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文化与教育
本书乃汇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共有文章二十篇,均系其于抗战之时,感山河巨变、世风浑浊,不忍“以二帝三王相传之天下授之塞外”而作。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对中国精神健旺蓬勃之感触,揭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 先生“汇其有关文化问题者为上卷,其讨论学术趋向者附之。关于教育问题者为下卷,其牵及政风治术者附之”。全书言简意深,历久弥新,乃凡爱中国与中国文化之士所不应错失之作。 -
重回王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政治、经济、价值体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引入,儒家思想和传统曾经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摧毁。 到20世纪,随着政治、经济的强大,中国社会强烈需要强大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来支撑,近年来,读经大讨论,孔子学院、国学院的建立,全国逐渐掀起一股“国学热”。学术界也纷纷投入儒家思想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他们在传统的学术层面的研究之外,还致力于儒学的制度、政治、社会功能的探索。在这一情况下,儒家复兴不断被提出,并成为探讨的主要议题。 那么,儒家能否复兴?又该如何复兴?本书当置于儒家复兴的现代处境,立论于中国的经学传统,讨论中国的“王道政治”问题,提出了“王道政治”与世界秩序的通约,在此基础上探索儒家(政治传统)复兴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复兴,复兴什么。作者以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材料,严谨的论述,尖锐的语言回答:中国回归王道政治的若干选择。 -
学术与政治之间
本书为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全集之一种。《学术与政治之间》收录了徐复观赴台前后的时事评论和学术随笔,这段时期是徐复观从政治到学术转变的时期,他把从政的体验逐渐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前途的体验,把这些深切的关怀倾泻在字里行间,所以他把这类文字定名为“学术与政治之间”。徐复观早年文笔辛辣,本书中的很多文章在当时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的争议,《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还曾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全集版《学术与政治之间》尽量还原了徐复观手订时的原貌,很多文章在大陆都还是第一次出版。 -
中国学术精神
笔者把选出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是笔者自己加的。第一部分是“仁教与治道”。 仁学的内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简单地说,即是内圣外王,或用现在普通话说,即是自身修养与从事政治两方面。 本书的第二部分题为“个案研判”,选了三篇文章;第三部分题为“治学方法之辩证”,选了六篇文章。 “方法辨证”栏里的前三篇,系与毛子水等先生辩论考据与义理的关系问题,因为是辩论,意气之动,贤者不免,徐先生也未免,事过境迁,今日而平心观之,这意气也并非十分必要。徐先生自己说,写这些文章是“浪费笔墨”,“感到十分痛苦”,并在这组文章最后一篇的末尾表示今后将“敬谢不敬,不再奉答”。然而,撇开不必要的意气,其中毕竟有许多胜义;这组文章,以及别处的有关论述,对于厘清考据与义理的纠葛,以及怎样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有着不可掩的价值。 徐先生学问渊博,对文学史也有甚深造诣。徐先生治文学的基本精神和轨辙一如其治思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追体验”,笔者自以为恰当的概括是“以史识通文心”,故以之作为本书第四部分几篇文论的标题。这部分中《从文学史观点及学诗方法试释杜甫〈戏为六绝句〉》一文,笔者个人特别喜欢。此文由批评一道国文试题起头,围绕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带出从齐梁到初唐一段文学史的诸多问题,把前人对应信和四杰的评论,作了通盘的考察和精确的衡断,是一篇诗史互证的杰作。历来说“诗元达访”,而这竟成了某些人逞臆妄说的最好借口。如果“治诗”只是借题发挥的创作,臆说倒也无妨。可怕的是“诗无达诂”蔓延成“义理无确解”,“历史无真知”,到处都可以逞臆妄说,简直成了时代风气。徐复观先生以其“自得之工夫”——“资料之归纳法”——“追体验”这一贯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所得出的种种见解和从事的研究工作,不啻是对时代弊病的严肃针随。 本书第五部分题名“文化的怀抱”,收了七篇文章,大多谈中外文化,尤其是中日文化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书序与按语”,收了十二篇短文。 -
境生象外
境生象外 ――华夏审美与艺术特征考察 我读过本书部分章节 深感持论平实而严谨, 言必有据。 其中强调提出“意境”与“意象”的区分 通过“律历融通”等论点, 全面阐释了华夏艺术 各部类的音乐性特征, 具体论证了以阴阳五行为本体, 以时间性与生命交会为实质的 华夏美学精神, 发前人所未发, 是一本有心得有新见的好书。 ――一李泽厚 国内不乏完备周到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 本书作者立意不同, 突出“意境”这一核心范畴, 深入探索其来源与演变, 将它归结于中华民族独特的 宇宙意识――从易学、气论、阴阳五行说 到儒道释传统。 进行抽丝剥茧的论说, 根基扎实, 凸现了中外审美特征的差异, 自成一家之言。 ――赵一凡 -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最新力作,总结多年探讨中国社会基本问题之思想成果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求解中国人的正义诉求与幸福生活来源 ★附赠作者亲绘课程配套全彩“心智地图集” 在无神的社会里,正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它如此重要,以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每一个人或绝大多 数人是否感觉幸福。