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记
-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
作者继承王国维所提倡的利用纸上史料(文献)和地下资料(出土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利用传世文献及简牍、帛书,分析《史记》战国史料的结构,阐明其编纂意图和作为历史史料的可信度及其界限,作者还通过利用出土资料,超越史料的限制,了解战国时代各国的动态和其在地域上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以及这些共同性和不同性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为战国史重建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 全书分两编:第一编,侧重于弄清《史记》战国史料所取材的各种资料的特征,考察与战国时代相关之文献及出土书籍的特征;第二编,具体地讨论《史记》秦本纪和战国世家(赵、韩、魏、楚、燕)的整体结构及特征。 -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总结性文章,包含两大内容:一是总结《史记》这本书,一是总结自己这个人。司马迁在其中追溯了民族的历史、家族的源流、政治的变迁、文化的辨析,融自己的遭遇和志向于一炉,是一篇思想性的文献。 《<史记•越世家>中的范蠡》,解说《越世家》中的一段插笔。《史记•货殖列传》探讨经济,此文探讨政治。《货殖列传》中的范蠡传记,得此文补充方才完整。其中部分内容类似小说家言,可以看成对人性的深刻分析。 -
史记菁华录
《史记菁华录(特价)》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史记菁华录(特价)》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共130篇,52万字。《史记菁华录(特价)》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法律、思想、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列入了历史科学的研究范围内,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史记菁华录》选录“本纪”三篇,“表序”三篇,“书”三篇,“世家”九篇,“列传”三十三篇,共五十一篇。各篇之中,并不都加删节,全录的有十六篇。 《史记菁华录》的编者姚祖恩为全书加了评注,有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文章的,一类是关于事迹的。编者的评注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章的段落及层次脉络,同时说明文章的作用,阐说文章的旨趣,指出描写的妙笔。中学层次以上的读者如没有时间看全本《史记菁华录(特价)》,这《史记菁华录》是很合适的一个选择,藉此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的技术,养成眼力和手法,受用非浅。 -
司马迁之志
撰《史记》的缘由,司马迁自己在《史记》末篇表述得很清楚,即是承父志而继《春秋》。于此,历来论家多无异议。 然而,在今天看来,《史记》的根本著述动机并未因此显明,仍存在需要澄清、辨析的地方。本书从文质之辨、君臣之际、《论六家要指》的意义等角度,详尽辨析了《史记》之“继春秋”说。 -
史记七篇读法
《史记》不仅是史学经典,而且是文学名著,为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前86年)编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史记》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由于《史记》篇幅巨大,故事丰富,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对一般读者而言,通读全篇确实不易。根据《后汉书•窦融传》记载,汉光武帝就有推荐《史记》篇目让人阅读的做法。唐宋以后便有多种依据不同的选录标准编选的《史记》选本的出现,清人王又朴的《史记七篇读法》就是从阅读角度选录 《史记》精彩篇章,结撰成颇具特色的《史记》选本。 王又朴(1681-1763),字从先,号介山,原籍扬州,6岁时迁居天津。雍正元年(172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又授吏部主事。曾在河东盐运使司、凤翔府、汉中府、泰州、庐州府任职,后累官至池州、徽州知府。虽然官运并不亨通,但他明于水利,所到之处,颇有政声。王又朴辞官回津后,主持三取书院。“三取”即“乡试、会试、殿试”三试皆取之意。王又朴擅长古文,热心传授,受到天津文人崇敬,外县人也慕名而来。王又朴是桐城派学者,堪称清代中前期天津最有成就的散文家、诗人、经学家、史学家。 王又朴学识渊博,其著作多有出色之处。有《诗礼堂全集》五十七卷以及其它一些诗文单行本传世。王又朴晚年精于易学,《大清畿辅先哲传》称其在这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其研究《易经》的《易翼述信》十二卷,收在《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之中, 《四库全书总目》誉此书“阐发证明,词理通畅,可取者亦颇多焉”。