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黄健翔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漫画绘本的形式,阐述并解构黄健翔生活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既有作者对新闻事件的内心独白,又有其工作、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与人生思考。本书还收录了黄健翔最完整和经典的语录,特别包括他在德国世界杯上被大众媒体和舆论广为流传的那些段子。 这不是一本纯粹关于体育的图书。黄健翔以其特有的语言,开创了体育解说划时代的全新风格。在本书中,读者可以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阅读他的解说——幽默、风趣、智慧,充满激情、充满戏剧性。你可以笑,也可以骂,甚至可以喊……
  • 茅于轼:无悔的历程

    作者:茅于轼,岑科,李高阳

    本书为你揭开茅于轼先生的无悔人生。八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尽显一位工程师出身的经济学大家对平等自由的不懈追求。他的思想、人格与行动,堪称中国公民社会之典范。
  • 朱镕基讲话实录 第四卷

    作者:《朱镕基讲话实录》编辑组

    《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入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入《实录》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些讲话、谈话、文章等从各个方面翔实记录了朱镕基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 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院总理期间,适逢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朱镕基同志直接主持了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与流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有效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扭转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实录》翔实反映了朱镕基同志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工作历程,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书不仅是读者深入了解朱镕基经济社会管理思想、领导风格、个人魅力和心路历程最全面的读本,也是读者回顾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一部丰富史料。 《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对于了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朱镕基讲话实录》的独有特色: (1)极强的真实性。 (2)“朱氏风格”的可读性。收录篇目多为朱镕基即席讲话的实录,反映出深刻、简单、直接的“朱氏风格”,有编辑称是继《毛泽东选集》之后最为好读的领导人著作之一。 (3)宝贵的史料价值。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历程的权威总结。 (4)全面反映朱镕基经济思想和心路历程。 (5)全面透露高层领导处理国家和个人事务的真实状况。 (6)全面展示朱镕基直面问题的勇者作风。 (7)全面揭示朱镕基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高超艺术。 (8)全面刻画朱镕基有血有肉的总理形象。
  • 八大山人画传

    作者:周时奋

    《八大山人画传》毕竟是一部传记小说,所以这里既需要深入的研究,也需要合乎情理的大胆想象,正是在这方面,作者充分发挥了一个作家,在驰骋想象和驾双文字的优势,使得这部作品保持了相当的可读性。不过,即便如此,在八大山人一生的某些阶段,研究不果,想象没有施展而留下的空白依然存在。对于这种状况,我想无论是从画传作者或者读者的立场来说,倒是不需要觉得有多大遗憾的,因为,追求一种纯透明的境界或许本来就是徒劳,而对八大山人来说,他生命中留有的空白、混沌之类的感觉应该是与他的画作相映成趣的。
  • 日记的胡适

    作者:李伶伶,王一心

    《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主要内容:胡适自16岁开始,直至去世的前三天,共留下二百多万字的日记。从日记看胡适,这位中国新文化的弄潮儿与代表人物展现给我们的,必定不只是他人生中精彩的一面,或许更多的。我们将看到隐秘于那些琐碎文字背后映射出的个性和真实自我,那便是一番别样的风景了。如果将《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物传记,好传记的第一要义当是表现传主性格,那么大概没有什么比日记更能透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了。
  • 胡耀邦传

    作者:主编:张黎群 张定 严如平 唐非 李公天

    本书由五位作者历时15年完成,全书三卷约九十万字,本册为第一卷,主要记述胡耀邦同志从1915年到1976年的革命生涯,着重描写了他从青少年时代到投身革命,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和到地方工作的经历。
  • 炅炅有神

    作者:何炅

  • 政道

    作者:包永辉,徐寿松

    《政道:仇和十年》里,你可以看到,面对一个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的重灾区,仇和是怎样使之在短时间内实现由乱到治的。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领导者,一位处于江苏省经济洼地的领导者,当别的地方富得流油而本地却穷得冒汗时,你在这《政道:仇和十年》里可以看到,仇和是怎样营造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 如果你正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而又为囊中羞涩犯愁时,那么你通过这《政道:仇和十年》也可以看到,仇和是怎样破解这一难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在几年间超过了过去的几十年的。 当你对改变一地的面貌感到悲观失望时,你通过这《政道:仇和十年》可以看到,仇和靠什么手段使宿迁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由自卑自弃到自强自立的重大转变。 如果你是一个理论工作者,我们相信《政道:仇和十年》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仇和、全面的仇和、立体的仇和,让你的研究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对仇和,不怕一无所知,就怕一知半解。 当然,《政道:仇和十年》不是一部专门提供工作经验的作品,更不是一部歌功颂德的作品,我们只想通过对仇和较为全面的报道和解读,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当许多地方对社会事业改革、吏治改革“绕道走”的时候,仇和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来啃这些硬骨头? 人们常说,“改革者没有好下场”,为什么10年来一直以激进的方式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仇和能屡踩红线而不倒。
  • 薄薄的故乡

