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北平表情

    作者:托尔贝克 摄

    《北平表情》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的北平面孔和民国旧事,沉滞着中国的一个个缩影。时代的脚步徘徊不定,大舞台下挣扎着无所适从的芸芸众生太监、高僧、小妾、村童、医生、小贩、学生、士兵、难民、哲人、婆婆、儿媳、农妇、女仆、童养媳、工业家、赶驼人、算命先生、摩登女郎、剧院经理、音乐教授、满洲贵族、人力车夫、幸福的恋人、迷失的女孩、舢板船上的妇女、十三岁的小丈夫、葬礼上的喇叭手……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文化传统,每一张面孔上都刻着几千年的沧桑。在新的苦难或喜悦来临之前,他们仍要用坚韧来面对尘世的宿命。
  •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

    作者:高天流云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新版)》内容简介:乱世是一只万花筒,能变幻出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军阀郭威在家人尽被屠戮的悲惨时刻登上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柴荣众叛亲离濒临绝境却开始了自己百战百胜、波澜壮阔的一生;赵匡胤穷极无聊受尽白眼选择离家出走,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的前景,几年之后居然轮到他来设计新一代帝国的蓝图。 阴差阳错,期间历史的进程只要稍微正常一点点,就绝不是这个结果。而这些,也导致了新帝国的不一样。 身为军人的开国皇帝却压抑军队;拥有一生不败的战绩,却在历代所有开国皇帝中创造出拓地最慢的纪录;站在最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却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十七年后,站在帝国的顶峰,荣耀、威信、年龄都处在最佳时刻,却突然间陨落,在一个风雪黄昏之夜独自一个人躺在冰冷的万岁殿中死去……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新版)》里有太多的传奇与谜团,是一段恢弘的史诗,更是一团光怪陆离的烟云,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 天衡

    作者:顾宏义

    第一部全面观照 宋朝与辽、夏、金、元四大政权和战消长的纪史宏构 拨开金庸射雕三部曲的传奇迷雾 为你展开公元十世至十三世纪 中华疆离乱分合悲壮斑斓的历史长卷 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丛书之一。作者依托翔实的史料,对公元十世纪北宋王朝完成中原统一之后,与北方民族契丹所建立的辽王朝相互间的关系变动,作全方位的观照。书稿共分《城头大王旗》《画策收南北》《呜咽高梁河》《拉锯战未休》《澶渊订和约》五章,加上一个追叙源流的“楔子”和一个总括大略的“尾声”。全书体例严谨,叙述流畅,形象可感,以其层次分明的叙述,独出机杼的见解,加上描绘清晰的地图配置,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生动可读的通俗性学术著作。
  • 中国通史

    作者:吕思勉

    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序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先生主张通史内容大体不离“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板块,于是上册以“文化现象”为题目;下册“乃依时代加以联结”,以“革命途中的中国”结尾,总计54章。 该版本为2016群言出版社出版,为更易于阅读,编者在章节内部加入小标题以间融提示。
  • 茶馆之殇

    作者:秋原

    说的既是茶馆,更是茶馆里的人爱说的那些事儿。 《清代旅蒙商述略》作者秋原,讲述真实的老北京茶馆中的世态百相,曲艺行当的创生发展,折射清代到建国前三百年社会变迁。
  • 1898年中国故事

    作者:马勇 著

    1898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感念的一年,在那年发生了许许多多值得细说的故事,中国一度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变革不仅将给中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时代,而且也使西方国家欢呼雀跃。然而仅仅一夜之间,中国的政治发展突然转向,慈禧太后举手之劳就成功地阻止了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等人开启的政治变革,中国的政治发展似乎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这一年的故事一直引起百年来史学家的重视,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体上是遵循康有为、梁启超一系的“话语强势”进行解释。 本书依据新旧史料重新架构戊戌维新与戊戌政变的叙事模式,以“同情的了解”评析那一年中的风云人物、是是非非,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著者多年来提倡的“善待先人”的学术理念,为一切关心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读者提供历史学的思想资源,再现1898年那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历史场景。
  • 帝国的凋零

