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青年电影手册(第六辑):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

    作者:程青松 主编

    100部电影处女作 100个追逐电影梦想的故事 100个华语电影导演的诞生 本期《青年电影手册》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 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 《青年电影手册》第六辑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 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名人推荐 侯孝贤:记录青年电影的创作于历程。 姜文:电影创作作应是自由的梦想。《青年电影手册》的批评也应当是:自由加独立。梦想与激情。 王小帅:坚持独立批评的精神,看《青年电影手册》。 贾樟柯:青年电影,反叛精神。 焦雄屏:电影是执着的梦,但它可以实现。 田原:青年永远电影,电影永远年轻。 章明:电影与青年同在,即使是侯麦,伊斯特伍德那样的青年。 郭晓冬:愿我们的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戴立忍:不曾间断地审视书写这一世代的华语电影,这个工作不见得有掌声,但不能没有。 肖风:期待《青年电影手册》成为浩瀚影海中的灯塔。 郝蕾:关心电影,关心《青年电影手册》。 王超:不弃良知,独立品格,为电影人生之尊严,勇敢批评。 关锦鹏:电影离不开生活,好好细味生活。 许鞍华:祝《青年电影手册》一帆风顺,洛阳纸贵。 宁瀛:期待《青年电影手册》。 李少红:电影永远是青春的梦想。 刘晓庆:《青年电影手册》开拓希望的路,我们都在路上。 佟大为:电影是我的信仰,也是我们的梦。 路学长:关注电影本体,促进电影实践。 顾长卫:热爱电影就把《青年电影手册》天天装在兜里放在心上吧。
  • 谁在黑暗中呻吟

    作者:王樽

    这是一部独具风格的电影随笔集。读者从中读出的不仅有电影的经验,还有作者厚积的学养、丰富的人生历练,以及漫无边际的想像。在随心所欲的书写中,银幕的边缘不断扩展开来,并最终被突破。 敏锐的观察、独到的角度、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文笔。为新时期的电影随笔写作提供了另类的文本。 本书是作者继《与电影一起私奔》热销书市后又一部力作。
  • 影君子

    作者:周黎明

    周黎明以其庞杂的阅历及敏锐的感悟力,透过影像去品味东西方文化的微妙意趣;从常人所忽视的一幕幕琐碎细节中,尝试解读文明的密语。光影明灭间,他用快意利落的文字,找到了电影、社会、人文、美学间纵横交错的潜在脉络,使影评展现出广阔纵深的格局,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观影 视界…… 本书首次编撰史上百大英美剧榜;独家呈现《老友记》老咖啡馆的原貌;解读李安震撼东西方心灵的神秘力量;阐明中式叙事的独特美学之道;点出东方龙和好莱虎如何共舞;漫谈电影中的男性美;行走于那些银幕上的城市……
  • 银幕艳史

    作者:张真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电影的重大文化意义和它在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媒介力量。书名来自一部展示早期电影产业的重要影片(仅存部分残片),《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揭示了上海早期电影的错综复杂,探讨了电影与诸如摄影、建筑、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梳理,作者考察了之前忽视或遗忘的诸多影片,重新解读了部分经典,并拓展了重要的有关白话现代和都市文化的论题,包括电影作为“新媒体”如何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展示和建构了现代的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
  • 中国导演访谈录

    作者:易立竞

    18位中国一线中国一线知名导演,纵论中国电影的复兴与坚韧,既有对时代与体制的苦苦追问,也有对民族与文化的深深反思,既言及走出国门的热情与抱负,也坦诚自立于世界电影的自信与抱负,既可见他们台前身影的绚丽多姿,亦不避他们幕后人生的冷暖悲欢。 《中国导演访谈录》,让人一窥中国导演们的家国天下。
  • 西片碟中碟

