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学
-
诗学解诂
在《诗学》,我们可以看到,伟大诗人的理解力是多么接近哲人的理解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说,哲学始于惊异,首先从普遍意见出发并去认识这些意见的不足。伟大诗人通过让事件发生得出乎普遍意见与料想,引发我们的惊异。 悲剧不仅作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还作为政治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悲剧的完美还取决于它在以下方面起了多大的功效:将人的生活与更大的整全即自然联结。 -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新诗的生成是现代汉语及其语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旨在探讨:处于“现代性”境遇中的中国诗人,如何运用结定的语言材料——现代汉语,和言说空间,将自身的“现代”经验付诸“现代”表达?或者说,现代汉语如何被中国诗人用来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诗?语言和经验如何在诗人的倾力熔铸下获具“现代”的诗形? -
历史诗学
《历史诗学》作者是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历史诗学》(1870―1906),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文艺观和方法论。他对文艺的起源、文学的样式和体裁的形成和演变,情节史、修饰语史,以及诗歌语言风格、对比手法等一系列诗学基本问题的范畴进行了追根溯源,鞭辟入里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开拓性的创见,开辟了一条“从诗的历史中阐明诗的本质”,从而把文学史的研究和诗学理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文艺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道路。近几十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在东西方的复兴和推进,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探讨。以多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著名的美国批评家韦勒克认为:“维谢洛夫斯基是俄国比较文学的庇护者和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位首倡者”,他“为文学理论所做的重要贡献直至20世纪才引起重视”。俄国20世纪以来,许多不同倾向的文艺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派在内,都从他的学术遗产中获得营养和启迪。 维谢洛夫斯基生前只发表了《历史诗学》的部分章节。全书直至1940年才在苏联列宁格勒出了第一版,由日尔蒙斯基编注并作序。由于该书包括了大量作者生前未发表的讲稿、笔记、提纲、学术考察报告等,篇幅浩繁,内容艰深,不适于一般读者阅读,此后一直未能再版。苏联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推出了《历史诗学》的新版,作为向高校学生推荐的“文学学术名著丛书”之一。该书依据1940年的初版,删繁就简,以作者生前发表过的历史诗学章节为主,作为附录收入了部分手稿,并附有比较详尽的注释。我们就是根据这一新版本,将维谢洛夫斯基这一经典学术著作译介给我国读者的。 -
诗言志辨
《诗言志辨》贯穿“语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 -
神秘主义诗学
神秘主义诗学 本书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 作者以诗人的锐敏和激情, 将学术问题与文化深思、 哲学体悟相结合, 把理论问题上升为对人类 生存意义的诗性观照。 由此展开对近代世界观中科学主义、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 教条主义等倾向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显示出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和 较高的理论前瞻能力与诗性颖悟能力。 是一部文笔清新优美、 富于创见的学术著作。 ――童庆炳 这是一本研究神秘主义的理论著作, 却充满诗意和灵感。 它探讨的主题是现代思想与 诗意神秘主义的关系。 对于年轻作者而言, 这个问题比较重大, 也足够深远。 显然作者好学、多思,富有独到见地。 相信他将在思想和治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赵一凡 -
Understanding Poetry
The fourth edition of UNDERSTANDING POETRY is a re-inspection of poetry. Keeping it teachable and flexible, the material allows for full and innocent immersion as well as raising inductive questions to develop critical and analytical skills. Students will be led to understand poetry as a means of imaginatively extending their own experience and indeed, prob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self. This latest incarnation of the landmark text facilitates a thorough study of poetry. -
火的精神分析
在这部诗学论著中,巴什拉明确用启发传统哲学和古典宇宙论的物质要素的符号标出想象的不同类型。在想象的王国中,可以规定一种四元素的规律,这个规律按照与火、空气、水和土的关系排列不同的物质想象。这论证的是建立在理性心理学基础上的想象理论。对火进行的精神分析是证明巴什拉的科学精神的具体应用。他通过对火的分析,希望把知识与物质的想象统一起来。从理性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普罗米修斯情结、恩培多克勒情结等进行分析,描述了火从原始形象到生死本能精神的发扬,再到火象征的光和热对人的灵魂的启迪和升华,直至最高的火的纯洁化的生命高度的过程。 中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火与敬重 普洛米修斯情结 第二章 火与遐想 恩培多克勒情结 第三章 精神分析和史前历史 诺瓦利斯情结 第四章 性化的火 第五章 火的化学:虚假问题的历史 第六章 酒精:能点燃的水 潘趣酒:霍夫曼情结 自燃 第七章 理想化的火:火与纯洁 结论 附:烛之火 前言 第一章 蜡烛的过去 第二章 烛火遐想者的孤独 第三章 火苗的垂直性 第四章 植物生命中烛火的诗意形象 第五章 灯之光 跋 我的灯和我的白纸 -
诗学
“我们会惊叹某道风景充满诗情画意,会形容某段生活诗般浪漫,有时还会说某个人很有诗意。”但若要说出诗学这个名词的概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尽管(或者说由于)该词在现代文学批判词汇表中的地位显赫,即常被单独使用或附以一补语,如故事的诗学、马拉梅的诗学、伤感的诗学、激情的诗学等等,但其含义却并不十分确定,在不同时代有不不同的诠释。因此有必要作一些回顾,以揭开这一常见却又神秘的字眼的面纱。 -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 长期以来多在同一性预设中进行。 此书另辟一路, 试以现象学还原方法探究两者 在入思前提与意识空间上的 突出差异和不可通约性, 并对“中西比较诗学”的命题研究 提出质疑, 进而考察了文论与诗学 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相关性, 以及它们提出和处理问题的差异性。 希望此书有助于 中西文化思想的深入比较研究。 ――赵一凡 -