他还有研究《孟子》的《孟子读法》十五卷,在如今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中,即有该专著的乾隆十五年王氏刻本。王又朴的诗礼堂还大量刻书,为天津雕版印书事业做出了贡献。 王又朴在全国的影响之所以巨大,是因为他以白话文的形式注解了《圣谕广训》。在清代,每逢初一、十五,这是人人都要学习的语录。如在街头公开宣讲时,居民必须往听。1670年,康熙帝发布了一道劝善诏书《圣谕》,共十六条道德格言,每条七个字,内容都是告诉老百姓做人的道理和应遵守的规章制度。1724年,雍正帝又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编成《圣谕广训》,以此告诫百姓。由于是用文言文写的,老百姓难以听懂、看懂。王又朴遂将其翻译成白话,用顺口溜的形式对其作了生动解释,以求家喻户晓,扩大其影响。其译文初名《讲解圣谕广训》,后因效果好,各省不断翻刻,书名变成《圣谕广训衍》。 《史记七篇读法》二卷是王又朴在清代乾隆年间所编选的重要《史记》选本,其中有:项羽本纪、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七篇。作者最初由于怀疑班固对《史记》的评价观点而“反复寻味”阅读《史记》,先只选读了一篇司马迁颇为得意之文《项羽本纪》,因而该书的序言在乾隆二年(1737)为《项羽本纪读法题词》。接着又在时隔十七年之后的乾隆十九年(1754)因“此七篇者皆世人误读而不识史公之所用心,余故特为著之”的理由,增选了后六篇。 王又朴以方苞为师,是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他针对所选篇目首先按照儒家的思想性撰写一篇独立于选文之外的读法文章,提出该篇大旨,并均能指示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应该“一气读”、“分段细读”, 再细分段落。因此,在其指示阅读的文章中,往往会提及孔子、朱子的思想,颇有“阐道翼教”之意。其次,他以桐城派大家的眼光,分析司马迁《史记》的写法及用意,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自许。第三,王又朴在选文中加有评语,并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其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等,用语精警,颇能洞彻文章章法。但由于该符号按照原文添加有诸多不便,因此,一律将其夹住在该段文字之后,且部分符号形状有些变化。第四,这次整理以王又朴的诗礼堂刻本为底本,《史记》选本正文参校以通行的中华书局《史记》校点本。 -
史记地名考(上下册)
《史记》一书,上始轩辕,下迄天汉,集古史之大成,而考地者於此独阙。国学大师钱穆于抗战初期苏州沦陷期,隐居耦园,以所存古史地理书二、三十种,昕夕握管,越一年而成本书。书中地名分卷,大体依照《史记》原有篇目,而地名编排之次序,亦可约略见其时代之先后。 -
史记
《史记》(简体白文版)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方面,作了大胆,深刻的揭露。如《酷吏列传》反映官史的残暴,《魏其武安侯列传》提示外戚的弄权和相互倾轧,都写得很出色。即使是封建帝王身上的劣质,如汉高祖的无赖和权诈、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和迷信鬼神,也都用不加讳饰的笔调给予尖锐抨击,是难能可贵的。书中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有广泛而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对于下层人民的才智功德作了鲜明的肯定和表彰。《陈涉世家》专门为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立传,高度评价了他在推翻秦王朝统治中的“首事”之功。《刺客列传》歌颂荆轲、聂政等刺客的抗暴精神。《魏公子列传》里着重赞扬了侯嬴、朱亥这些市井之民的才智和侠义。《货殖列传》则通过商贾活动的描述,保存了极为珍贵的古代经济史料。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人、游侠、倡优、医者、卜者各类人物都在书中留下栩栩如生的剪影,构成色彩斑烂的巨幅社会生活画卷,加上作者对所记述的人和事“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态度,是《史记》的思想价值高出于后来一切官修史书之所在。当然,《史记》也有其局限性。司马迁的历史观基本上仍是唯心主义的,有些记载对个人的历史作用作了不适当的夸大,有关封建迷信的神异传闻未能完全剔除,宿命论的思想也时有流露。 -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汇编 史记(1-10册)
本書的特點: 一是廣羅博收,在上述諸彙編本及新刊文獻的基礎上,增益集結,粹古今廿四史考證成果於一匱, 一冊在手,幾無漏眼之虞。以《史記考證文獻彙编》為例,蒐聚前賢《史記》考證研究成果一百餘種,數量之多,遠超幾部同類彙典(多者不過二十餘種》;洋洋數百萬言函於十冊,規模之鉅,尚無出其右者。二是依照目前的學術研究習慣,以各正史為中心,或一史為卷,或相鄰數史整合為集,皆相對獨立刊行,故學者得以各取所需,以最小的代價得其所哉。此外,諸史內容之编排,綜分有序,眉目清晰,便於逕閱,亦可對前賢成就之創襲學脈了然於胸。 -
新校史記三家注