    作者:周黎明,梁良

    自从梁良先生于1983年出版了中文世界第一部收集影片逾千部的电影指南之后,大型的权威电影工具书历20年来仍极为罕见。 《西片碟中碟》以国际权威电影指南为规范,以中文世界规模最大的拥有25000部影片资料支持的汉电影数据库为基础,萃集了3000余部最令人难忘的西方电影杰作,兼容票房大片和获奖名片,兼顾文艺片和娱乐片等种类,全面检点百余年来的经典和遗珠。
  • 黑夜里最黑的花

    作者:洁尘

    我一直觉得,那些美好的影片,其意义是超出电影之外的,我们可以从中唤醒自己成长期的一丝丝纤细的记忆,也可以从中获得激情和感动,这种激情和感动对成年的我们依然是礼物。
  • 小武

    作者:贾樟柯,赵静(编)

    《小武》四月十号开拍,就像女人不会忘记生孩子的日子这日子永生难忘。四月的县城还冷,剧组一行烧香磕头。我在烟雾缭绕的街头跪下,敬天地鬼神,往来神仙,祖师爷唐明皇朱元璋及卢米埃尔兄弟。这仪式让我确定.这一次真要将文字变成电影了。
  • 混大成人

    作者:宁浩

    宁浩好久不见! 宁浩首次出书,关于《疯狂的石头》,关于上映无期的《无人区》,关于青春与成长,甚至关于宇宙和生命…… 关于宁浩我们所知道的: 2006年,小成本作品《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话题电影,并获得多项大奖。。 2009年,《疯狂的赛车》以一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三十二岁的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我们不知道的是: 少年宁浩热爱画画,报考大学才发现自己色弱; 读中专时,瞧不起学习影视制作的同学,读大专时却阴差阳错进了这一行; 拍摄MV得心应手之时,为了去心结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读的却是图片摄影专业。 《疯狂的石头》灵感,竟来自宁浩与人合租房子的经历;《疯狂的赛车》票房破亿,在创作上却并不能令宁浩满意;《无人区》曾考虑请刘德华出演,结局也许会大为不同…… 宁浩首次以文字的形式阐释他的电影理念,讲述他的成长历程和《疯狂的石头》等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专家林旭东参与对谈,收录有宁浩从未公开发表的画作和相关剧照,这是迄今为止,对宁浩及其作品最权威也是最详尽的解读。 “对于严格的创作者来说,没有思考的东西是不能拿出来的。” “我心目中的电影,影像本身所传递和暗示的意义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意义。” “平常聊天也有人问,宁浩你所有的作品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主题?我说除了《绿草地》以外,所有的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 ——宁浩
  • 长天过大云

    作者:姜文

    近年鲜少露面的王朔曾以小说《动物凶猛》激发了姜文的导演热情,此次为该书作序,称:“老姜是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史铁生生前写有一篇关于《太阳照常升起》的文章,亦在书中首度公开。 决定拍《太阳》之前,姜文和他的团队正在筹备另一部电影。有一天他梦到几个环环相扣的故事,醒来后给大家讲了一遍,听者一致同意放弃正在筹拍的那部,目标转向他梦中的故事——后来的《太阳照常升起》。《长天过大云》收入了姜文讲的四个故事。陈冲、黄秋生、孔维、房祖名,包括服装、道具……每一个进组的人,都是因为被他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 电影理论笔记

    作者:郭小橹

    在这本《电影理论笔记》中,作者郭小橹表达了她对电影理论的认识:影评、纯粹的学院派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实用理论统统都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的时代。诚实、有效、尖锐应当成为当今电影理论的气质,尤其是中国电影理论的气质。尽管这种气质将遭受反击,并感受疼痛,但只有感受到疼痛,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理论真实地活着。
  • 雾中风景

    作者:戴锦华

    雾中风景,似乎是二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恰当的象喻……时阴时雨,间或有若干阳光灿烂的日子;为巨大的希望所鼓舞,又为现实困厄所制约;在绵长的期待、躁动中失陷复崛起;在“后现代”的表述中遭遇着前工业社会的现实。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是一部电影文化研究专著,收集了作者1987年以来关于电影文化研究的论文17篇。这些论著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崭新的理论资源对新时期的电影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作者在对新时期出现的电影文本进行细读的同时也对新时期产生的电影作者代群进行了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电影发展状况,并揭示了其与新时期以来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所形成的奥妙的互动关系。
  • 青年电影手册(第五辑)

