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guards the southern approach to the former imperial palace in the city that used to be called Peking. Until China's last dynasty fell in 1912, it was believed that through this gate ran the main axis of the Emperor's power. In the revolutionary decades that followed, it was a meeting place for political activists, students and workers,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lace for the new leader, Chairman Mao, to review his Red Guards. In the late 1970s it became again a place of protest.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is thus at once a symbol of the aspira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an emblem of the state and its autocratic traditions. This astonishing tour-de-force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looks at the Chinese and their long revolution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ho were most caught up in its development. But, uniquely, Jonathan Spence places the familiar careers of the political leaders like Mao and Chiang Kaishek at the edge of his story. Instead he explores his theme through the lives and writings of those who were most sensitive to the processes of violent revolution, the great writers, insurrectionists, historians and poe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rofessor Spence's approach achieves the most unusual revel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amous and extraordinary events of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 the collaps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mpire, the first Chinese republic, the rise of the Guomindang, the Long March, the Communist triumph of 1949,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are placed in the true context of Chinese life and literature. The unsung heroes and heroine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re given their proper place in the story, and the great issue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how should China modernise? what is the role of violence in a revolution against an authoritarian state? what are the first priorities for social justice? --- suddenly come alive with a richness and vitality that is lasting and unforgettable.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understand a people whose society is only now just beginning to surrender some of its most fascinating secrets. "A brilliant achievement" --- Professor John K. Fairbank "An extraordinary book" --- San Francisco Herald "A masterpiece of style and narration" --- Harold Bloom "An unforgettable book of historical recreation" --- Theodore H. White, The New Republic "Powerful and tremendously moving"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A rare poetic intensity ... a genre of its own" --- Marina Warner, New Statesman "Elegant, deceptively simple ... his combin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artistry has produced a historical treasure" --- Philadelphia Inquirer -
明史(上、下册)
《明史》(上下)(精装)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
中国雕塑史
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九三〇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设有图片)编辑而成的。当时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而梁思成在讲授此课时,也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大足等地去实地考察过。但他在美国学习时期,及赴欧洲旅游时,在欧美各处的博物馆中,看到帝国主义从我国掠走的大量雕塑珍品。他往往在这些雕像之前久久徘徊、流连忘返。 -