我这部讲义,不仅是“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而且是关于中国人怎样可以生活得更美好的讲义。也因此,这部讲义是我关于“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长期探讨的最近一次总结。——汪丁丁 本书以汪丁丁教授于北京大学开设“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汇集多年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及制度改革前景的思想成果。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新政治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其核心议题——正义,具体包括正义理论中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纠缠、正义观念的发展史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政治民主的关系等主题,并重点关注艾智仁、奈特与布坎南等经济学家的作品和贡献。同时,作者以跨学科的视域、思想史的方法,梳理了“正义”的实践智慧,最终将全部的理论探讨应用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剖析与未来变革方向的探索之中。 -
中国美学名著导读
《中国美学名著导读》注意对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介绍,给读者研读原著提供必要的背景,了解学界的研究重点,昭示值得注意的学术问题,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予以交代。各篇之后还附有参考文献,以备读者进一步研究之需。所选的大多数篇章,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成果,《中国美学名著导读》不可能一一予以涉及,只是介绍一些与核心论题相关的内容。 -
知道点中国哲学
阴阳五行和八卦是如何问世的?百家争鸣是怎样的一种盛况?道教和佛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中国第一位无神论者是谁?宋明理学的地位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
天下或天地之间
本书是以现代哲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儒学的学术著作。本书阐发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观念,尤其是它的异于希腊传统的独特内涵,厘清政与治的本质分野,指明了天下或天地之间作为汉语思想独特的政治生活运作区域及其理论意义,及政治生活为什么被表述为四维性的结构:爱人、成身、安土、乐天。与希腊政治的神话-哲学的空间本性,古典中国的政治观念具有“境域”性的特征。“天下”或“天地之间”这一区域由不同的地方构成,而不同人们聚集在不同的地方,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伦-礼”在政治生活的核心位置。由于天地之间的境域总体以“化”而非“治”为其最终归宿,所以,诗、乐、礼等构成的教化体系乃是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而治理术也必以“无为”、作为它的最高目的。与此相应,政治生活不能仅仅由政府或为政者来打开,而必须通过每一个个人在其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来实现。由此导致了各正性命的生活德性与希腊传统的参与性的公民德性之间的深刻差异。本书试图重新思考中国古典政治思想的未来遗产,发掘其中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提供与狭义意义上的希腊式民主政治不同的运思方向。 -
梅花易数·皇极经世
《周易邵氏学(套装共2册)》为套装书,分别包括:《皇极经世》、《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六十四卷是宋代学者邵雍毕生研究周易而自创的经天纬地之预测学。此书根据河洛数理,周易阴阳,天地物理,人类进化的推衍,创立了“元、会、运、世”一套有规律的预测方法。129600年为一元,为人类的一个发展周期。每元12会,各10800年。每会30运,各360年。每运12世,各30年。元会运世各有卦象表示,每年亦有卦象表示其天文、地理、人事的发展变化。只要洞其玄机,用其生化之理,天地万物之生命运程,皆了然于心,人类历史、朝代兴亡、世界分合、自然变化皆未卜先知矣。其理至简至深,历代学者多汗颜。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梅花易数》以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是流传最广的占测术之一。 -
福柯与性
《福柯与性:解读福柯 》内容简介:刚一接触福柯的世界,我的心就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福柯人格与思想的魅力诱惑我冒昧地接受了这项我明知自己力有不逮的工作:解读福柯。 即使“解读”不出它真正的深度,也可以作为一种“代读”——代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读他的书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通过我的阅读来了解福柯。或许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福柯思想的吸引。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这正是《福柯与性:解读福柯 》的目的之一。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内容简介:个人选择的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力量不得干预。所以,中国人的信仰自由,是合法性的信仰自由。在现有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领域以内,无论中国人信仰什么宗教,他都将是一种自由选择和自由信仰。 -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谈时势与社会》介绍了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度,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谈时势与社会,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感受“五·四”思想家们最本真、最激烈的文字,体悟他们澎湃激荡的爱国情怀。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之心,对生命与死亡、苦难与拯救等永恒的哲学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条永无终点的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注定是艰难而孤独的,在如今充满喧嚣的世界,尤为不合时宜。但作者坚信,世上永远都存在着一些像自己一样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
中国辩证法
本书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对话进行了探讨。它通过对对话过程的细腻逻辑与概念进行分析,并配以充实对历史资料的陈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文脉,成为新的焦点视野。一方面,它对中国传统的“通变”哲学思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理论化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结局,传统中国哲学采用了一整套崭新的术语,使得欧洲哲学在汉语化的过程中变成接近中国“通变”哲学的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根基部分。中国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使其传统的“通变”哲学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它的现代模式,是装备着西方哲学术语的理论化发展。 -
道教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道家道教研究者刘笑敢教授为了西方读者介绍东方智慧而用英文撰写的,现翻译为中文。全书全面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道家和道教的智慧,对中文读者也不失为一本认识道家和道教的入门书。 -
协调与超越
本书立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理论视角,从中国神话分析入手,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伦理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了唯伦理性思维方式对于中国哲学、宗教、法律、科学技术、经济思想和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并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的基本应战方式。全书思路清晰,内容广博,是一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心之作。 -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包括: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一种哲学性思考,什么是思想史事件,君子与政治,解惑,明耻,忍与不忍,说器,通往想象的世界,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等文章。 -
墨子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之一种。《墨子》一书是由其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略晚于《孟子》。《墨子》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家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本次约请专家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
庄子新释
我以为研究《庄子》,有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寻获《庄子》的钥匙。别的子书,大门是开着的,只要你肯破费工夫去游览,不难见到它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庄子》则不然,它的大门是关着的,而且还锁上了锁。从远处望去,只能见到云烟树影,和隐隐约约的几座楼台,至于真实的境地怎样,那就不是站在门外的人所能想望而知的了。 我主张把《寓言》列为《庄子》的第一篇,读《庄子》时,必须先读它,至少也得读这一篇的第一段,必须要读得懂。 《庄子》的钥匙,就藏在《杂篇》的《寓言》篇和《天下》篇里。 ——以上选自本书《 研究答问》 “道理没有深浅,只看懂得不懂得:如果是真懂得了,虽深亦浅;如果是不懂得,虽浅亦深。”作者本着这一宗旨,将“满纸尽是荒唐之言,随处都是无端崖之辞,真所谓恍兮惚兮,如入五里雾中”的庄子思想,条分缕析、清楚明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体例上,本书也多有创新。 首先,书前有《 研究答问》,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研读《庄子》的“钥匙”和阅读的程序,并提出“以庄解庄”的研究方法。 其次,《内篇》篇前均有“题解”,主要说明本篇的文体、结构和全篇大意,间亦沦及篇中文字的真伪和错简等,使读者在研读原文前先有一个完整清楚的印象,并联系其他各篇有关内容加以阐发,使前后互相印证。 再次,在原文后,皆有“集注”,就全书各篇中的难字、难词和难句加以诠释。其中有些解释,在各家注释的基础上,取长舍短,提出个人见解。 复次,本书绝大部分篇章,注释之外,附有译文,均深入浅出,有如串讲。特别是对篇中难解的关键词语一无回避,遂化艰深为浅易,使一般读者均能领会。对注释、泽文中意有未尽之处,则另有“余论”,以便发挥。有时精辟的一得之见,颇能使读者思路开阔,举一反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