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五卷 歷史的變局
從1962年起至文化大革命發動前夕,是一個色彩紛呈、複雜變幻的時段,有人稱其為「變局」。這種「變局」,是在大躍進運動遭受重大挫折、外部世界對中國施加愈來愈大壓力的局勢下,中國人在理論、觀念、政策作出一系列求變求存的調整和應對而發生的。它根本改變了60年代中國歷史的走向:那些最為重大、最為精彩的政治變動和思想流轉,都發生在這個時段;同時,它又開啟了更為激烈變動的十年。 -
传说时代夏商西周-图说天下
《传说时代夏商西周》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主编的大型历史知识读物《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以浩然长卷全息再现了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和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10卷本300万字的宏篇巨制、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事、3 000余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不仅让您直接触摸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更会让您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传说时代夏商西周(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涉猎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科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历史发展轨迹上各个时间点为经,以历史风云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历朝治乱兴衰的过程。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花絮、专题和图片,使人物、事件、名画、文物、遗址等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历史镜像。“图说天下”,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图文结合、条块结合,宛如一道历史文化套餐。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文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立体而深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
金觀濤、劉青峰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曾合作出版《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等著作。作為該系列的第三本著作,本書從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假說出發,著重討論中國歷代政治文化特點及其演化機制。本書的切入點十分有趣,通過比較魏晉 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及近代西方文明這兩次重大外來文化衝擊,探討中國文化融合消化外來文化具有的共同模式;並進而揭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思想和共產革命起源。本書結構嚴謹,立足於中西比較,提出不少有創見的觀點,對中國歷史、思想史的研究者和學生,是一本具有啟發性 的重要參考書。 -
证照中国1949-1966
这是一部新中国从建国之初到“文革”之前17年间的纸上风云录。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抗美援朝战争,从土地改革运动到社会主义改造,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大跃进”,从“三反”、“五反”到“消灭四害”运动;从会议笔记本到革命运动纪念册,从各种奖状到证书,从门票入场券到海报卡片,从国徽设计图到报纸片面;从防治血吸虫病到治淮工程,从农民翻身票到节日庆祝宣传单,从牲口“户口本”到殡葬改革,从节目单到护照通行证,本书从国事、政事、大事、军事、农事、怪事、红事、民事、文事和外事十个方面记录了17年里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与历史。 作者以“向下看”的眼光和平实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可能被掩埋的旧纸片上的历史。本书所收录的证照里,上自高层领导的会议证件,下至普通百姓的戏票奖状,都无不呈现出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的心灵印痕。 本书是作者集十年之功推出的一本力作,虽然只是一部“断代史”,但里面所蕴含的价值却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那些“历史的碎片”中窥见整个新中国由弱而强的发展进程。 -
内战与危机
《内战与危机(1927-1937)》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
中國人史綱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在綠島監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從盤古開天寫到八國聯軍,是柏楊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國人史綱》有許多空前突破性的特點: 一、以一世紀(一百年)為敘述單元; 二、以公元為計算時間的標準; 三、直呼帝王及歷史人物姓名; 四、重視史實之陳述; 五、加敘東西方世界。 柏楊說他把《中國人史綱》獻給孫觀漢先生,他形容獄中寫書的艱難過程:「叢書是我在火爐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牆角,或坐在地下,膝蓋上放著用紙糊成的紙版,和著汗珠,一字一字的寫成。參考書的貧乏使我自慚,但我別無他法。而且心情惶惑,不敢想像這些艱難寫出的書稿,會遭受到什麼命運。所以不可避免的會錯誤百出,唯有乞求方家指正。” -
中国帮会史
“帮会”所为是一种革命,它无革命之名,但有革命之实。 “帮会”中人虽也有渣滓,但有学识、有思想、有志气、有胆量的人也很多。他们“义”字当头,敢做敢为。 中国社会的复杂,深不可测,读“帮会史”,也许可以帮我们找回那一段逝去的记忆…… 阅历不深或阅历深厚的人、最讲义气或最不讲义气的人、传统文化的倾慕者、想要了解或不想了解中国社会的人…… “帮”也是行会上通用的一种名称,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帮”被用来指无须某种专门训练,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组织,如挑夫、河工、码头工中的组织。换言之,“帮”往往与社会下层组织有关,也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帮”转义而指以社会下层人士为主要分子的秘密组织,因有“帮会”一词。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青帮”。据考,“青帮”的前身即是清代专门从事漕粮运输的水手行帮。康熙中叶,清代的漕运组织发生了重大变化,漕运水手的主要成分由军人变为雇佣劳动者,而其主要来源是社会游民。这种变化遂带来新的需求,如水手的雇佣、工价、福利以及各种利益的分配和协调等等,漕运水手中的行帮组织即因此而产生。最初,“青帮”只是漕运水手行帮中的一个组织,后则凭借其组织严密等优势而逐渐成为一种垄断势力。十九世纪中叶,漕运制度被取消,水手行帮亦随之瓦解,但是“青帮”依然延续下来,它重新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与其他帮会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青红帮”。 《中国帮会史》的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有学识、有志气、有胆量、勇于任事,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 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摆脱一切,一心一意写这部“帮会史”,向我们揭开帮会长期鲜为人知神秘面纱…… -