史記為中國第一部通史,北宋時代,通行本已將劉宋裴駰《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史記正義》三家舊注散列於正文下,合為一編;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史記集解索引正義合刻本》,其擇善而從、校刊精審,為清代後期之善本。今世界書局依此底本,分段標點,移散列之各注於各段後,用數字標明;依武英殿本格式,於各篇前置大題,後置小題;三家舊注之序,依年代先後排定。本書由國學大師楊家駱主編,校證嚴謹,條目清晰,為當今各家版本之翹楚。 -
史记
《史记(套装共2册)》是我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不仅是一部流传千古的历史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万世流芳的历史文学名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
史记故事
《史记》、《二十五史》、《资治通鉴》,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部大书,很少有人不知道,但也很少有人仔细品读。主要是因为这些典籍鸿篇巨制,规模浩大,年代久远,文字艰涩,令人望而生畏。现在,我们以故事插图的形式将它呈现在您的面前。编写者都为饱学之士,绘画者均为画坛名家。在撰述和绘图过程中,认真研读原文,严格尊重史实,叙述准确生动,文字优美精炼,画面细腻完整,构图简洁有力,力求让大家轻松开怀地读史,潜移默化地提高,一生不尽地受益。 -
趣读史记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作为我国史学的典范之作和不朽的文学经典,一直被后世所欣赏、阅读和研究。 “百家讲坛”重头戏“品读《史记》”热播在即。继“三国热”、“论语热”之后,“史记”又将成为新的阅读热点。河南大学学者、杂文作家郭灿金、许晖以他们新奇、别致的现代观念和近乎无厘头的语言逐一品评《史记》中的人物、事件!深刻、犀利,谈古鉴今,痛快淋漓;风趣、幽默,新编妙解,让人捧腹。 -
史记(全四册)
出版缘起: 1、随着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国学,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让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得到继承和创新,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弘扬,普惠全人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当此之时,符合当代国民阅读需要的权威的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现,实为当务之急。于是,《中华国学文库》应运而生。 2、中华书局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近百岁。我们将《中华国学文库》当作向中华书局百年诞辰敬献的一份贺礼,更是向致力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实现复兴大业的全国人民敬献的一份厚礼。我们自当努力,让《中华国学文库》当得起这份重任,这份荣誉。 丛书特点: 1、《文库》所选均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最要之书”。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类基本典籍,只要是公认的国学经典,皆在此列。 2、《文库》所选均为代表当代最新学术水平的“最善之本”,即经过精校精注的最有品质的整理本。其中既有传统旧注本的点校整理本,也有获得学界定评的新校新注本。总之,不以新旧为别,惟以善本是求。 3、《文库》所选均以新式标点、简体横排刊印。中国古籍向以繁体竖排为标准样式。时至当代,繁体竖排的标准古籍整理方式仍通行于学术界,但绝大多数国人早已习惯于现代通行的简体横排的图书样式。《文库》作为服务当代公众的国学读本,标准简体字横排本自当是恰当的选择。 -
史记
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他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 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他的进步思想在《史记》中从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司马迁极少用排比铺张的骈文,而形成了自己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史记》的语言历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
從《史記》到《漢書》
