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帝王之死

    作者:柏杨

    按柏杨的计算,从黄帝轩辕到清代溥仪,中国出现了三百九十七个帝和一百六十二个国王,这五百五十九个称帝称王的头目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非命。而帝王之死,无论是幸运地因与“宫廷里如山如海的美女们昼夜上床,旦旦而伐”以致死在龙榻之上,还是不幸地以帝王之尊而被绞死、饿死、囚死,其内因皆是自作孽的制度结构。在男性争权夺势的世界,政治因素高于一切。
  • 刀锋上的文明

    作者:梅毅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以人带史,突出趣味;以点带面,突出个性。各个章节单独成立,其中又是脉络相连,力避枯燥的考据和徒然的"求新",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言起宋朝,人们首先会想起“靖康之耻”的奇辱和“崖山之役”的惨败。相较大汉盛唐、朱明满清,两宋的领土小得可怜,北宋最盛时也只有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宋朝的士大夫,像极了一个酒足饭饱、事业有成而又身体虚弱的中年男人,自恋至极(当然他们有理由因自己文明的高级而自恋),太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至高享受,全然忘记体内的衰落和“高度发展”所引致的迟钝。野心勃勃、充满活力的蛮人如同窥视猎物的群狼,随时会蹴然一跃,扑向这些定居的、文明的、软弱的好邻居。野蛮毁灭文明,于蛮人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成长;于文明人而言,却是万劫不复的、可悲的停滞。暂时忘却那些宿命般的悲剧历史,我们回顾两宋三百余年的文明成就,确实顿生骇然惊叹之感。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深埋于地下的废墟;从前的风华,也化为过眼云烟,但无法否认那一个灿烂时代的光荣与不朽。往事越千年,我们仍能嗅到那三个多世纪汴梁与临安传来的梅花香气,还能依稀听闻诗人词家那一叹三叠的华丽吟咏。伟大的宋朝,绝非是死亡的朝代,即使它崩溃的瞬间,也如流星陨落一般,照亮了野蛮的黑暗,驱散了内心韵恐惧,足以启发后人的心智。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总是萦绕那个与野蛮为邻的伟大时代的方方面面。伟大的宋朝,已成为永恒。两宋文明,泱泱大观。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血火情仇,难以言表。
  • 二十四史全译1-88

    作者:司马迁[西汉],班固[东汉],范晔[南朝

    中国是世界上以文字记载历史最长也最完整的国家,记载中国历史的史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宝藏,也是世界人民的珍贵宝藏。把从《史记》以来的史书予以整理推广,是时代对我们这一代研究者、出版者的要求,也是“治世修史”、国家繁荣的具体表现,是宏扬祖国文化的具体措施,在现代与将来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许嘉璐同志任主编、安平秋同志任副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发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参加整理、今译的作者,均是各文科大学古籍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他们中有著名学者许嘉璐、章培恒、黄永年、曾枣庄、倪其心、李修生、安平秋等。在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及教育部高校古委会的全力支持下,历经八年,终于完成了这部近亿字的煌煌巨著。此后五年,经全国二十几位专家、编辑的反复斟酌、修改,统一体例、精心校对,于近日完成,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译者、编者、出版者的强大阵容,为本书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战后东北接收交涉纪实

    作者:伊原泽周

    东北问题在战后中国时局的发展演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共苏美三国四方围绕东北问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纵横捭阖之大戏,而国共两党对东北之争夺,不仅决定了东北,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之命运。其间反映出战后初期东北问题的鲜明特色,即国共美苏三国四方博弈,外交关系与内政问题相交织,最终又归结为国共两党之争夺。本书以《张嘉璈日记》为中心,对此展开深入耙梳,相信会为学界研究此一问题提供一精致的文本。
  • 簪缨世家

    作者:萧华荣

    与谢氏相比,王氏家族更重权位功名,所获得的政治权势使其成为中国第一豪族。王氏子弟玄礼双修,善于权变,不断适应政治形势。其家族历史不仅是一部两晋南朝的权力更迭史,而且是一部思想流变史。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王氏世代书法家则标识着这个家族的另一种更为永恒的风流。
  • 近代中国史纲

