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明朝那些事儿2 图文精印版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五年销量突破1000万,图文精印版定义史书经典新风尚 当年明月五年潜心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内容再无遗憾; 原文只字未少,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线描人物插图,背景资料拓展(参考消息),图表历史事件进程,手绘地图 编辑推荐 : ★当年明月全新修订 ,资深明矾五周年纪念回馈版,明史普及最具价值收藏版 1.更权威: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全程演绎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 2.更丰富: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线描人物插图,背景资料拓展(参考消息),图表历史事件进程,手绘地图。涉及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图解历史,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3.更精美:图文并茂,追求更加精美、舒适的装帧。 ★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读起来就停不下来、最易上手的明朝历史普及本 《明朝那些事儿》自2006年出版后,迅速荣登“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连续多年被读者推荐为印象最深之书。众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边书,无数人口口相传的最有阅读价值读物。
  • 明朝那些事儿3 图文精印版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五年销量突破1000万,图文精印版定义史书经典新风尚 当年明月五年潜心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内容再无遗憾; 原文只字未少,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线描人物插图,背景资料拓展(参考消息),图表历史事件进程,手绘地图 编辑推荐 : ★当年明月全新修订 ,资深明矾五周年纪念回馈版,明史普及最具价值收藏版 1.更权威: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全程演绎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 2.更丰富: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线描人物插图,背景资料拓展(参考消息),图表历史事件进程,手绘地图。涉及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图解历史,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3.更精美:图文并茂,追求更加精美、舒适的装帧。 ★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读起来就停不下来、最易上手的明朝历史普及本 《明朝那些事儿》自2006年出版后,迅速荣登“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连续多年被读者推荐为印象最深之书。众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边书,无数人口口相传的最有阅读价值读物。
  • 牛棚杂忆

    作者:季羡林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去世后,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季羡林文集图文珍藏版。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五十多岁遭遇文化大革命,命运从此突增波折,劳改、批斗,没有了自由……《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详述了自己十年动乱期间的生活、思想及著书的经历,其中的豁达与乐观令人动容,读来让人感慨万端。书中还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生动再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
  • 末世的爱情标本

    作者:原著:冯梦龙,导 读:张曼娟

    《末世的爱情标本:三言》:一部《三言》令冯梦龙名声大噪。除此以外,冯梦龙还是明代了不起的“主编”,编著了一部《情史》,可谓吹响了古往今来痴男怨女“集结号”。张曼娟认为,《三言》除描写情爱外,兼谈了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如果要论爱情典型,《情史》比《三言》更集中,像是个资料库。在人物塑造与情节铺就上,《情史》大不如《三言》。因此,《三言》是经典。”然而,冯梦龙所写的爱情虽是“末世”的,但也是幽默的。张曼娟介绍,当他形容卖油郎为了与花魁娘子共度一晚春宵拼命攒钱时,竟用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我们没有想到这句话居然可以这样用”。因此,张曼娟认为,《三言》中的名篇都具有情节离奇、人物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谈及人性,尤其是欲望与人情,且与现代辉映。
  • 蚁族Ⅱ

    作者:廉思

    2009年,《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问世,“蚁族”这个庞大的城市沉默群体,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极,正式登上中国的话语舞台。时隔一年后,廉思及其团队再度推出《蚁族Ⅱ——谁的时代》。在书中,与“蚁族”或多或少有着关系的人们相遇,他们中有城二代和村二代,有坚守阵地者和四处漂泊者,有外企白领和私企小工,有花甲教授和九零后学生。他们对话、写信、反思、回望,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展开思考,对当今的大时代进行探讨。同时,团队课题组继续深入聚居村,将调研范围延伸至全国,出炉了有史以来第一部“蚁族”全国调查报告——2010中国“蚁族”生存报告。时代高唱着进行曲,将一些人献给他们的观众,将另一些人推往幕后。政府、媒体、公众;政治、经济、文化,都充当着舞台调度。多少事物崛起,多少事物消失。但梦想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时间而褪色,反而会历久弥珍。 有一种奋斗叫“蚁族” 有一种坚韧叫“蚁族” 有一种精神叫“蚁族” 让我们透过本书的文字和图片,去感受这个时代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与沉重……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以“成功”衡量一切的社会,甚至连衡量的标准也被简化为笼统的物质符号。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读者能看到另外一种精彩的人生。我们的英雄不该只有马云、丁磊、李宇春,我们不该只用金钱、权力和名望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在我们的世界里,还可能有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选择。就像本书中这些人物,经历艰难世事却不沮丧、不绝望,依然奋斗乐观、追求梦想。他们的自信和坚毅,是一代青年的核心价值;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 極權的誘惑