中西比较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是我国学界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著作,更是中国“比较诗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本书运用比较方法,分别从文化背景、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六个方面对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进行了理论上的对比研究;不但具体论述了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更揭示了中西古典文艺理论的不同特色和各自的理论价值,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 -
诗歌的先锋派
贝雷泰·E.斯特朗的《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 》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不同的艺术探索先锋派在文学和文化方面作 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比较了活跃于两次 世界大战期间的三个先锋派团体,即那些围绕在J.L.博尔赫斯、W.H.奥登 和A.布列东周围的诗人。这些团体使用先锋派特有的自我表达模式,出版 小型期刊,采用非正统的引人注意的策略,与主流媒体进行互动。但他们 特殊的美学、社会和政治纲领展示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先锋派极其广泛的 活动范围。 斯特朗考察了这三个团体在他们的激进目标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 社会和政治变革力量发生冲突时所作出的选择,强调他们在言与行之间的 差异。该书聚焦于先锋派努力调和矛盾的动机:既希望激进创新,同时又 寻求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的读者群体。 -
从王维到苏轼
《海外名家学术文库•从王维到苏轼:诗歌与禅学交会的黄金时代》讲述唐宋是中国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诗歌艺术形式与内涵的高峰。从王维到苏轼,诗歌的创作样态与佛教禅学思想高度结合,可以说是诗禅交会的黄金时代。从中国古典诗坛的成就上来看,实在应该感谢这些诗人与僧人,他们以毕生最精彩的生命风华,和佛教结下殊胜的因缘,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处别有洞天的广大领域,他们的作品与理念犹如深山大海中的宝矿奇珍,为中国佛教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为佛教文学开出烁古耀今的奇葩。 -
诗书礼乐中的传统
本书以传统文献结合新近考古发掘证据,既有传统古籍整理考释训诂研究,亦有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的重新开掘新航道。 -
空间的诗学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
中国诗歌传统及文本研究
本书收入陈尚君、葛晓音、蒋寅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海峡两岸的15位著名学者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专题论文,从诗歌文本出发,通过文本细读或宏观研究,用现代学术思辨多角度地总结、阐释和发掘古人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传统。 -
中国先锋诗歌论
《中国先锋诗歌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历史语境中的诗与思”,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下,先锋诗歌发展中的几个彼此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下篇“先锋诗历时性线索中的‘范型’”,是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锋诗歌发展史上的几位标志性、代表性的诗人的研究,并试图在论述时以个案带出史的线索。笔者希望做到专业性和可读性,学理性和时效性并举,勾勒和阐释中国先锋诗歌发展的概貌,为此后对先锋诗歌做进一步的历史和美学评价,提供相对可靠的起点或某一角度的参照。 -
How to Read a Poem
Lucid, entertaining and full of insight, How To Read A Poem is designed to banish the intimidation that too often attends the subject of poetry, and in doing so to bring it into the personal possession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reader. Offers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poetic form and its relation to content. Takes a wide range of poems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day and submits them to brilliantly illuminating closes analysis. Discusses the work of major poets, including John Milton, Alexander Pope, John Keats, Christina Rossetti, Emily Dickinson, W.B. Yeats, Robert Frost, W.H.Auden, Seamus Heaney, Derek Mahon, and many more. Includes a helpful glossary of poetic terms. -
中国诗体流变
程毅中所著的《中国诗体流变》试图在分析历史上各个时期诗体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一点有关诗体发展的知识,简略地说明几种诗体的源流,从而探讨一下中国诗歌民族形式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过程。至于中国诗歌发展的全过程和具体作品的评价,那就不是这本小书所能承担的任务了。 -
百代之中
自清人叶燮提出中唐乃百代之中以来,经同光体诗人及陈寅恪等学者的发挥,中唐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中轴,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深远已被学者们注意。本书试图从中唐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转折中的细小变异,来探讨中唐的诗歌史意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