    作者:王小帅

    先锋导演王小帅的私人笔记,无故乡时代的故乡情结,献给所有回不去故乡的人们。 苏童、杜琪峰、刘小东、高圆圆推荐珍藏 █ 编辑推荐 ★ 柏林银熊奖、戛纳评审团奖得主王小帅的“三线”记忆 ★ 《青红》《我11》《闯入者》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模糊的回忆、幸存的老照片、儿时的画 、家书、剧照、几经手改的文稿,订成一本私人笔记。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迁徙流变,勾画出一代人的集体遭遇:一群没有 故乡的人仅以留存的记忆碎片。 █ 媒体评论与名人推荐 他用电影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带给未来以无穷希望。 ——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称号授予评语 作为1990年代出现的大陆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法国世界报》 王小帅透过镜头,描绘人在不同地域间的移动流离,从乡村到城市、自中国到西方,显现出他对中国社会变迁改貌的厚实观察。” ——第14届台北电影节 我看过这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想他的确受到了《温别尔托·D》的一些影响。我觉得巴赞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他们对于长镜头的倡导,帮中国导演挣脱了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那些美学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就是其中之一。 ——达德利·安德鲁(美国影评人) 尽管该片情节缓慢,但却让人始终全神贯注。导演王小帅将会让自己的导演之路更加开阔,因为这部影片证明,他是一个让任何人都能信任的导演。” ——雷·本内(戛纳影评人) █ 内容简介 导演王小帅一直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他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15岁考上央美附中来到北京,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两年后无片可拍的他逃离体制,开始他的“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 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但这本《薄薄的故乡》却无关宏观历史。这本书中的文字、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装订而成的,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与其说它是在向读者讲述,不如说它是作者的私人笔记——在撰写整理这本笔记的过程中,他让自己沉浸到往事中,他发现自己不免絮叨,更加发现回忆的不可靠;他意外地找到以为早已丢失的照片和画,惊喜地知晓了一直好奇的谜底。 现在这本笔记已经完成,如一部最终剪辑而成影片,不再私有。
  • 百岁忆往

    作者:周有光

    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已107岁了,他经历了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1949年后的新中国时期,遍历大风大浪,被称为“四朝元老”,至今仍头脑清晰,是受到世人普遍尊崇的“智慧老人”。 他从学习经济学到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到晚年鸟瞰人类文化,写过许多有创见的文章,其人生经历和独特见解是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与张允和的传奇爱情,被传为美谈。 他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回忆,如邹韬奋、马寅初、老舍、罗常培、溥仪、爱因斯坦等,不仅有趣,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按时间顺序,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周有光107年的主要经历,并回顾留在他记忆中的那些亲人和师友。全书由短小精悍的小文章组成,配以图片。
  •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同道先生的这本书,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它的书名——《国学大师之死》。书中所写的13位国学大师,中国的知识界并不陌生,但为什么集中写他们的死亡呢?换句话说,通过国学大师们的死亡,读者能看到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的编辑与作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现将我们出版者的理解推荐给大家:   为了说明作者的意图,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国学”究竟是什么?这也是本书在前期调研时,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关于“国学”的定义,目前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延续章太炎的定义,即包括文字学、经学、史学、学术界多持此论;另一种是比较通俗的理解,即“国学”就是传统文化。   本书认为,“传统文化”的说法失之宽泛,而文字学、经学、史学的说法又过于学术化,不能兼顾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水平。本书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4卷)

    作者:朱镕基

    ISBN: 第一卷978-7-01-010128-6 第二卷978-7-01-010127-9 第三卷978-7-01-010126-2 第四卷978-7-01-010125-5 定价:196元;四册 每册定价:49元 《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入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这些讲话、谈话、文章等从各个方面翔实记录了朱镕基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不仅是读者深入了解朱镕基经济社会管理思想、领导风格、个人魅力和心路历程最全面的读本,也是读者回顾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一部丰富史料。 《朱镕基讲话实录》的独有特色:(1)极强的真实性。(2)“朱氏风格”的可读性。收录篇目多为朱镕基即席讲话的实录,反映出深刻、简单、直接的“朱氏风格”,有编辑称是继《毛泽东选集》之后最为好读的领导人著作之一。(3)宝贵的史料价值。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历程的权威总结。(4)全面反映朱镕基经济思想和心路历程。(5)全面透露高层领导处理国家和个人事务的真实状况。(6)全面展示朱镕基直面问题的勇者作风。(7)全面揭示朱镕基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高超艺术。(8)全面刻画朱镕基有血有肉的总理形象。
  • 我的前半生

