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髹饰录图说

    作者:黄成

    《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艺的漆器工艺著作。《髹饰录图说》以二十世纪各地流传的漆器工艺解说髹饰录,冠以总论,译以白话,加以补说,以图析文,以注释文。正文紧扣髹饰工艺,立足浅显实用,以便漆工和学子用作工具书,同时可资学者参考;注释侧重于校勘版本,校核引文,主要面向学者,同时可漆工和学子参考。全书附工具、设备、操作流程图106幅,不同装饰工艺的漆器作品照并图案、名款等136幅,蒹葭堂钞本书影9幅。书末附漆工本语索引和参考文献,故本书又兼漆艺词典之功用。出版意在于,将《髹饰录》普及到学者案头和漆器工人,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建筑学学子手中,有抢救传统工艺和延续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作者:《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亚瑟·亨·史密斯

    鲁迅在他的《“立此存照”(三)》中说,希望有人把这本书译出来,以结束“安于自欺、并以欺人”的局面。他权人们把史密斯的书当作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作者:Susan Mann

    The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sually features men as the dominant figures in a chronicle of warfare, rebellion, and dynastic decline. This book challenges that model and provides a different account of the era, history a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women. Basing her remarkable study on the poetry and memoir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literary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 Tang Yaoqing, her eldest daughter, and her eldest granddaughter - Susan Mann illuminates a China that has been largely invisible. Drawing on a stunning array of primary materials - published poetry, gazetteer articles, memorabilia -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 Mann reconstructs these women'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ersonal aspirations, values, ideas,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She transforms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what it meant to be an educated woman during China's transition from empire to nation and offers a new view of the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women.
  • 人生况味

    作者:冯克力

    《人生况味》是本老照片集合册。书中的每张照片都蕴涵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些现代的我们所不知道一切,这些内容包括有人物经历、抗日战争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 中国哲学大纲

    作者:张岱年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力作,是关于中国哲学颇具特色的著作。本书以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展示中国哲学整个的条理系统,阐明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本书将中国哲人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分为三类:宇宙论、人生论和致知论,在每一问题下,按时间顺序,分述从先秦至清中期诸家学说,并析其传承流变,因而也可以看做是一本中国哲学问题史。
  • 解析中国

    作者:(美)古德诺

    古德诺在《解析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问题才应该是中国的核心问题。他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倾向于把中国的出路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这将导致中国知识分子脱离社会、轻视经济、生搬硬套西方制度和纸上谈兵。他还分析了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其中不乏先见之明。 本书还录有露存的《心文》,此书堪比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露存这位嫁给中国人的洋媳妇,以极其辛辣的笔锋评议了中国人及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至今读来犹如芒刺在背,发人深省。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

    作者:赵维平

    该书是我国音乐学界第一本专门、系统对中国古代音乐东流日本的历史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从音乐制度、音乐体裁、乐器、乐谱接纳及演变、日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接纳方式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图文并茂,语言流畅、生动,是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及日本音乐的必读著作。
  • 民间性巫术

    作者:宋兆麟

    妓女求雨在中世纪各国均有流行。中国汉代也曾用巫女求雨。为什么求雨秘须用巫女和妓女呢?季羡林先生认为跟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和原始人类的信仰或迷信有关。 凡是有偶然性的地方,凡是希望不多、恐惧不少的地方,我们就见到巫术。凡是靠得住的地方,凡是理智的方法与技术能起作用的地方,我们就见不到巫术。 那些对天灾人祸滑有办法的人群,那些相信有许多鬼神在左右自己命运的人群,只能通过祭祀、占卜、巫术、巫医等等,去摆脱各种灾异。
  • 中国历代装饰纹样

    作者:吴山

    1.新时期时代 商 西周 春秋 2.战国 秦代 汉代 3.魏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4.辽 金 元 明 清
  • 汉长安城

    作者:刘庆柱

    本书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内容涉及城市平面布局、基础设施、主要宫殿、武库及礼制性建筑和手工业遗址等诸多方面,并对一个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
  • 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作者:徐苏斌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本世纪初以来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书中很多资料没有在中国公开过,因此颇显珍贵。全书共有9章。首先追溯了百年前欧洲国家对东方文化的研究,追溯了日本是如何深受刺激,重新反思东方文化的,并开始掀起东方学研究热的历史背景;继而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日本的建筑研究者伊东忠太等以法隆寺为起点,到中国寻找日本建筑的根源,从而开始了对中国城市与建筑进行研究的史实。在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研究的百年中,既有日本研究者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也有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喜爱,既有日本侵华战争的血雨腥风,也有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再研究。最后,总结了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进行考察的目的、方法、内容和成果。该书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剖析和展示了百年来邻国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关注和研究,显示了中国城市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附有许多国内从未公开过的历史档案,可供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城市建筑研究人员查阅和收藏。
  • 中国抗日漫画史