    作者:郭廷以

    本书从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闳放昂扬之盛世,如何被历史的大势推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进而用十九章,六十万言的篇幅,细述偌大一个中国如何在内外交迫的情势下,经历了百余年的震荡、动乱及嬗变。作者悉心描摹了其间中外力量之角力、中央和地方权力之消长,及权势人物和社会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种种图存之努力,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 本书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叙述结构,看似与市面上通行的近现代史教科书出入不大,但作者没有意识形态偏见,旁征博引,极严谨而客观。作者一切以材料说话,不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少数流露个人喜好之处,寥寥数语,又极传神。
  • 贵妃的红汗

    作者:孟晖

    《贵妃的红汗》,孟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女子爱美,古今犹然。不仅今日的女士追求美容护肤的时尚,古代女子的日常生活也处处留有当时“时尚”的痕迹。《贵妃的红汗》为孟晖又一力作,是关于古代妇女化妆品、护肤品材料,妆容等的随笔集,作者以细腻优雅的笔触,以历史考据得来的真实,更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化妆品,包括肥皂类洗洁品、妆粉、头油、胭脂等,以深入的考证与精致的文笔,带引读者进入古典情境的旖旎繁华。
  •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

    作者:押沙龙

    一部分享人生智慧、提升职场情商的历史书 不管你是穷忙族、工作狂,还是职场达人、企业中坚, 每个上班族都应该读读世界史 ◎ 用谋略,知进退,能担当,善摆脱——世界史中有真义 ◎ 天涯煮酒论史版主押沙龙继《出轨的王朝》后,睽违多年尽显功力之作 ◎ 读史使人明智,读世界史使人练达。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 •生死攸关的立场选择•步步为营的利益谋略•灾难面前的无畏勇气•以弱胜强的战争传奇•坚守信仰带来的生命奇迹• 一部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 一次颠覆过往的阅读体验 伟大人物可以决定历史走向,你的人生要靠自己改变 人生,其实可以和历史一样精彩 公元前480年,当时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波斯向希腊发起入侵。帝国的力量排山倒海,遮天蔽日。波斯人一路挺进,血洗温泉关、焚烧雅典城。斯巴达王的头也被挂在了旗杆上。希腊幸存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它对自由的信仰从未泯灭。波斯王的海上巨兽被一步步引向了海峡深处,一场超级豪赌在那里上演…… 几百年后,另一个帝国罗马和耶稣劈面相遇。耶稣没有军队,没有财富,他撼动这个世界的唯一武器就是自己的信仰。耶稣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他哭泣过,诅咒过,但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像太阳一样壮丽,像大海一样深沉。罗马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最终获胜的不是帝国,而是耶稣。 波斯没能击败对自由的信仰,罗马没能击败对生命的信仰。没有人能击败信仰。它比所有的帝国都更坚固,更久远。 【文摘】 “不要忘了雅典人” 伊朗高原。 波斯帝国的首府苏萨城。 大流士坐在宝座之上,头戴金冠,身穿红袍,手持金权杖。他身后,是高举羽扇的侍卫。他面前,是匍匐在地的群臣。 在朝堂之外,一万两千名“不死军”昼夜护卫着他,一万五千名奴隶随时侍奉着他。 在首都之外,几千公里的御道一直延伸到帝国边陲。无数信使在上面奔驰,传达他的指令。这些指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决定千万人的命运。 他统治着一个辽阔的帝国。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么庞大的国家。世界文明的四个发源地,有三个(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在波斯的掌握中。