    作者:許知遠

    「中國的經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獨特,它的內在困境很可能吞噬掉表面的繁盛。而且,在歷史中的很多時刻,我們都曾公開讚揚邪惡的力量,漠視個人的自由與尊嚴。中國正是最近的一個例證。」----許知遠 一九三0年代,經濟大蕭條使西方世界陷入一片愁雲慘霧當中。對資本主義與民主失望之餘,西方最頂尖的知識份子紛紛把人類的希望寄託在信奉共產主義的「新文明」----蘇聯身上。然而,當後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得烈.紀德在一趟實地觀察後卻發現,關於這個新文明的事實與傳聞不符。華麗的國家建設的外表下,是勞力的剝削與個性化的消失。悲哀的是,紀德的呼籲被淹沒在一片非理性的喧囂當中。比紀德早五個月到蘇聯的羅曼羅蘭,則早就決定把他的所見所聞塵封起來,他知道人們要五十年後才能聽懂如此尖銳的逆耳之言。 大約同一時間,來自美國加州的李敦白(Sydney Rittenberg)一路心甘情願的跟隨毛澤東等人從事他心目中偉大的共產革命。政治迫害的無情、文化大革命的慘烈,甚至是冤屈的牢獄之災,都曾經被他當作為了實踐理想的考驗。直到三十年後,認清現實的他才終於說出:「我從未真的想要待在中國...」 那麼,我們不禁好奇,與江澤民相談甚歡而決定寫《中國大趨勢》的未來學大師奈斯比、在《北京共識》中信心滿滿的指出「中國給其他國家開創了一條新路」的約書亞.拉莫,是否也將有如李敦白樣大夢初醒的那一天?而為了這個覺醒,他們與人類將付出多大的代價? 許知遠,當代中國最年輕、最才華洋溢、最具批判性的公共知識份子,提醒我們,今天世人對中國的高分貝讚嘆,正是在重蹈當初西方人對蘇聯的盲目幻想的覆轍。 黑格爾說:「人類歷史唯一能告訴我們的是,人類從來不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嫻熟近代人類文明軌跡的許知遠再次證明這句話。他引經據典的指出,當人類對既存體制失去信心的時候,很容易就在隨手抓一個替代品來安撫心中的空虛徬徨。就好像七十年前的法國文人,在戰敗給德國的怨恨與對美國霸權的嫉妒之下,狂熱的投入崇拜蘇聯的狂潮。「對他們來說,現實是一回事,觀點卻是另一回事。」底層老百姓的苦難在意識型態的光環的遮蔽之下,被視而不見。 批判中國現狀的作品汗牛充棟,但大部分都是從當代社會與政治的實際功效的角度切入,批判中國在人權、環保、勞工保護、政治體制上的缺失。許知遠卻能另闢蹊徑,從文化史與心理層面的角度來看,為什麼理當是最睿智、最公正客觀的知識份子也常常被一個顯然問題叢生的極權體制給迷惑。而他的記者工作,以及他與當代中國異議份子,如余杰、許志永等人的私人關係,更為我們帶來關於中國的民權奮鬥運動最真實的第一手報導。 這是一本點醒世人認清今天中國的好書,更是一本讓我們瞭解人如何在巨大的歷史洪流與意識型態鬥爭中迷失自己的警世之作。
  • 吾国与吾民

    作者:林语堂

    《林语堂全集13:吾国与吾民》内容简介:现代的中国知识青年,就生长于这个大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头,那时父兄们吸收了孔教的学说,习诵着孔教经书而却举叛旗以反抗之。于是新时代各种学说乘时而兴,纷纭杂糅,几乎扯碎了青年们底脆弱的心灵。他们被灌输一些科学知识,又被灌输一些耶稣教义,又被灌输一些无神论,又被灌输一些自由恋爱,又来一些共产主义,又来一些西洋哲学,又来一些现代军国主义,实实在在什么都灌输一些。
  • 读库1005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005》主要内容简介: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重建视觉记忆、在世界的咽喉里、修复传奇、青春歌史、无可替代的失败者等。
  • 德律风

    作者:葛亮

    《德律风》主要内容简介:站在边缘谛听城市的声响。德赛都(Michelde Certuau)在《The Practice of EverydayLife》的开篇写道:“献给普通人,献给行走 于街巷的平凡英雄、无所不在的角色。”这本书中久违的人与事,面目清晰如昨,温度依旧。根植于民间的文字,亦勾勒了书写者的成长轨迹,岛与城池,家与异乡,有说不尽的故事,岛屿的宿命,是城市的,也是个人的,有着一样的脉搏,在时代漩涡中同声共气,冷暖自知。所谓命运的轮廓,更多的不是弧线,而是棱角。其间的快与痛,锋利入情入心,关于城市的还有历史。数年间的承载,纸上或许不堪其重。心底终是轻盈,因为尘埃落定。
  • 阿飞幻想(第1辑)