群英荟萃
《话说中国:群英荟萃》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话说中国:群英荟萃》作为历史百科全书的知识信息密集、图文并重、检索便捷的特点,使读者在《话说中国:群英荟萃》任何一个页面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编纂创意的匠心。《话说中国》作为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它们经纬交织,互为表里,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如同游览名山大川离不开导游和地图的指点,通过以下图例的导读提示,读者定能够尽兴饱览祖国历史美景,流连忘返。三国历史对于-般文化读者来说,尤其容易熟悉。这段历史的时间虽短,却显得威武雄壮,气象万千。《话说中国:群英荟萃》是一部极其值得人们去品味、去研究的始终生动不已的精彩篇章。 从三国那个时代起,到陈寿写《三国志》,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再到宋元话本、三国故事和三国戏曲,乃至各种各样的三国题材的文化艺术,甚至直到如今的"大话三国"、"水煮三国"等等,三国故事确实为许许多多的人所津津乐道。这种状况非但永远不会出现尽头,反而越来越表现得精彩纷呈。 -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为个案,以其领头人耿长锁 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深入探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960年间华北农村社会的变迁。作者集中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及革命胜利以后在农村社会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从减租减息到互助组、合作社,再到大跃进时的人民公社,分析了这先后进行的改革对农村社会及农民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战争及国家建设的作用,它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进而探讨国家与农村社会,国家领导与地方干部的关系。 本书作者分别为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他们从1978年开始在五公村、饶阳、石家庄等地进行调查、访谈,查阅相关资料,先后与几百名农民及各级干部交谈,查阅了众多的有关档案等原始材料,从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整个研究工作建立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同时,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资料,停留在一般的叙述介绍之上,而是将五公村作为华北农村社会近代变迁中的一个典型,将其放在变动中的历史中进行考察,运用各自学科的理论,探讨这一变动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现时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从而使本书既有一般叙事的可读性,又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本书对于我们了解、认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尤其是华北农村社会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对于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农村问题,极有参考价值。 读者对象:近代中国历史、社会史、农村问题等研究教学工作者,中共党党史教研工作者等。 -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vivid...fluent, graceful.... A publishing event."—Boston Globe In this widely acclaim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Jonathan Spence achieves a fine blend of narrative richness and efficiency. Praised as "a miracle of readability and scholarly authority," (Jonathan Mirsky)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offers a matchless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story. -
古代中国考古学
《古代中国考古学》分为七个部分:旧石器时代的基础;早期的农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国文明相互作用的范围与基础;最早的文明:夏、商、周三代;“三代”以外的最早文明。 -
1949大撤退
1949年的大遷徙,是一個強烈的時代印記 當年蔣介石決定來台的原因與時機是什麼? 政府各部會遷台的經過如何?外省人遷台有哪些困境? 1949年的大規模戰後移民潮,究竟在歷史上占據著什麼樣的地位? 本書從蔣介石來台前的部署與撤退計畫、第三次下野,到來台初期的反攻努力與復行視事,以及政府各機關、重要文物的遷台經過詳情,還有一百多萬的外省人來台後,對台灣造成的衝擊與影響等。本書娓娓道來,值得您細細品味。 目次 前 言 第一章 戰後國共內戰述論 一、戰後國共攻防的策略. 二、國軍剿共失敗──論三大戰役失敗的原因 第二章 蔣介石來台前的部署與撤退計畫 一、來台前的戰略部署 二、大陸沿海地區的軍事撤退 第三章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從南京到溪口 一、下野的原因 二、各方的態度. 三、與前兩次下野的比較 第四章 蔣介石來台──從溪口到台北 一、溪口歲月 二、選擇來台的原因. 三、何時決定來台 第五章 蔣介石來台初期的反攻努力與復行視事. 一、來台之初的反攻努力 二、聯絡反共國家 三、國民黨部遷台暨總裁辦公室的成立與復行視事 第六章 行政院遷台經過 一、行憲後行政院的演變 二、機關疏運計畫 三、從南京至廣州. 四、從廣州、重慶到台灣. 第七章 政府機關遷台及其問題 一、外交部及使節團 二、資源委員會與招商局 三、中央研究院 四、機關遷移的問題.. 第八章 重要文物遷台經過. 一、運台前的準備 二、分批運台的經過 三、文物運台初期的保管與運台過程檢討 第九章 外省人來台的途徑與交通 一、途徑與交通 二、來台的票價. 第十章 陌陌千里急急行──遷台的場景與悲劇 一、上海碼頭 二、渡台悲歌──太平輪事件 第十一章 學生遷台的個案──山東流亡學生 一、流亡學生的困頓 二、山東流亡中學生 三、從廣州到澎湖. 第十二章 外省人遷台數量 一、外省人民遷台數量 二、軍隊來台數量 第十三章 外省人遷台經過及抵台初期的觀感 一、外省人遷台的經過. 二、誰知他鄉變故鄉──抵台之初的台灣印象 第十四章 台省因應逃難潮──入境管制措施 一、實施入境管制的背景..及目的 二、實施的情形 三、入境管制的意見 四、施行後的問題及其影響 第十五章 外省人遷台的性質與影響 一、移墾與逃難──與明清時期漢人來台的比較 二、外省人遷台對文化教育的影響. 三、外省人遷台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結 論.. 附 錄 -