漢承秦制,故西漢初年傳統史學幾近中絕,後至武帝又不改秦道,儒術淪為緣飾之工具。太史公作《史記》,上續古史之傳統,下繼孔子《春秋》「撥亂反正」之志。其特徵便是書寫當代史以論治,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對當代政治的挑戰。 隨著《史記》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官方開始採取了種種防制措施,如成帝時刪削《史記》十篇即是。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共四個階段,至東漢初,朝廷先設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一罪,嚴禁私人修史,將史權收歸官方。而後再命人撰述一部「頌漢功德」之史書,以求取代《史記》之影響,這就是班固的《漢書》。 班固為「尊顯漢室」,割離古今而作《漢書》。不僅扭轉《史記》本旨,更使《春秋》、《史記》以來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了述古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之史學。後史代代法之,遂使當代史不復重現。《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之大義,至此衰矣。 本論文的題目為「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研究目的在以《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為中心,藉此對兩漢之際史學和政治的互動情形,作一全面而詳細的分析,進而闡明其在中國史學發展上之歷史意義。並期望此一研究,可以對傳統史學形成與演變之大關鍵,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為學者考較《史》、《漢》異同闢一新途。 本論文的第一章,首先針對研究範圍與關鍵名詞作一界定,接著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最後則對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作一介紹。 第二章先由《史記》對漢代造成的衝擊和挑戰開始談起。自春秋戰國以下,由於王權的衰弱與戰亂的影響,致使「史記放絕」,史學傳統面臨了衰亡的危機。至秦朝統一天下,又因統治者深惡「是古非今」,使這樣的趨勢達到了頂點。除了少數「文略不具」的簡單記載外,秦人幾乎刻意的滅絕了一切史籍。西漢開國,承秦之制,雖不如秦人打擊學術之甚,但對於史學亦未重視。致使西漢前期既無先秦修史之官,亦無先秦官修之史,傳統史學幾近中絕。 而另一方面,秦人以詐力得天下,又以刑法治天下。漢又承秦道而不改,至武帝更復始皇之所為,孔子之道淪為緣飾其暴政之工具。故自先聖先王至周公、孔子以來所傳承之禮樂大道,因而瀕臨絕滅之危機。太史公生於此時,有興亡繼絕之志,故以父子兩代之力著作《太史公》(即《史記》)一書,上欲重續中國史學斷裂之傳統,下欲繼承孔子《春秋》「撥亂反正」之志,以俟後世聖人君子。其書重要特徵之一,便是繼承書寫當代史的傳統,強調「通古今之變」以論治之思想。但這樣的傳統,無可避免的要對承秦制而不改的漢代統治者提出針貶,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史學對當代政治的新挑戰。 政治受到以《史記》開端的史學之挑戰,則統治者必然會以各種手段來回應。隨著《太史公》一書的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漢代官方採取了種種的防制措施,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兩百一十二年,共四個階段的前後轉折過程,終於在東漢明帝時找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撰述一部完全站在朝廷立場說話,又足以取代《太史公》的史書,這就是班固的《漢書》。本論文的第三、 四兩 章,便是就此四個時期的演變過程詳細加以考述。 第一時期自《太史公》成書至其外孫楊惲宣布傳本,為抑禁與傳抄時期。蓋此時期《太史公》尚未引起朝廷的特別注意,然中秘之《太史公》藏本,因受朝廷對秘府藏書的嚴厲抑禁政策所限制,凡觸犯者幾近死罪,故其內容未見流傳在外。傳本則由史公傳於女婿和女兒,其部分篇章並在此時期流出,在民間逐漸引起少數人的喜好和傳抄。 第二時期自楊惲宣布《太史公》傳本至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為公布與刪削時期。此一時期《太史公》傳本因楊惲的宣布,加速了向民間的傳播,同時引發了學者如褚少孫等對《太史公》的注意和愛好。而至成帝時,漢廷已開始注意《太史公》一書對統治的負面影響,因此刪削其中十篇。而此「十篇缺」之本,成帝又賜其副於外戚班氏,形成在藏、傳兩本外的第三個重要抄本。 第三時期自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至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為補續與褒揚時期。蓋成帝時,朝廷為嘗試解決《太史公》帶來的問題,故一面刪削十篇,一面又命馮商撰續其書,希望能將此書之影響導向對官方有利的方向。而此時《太史公》之傳播已廣,續《太史公》者亦人才輩出,有名可考者自楊惲、褚少孫下,前後計十八人之多。而在西漢中期以後的「厭漢」思潮中,內容多為「譏刺漢室」的《太史公》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西漢之亡即與此相關。此後的新莽則一改漢廷之態度,改採發揚史學和尊顯太史公之作法。 第四時期自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至《漢書》成書,為論罪與取代時期。此時期東漢朝廷鑒於西漢之亡,力圖以強烈之政治手段干預學術,尤以圖讖和史學二途最為明顯。首先以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罪名,將史權收歸官方。