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扬之水

  • 香识

    作者:扬之水

    《香识》汇集了作者以“宋代香事”为主题的文章9篇,涉及香具、焚香方式、制香、香料来源以及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全书共9万字,295幅彩色图片。 ①棔柿楼集(扬之水作品系列)共十二卷。卷一《诗经名物新证》,卷二《唐宋家具寻微》,卷三《香识》,卷四《宋代花瓶》,卷五《从孩儿诗到百子图》,卷六《两宋茶事》,卷七《物中看画》,卷八《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卷九《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卷十《中国古代金银器》,卷十一《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卷十二《桑奇三塔》。 ②研究方法创新:作者运用“名物新证”的方法,通过文献记载的典章制度和和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讨论宋代贵族和士大夫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辅之以当时人的诗词,并用考古资料加以印证,资料十分丰富。 ③“散文式”学术文章,可读性强:作者本人是散文高手,兼之古诗文功底深厚,每篇研究文章都能将繁琐的研究推理过程娓娓交代清楚,又不失行文的优美,既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精细,又十分贴近读者。 ④赠品:扬之水亲笔手书十二篇蝇头小楷,宣纸仿真印刷,随书赠送。 ⑤装帧设计精美:由宁成春亲自捉刀设计,古典精致,有宋人雅韵。
  •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地区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窖藏金银器比较集中,以前大多没有经过整理,也没有系统发表过。本书可以说是湖南窖藏金银器的全集,其中首饰为大宗,另有酒器等生活用品。本书分上下编,上编对窖藏情况进行介绍,收录的每件器物有正、侧面及细节特写的彩色图像,近 2000个画面;下编对金银器的名称、纹饰、工艺、用途及铭文等进行研究。本书极具资料性和学术性。
  • 乾隆趣味

    作者:扬之水

    《紫禁城》二〇一三年第一期刊发《寿考维祺—— 宁寿宫花园的长寿意境》一文,介绍了花园里养和精舍、倦勤斋和玉粹轩中的几幅通景画,其中玉粹轩明间西壁的一幅,除在这一期全幅刊出外,又于当年每一期的封面和封底分别刊载各个局部。如此频频亮相的一幅画作,对它的解读自以准确为宜,至少也要努力贴近画旨,而它正是很标准的“乾隆趣味”。 玉粹轩通景画既非为特定人物写照的行乐图,亦非以忠实写绘为要的历史画。此图与其说满溢宫廷气息,不如说在在呈现乾隆趣味。由清宫造办处档案可知,朝政之外,宫廷用器制作的诸般细务,即如造型、纹样、材质调配乃至尺寸长短,均出“圣裁”。 玉粹轩通景画本来就是御旨的产物,意匠缜密,笔致精细,构图布局诸般细节的种种讨巧以及线法画经营出来的视象空间,自然都是缘于君心所喜。作为岁时纪丽之作,它既遵岁朝图的程式和基本构成元素,而又剪裁得体,且时有逸出程式之外的一笔,因得以在同类题材中稍稍胜出也。
  •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

    作者:扬之水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中的诗本来就是物的一部分,与物一起构成富有层次的、流动的雅致世界,而不仅仅是存在于物象之外、对这样一个世界的描述和想象。它们蕴涵着诗意,又是诗的载体。不论是从一支竹筒中抽出一张诗笺展阅,还是把包裹着茶饼的织锦,竹叶,或蜡纸一层层打开,在满室清香中待泉水煮开,诗不是抽象的文字和韵律,而是作为书写融入物的空间、过程、气息和体验。
  • 诗经别裁

    作者:扬之水

  • 奢华之色

    作者:扬之水

    与卷一、卷二相同,本卷也是以文献、图像、实物互证的方式为金银器皿定名,以此揭示不同类型的器物在社会生活史中自身的演变史与蕴含其中的设计意匠,并在造型与纹饰的细致分析中呈现饮酒习俗之演变,外来因素之化用以及一锤一錾之下的笔情墨韵。
  • 燕衎之暇