明清社会性爱风气
本书是“旸谷文丛”之一。本书介绍了明清时代流行着的审美的、性爱的风气和文学,从历史的更长远更开阔的角度审视性爱问题,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目录: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一 性爱是一种风气 二 性别问题与性爱风气 第二章 明清时期正统性爱观与节烈风气 一 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家规闺训中的性爱观 二 爱伦常甚于爱美色--正统性爱观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体现 第三章 晚明的纵欲主义思潮 一、从“心”到“身”的全面解放--晚明纵欲风气的思想源流 二、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糜相争--晚明社会的纵欲风气 第四章 明清社会男性同性恋风气 一、致娈单为厮役,狎丽竖若友昆--明中晚期社会男风流行状况 二、展示男风众世相--明中晚期的同性恋文学 第五章 女子缠足的流行与金莲崇拜 一、明清两代缠足风气概况 二、处于性爱活动中心的三寸金莲 第六章 明清社会的异装癖风气 一、羞涩如处子--审美趣味上的女性化 二、美男妆成如美女--明清社会异装癖现象 -
时空中的美术
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与《文编》集中探讨中国古美术的“礼仪”功能相比,《二集》的论题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时空”的观念与表现是巫鸿近十几年集中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他认为这是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 -
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
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贵妃的身影,唐明皇也不再指挥《霓裳羽衣曲》,摇晃的帝国勉强支撑,宦官专权、朝臣内讧、胡人添堵、藩镇割据。私盐贩子出身的黄巢,又用农民大起义踹了唐王朝一脚。公元907年,二百八十九岁的帝国终究咽了气。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平叛的过程为何如此漫长?为什么强大的唐帝国会从此由盛转衰?解答这些疑问,体会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安史之乱》。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名编名著 经典必读 畅销海内外50余年 古史新证 改谬补漏 勾勒趣味古典生活 插图第4版出版以来历经三次重大增补 精彩呈现中国古代文化生活 ▌编辑推荐 你知道武王克商的繁复真相么?你知道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猫的最早实物么?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袴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你知道最古老的酒瓶 出现在6000年前么?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么?你知道中国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么? ◎经典必读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集体创作 书稿编写修订的时间总跨度有四十多年,倾注了三代编写者大量的心血,历经千锤百炼,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古史新证 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 ◎改谬补漏 本次修订在增加新知的基础上,针对古代文献未能准确诠释的部分,援引大量考古发现重新做了精确的解释,纠正了大众乃至学界的错误认识,呈现给读者一幅更具趣味性、更准确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编排精心 本书论述从创世神话到古代文明社会,内容精深,语言生动简练,精选的图片和鲜为人知的图片说明相结合,使读者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方便读者阅读,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本书的第4次修订版由北京大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王力家属共同主持。这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八卷 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
1972年至1976年文革結束,發生了一系列至今仍眾說紛紜的重大政治事件,例如毛澤東曾考慮哪些人當接班人?周恩來為甚麼要做痛苦的反省?中阿、中越為甚麼翻臉?譚甫仁中將為甚麼被刺殺?公安部長李震是自殺還是他殺?毛是否因「紅都女皇」事件要把江青攆出政治局?周恩來對美國人說了些甚麼而被批判?八大軍區司令對調是防備誰?批鄧是毛的決策還是「四人幫」的挑撥?「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是毛的遺囑嗎?誰首倡粉碎「四人幫」鬥爭?「四人幫」有沒有政變計劃?作者利用檔案資料,一一嚴肅考辯,揭示箇中真相。 -
一口气读完道教史
一口气读完道教史,ISBN:9787561338803,作者:尹梦飞 著 -
Modern China
China today is never out of the news: from human rights controversies and the continued legacy of Tiananmen Square, to global coverage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Chinese "economic miracle." It is a country of contradictions and transitions: a peasant society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futuristic citie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that is modernizing as rapidly as possible, a walled-off na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at the center of world trade. This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ffers an indispensable starting point for anyone who needs