数十万波斯大军控制着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帝国人口多达几千万。其规模,即便是两百多年后的秦帝国也无法相比。在那个时代,它的庞大超越了人们想象的极限。 大流士是波斯帝国的第三位君主。在他统治下,波斯帝国走向了巅峰。 无数的民族向它屈膝称臣。埃及的粮食、印度的象牙、吕底亚的黄金、巴比伦的白银、亚美尼亚的骏马、阿拉伯的香料、外高加索的美女,从四面八方涌入苏萨。 在希斯敦的悬崖上,刻着他的铭文:“我, 大流士, 伟大的王,乃万王之王,波斯之王,诸国之王。”这位万王之王享有人类史上空前的权力。在他之前,出现过无数帝王,但没有一个能和他比肩。 伊朗高原的太阳照耀着宝座上的大流士。在流溢着金光的宫殿里,他就像人间的神。 这时,台阶下忽然传来尖锐的叫声,撕破了大流士近乎完美的幸福: 陛下,不要忘了雅典人! 每天三次,大流士都会听到这声叫喊。它时时提醒着他:有一片土地还没有征服,有一个仇敌还没有惩罚。 事情的源头发生在伊奥尼亚——小亚细亚半岛(现在的土耳其)的西境。 希腊是片贫瘠的土地,不足以养活过多的人口。几百年来,一无所有的希腊人驾驶着蹩脚的船舶,在地中海四处游弋,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希腊人从没有深入陆地,只在大陆的边缘建立了诸多城邦。这些殖民地和母邦的联系相当薄弱,但是它们缓解了希腊的人口压力,并将希腊人的文化扩展到了更遥远的世界。 这些海外殖民地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伊奥尼亚城邦。 它占据了一片狭长的海岸。其国土微不足道,却创造了商业与文化的奇迹。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第一个历史学家、第一个寓言作家、第一个女诗人都出生在这里。如果把它的伟大人物一一列举出来的话,会是很长的一个名单。而浩瀚的波斯帝国,在两百年里没有产生一个可以和他们比肩的人物。 波斯只有一个帝王,和匍匐在他脚下的千万奴隶。 可是波斯人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伊奥尼亚。他们用火与剑扫荡了这片土地,扶植起一大批傀儡政权。伊奥尼亚人成了波斯的奴隶。 公元前500年,这些奴隶奋起反抗。他们向希腊本土求救。绝大多数希腊城邦拒绝了,但是雅典却伸出了援助之手。二十艘船只载着雅典武士,驶往亚洲。 波斯人猝不及防。起义军一路东进,攻占了小亚细亚行省的首府——萨尔迪斯(它是波斯人的一个统治基地)。起义军将城市付之一炬,雄伟的神庙也化为灰烬。 但起义军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波斯大军从东方开来,像黑色的风暴一样冲过了小亚细亚。帝国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造反的奴隶,等待着起义者的是狂野的报复。 在许多岛屿上,波斯人用捕杀鸟的办法围猎人类。他们从北到南扫荡了整个岛屿,将岛民一网打尽。大陆上的伊奥尼亚人则像野兽一样,被波斯人捕捉。许多城市遭到血洗:男子被屠杀,女子被贩卖,最漂亮的男孩子被阉割后送入皇宫。 但是这些鲜血还不够,大流士的怒火依旧在燃烧。 他的目光越过了伊奥尼亚,投向了爱琴海的彼岸。那里有一片小小的土地——希腊。雅典人的挑战提醒了大流士:它还有待征服。无论从帝国安定的角度,还是从扩张的需要来看,希腊都应该被灭亡。 希腊是自由人的土地,它永远是伊奥尼亚人的榜样,激励他们反抗波斯帝国的压迫。 希腊更是帝国西进的一个阻碍。波斯帝国要想冲入欧洲,就要首先占领希腊。 征服希腊首先就要毁灭雅典。雅典人参与萨尔迪斯之战,焚烧了宝贵的神庙,却至今都没有得到惩罚! 大流士抽出一支箭,射向天空。他要神明来作证:“我要向雅典复仇!”从这一天开始,每天都有仆人向大流士呼喊三遍:“陛下,不要忘了雅典人!” 大流士没有忘。
  • 悠悠南北朝

    作者:陈羡

    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作者:宋杰

    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一题目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夏商以来至明清垂垂四千余年,所涉及的军事重镇不可胜数,以个人渺渺之身来对它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现代学者亦对于历代兵家要地多有论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在动手写作之前曾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详细的思索,特向读者说明。
  •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作者:顾颉刚