    作者:真髓,飘灯,荆洚晓,文舟

    《阿飞幻想》是一本全新的原创幻想类MOOK,为读者提供最有想象力、最有故事性和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幻想小说。 《阿飞幻想》作者团队阵容十分强大,几乎包括国内所有最具号召力的幻想小说作者,马伯庸、真髓、飘灯、文舟、荆洚晓、冥灵、小狼等都是其主力作者。 《阿飞幻想》的主编阿飞,在国内幻想文学兴起之初,即以一部《三国游侠传》赢得大批读者追随至今。后在《大众软件》担任奇幻版块编辑,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幻想文学专业编辑。今年上半年,阿飞辞去《飞·奇幻世界》副主编职务,经过半年的筹备制作,全新幻想文学MOOK《阿飞幻想》十月初全面上架。 《阿飞幻想》制作理念: 《阿飞幻想》不赞赏仅为商业噱头的火速写作,承诺不见佳作绝不出刊。 《阿飞幻想》不欢迎变相的低幼言情小说,承诺用真实、成熟的人性魅力,来打动万千读者。 《阿飞幻想》不做拷贝西方的小众宠儿,承诺用通俗明快的文风,讲述人人都爱的中国特色的幻想故事。 《阿飞幻想》不设定门槛,承诺只要是好作品且有幻想元素,不论它偏向科幻、玄幻、还是魔幻风格的小说,都会被大家第一时间阅读到。
  • 中国布衣

    作者:张曼菱

    《中国布衣》内容简介:季羡林先生为《中国布衣》主人公亲笔题写:“无名有品,无位有尊。”书法家钱绍武先生:“看了进德先生的书法作品,我立即为先生的格调所激动,一种诚恳质朴又刚正不阿之风扑面而来。”台北易君博先生送给(《中国布衣》主人公两句话:“拔乎流俗之上,立于千圣之表。”一群退休工人读此书后给作者打电话:“我们要像进德先生那样生活。”程郁缀教授:“这样的书是可以传几代的。”作家吉狄马加:“这是一本有社会学价值的书。什么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一位在美国开办华人学校的昆明同乡认为:《中国布衣》是美国华人教育孩子的合适教材。
  • 救救孩子

    作者:郭初阳,蔡朝阳,吕栋

    《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 这为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教材并非不容置疑,教学也绝非教材全面合理化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需要更多真实的、开放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教材,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教材,以敞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困惑和疑问。而这也恰恰是诸多课堂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 中国八大诗人

    作者:胡怀琛

    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八位伟大诗人的介绍,梳理出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走向,可称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诗史。胡怀琛先生从个人的赏鉴喜好出发,对八位诗人的诗歌特点及其宗源进行了精到的论述,使读者在很短时间内得以了解中国古代诗人与诗歌的成就。 附录部分选用了胡怀琛先生的另一著作 《诗的作法》。这本书尤见胡先生融通 新旧诗歌的学力。他游走在新旧诗歌之间,为诗歌爱好者打开了一条诗歌写作的门径。
  • 我与中国

    作者:罗斯•特里尔

    《毛泽东传》作者特里尔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1964年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从此与中国开始了一段激情澎湃的故事。《我与中国》正是他和中国故事的见证。本书既有对中国政坛风云人物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中国普通民众生活的娓娓讲述,涉及的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文化名流,下至工人、农民、普通知识分子。 全书时间跨越达四十余载,在一个西方人的眼中,展现了新中国一甲子的发展历程,为广大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中国之窗。作者还借助自己中外交流使者的身份,对作为时代背景的国际关系格局从紧张的冷战关系发展到世界一体的全球化时代作出了客观的、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亲历者讲述了几十年间世界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中美、中澳关系的峰回路转。 据了解,《我与中国》是特里尔专门为《毛泽东传》的授权出版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独家撰写的,此次出版乃是全球首发,中国读者可以近水楼台,抢先尝鲜。
  • 苍凉的独白书写

