年,零距离记录两个农民“招妻”的离奇曲折经历,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首部当代中国长篇人文故事&摄影作品史诗力作,绝对真实,却难以置信 ★凤凰卫视多次跟随作者走南闯北,只为记录最真实,最震撼人心的当代中国!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马宏杰没有把这个词诗化,照片里的生活就像它本身一样,笨重粗粝,人的心里都磨着沙石,吃着劲,但活着。——柴静 我知道 他的每一次跟拍、记录,几乎都是在燃烧生命的一部分去完成,他的记录对象,几乎都是社会最底层、最贫困、最无助的个体和人群。他可以有更多选择,但他选择了最难的。也因为最难,才会有如此的灿烂和精彩。——杨锦麟 不给自己拍摄的选题有预设判断,不干预被拍者在事件进行中的言行举止,力求真实讲述一个又一个中国底层百姓的故事,这是马宏杰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在多年的跟踪报道中,他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彼此信任,于是有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组又一组真实的图片。 ——《新京报》 马宏杰镜头前的这些人,是“无法用正常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的”。他一张张照片呈现出的是超乎想象的自然表情。马宏杰讲求慢工出细活,他的每一组照片都至少跟拍了六年,他更下定决心将这些作品“做到他们死,或我死”。 ——《新世纪周刊》 马宏杰用近三十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 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农药,想回家…… 湖北青年刘祥武跟老三有着相同的需求,看到马宏杰的作品后主动联系,希望马宏杰帮他找媳妇……
  • 吃主儿二编

    作者:王敦煌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吃主儿》的续篇。王敦煌继讲述父亲王世襄和家中两位老人的故事后,又以把视角放到老北京的庭院里,讲述“吃主儿”眼中的花草。书中所提九十多种花草,其实都是食材、药材,都可以为人们食用;同时又由于各自的形态而让人有了摆弄、欣赏的意趣。 “说起来是个景儿,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住在平房里不闷得慌。刚入五月,从城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花儿的、就在胡同里吆喝上了。吆喝声是那么的传神,那么的打远儿,那么的好听,他们似乎把春天的气息也带到城里来了。卖的花儿没几样儿,但瞧着新鲜。那顶着花骨朵儿的蝴蝶花、串儿红、韭菜莲,和不开花的天门冬、麦门冬,每棵的根底下都带着一坨子土。栽这东西省事,找个花盆,或者在院子里挖个坑,把花儿坐到里头,再浇点儿水,它准活。 这么着,没过多少日子,就有能摘下来吃的了。还真去摘吗?看是什么了。黄瓜有摘的,那顶花儿带刺儿的嫩瓜,市场上没卖的,它不够个儿不是。庭院里的,爱什么时候摘什么时候摘,来的就是这口儿鲜。 除此之外,就不摘什么了,摘下来嘛使呀。胡同口外头卖茄子、卖秦椒、卖西红柿,都几分一斤,来个五毛钱的,一个人兴许拿不动。还摘,留着看景儿不就得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情,还有入秋时节,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九花儿”的吆喝声,都已经消失在九霄云外了。我生活过的那个庭院,和周围几十条胡同里的院落,都在旧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从此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的小区,就是寻梦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了。只有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 京华感旧录

    作者:周简段

    全书共分人情、掌故、风土、艺文、名胜五部分,所收文章短小精悍、丰富多采、趣味盎然,举凡人物逸事、名胜古迹、文物珍藏、文史掌故、民情风俗,俱有涉猎,兼且披露鲜为人知的史事,可读性甚高。作者运用别具情致的小品笔调,对旧日北京古城的人情、掌故、风土、艺文及名胜等各方面多有生动记叙,有史实、有考证、有论说、有衷情,知识与趣味并重,生动地展现了这座名城往昔的一幅幅生活画面,既可一睹往昔京华的丰姿,又能引发人们对神州风物的心焉神驰,令人低回不已。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苏力

    目录 增订版前言 原版序 致 谢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 困死局外

    作者:谢丁

    我喜欢读谢丁写的这些中国乡野小人物的真实故事。他的笔调是清淡的,描述的场景与故事却常令人感到沉重。选材与笔法可能受了像何伟这样的美国记者的影响,但谢丁的心情却是纯粹中国式的。这是一组优秀的作品。我期待更多的中国记者加入这样的写作行列。 —查建英 尽管中国的新闻界已经谈论了好几年的非虚构写作,但在阅读到谢丁之前,我几乎从未看到一位记者,能把令人精疲力竭的采访与从容的叙事这样恰当的结合,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作者从未丢失他浓郁却节制的个人情绪。 —许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