    作者:金满楼

    晚清的最后十年,到底是王朝衰世的末日,还是被打断的大国崛起?这个似乎不能算问题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很成问题的问题。 庚子年后的这十年,也就是清朝覆灭前的最后十年,这段历史让人眼花缭乱,说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实不为过。在这段短短的十年间,各派人物、各种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你搞维新,明天他要守制;今天你说立宪,明天他要革命,这热热闹闹的一台大戏刚刚开场,还没有等到各方人物进入角色,便突然嘎然而止。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并不是因为清廷专制腐败到了极点,而恰恰是因为其推行了新政和立宪的改良措施。这看起来是个悖论却是近乎残酷的历史现实,便是晚清的最后十年,一个在改良、创新与革命中挣扎的混乱年代。
  • 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作者:周汛、高春明

    本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是一部融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著作。著作以生动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展示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妇女的生活风貌和装饰习俗,为中国历史研究、古籍整理、文物鉴定、民俗考察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对服饰文化研究有较大建树。
  • 明代特务政治

    作者:丁易

    《明代特务政治》始作于1945年春,完成于1948年末,其写作初衷是借历史研究来影射当时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黑暗统治。因其研究深入严谨,信而有征,因而此书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950年,此书由中外出版社出版后,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是研究明代政治的重要参考书。 《明代特务政治》一书从各个角度详细介绍和评述了明代的特务统治,包括特务机关的设置以及他们对政治的控制、对经济的搜刮、对军事的监督、对官员的侦辑与残杀,等等,直至特务的内部矛盾以致朱明王朝的覆亡。
  • 马未都说收藏

    作者:马未都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粉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 此套书共五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玉器篇、杂项篇。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时受时间限制,内容不尽完整。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套图书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入手,试图解释文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就一定乐趣无穷。 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 ——作者《自序》
  • 考古学专题六讲

    作者:张光直

    考古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对历史学研究又能提供什么样的助益?张光直先生的《考古学专题六讲》虽然并不是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而写,但无意中却给了我们相当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一个想了解什么是“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对史学研究有何助益的史学研究者而言,《考古学专题六讲》不失为最简要而又富启发性的一本小书。 增订本新增90年代后期,作者生前最重要的几篇学术著述,可以说代表其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考古学最有价值的观点。
  • 中国疆域沿革史