    作者:原著: 蘇軾,导 读:蒋勋

    《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在写下了这首遣兴的诗作,表达了他的人生之叹。诗意苍凉,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之中,下笔而出的。 导读者蒋勋老师认为《寒食帖》不能单一看某一个字,整个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响曲乐章般庞大壮阔的配置,感受到创作者行走于文学与书法之间惊人丰富的魅力。苏轼嘲笑自己的书法是“石压哈蟆体”,而一般他的字会被解读成“豪放”。阅读《寒食帖》上的字,则会发现其实豪放的大架构里不失细节的温柔婉约。《寒食帖》最后一句“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蒋老师把这几个字,形容成像诗人的表情,愁郁、荒凉、困顿,像最顽强的生命,像冬寒秃枝,看似颓败,却在内里蕴含隐匿发枝发叶的生命力。 蒋老师认为从《寒食帖》,可以了解苏轼如何在自我调侃、自我嘲笑里完成一种毁誉之外的豁达。
  • 粮民

    作者:爱新觉罗•蔚然

    该书再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农村金融的混乱,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的评价是:“蔚然所记录的真实中国农村的贫困,远远超出了我们从一般媒体上所接受的资讯,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区民众的想象。这本书中的‘故事’,用‘个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会的一个断面,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问题增加几分必要的焦虑感和紧迫感。”
  • 读古诗入门

    作者:吴丈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诗歌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字的四声和平仄 (二)押韵 第二章 诗歌的起源和演变 (一)诗歌的起源 (二)旧体诗形式的演变 第三章 旧体诗的种类和区别 (一)古体诗在字句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二)古体诗在用韵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三)古体诗在平仄安排和对仗方面与近体诗的区别 第四章 旧体诗的体派 (一)先秦时期的诗体 (二)两汉时期的诗体 (三)魏晋南北朝的诗体 (四)唐代的诗体 (五)两宋的诗体 (六)金、元时期的诗体 (七)明代的诗体 (八)清代的诗体 第五章 旧体诗的专用词语 第六章 诗韵 (一)古韵 (二)新韵 第七章 绝句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格式 第八章 律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对仗 (四)格式 (五)运用重复字的限制 第九章 格律中的其他规则 (一)避免孤平 (二)三字尾的平仄安排 (三)拗救 (四)关于“一三五不论” 第十章 古体诗概说 (一)各种形式的古体诗 (二)唐代的古体诗 第十一章 变体诗 附录 常见旧读入声字表
  • 单向街 002

    作者:郭玉洁 主编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最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最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先锋已死?写下这个耸动的标题,是希望呼唤每一代人当中不甘平凡者内心的冒险精神,来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从话剧、图书、摇滚乐、非母语写作、独立电影大众文化领域探讨先锋的可能。
  • 文学理论新编

    作者:童庆炳 编

    《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经典文本阅读;二、相关问题概说。如果说前者是“一斑”,后者则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于是在编者与作者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 问题与问题之间构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而且如此一来,那种“六经注我”的编写思路也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注六经”式的新思路。我们相信,这样一种编写思路可能更合理,更稳妥,也更符合教学规律。因为对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让他们一开始就接受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有时甚至是教条化了的理论,不如让他们直接面对二三十篇经典文章更有价值、更有成效。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作者:王冬,张劲硕,史军,刘旸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可说是《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之中“花世界”和“动物志”两部分的放大,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约10万字,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旨在已经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的都市人群中引领一种博物学精神的回归。在科学史上,博物学传统是与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只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没落,而在今日,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世界的博物学态度,或许是纠正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精神误区的良方妙药,值得一试。 四位作者中,刘旸笔名桔子帮小帮主,本科毕业于北大生技系,现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候选人。2008年2月加入松鼠会,一直担任songshuhui.net网站编辑,负责版面文章审核和小红猪翻译项目,也是网站上人气最高的作者之一,每次出手均有不凡表现,这本书中收入的《桔子史》《情人节葡萄》《鸟类天生花腔》等文章充分反映出其诙谐俏皮的写作趋向。王冬,笔名瘦驼,现居烟台,是一名酷爱动物酷爱写动物的大学生物老师,爱好广泛,玩摄影、玩天文、玩自行车,在新京报开设有《动物行星》专栏,并为《新发现》、《新探索》等时尚科学杂志撰写多种文章,本书中《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御风而行》《半夜鸡不叫》均出自其手笔。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现主要研究方向为蝙蝠。少年时代即以科普写作为重要志向,20岁开始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现在已成了颇受关注的新锐科普作家,并不时亮相于电视屏幕,严谨独特的风格见诸于《弘扬动物集体主义》《有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狼分析报告》等篇目。史军,现居北京,是《科学世界》杂志编辑,曾先后就读于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繁殖和保护,业余爱好是摄影和旅行,还是《Lonely Planet》旅行丛书的译者之一,他以此次入选的《绿色顽主和超级杂草》《无花之果天上来?》《端午狂想》等话题与读者分享植物的激情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