    作者:揚之水,孫機,楊泓

    是書收錄中國古代家具論文4篇,論述兩周、漢代、魏晉南北朝、及宋元時期家具。撰著者及篇目為:揚之水〈古典的記憶─兩周家具概說〉、孫機〈漢代家具〉、楊泓〈考古學所見魏晉南北朝家具〉及林莉娜〈從古畫看宋元家具的演進〉。著者論述精闢,並附以大量考古文物、壁畫、繪畫圖片,圖文並茂,為研究中國古代家具之重要參考圖籍。
  •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作者:扬之水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是扬之水先生潜心研究十余年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历史、文化、类型、题材、纹样、制作的综合性学术专著。全书共计约35万字,图片3000余幅,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上下)、明类型与样式(上下)、题材举例、清、纹样设计、制作工艺10章,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金银首饰的发展脉络,并附有详尽的索引。
  • 唐宋家具寻微

    作者:扬之水

  • 宋代花瓶

    作者:扬之水

    《宋代花瓶》汇集了作者与宋代文人精致生活有关的文章11篇,涉及宋代士大夫居室布置及书房的出现、文房清玩、古代文具、文人郊游所用行具、古代名帖等问题。全书9万余字,彩色图片320幅。 ①棔柿楼集(扬之水作品系列)共十二卷。卷一《诗经名物新证》,卷二《唐宋家具寻微》,卷三《香识》,卷四《宋代花瓶》,卷五《从孩儿诗到百子图》,卷六《两宋茶事》,卷七《物中看画》,卷八《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卷九《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卷十《中国古代金银器》,卷十一《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卷十二《桑奇三塔》。 ②研究方法创新:作者运用“名物新证”的方法,通过文献记载的典章制度和和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讨论宋代贵族和士大夫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辅之以当时人的诗词,并用考古资料加以印证,资料十分丰富。 ③“散文式”学术文章,可读性强:作者本人是散文高手,兼之古诗文功底深厚,每篇研究文章都能将繁琐的研究推理过程娓娓交代清楚,又不失行文的优美,既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精细,又十分贴近读者。 ④赠品:扬之水亲笔手书十二篇蝇头小楷,宣纸仿真印刷,随书赠送。 ⑤装帧设计精美:由宁成春亲自捉刀设计,古典精致,有宋人雅韵。
  • 从孩儿诗到百子图

    作者:扬之水

  • 两宋茶事

    作者:扬之水

    《两宋茶事》(棔市楼集)收录了扬之水先生关于宋代与饮茶及茶具有关的文章及古代生活习俗考证的文章,以“名物新证”的方法结合文献、考古及图像资料,详细考证了两宋时期饮茶方法、茶具的变化及古代若干生活习俗。本书收录了扬之水先生关于宋代与饮茶及茶具有关的文章及古代生活习俗考证的文章,以“名物新证”的方法结合文献、考古及图像资料,详细考证了两宋时期饮茶方法、茶具的变化及古代若干生活习俗。
  • 桑奇三塔

    作者:扬之水

    去岁春夏之交以及仲秋时节,分别得获赴欧洲几个博物馆和印尼爪洼婆罗浮屠参观的机会。行旅所及,在关注早期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慢慢生出看世界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纹饰,竟可以折射出跨山越海的曲折经历。传播的因素当然有很多种:和平的,战争的;偶然的,必然的,等等。天下格局分而合、合而分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文化传递,常会演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有的可以大致勾画出经行的路径,有的却只能是若干虚线,甚至只是分散的点。我想,作为一个游客,我在这里记下近年各地游走所见以及归来后整理印象之际遇到的相关资料,且选择一种我喜欢的方式,把印度之行拍摄的照片资料刊布出来,以成专题介绍桑奇三塔浮雕的一小册,这样的努力,也许不无意义罢。
  • 明式家具之前