    作者:(日)森哲郎编

    抗日漫画是中国美术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森哲郎先生是日本久负盛名的漫画家,他以一种特殊的心情对中国的“独特的漫画运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回国后以翔实的史料、客观公允的角度写了这部《中国抗日漫画史》,艺术地再现了中国漫画家十五年的抗日斗争历程。其中的248幅五六十年前的抗日漫画作品弥足珍贵。
  • 梓人遗制图说

    作者:薛景石

    《梓人遗制》是元代薛景石所著,以介绍本机具形状、尺寸、加工材料、工时等制造工艺为主的一本专门手工艺著作。由“车制”和“织机”两部分组成,属车制部分的有时坐车子、圈辇、靠辇、屏风辇、亭子车;属织机部分的有华机子、立机子、罗机子、小布卧机子四种。凡所述及木机具制造信息之精要和详尽,对后世影响甚重。此次由郑巨欣先生加以注释,并配以图说。以期更好地诠释原作,泽惠当代读者和研究者。
  • 中国知识分子论

    作者:余英时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 儒家"君子"的理想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 论文化超越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实证与诠释 "吾尊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 中国通

    作者:提姆・克里索德,张桦

    一个英国人,一个投资家。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他在中国损失过4.18亿美元,他在中国亲历着一段历史,他在中国遭遇过最大的成功和失败。他依然留在中国,他深深理解另。这样一个人,叫做——中国通。 中国,对冒险家来说无比诱人,有闯劲的西方生意人无法抵挡这种诱惑:红旗飘飘、十亿辆自行车、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处女地。来过中国后,他们更认定了一种隐秘的希望,成为当代的“中国通”,成为对这个古老国家了如指掌的马可波罗,带着忽必烈汗的谕旨在中国巡行;或者像早年来到中国的工厂主,懒洋洋靠在上海的大烟铺里,想象着每个中国人衣服上多用一寸自己就能发财。基辛格或许有点像中国通,因为他曾和周恩来一起设计对付俄国;埃德加·斯诺或许也像,因为他曾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至于那些眼红“十三亿人口市场”而跑来的西方生意人,有谁不渴望成为真正的“中国通”,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征服中国的“老外”?到头来究竟如何?从《中国通》中你或许能发现答案。
  • 民间书信

    作者:徐晓

    本书收入1966-1977年间的中国民间书信100多封,堪称“文革”时期的中国民间思想实录,极具史料价值,收集信件内容涉及到十年间许多重大事件,从红卫兵造反、大串联、武斗、上山下乡到揪5·16、斗批改、知识分子下放五·七干校;从林彪事件到四·五天安门运动等。
  • 陈云传(上下)

    作者:金冲及

    为纪念陈云同志100周年诞辰,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以及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的陈云文稿、电报、书信和讲话谈话记录;中共中央文件和有关会议记录;与陈云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回忆录或他们的采访记录;当时的报纸、杂志以及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本书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 百年激荡

    作者:关鸿

        这是两卷本《百年激荡》中的中国卷。本书不是历史教科书,也不是历史大事记,是一本许多人以个人眼光和亲身经历叙述的百年历史,提供了回顾历史和阅读历史的新角度。这些作者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历史转折时期的见证人。他们往往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或者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历史休戚相关,或者他们采访的对象是历史事件的关键人物,他们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去全面叙述与评判历史,
  • 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 编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历史上有过长期的友好交往历史,但也曾有过兵戎相向的时期,尤其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严重地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新中国建立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然而在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始终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始终存在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日两国间的某些不和谐之处越发突显,尽管两国经济关系不断加深,人员往来有增无减,但两国民众间存在的误解越发严重,不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事件时有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中日间不少学者就此也做了多方面的探讨,试图对此有所解说,寻找原因,找出破解之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2003年学术年会专门确定了“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主题,邀约中日两国有关学者,如张蕴岭、滨下武志、天儿慧等,从“他者”的角度对中日关系及中日两国各自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对方,认识自己,从而在思考两国关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无根、无据、脱离实际的认识,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