    作者: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奇书。 奇就奇在这本书是由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亲自执笔撰写的。 奇还奇在这本书是溥仪亲口述说自己如何当上大清宣统皇帝和伪满“康德皇帝”,如何沦为战俘和战犯.又如何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奇特经历。 从书中我们能够看到最后一次皇帝大婚的明黄色胜景,能够看到逊位之君传统的帝王教育和宫廷生活,能够看到溥仪移居天津以后在租界地当寓公的浪漫与尴尬,能够看到这位当年帝王沦落为异族入侵者傀儡的身心丑态,能够看到他被俘后在赤塔、伯力当俘虏,在抚顺当战犯被改造的思想和生活历程……这一切,又有100余幅鲜活的珍贵照片佐证。
  • Thread Of The Silkworm

    作者:Iris Chang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of Tsien Hsue-Shen, the pioneer of the American space age who was mysteriously accused of being a communist, deported, and becameto America’s continuing chagrinthe father of the Chinese missile program.
  • 人生

    作者:李志刚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张朝阳、古永锵,电子商务领域风生水起的陈年、王兴,实业界的元老柳传志,青年导师天使投资人李开复,以及从农村来做着农业梦的朱新礼。 这些人所在的领域不同,成长的背景也很不相同。黄怒波、潘石屹、陈年是穷孩子出身,儿时备尝艰辛,任志强、柳传志来自红色家族,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李开复、古永锵、张朝阳有海归背景,能在东西方间自由游走,王兴是家境优越的富二代,朱新礼是来自农村的致富能手。这些人身上有着各自强烈的时代印记。
  • 平视姚明

    作者:王猛

    《平视姚明》简介:姚明,身高2米26,中国在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标志,2008北京奥运会棋手,休斯敦火箭队当家球星,年薪1700万美元……但姚明也是个普通人,他和你我一样,也有过不去可必须熬过去的坎儿,也得经历友情的亲疏转变,也要面对他的“职场”,一支NBA球队、一个联盟、一间更衣室里的角力。记者王猛将用这本书剥开包裹在姚明周围的众多光环,让你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姚明。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作者:李光耀 口述;[美]格雷厄姆•艾利森(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隆重推荐 《论中国》作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本书写作推荐序 浓缩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四十年的国家治理经验以及对全球各国的观点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几乎每句话都堪称名言。 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国父” ,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余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几乎是独当一面地领导了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 李光耀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从新闻集团创始人默多克到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蒂勒森,商业领袖们都对他的成就点头赞许。 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 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

    作者:冉云飞

    《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内容简介:他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是个真正的孤独者,孤独到让人悲悯的地步。他孤独不是因为他高深,而是因为他与人群总处在游离状态之中。他与时代并不合拍,与父亲不共戴天,和家人冷漠客套,与朋友几乎无真交心者,日记里记下了许多朋友阴暗的生活。进入他日记里的名人,几乎都有不堪的记录。
  • 岁月与性情

    作者:周国平

    在一定的意义上,《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可以称作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在写这《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时,作者始终设想自己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乃至最隐秘的心思,上帝全都知道,也全都能够理解,所以隐瞒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者对人性的了解已经足以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小我来看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全部经历,甚至不羞于说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不羞于道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唯求给心中的上帝一个坦诚的交待。
  • 绝版李鸿章

    作者:张社生

    1840年后的晚清,在国人的记忆里,耻辱之迹遍地,而李鸿章却成了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 李鸿章一生操办洋务,半辈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说到大清国总绕不开他。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见报,可说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庚子事变,李鸿章以一人当十一围,更是成为各国报纸版面的头条。 本书作者张社生先生因为投身干他所热衷的历史纪录片,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100多年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还有《纽约时报》、《伦敦新闻图片报》、《哈珀周刊》等西洋老报刊上的“时闻”。这些“时间”一股以细节见长,比较写实,报道以“白描手法”为多。作者从中选取近500幅图片,其中200幅为首次发表,引用60多段“时闻”报道,均为首次披露的“绝版”史料,编撰了“绝版晚清系列”的第一本《绝版李鸿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李鸿章的另一半面影。 “绝版晚清系列”还将聚焦以下五位人物:光绪、恭亲王、袁世凯、梁启超、赫德,作者仍将以绝版的陈年老照片,多国的视野,鲜为人知的段子和鲜活的叙事风格,还原那段风雨飘摇的晚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