    作者:扬之水

    两周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高峰,虽然一些图案的寓意我们尚不能准确把握,却总可以感到它是以温和的态度演绎自然,看取人生,其中充溢着生命的喜悦,而与人的生活特存一种亲昵的沟通。古老的样式其实始终在不断的复古和复古的创造中延续生命。后来高足坐的时代引起的家具变化自然是革命性的,但造型以及工艺制作的基本要素依然可以在古典的记忆里找到智慧之源。
  • 采绿小辑

    作者:扬之水

    《采绿小辑》係“书房一角”叢書之一。小开本,皮面精装,深红颜色的封面,扉页贴有藏书票一枚,裝幀固極漂亮,然书内篇什,却大多拾或“采”自旧著,按扬女史自道,新作也不过三五篇耳,而此套書的索价極昂,统统六十八元一册。
  • 棔柿楼杂稿

    作者:扬之水

    本书是作者继十多年前风行读书界的《棔柿楼读书记》之后的一部学术著作之余的随笔集。作者被读书界称为"奇女子",所作古代名物研究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读书》从事十年编辑之中更是接触了当今诸多学术精英。作者笔下的文字别具一格,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
  • 香识

    作者:扬之水

    《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琉璃瓶与蔷薇水”七篇,主题集中,考论精练,彩图丰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资倾羡。
  • 梵澄先生

    作者:扬之水,陆灏

    1986年至1996年扬之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因工作而与诸多文化老人交往,点点滴滴她都记录在日记里。扬之水说,在《读书》十年,联系最多的一位作者是徐梵澄先生。本书分两部分:“日记中的梵澄先生”摘抄了1987年扬之水首次拜访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徐梵澄先生,至1996年间与之来往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徐梵澄先生书里书外琐事,还有你来我往的厚意。虽然文笔精简,但梵澄先生的长者风范和前辈学人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倔强而温厚,孤单而广闻,肯为人师。“吉光羽片”为陆灏回忆与梵澄先生交往的文章。
  • 幸福天上寻(第6辑)