    本书实际上是一部叙述史学大师顾颉刚著名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点的历史书,在中国辨伪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系已故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所著。作者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国时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剖析、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加上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让读者更深刻、更有兴趣地了解历史真相。作者还善于用现代人所了解的名词去解释历上的各官职和家族关系等,使全书显得通俗易懂。本书则是丛书中最富可读性的一种。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作者:张宏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增订本)》内容简介: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海报:
  • 隐权力

    作者:吴钩

    (《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吴思、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秋风联袂推荐)
  • 非常与正常

    作者:金大陆

    作者选取上海1966-1976年的人口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为承担上海“文革”社会生活史的整体研究搭建了一个深远地看到许多社会情状的背景。
  •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作者:钱穆

    这本书意在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几许观念与名词——如道理、性命、德行、气运,由此上溯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即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在涵义,并及其流变沿革,并及其相互会通之点,而藉以描述出中国传统思想一大轮廓。
  • 历史的裂缝

    作者:雷颐

    本书分为四个版块,“历史总会被记起”和“斯人已逝”两辑说的都是旧人旧事,立脚点却在今天,希望能打捞一些历史的残骸,引起注意。1870 年代清政府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全局问题由于全局讨论得以妥善解决;1940 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补选,学术与政治相互博弈而能保持微妙的平衡。作为晚清第一代驻外使臣,郭嵩焘因“崇洋媚外”不被世人理解,晚景凄凉;胡适晚年以净友自居对国民党提出一系列批评和建议,然不被理睬,独自彷徨。 “历史的余波”和“不该遗忘的伤痛”两辑收录了部分文化评论和文学评论。林则徐破坏“夷夏之防”与李鸿章隐瞒疫情的当代启示,“拿伯的葡萄园”中保护私产的法治意识,美国政府镇压“退伍补偿金大军”的历史伤疤,茨威格对于战争的反思与人性的绝望,托斯卡尼尼面对法西斯暴政表现出的良知与洞见,卡夫卡的小说对于东方民族遭遇的惊人预见,等等。内容看似庞杂,贯穿其中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 作者平素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冯友兰先生于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访问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后形成本书。本书有各种语言译本,是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作者以一本短小精炼的哲学小书,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间充盈着睿智与洞见。本版主要采取赵复三译本,同时参考涂又光译本作少量修改。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作者:江勇振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名人,同时也是最被人顾盼、窥伺、议论,却又最被人误解的一个名人。 《舍我其谁:胡适》立意重新诠释胡适的思想、全面改写胡适的一生。《璞玉成璧,1891—1917》,是这套全传的第一部。 不被胡适牵着鼻子走,用详实的材料和严谨的考证说话,澄清以往关于胡适的许多重大误会。通过比勘不同版本,阐释《四十自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背后的真相;重新塑造上海时期胡适的思想状态,挖出被胡适淡出乃致完全湮灭的狭隘而狂热的民族主义,以及他修身进德的焦虑。 留美生涯是胡适一生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胡适一生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阶段。作者孜孜矻矻,系统地描述并阐释胡适的留美生活及心路历程,言人所未言。举凡饮食起居,到他的思想履迹(从民族主义者到以爱国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者,到绝对的不抵抗主义,再到国际仲裁主义;从无病呻吟到乐观主义;从宗教情怀到性别观念;从上课修习、转学哥大到博士学位问题,到新文学革命),指出胡适“实验主义其表,实证主义其实”的真身,创获极大极丰,诚乃胡适研究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 千年悖论

    作者:张宏杰

    十五年前,文学青年张宏杰将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投入邮筒,这是张宏杰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此后的作品,大都保持着此文所确立的纵横捭阖、杂交各种文体的“合金体写作”特色。 2000年1月,张宏杰出版了第一本书《千年悖论》。本书是《千年悖论》的大幅增补版。除了原有的“合金体”散文,如写曾国藩、慈禧、袁世凯、朱元璋、柳如是、顾眉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张宏杰还敞开心扉,回顾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悟,畅叙对自我、欲望、爱情、记忆等的看法,同时披露了数枚此前从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学青年时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