to quickly know the themes and controversies that have shaped modern China. Prize-winning author and scholar Rana Mitter examines the modern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and thriving cultural scene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wider world. This lively guide covers a range of social issues from the decline of footbinding and the position of women in society, to the influence of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he rol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diaspora. It covers many prominent figures as well, such as the Communist leaders, the last emperors, and prominent writers and artists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 -
两晋南北朝十二讲
《两晋南北朝十二讲》是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中一本。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人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 -
最后的皇族
武昌城楼的枪声,击碎了天潢贵胄们的白日梦。随着清朝的覆灭,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付诸东流,遗老遗少们将何以安身立命?面对滚滚而来的时代大潮,一些人自觉清算历史,一些人依旧自命不凡。 喜欢现代文明生活,却死死抱住腐朽专制;送子女留洋深造,却供养出川岛芳子这样的间谍;痛斥贪官,却出巨资与民众为敌;对汪精卫施仁,却对侧福晋暴虐;自认为干的是彪炳春秋的大事,却成了民族的罪人。这位荣辱参半的肃亲王,真叫人难以捉摸。 老醇亲王奕譞之孙溥侊有个“侊大爷”的雅号。这位大爷可不一般!为了娶到名伶雪艳琴,他居然放弃了“爱新觉罗”,随妻改做了穆斯林。要说这侊大爷还真得念民国的好儿,换了过去,满族皇亲改信伊斯兰教,不是被杀头也得落个发配充军。 豪无吃喝嫖赌的陋习,身子板儿也结实,这位亲王在卖掉怀柔祖坟的几年后穷困潦倒,于是他到车行领了件号坎儿,租了辆车,正儿八经入行当了拉洋车的车夫。此人就是人称“?王”的末代克勤郡王晏森。 溥仪这人不厚道。而这位昔日的皇帝竟然娶了一个无比刁蛮、欺诈和贪婪的媳妇。亲戚们评说:这两口子,绝对是少招惹的好! 自命不凡的小恭亲王溥伟是个荒唐有余、鲜有智慧的人。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时,他大骂袁贼为“曹操”,话到激昂处更是来了句:“有我溥伟在,大清不会亡!”然而,他先投靠德国,后投靠日本,为的就是跟溥仪争皇帝宝座。在他临终前,依然信誓旦旦地说:当年若立我为帝,何至于眼睁睁看着社稷被毁! ★慈禧西行与西北马家军的渊源 ★知情人评说溥仪:为人处世不厚道 ★皇兄侊大爷:改信伊斯兰教的皇族 ★礼亲王著《啸亭杂录》揭秘清史 ★肃亲王:袁世凯的挚友,汪精卫的恩人 ★豫王府开卖王府、卖金印、卖先人棺椁之先河 ★十七格格:几十年前“下海”办餐厅的弄潮先锋 ★红豆馆主:最后一位睡进楠木棺材的宗室贵胄 清代的“铁帽子王”最初为8家: 清初,朝廷依军功封赏努尔哈赤家族中8位世袭罔替铁王爵,按《清史稿》的排序分别为: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郑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 之后,又衍生出了4家: 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积劳成疾不治身亡,皇帝为表彰他的功劳,特封允祥之子弘晓世袭罔替; 辛酉政变,亦?、奕譞兄弟竭尽全力支持两宫,一举摧毁以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大臣集团。两宫为表彰他俩的功绩,恩赏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慈禧晚年“阴差阳错”地加封了劣迹斑斑的庆亲王奕劻世袭罔替。 《最后的皇族》就讲述了以上这十几家王府的奇闻逸事。 -
十年中越戰爭
30年前,一場持續十年,近百萬軍人參與的中越戰爭,給中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等來重大的影響,也由此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從此,中國進入了經濟快速發展的30年,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人民安康,綜合國力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快速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戰爭歷史事件的解密,如何客觀地了解、認識和評價這場戰爭,並給後來人以借鑒和啟迪,成為一個並不輕鬆的歷史課題。作者作為這場戰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站在歷史的高度,從中越歷史恩怨、戰爭起因、兵力部署、組織指揮及參戰的團以上單位的戰場實況;從參戰官兵生動真實的戰鬥過程記述;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從成功和失敗戰例中的啟示等方面秉筆直書,較好地實現了記述真實性、歷史借鑒性與軍事學術性的統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係首部全面介紹這場戰爭的要著述。 -
超越利益集团
社会的和谐公正,关键在于实现国家政权的超利益化!而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就是这样一个超利益化的政权社会。保障全体老百姓的利益是宋朝历代统治者的核心政治理念。本书借古论今,为我们展示了充满公平与正义的和谐社会——宋朝是如何炼成的,并讲述今天的中国怎样延续宋朝的政治模式,努力建造一个和谐社会。 编辑推荐 宋朝,最为后世荣,最为后人痛。 宋朝的先进是如何产生的? 宋朝之后,中国为何反被欧洲超越? 我们从宋朝的政治模式中学到了什么? 汉书下酒,宋史引药,中华病灶,尾大不掉 力笔投射当下,读之觫然汗出 它是伟大时代的“满江红”,它打破“西方中心论” 重拾流逝的胆识与智慧,构建中国新的崛起 保障全体老百姓的利益是宋朝历代统治者的核心政治理念。知识分子作为国家的管理者,他们超越了皇亲国戚、商人等利益关系的束缚,呈现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体系,并且制定了最为严格的官员监督制度,最大程度上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今天的中国实际上在延续宋朝的政治模式,努力建造一个和谐社会。 -