    作者:顾颉刚,史念海

    本书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记叙了中国自传说中之黄帝始,就出现了疆域区划的痕迹;夏代的疆域就有一定范围,西到华阴,东到济水上流、北至今山西长治县、南至今河南西部;其中重点记叙了殷商、西周、春秋列国、战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直到民国成立初年各个朝代疆域的变迁,以及各个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况。书中还附有31个表和27幅地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绩 第三章 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 第一节 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 第二节 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节 晚夏之疆域范围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来源及其活动区域 第一节 殷商民族起于东方说 第二节 殷商之建都与迁都 第三节 殷代之势力范围与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范围及东周王畿之区域 第一节 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东侵 第二节 周灭殷后之东方封国 第三节 周室之东迁及东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国疆域概述 第一节 春秋时期华夏之疆域 第二节 春秋时夷蛮戎狄之分布 第三节 春秋时代诸侯之互相吞并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战国疆域变迁概述 第一节 战国之形势 第二节 战国时华夏疆域之扩张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节 郡县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区划地域观念 第一节 九州说及大九州说 第二节 十二州说 第三节 畿服说 第九章 嬴秦统一后之疆域 第一节 六国之灭亡及秦之统一 第二节 秦郡考略 第三节 长城 第十章 西汉疆域概述 第一节 汉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节 西汉之郡国区划及其制度 第三节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节 西汉对外疆土之扩张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后之疆域 第十二章 东汉复兴后之疆域 第一节 东汉初年郡国之省并 第二节 两汉地理制度之比较与其疆域之消长 第三节 汉末九州制之复兴 第十三章 三国鼎峙中之疆域 第一节 曹魏之疆域 第二节 蜀汉之疆域 第三节 吴之疆域 第四节 三国时之地方制度与特殊制度 第五节 三国时北边汉族之南徒与南蛮山越之征服 第十四章 西晋统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东晋南北朝疆域概述 第一节 五胡乱华及汉族之南迁 第二节 侨州郡县制度之建立 第三节 江左诸朝疆域之变迁 第四节 北魏周齐疆域之分合 第五节 南北朝时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乱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隋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运河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唐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府制之确立及其种类 第三节 节度使区域之建置 第四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唐代疆域之扩张及羁縻州县之建置 第十八章 五代割据时期疆域概述 第一节 五代递嬗期间中原疆域之演变 第二节 十国之割据与此期疆域之变迁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北宋之疆域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宋室南渡后之疆域 第三节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章 辽国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元初领土之扩张及四大汗国之建立 第二节 元代中国本部之疆域区划与其制度 第三节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区划 第二节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节 都司卫所之分布 第四节 明代九边之建置及边墙之修筑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未入关前之满清 第二节 清代行省之区划 第三节 蒙藏底定后之四方藩属 第四节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第二十五章 鸦片战后疆土之丧失 第二十六章 民国成立后疆域区划及制度之改革 重 排 本 前 言 六十年前,商务印书馆创编《中国文化史丛书》,独辟新径,分门别类,各为撰述,既显示当年学术思潮和学人治学风格,亦发扬中国固有文化,为功至巨。故发刊伊始,即已蜚声士林,见誉人口。迄至今日,犹受人称道,盖有由也。 丛书之中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请顾颉刚先生撰述。顾先生慨然应允,然以诸务萦身,无暇执笔,要我先为搜集材料及起草。1934年禹贡学会初创,翌年得张石公(国淦)先生捐赠房舍,作为会址。顾先生邀我先期移居禹贡学会之内,以便着手进行工作。 当时正是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侵凌日甚一日,东北三省早已沦陷,其锋芒及于山海关内,北京(当时称北平)势同前线,几有不可终日之势。顾先生曾感慨地说:“吾人处于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故承应撰著此书,实有深意。顾先生一再指出,必须详细论述疆域损益及其演变踪迹,借以使国人具知创造祖国山河之匪易,寸土皆应珍视,不能今其轻易沦丧,这不仅是口头的指示,而且在书中开篇明白写入。 顾先生上述指示,实为本书框架轮廓,大纲目录即依此制定。目录中特设《明代长城和九边》、《清代后期失地》等章节,亦有所指。论述历代疆域,涉及许多具体地名,若一一备举,悉以入于文内,显得繁琐累赘。顾先生又指示,应分别列成表格,既清眉目,亦可少占篇幅。顾先生还指示,讲地理不能不用地图,讲现代地理如此,讲沿革地理更不能舍之不用。根据这个指示,书中先后列表31个,附图27幅。 以前我在大学学习时,曾听过谭其骧先生讲授《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的课程。谭先生很会讲课,上课时只带一些卡片,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既不发讲义,也不绘制地图和表格,学生只是听讲记笔记。在起草中,我翻阅过我所记笔记,由于和顾先生的指示以及写作要求差距较大,很难配合。特别是顾先生在本书目录开端绪论之后,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的成绩”一章,笔记中无此内容可资参考,而疆域沿革之学有其历史渊源,历代学人咸有撰著,非一朝一代史事,起草此章要遍览前哲时贤的著述,我深感难于措手。这些情形,我皆曾坦率地向顾先生谈过。顾先生鼓励我从头学起,而且给我一年多的时间,作为我在禹贡学会的工作。在这不很长的时间里,我只好埋头苦读,翻检有关图书。这使我能博览和参考古今许多学者的著述和学说,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苦读中,时时得到顾先生的指点,又不时和当时在禹贡学会工作的韩儒林、童书业、张维华诸先生共同研讨,使我得到不少进益。在起草工作中也曾征询过诸先生的论点和意见,其中尤以童书业先生的为多,但都没有注出他们的大名,因为都仅是口头的谈论,不是著作,无从为之注出。 总的说来,全书的框架轮廓以及大纲目录都有顾先生的指示,有规矩可依,所谓起草工作只是就章节题目做文章,看起来似乎不会很费力,但实际做起来却非常吃力。除了前面提到的“已有的成绩”一章外,由于这本书以论述历代疆域变迁为主,旧日所谓正史大都有《地理志》或《郡国志》,就是有缺的,后来也有人为之补撰,可以据以论述,不过有些志中也还有若干问题,前代学人于此都有论述,这就不能不多事翻检,博采众议,斟酌取舍。又在此书撰写之前,顾先生曾经著有《两汉州制考》,对于《汉书·地理志》的讹误有所校订。既已创立规矩,就须一律踵行。再有疆域规划时有变迁,历年既久,其间自多增并损益,而改朝换代之后,改易更多,尤其是接近边地各处,又时有盈亏。凡此种种,皆须一一董理,方不至有所讹误。更为繁琐的则为图表的制定清绘。前代学人于此颇著功力,成果累累,但仍有不甚确切之处,需要考订,而且要与现代地名对照,自不能不再下功夫,逐一为之查勘。因此,以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全书起草,极为紧张。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使我能够深入其中仔细钻研,今日能够稍有过进,确实是由顾先生谆谆的教导,为我奠定治学的基础,这是我没齿难忘的。 此书自出版迄今已六十年,本来已是往事一宗,无烦再为道及。现在商务印书馆决定重印,因就回忆所及,略述当年起草过程,亦雪泥鸿爪的微意。当年顾先生承应撰著此书,如前所说,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日甚一日,其时国力衰弱,难于阻遏强敌,故欲借此书以昭告国人,不使大好河山继续沦陷。现在国力日强,国运鼎盛,边圉安谧,民康物阜,与六十年前迥然不同。顾先生在天之灵亦当为之欣慰无已也。 史念海谨述 1998年2月
  • 国破山河在