    作者:良友书坊

    若按书中所记录的人与事的时代顺序排序,《良友》第6辑《幸福天上寻》可以说是中国半个世纪的生活缩影,从50年代的“反右”(民主统战人士的遭遇)、“文革”、青海建设兵团、到“文革”后的思想解放和80年代的“理想年代”,直到当下的生存状况,尽管每个人的记忆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异,但却都真实地呈现了每个不同年代的历史烙印,“幸福天上寻”这个书名也就有了另外的寓意。 该辑《良友》有两篇长文,一篇是《机关大院的故事》,一篇是《〈读书〉十年•1987》。前者三万多字,后者七万多字。前者记叙的是北京一个民主人士生活的大院里的故事,从50年代直到80年代,在作者张华的记忆里,“大院中活着的长辈已寥寥,曾经的玩伴不少也都离去。他们却始终是我过去的一面镜子,我怕在镜中照到过去的自己。一幕幕悲剧与闹剧曾轮番上演,看多了,心凉了,内心刻满深深的恐惧,犹如不愿做的噩梦始终徘徊难去,偶尔还会将我从梦中惊醒,一身冷汗……”后者是原《读书》编辑扬之水当年的日记,尽管题目标明是她在1987年的日记,其实还有一个小小“引子”:日记是从1986年12月15日开始的,因为那一天她正式去三联书店上班,第二天就到了《读书》编辑部。1987年的日记也是到12月15日,对作者来说,正是她在《读书》十年的第一年。正因为是“《读书》十年”的第一年日记,意义自不同后来,从日记所写的详细和态度上,当和“习惯了此一工作”应有所不同。“老沈一清早来送稿子,并以本期几篇稿子为题,向我大谈《读书》的办刊宗旨,反复强调:它是一份供中高级知识分子躺在床上阅读,并能从中有所获益的高级消遣品。又和他一起往赵一凡家贺乔迁之喜,编辑部的几位先到了,赵一凡的夫人正坐在楼梯口的油锅前煎藕夹……”这是作者的一则日记的片断,从这片断里当可读出扬之水1987年《读书》日记的特点所在:真实性和可读性。等于以《读书》为舞台,80年代的那些知识分子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周昌义的《文坛那些事儿(3)》在该辑里是其长篇对话的尾声了,主要谈的是关于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出版过程和《当代》如何处置王蒙的长篇小说《疯狂的季节》。从周昌义的调侃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人文社大牌编辑如何把握和操作一部小说的故事,尤其是“为什么要出”和“为什么不能出”的区别,而他的对话也时时一针见血,譬如:出版社出书,第一看市场,第二才看好歹。《尘埃落定》遭遇退稿的时间,应该是1995、1996、1997那几年。还记得不?《废都》和《白鹿原》及陕军东征是在1993年。那以后,长篇小说有了赚钱的可能。但对于大多数作品来说,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绝大多数作家,还只能自费出书。还有,《废都》和《白鹿原》开拓的纯文学市场,只适用于《国画》和《沧浪之水》这一类紧贴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不适用于现代主义先锋们。《白鹿原》对于火爆了近十年的现代主义先锋们其实是丧钟,那以后,一切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和正常人的口气讲故事的这主义那主义都被正常人视为“神经”,开始了永无休止的盘跌。九七年前后,恰恰是他们最凄凉的时候,坚持跟他们一起“神经”的期刊都开始了跟他们一起凄凉的绝路…… 如果说周昌义所谈是人文社如何出市场叫好的紧贴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那么,戴煌的《一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则性质和意义完全不同。戴煌所回忆的是自己写作《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与出版该书的过程。1998年5月,该书第一次印刷就达15万册,各地的盗版就更多。但该书的出版却是充满了波折,在作者的记忆里仍记忆犹新: ……尽管经过磨难,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4年7月再版了这本书,而且在扉页上加印了1986年4月25日胡耀邦致南阳武侯祠的联句遗墨:“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同时,也把原版上就有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同志在1997年12月1日题写的《致戴煌同志——读〈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墨迹加以重印:“乱世冤案苦海深,众生得渡思山恩;感君十年磨一镜,明月清泉昭雄魂。”…… 《良友》第6辑的书名“幸福天上寻”来自书中的一篇作者署名为“苦丁”的文章,该文副题“表妹武真的寻梦路”。武真是2008年1月28日在北京不幸被抢劫遇害的年青记者,苦丁的这篇回忆记叙了武真从一个在济南读书的大学生到去北京寻找她的理想的成长历程,但在文后,苦丁的心情更是矛盾的:因为想到武真,我更多地被悲痛占据着。写到现在,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写这样一个文字了。记录伤痛,记录绝望,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啊。但是,我还是忍着悲痛写了。而写了这么多废话,却不能表达我对表妹武真的悼念之万一。只好还是引用《中国经营报》武真的那些同事们为她写下的悼念诗歌,来表达我对武真的痛惜与悼念吧:“再见,我们的玫瑰,永恒的24岁。生命在严寒中凋谢,事实让人无法忍泪。天真的笑靥,绽放的青春。一切的美好,永恒的24岁……” 该辑《良友》中还有一篇文章值得一提,这就是蔡朝阳的《我所认识的范美忠》。汶川5•12大地震后,“范跑跑”成了网络上的“明星”,更成了教师道德底线的争议“标志”。这篇蔡朝阳的“旧文”告诉了我们范美忠如何“一路走来”,在蔡朝阳的描绘里,“失败的中学教师”范美忠如何面对“物质生活”,又是“为什么流浪,流浪到远方”,这一切也昭示着从“网友范美忠”到网络上的“范跑跑”有着内在的存在逻辑和生长缘由的。而傅国涌的《“语文小报”与我》则记录了他成长年代的一段珍贵的回忆。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神追求者的成长档案。 另外,《急诊科医生的手记》(陈阵)、《父亲的工棚》(吴佳俊)给我们留下了当下社会的个人记录,民间与底层的生存总是在“证明”着文学虚构的苍白和无力。王立玮的《向西,向西,向西》所记录的是当年青海建设兵团里的青春悲剧……
  • 终朝采绿

    作者:扬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