十國春秋(全四冊)
十国春秋》是清代吴任臣编撰的记录五代时期十国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114卷,计吴14卷,前蜀13卷,南唐20卷,后蜀10卷,南汉9卷,楚10卷,吴越13卷,闽10卷,荆南4卷,北汉5卷,另有十国纪元表、十国世系表、十国地理表、十国藩镇表、十国百官表等。吴书充分吸收了清以前有关十国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广采博取,是十国史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在写十国君主之事迹与重大历史事件时,所据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和薛居正、欧阳修二史。《十国春秋》的众多人物传记,则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类书、文集等。其撰《十国春秋序》云:“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如列传中介绍有闽莆阳人物:陈洪进、徐昌嗣、陈峤、黄滔、徐寅、翁承赞、郑良士七人)。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一百一十四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 吴任臣的不朽之作《十国春秋》,其能广采博取,终于赢得清代学者的高度赞许,散文家、学者洪吉亮(字君直),其《北江诗话》卷一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晚清评论家李慈铭,览书广博,评论以苛刻著称,其《越缦堂读书记》载光绪癸未(1883)三月十九日的日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任臣是书除正文外,引用小注之形式,引出不少史科,对正文起到补充作用,有些是备异闻,资考证;有些则辩驳旧史之谬误,其体例颇似裴松之注《三国志》。 清代大臣、学者、文学家纪昀(字晓岚),学问淹贯,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又主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中有一个概括的评论云:“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学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九云:“(任臣)此书佳处在表,《地理表》与欧阳氏《职方考》参观,则五代十国全局如见。至十国之官制,虽大抵沿唐,而一时增改,亦已纷冗不可爬梳,任臣作《百官表》甚备考览,尤其妙者也。”在清代学者搜集排比,整理修撰前代史书中作出成绩的,有吴任臣的《十国春秋》、谢启崑的《西魏书》、周春的《西夏书》、周济的《晋略》、陈鱣的《续唐书》,这五部著作可相媲美! 任臣平生勤于著述,又充《明史》纂修官,分修《律历志》,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终因费时伤神,操劳过度,卒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其时所修《律历志》已成。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少霞周昂重刊《十国春秋》。穷其平生披阅广搜所及,随笔札记,得到有关史事三百余条,因辑为《拾遗》、《备考》两卷,附于其后,作为《十国春秋》一书的第一百一十五卷和一百一十六卷。 -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1卷
本书为《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系列作品的第1卷,本卷的落脚点是中华帝国的治乱得失。书中首先勾勒出了陆权与海权文明发展与较量的轮廓,并从地理、经济、政治等细节问题入手,解读了以海陆二权的此消彼长为线索的东西方历史进程。随后便展开帝国画卷:从三大“圣君”到雄猜之主,从门阀政治到科举革命,从边疆烽火到腹地平乱,从贫富分化到反腐风暴……这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全面梳理,颠覆了很多人们对历史的评断,对于时下复兴阶段的中国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内容简介:《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为第3册,涵盖了从楚汉战争到东汉一朝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楚汉战争,西汉前期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对西南夷和西域的开拓,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和东汉的建国战争,以及东汉对匈奴的战争等内容。 海报: -
假想的"满大人"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通过对小说、医案、游记、照片、绘画的解读,揭示出西方同情与人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西方式对华“同情”的来龙去脉,并力图通过这些分析展现出关于“中国”的整体印象。作者在该书中的这种分析开启了思考西方过去与当今对华关系的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同情、受苦、经济交流以及再现式交换这四个术语的专门论述,进而建立起分析中国历史话语、同情与现代性的新网络。在结合了文化研究、亚洲研究、美国研究以及医疗史观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西方关系的独特视角。 -
中国商帮600年
《中国商帮600年》是一部追溯中国商帮600年变迁的大著作。盐商、海上私商、外贸商人、买办、票号商人和近代金融实业家,抑或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和甬商,无论是以行业区分,还是以地域代表,每一个商帮都代表着一种财富。一个商帮的没落,另一个商帮的兴起,正是财富积聚效应从一个商帮转移到了另一个商帮。 然而,为什么一段历史时期内是这个地域的或者这个行业的商帮兴起,之后又为何会被另一个地域或者行业的商帮代替?这其中有商帮群体自身的行商精神促成,亦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影响,更有国家大政方针作祟……所有这些,其实都有迹可循。 过去尽管早已烟消云散,但仍然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一种梳理过后的借鉴。从中国商帮发展来看,成功的商人不仅需要艰苦奋斗的拓展精神,更需要与时局共舞的智慧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定位。发现祖先行商之智慧,追踪成功商人的足迹,才能把握财富轮动之秘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