    作者:萨苏

    《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精装典藏版)》并不是为了呼唤战争,更不是呼唤复仇,而是希望以此唤醒我们对这些中国的脊梁的回忆。在那样苦难的时刻,依然有那样多的人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不惜生命来捍卫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尊严。
  • 明朝正德年间的囧人囧事

    作者:淳于南,燕王

    《明朝正德年间的囧人囧事》记录了明朝正德皇帝的精彩人生。乍一看淳于南的文,先被吓了一跳。作为一个历史写手,笔者也曾自诩通晓史实,却真的不知一个正德皇帝还能写出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说起明朝的正德皇帝,便不得不想起一句话。每当清朝皇帝看到自己的皇子们不着调时,便悠悠道出一句来:“难道你们想学朱厚照吗?”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十卷 歷史的轉軌

    作者:蕭冬連

    文革結束後,中共怎樣清理毛澤東的政治遺產,重新闡釋自己的意識形態,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找到正當性?人們的思想如何不斷獲得解放?數以千萬計的冤假錯案如何得以平反?如何促成華國鋒下台,確立鄧、胡、趙新體制?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是怎樣起步的?改革為甚麼在農村率先取得突破?黨內黨外何以會出現民主化思潮?中共提出政治改革又何以迅速地退縮?對於歷史大轉軌中頻繁出現的各種意識形態爭論和衝突,作者都盡可能依據第一手資料作出詳盡敘述。
  •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

    作者:周汛,等

    内容简介 本辞典是一部系统介绍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 科辞书,分总类、冠巾、上衣、 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 腰佩、衣料、染采、纹样、工艺、 其他及文献等十五个门类;所 收词目上起先秦,下迄民国, 内容包括历代服饰名称、款 式、质料、色彩、纹饰、产生年 代、沿革变迁、礼仪制度、穿著 方式、使用场合及相关习俗。 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 略》一文;书末收《中国服饰史 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 《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 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 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 录。另有彩色照片二百余幅, 黑白插图千余幅,大多为各地 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可资 鉴赏、研究。
  • 帝国政改

    作者:雪珥

    《帝国政改》内容简介:晚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是李鸿章,那是不准确的,李鸿章无非是前台的操盘手兼新闻发言人,知名度高而已。真正画圈、掌舵的则是恭亲王奕。主观上不想折腾,客观上无力折腾,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这是恭亲王发动体制内改革的基本特征,也是恭亲王能够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而且保持自我低调的原因所在。中国近代改革史那些公认的改革实践先驱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低调的恭亲王为他们保驾护航。尤其在早期的改革中,他们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恭亲王就在背后推着他们。 奕拉开了中国近代一个半世纪改革的序幕,从内忧外患的荆棘丛中辟开强国之路,摸着石头过河,他奠定了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基调…… “中国近代改革史”研究者、澳大利亚华人学者雪珥,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锋,丰富的海外史料,为我们展现了恭亲王奕新被湮没的风采和晚清改革当家人的艰难酸楚。
  • 饥饿的盛世

    作者:张宏杰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
  • 改变中国

    作者:乔纳森 斯潘塞 (史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