    作者:程青松,张献民,杜庆春,崔卫平,崔子恩,

    《青年电影手册(2012年第5辑)(华语同志电影20年)》是一本电影文化类图书,是一本秉持“深度、锐度、态度”,综合电影评论、人物访谈、文化事件等多元的文艺类图书。创办于2007年,目前已经出版了四辑。《青年电影手册(2012年第5辑)(华语同志电影20年)》的主要内容有:封面人物关锦鹏、张国荣,手册聚焦之20年华语同志电影特辑、独立影评以及2012第三届金扫帚奖评选活动等。 海报:
  • 非常罪 非常美(增订版)

    作者:毛尖

    电影,你会看吗?一听这一问题,多少会有人不屑一顾。是啊,电影谁不会看?不同的是,你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电影。在《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里,毛尖会向你娓娓道来一些关于电影的风花雪月、缠绵纠葛,会向你诉说一些关于电影的颜色、眼神以及脸蛋……这是毛尖的眼光,她用一种“骨感”与“性感”兼备的文字来抒写关于电影的感受。读读她的文字,再想想你自己的,兴许会是另一种体会呢。
  • 中国电影史

    作者:钟大丰,舒晓鸣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 我们时代的叙事

    作者:崔卫平

    本文力图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选取了这样几个片断:50年代初期某些电影,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现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冲突,它们与新世界本身一样,是生气勃勃的;60年代的谢晋电影,至少有一头扎根于真实的现实关系当中,引起观众特定的现实联想,只是它们的结尾被归并到统一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去:陈凯歌电影是中国稍晚才出现的艺术电影,其更为重视人的内在精神尤其是儒家文人的情怀;而张艺谋电影则可以看作中国的主流电影,其中所体现的“游民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某些症候。
  • 好莱坞启示录

    作者:周黎明

    本书作者周黎明被媒体誉为“大陆第一影评人”,以评论美国影片著称,但他最受欢迎的文章很可能是他对好莱坞运作内幕的独到解析。作者以他对美国电影业20多年的研究、美国名校MBA的专业素质,以及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好莱坞的实地考察和报道,撰写了这部兼具学术深度和新闻记者敏锐性的著作,涉及该行业的各个层面,包括美国电影产业趋势,好莱坞电影收入与融资渠道,电影制作、行销与推广,美国电影从业人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对政界、主流社会的影响等等。本书运用大量案例,如明星片酬、阿诺从政、好莱坞的同性恋和犹太人利益集团、裸体镜头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厘清了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无论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电影工作者从业实践,还是普通电影爱好者及八卦浏览者的认知提升,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版新增了五万多字,全面更新了行业统计数据和产业变动信息,并增补了“明星片酬”、“明星代言”、编剧罢工”、“解密奥斯卡”、“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华人电影”等章节,使得本书的框架与内容都更完善充实,增强了系统性,保证了前沿性。
  • 看不见的影像

    作者:张献民

    本书不像是评论,像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一部来自电影又走向电影的书,一些制造影像又窥视影像的文字。本书从电影的深处入手,在评析电影的同时,又加入了剧照和作者的感觉在其中。与其说是一部评论集子,远不如说是一本电影笔记。这些电影像是地下电影,关注的人奇少无比,一些出自地下电影人的作品。一个摄影师,一个导演,几个性情中人便组成了一个班子,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探索……...
  • 电影理论与批评

    作者:戴锦华

    电影理论与批评,ISBN:9787301116319,作者:戴锦华
  • 春光乍泄

    作者:范坡坡

    本书精选100部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同性恋电影,以及200余幅精美剧照和资料图片,是国内第一部完整、详尽地介绍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力作。专业的解读,配以震撼的画面,为读者展示了一幕幕鲜为人知而又活色生香的另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