其次,在明帝重重考核和指導後,命班固著作「頌漢功德」之《漢書》取代《太史公》,並推廣之以消除《太史公》之不良影響。最後,再命楊終對《太史公》原書進行大規模刪削。三管齊下,終於大功告成。 隨著《史記》的傳播與統治者的政策變化,兩漢之際史家也有著前後不同的反應。本論文的第五章,將就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補續《史記》諸家、史學新著作的出現等三方面作一補充。 在瞭解從《史記》到《漢書》發展的轉折過程後,本論文的第六章將由此認識出發,重新探討《史記》和《漢書》的轉變及其歷史意義。蓋班固承明帝之意,為達「尊顯漢室」之目的,割離古今而作《漢書》。從此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了只述古而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不全之史學。《漢書》又採取「避重就輕」之筆法,將西漢種種亂象之根源,由《史記》所注重的治道與制度問題,扭轉為個人之道德問題。此外,觀察《漢書》之「天人」觀及「古今」觀,亦多隨當世之時宜,處處為尊顯漢室而服務。最後回顧班固一生,其早年不甘寂寞,力求功名而不得見用。至青年時,賴明、章二帝賞識其才,故一意逢迎帝王,為漢歌頌,然自以才高而位低,常懷怨望之心。晚年則阿附權兇竇憲,為虎作倀,尚自以為榮。其雖才華出眾,但所作所為,恐皆為貪利慕榮而發也。 本論文的第七章則是結論,將總結從《史記》到《漢書》之轉折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蓋我中華之史學本為論治行道而作,其本旨與六藝無異,證諸《史記》一書可知。而在太史公原來的規劃中,完整的史學是包括「古」與「今」在內,兩者缺一不可。後世史學之繼其書者,亦當代代「下至于茲」,不斷撰作新的當代史,將古今結合為一體,方可對當世政治有所指導,以維繫理想於不墜。但自班固為迎合人主,篡亂《史記》之法後,後世史學多法《漢書》,遂再無面對當代以論治之勇氣與史識。《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大義,至此衰矣。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時間範圍與名詞界定……………………………2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 20 第二章 《史記》對漢代政治的挑戰………………………23 第一節 「弗廢史文」──史學的中衰與復興……………… 24 第二節 「撥亂反正」──以《史記》繼《春秋》………… 47 第三節 「貶損當世」──對漢代政治的挑戰……………… 62 第三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上)…………89 第一節 抑禁與傳抄時期:藏之名山與傳之其人…………… 90 第二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一):楊惲與褚少孫……………110 第三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二):十篇缺與班氏家藏本……129 第四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下)………151 第一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一):續《太史公》十八家考………151 第二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二):十八家背景分析與史通子…191 第三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一):「私改作國史」罪與「十篇有錄無書」……………202 第四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二): 官修《漢書》與刪削《太史公》書…………………224 第五章 兩漢之際的史學與《史記》………………………239 第一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239 第二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撰續……………………265 第三節 史學新著作與《史記》………………………………280 第六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變………………………287 第一節 從體例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289 第二節 從論贊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306 第三節 《史》、《漢》中的「天人」觀與「古今」觀………325 第四節 班固之為人與《漢書》…………………………………340 第七章 結論………………………………………………361 徵引書目……………………………………………………367 誌謝 …………………………………………………………381 【訊息來源】:http://www.press.ntu.edu.tw/ntu_nube/news/b_view.asp?book_id=544&foo=1 -
百家汇评本(上下册)
史记(百家汇评本 上下两册),ISBN:9787535435460,作者:司马迁 著,张大可 辑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