中国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内容简介:中国目前的状况其实是漫长历史的产物与结果。倘若毫不了解自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由何种因素促成欧洲各国,则不可能自称洞悉上述诸国;对于中国,其理亦同:一旦抹去其独特历史,中国当前情状如何,也会茫然无知。中国之所以举足轻重,不限于其人口数量,亦不限于此拥有12亿人口大国之能量(其中大部分尚是潜能)。其重要性包括多方面,既归因于过去,也离不开现在:华夏文明激发过广大人类,它给人类带来文字、技术、人生观与世界观,带来宗教与政治制度。 -
性的历程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内容简介:事实上,自有人类以来,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生殖手段。生殖的重要性不需要去论证,因为没有生殖,人类的一切文化就无法生根繁衍,但是如果生殖仅仅是一种义务的话,估计也没有人会去上心。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在于对自己感知的自信,林奈在《自然系统》中就把人归结为灵长目。在性快乐的追逐上体现得更是明显,并让这种追逐凝聚成性文化。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群婚到单婚,从性开放到性保守、性封闭,性的每一步变化几乎都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性的快乐,可谓是造物主对人的伟大恩赐。 不过《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的主题讨论的是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发展历程,讨论这个话题,不可能不旁及中国人的性观念。从《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中我们可以看到,性文化和性科学是如何结合起来了,虽然这样的结合,是建立在一种阴阳天道观想象的基础上。我们先人的聪明有时候令我们这些后人叹为观止——居然会锻造出这样一套既能延年益寿又不耽误追逐欢乐的房中理论——夫妇之道乃是天地阴阳之道的精巧复制。 从《洞玄子》、《房内记》、《素女经》、《玉房秘诀》到《大乐赋》,这些房中经典振振有词地告诉读者们:男女交合会损耗生命力,阴阳不交又会导致疾病,因此,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学习既让人不断地享受房事的性乐,又不损耗人的生命力的房中术。 -
三国史话
《三国史话》内容简介: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原是灵带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薰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乱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做《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
“自杀时代”的来临?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本书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人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 -
历史地理学的视野
《历史地理学的视野》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三十八篇作品,反映了作者在躬亲践行中的深思卓识。全书主要分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环境变迁、地理学史、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这四个部分,收录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清代杰出的治河专家陈潢、历史时期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等众多作品。 -
康生传
中国妇女和女性主义思想,ISBN:9787500424017,作者:邱仁宗等编 -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于是一项实证的而不是建立预设价值立场之上的研究,客观地分析和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分析框架和预测,同时对近2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和思想上的建设举措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直转型即收缩与调适的过程之中,并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作出了谨慎预测。 全书共分八章, 在前三章,沈大伟教授概述了西方学界对共产党政权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的分析和看法,并叙述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两种预测。他本人则持一种中间立场,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处于一种收缩过程之中,同时又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调适性改革来逆转收缩过程,因而实际上处于一种转型过程之中。在后半部分,沈大伟教授概述和分析了国内学者对苏东国家以及其他一党制国家执政党失去政权的教训,指出中国学者对这些教训的分析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外界的认识和揣测。他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组织上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和新措施并不像西方许多学者和记者所认为的那样"太小、太迟",而是相当有效地应对了党所面临的许多挑战从而维持了它的政治合法性和权力。最后,沈大伟教授概述了西方许多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三种主要预测:崩溃、维持现状和民主化。沈大伟教授本人并不赞同这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将来将会走向一种"折中型国家"。 -
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
本书研究了中国中古时期突厥、吐蕃、回鹘、契丹和蒙古等周边族群的凝聚历程,分析了这些族群兴起的过程中,拜火教、本教、摩尼教以及其他民间宗教等信仰的引入,成为建构本族群历史记忆的重要资源,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族群凝聚。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