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陈平原
-
生生死死
本集中收集了冰心、俞平伯等大家的著作。赞颂青春之美丽、生命之可贵,在平凡的生活中笑看人生。书中作者对于生活各自不同的感悟让读者看到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生活观。书中有智慧的老人,平淡的中年人,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生活应该怎样。 -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主要内容简介: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莠、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本书不仅着眼于打通近、现、当代,扩大研究的范围,更注重于研究格局与方法的创新。它要求在世界文学的广阔背景下来考察中国最近九十多年小说发展的总体性特征及规律。 本书还包括了对正在行进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小说创作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部分。项目本身即是将历史的研究与现实的研究相结合的尝试。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本书由章太炎、胡适的个案出发,对于二十世纪的学术转型进行论述,从而展开专题研究。为了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并以大量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证明了这一点。 -
小说史
本书是一部治史学理论思考的著作。该书不同于理论家的逻辑推演,而特别注重史家的个人感受以及可操作性。书中描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阱”,甚至表白史家的“迷茫”与“困惑”。也就是说,书中既非思辨程度很高的理论陈述,也非实证色彩浓厚的史学专着,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个力图认真思考的文学史家的工作笔记。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小说史研究与写作的基础上对小说史研究理论框架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规则的思索,是一部小说史研究的反思录。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文学史眼光、小说史研究方法、中国小说类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作者在小说史写作实践中力图通过对小说史内部结构嬗变的理论把握来超越旧的小说史写作模式,而本书描绘的正是这一过程的探索轨迹,是对旧的文学史体例的一次有意识的全面突破。视野开阔,创见颇多。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一、本卷所录现代中国小说理论资料,起1897年,终1916年。 一、录范围包括论文、序跋、杂评、笔记、书信、讲演辞、专著等。长篇选文则适当节录。 一、选录重点,一是与此一期重要的作家、作品有关的材料;二是小说杂志发刊词;三是对西方小说的介绍及对传统小说的重估。 一、此时期小说作者、论者,大都注重于小说开通民智、改良社会的功效,论旨大体接近;而此时期小说艺术形式与技巧的演变,虽不自觉,但更可注意。 一、所录材料去取比例,大致前较繁,后较简。以其时间在前,论者不多,弥足重视;时间渐后,人能言之,选择宜精。 一、卷末附《18978-1916年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编目》。 -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内容简介:理论思维的贫乏与理论框架的单调,是文学史研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以前谈过,不赘。这里谈谈工作范式的建立与运用。因单是从哲学发展层次讨论文学史是什么,于实际研究作用不大。选择工作范式实际上也就选择了研究范围——承认有所不能,有所不为,破除那种“全面”、“稳妥”的教科书心态,根据自己的理论设计,长驱直入,变平面的罗列为纵深的开掘。 至于工作范式的建立,是作者的理论兴趣与研究对象特性之间的相互契合,有理论假设的成分,但并非纯粹先验的主观臆想。在“前研究”阶段,理论假设与对象把握不断对话,互相调整,很难再分辨什么“主观”、“客观”。这一点成熟的研究者在实际操作中都可能意识到,似乎没有必要为“正名”花费太多的心思。 -
开封
本书是“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全面呈现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精神与追求。所选文章从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搜寻有关古城开封的历史记忆,探寻关于开封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
红楼钟声及其回响
1919年肇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象征,它与北京大学的命运密不可分,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根基。本书汇集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诸先生有关"五四"的论文凡26篇,辑为"'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场景"、"历史大视野中的'五四'"以及"对话与反省"三辑,或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或探究"五四"的前世今生及其遥远回响,或站在新世纪的立场反省其功过得失,内容兼及思想、学术、文化、文学,从不同角度与"五四"对话。 -
陈平原自选集
《学人文存陈平原自选集》内容简介: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
中国散文小说史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国散文和小说发展历史的专题著作。全书分“绪论”和上下两编。上编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散文发展的过程;下编则以类型的演进,阐述中国小说发展的轨迹。全书突破以往文学史对作家生平事迹一一介绍和对作品作分析诠释的藩篱,而着重于散文小说文类演进过程和轨迹的描述阐发,凸现了中国散文和小说历史发展历程和特点,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颇具特色的专题史著作。 -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
晚明与晚清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ISBN:9787535131546,作者: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 -
老北大的故事
陈平原并非“全北大”(在北大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全部课程),且有在乡下作“孩子王”的经历,他对“我们北大”尚未到心迷神醉的地步。与张中行不同,《负暄琐话》对老北大的佚文趣事讲述颇多,但好玩的不一定是真的。而《老北大的故事》则以扎实的现代学术与教育关联史研究见长。虽也写老北大佚事,但却不沉湎于此,而是以学术史的视界,关注“故事”后面的思想史线索。“校庆之改期、传统之诠释、校长的遴选、纪念册的编纂等,其内在涵义,绝非区区学校围墙所能限制。” 当年《老北大的故事》的问世引起了出版商们纷纷效仿,全国各大名校一夜之间都有整本的故事出台,足以说明这个话题的号召力。 -
北大旧事
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符号,不可能完全熟视无睹。或者欣赏,或者厌恶,但有一点,皇宫所包含的“政治”、“权力”、“中心”等意味,很容易感染阅读者。北大师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于毫无这种心理积淀。每回学生示威游行,都要在天安门前演讲,当然不只是因那里地方宽敞。进入民国以后,“天安门”作为政治符号,取代了“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种开放性,兼有“公共空间”与“权力象征”的双重意义,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注目的焦点。从北大民主广场到天安门城楼,这距离未免太近了。当初清政府筹建京师大学堂时,若把校址设在山清水秀、远离权力中心的郊区,学生们的政治意识是否会有所减弱,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北大学生自认继承太学传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种信念之确立,早在五四运动以前。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北大学生集会抗议,慷慨激昂,表示“要学古代太学生一样,‘伏阙上书’”。在这“北大学生争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虽有“伏阙上书”的动议,但其读禁书,喜演讲,发通电,以及事后有人走向社会,组织武装等,均非汉宋太学生所能想象。而五四以后的学生运动,往往有政党的直接领导,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所谓太学传统,主要取其政治意识;至于实际运作,早已斗转星移。 将学校作为党争的基地,其间利弊得失,黄宗羲、章太炎的意见截然相反,值得三思。这里不想详细讨论学潮的功过,而是借政府对待学潮的态度,窥探现代中国政治的演进。借用谢兴尧的话来说,便是“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红楼一角》)。 在“第一幕”中,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争到了马上选派出国留学的权利。此后,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政府态度也日益强硬。1919年的五四运动,只是以火烧赵家楼的罪名,把若干学生抓起来,可见政府对舆论尚有忌讳。到了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那可就是公开的屠杀了。周作人将后两个事件,作为现代中国政治的象征:五四代表知识阶级的崛起,三一八象征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学生与教授在社会上似乎保有一种权威和地位,虽然政府讨厌他们,但不敢轻易动手”;此后可就大不一样了,以北大教授李守常、高仁山惨遭杀害为标志,政府决定采取强硬立场,以极端手段解决学潮(《红楼内外》)。 -
压在纸背的心情
《压在纸背的心情》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走马观花
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游记,正如作者所述“我之游历山川名胜,有兴致,但无计划——可古今,可中外,可雅俗。如此‘观花’,希企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偶尔舞文弄墨,说实话,已属第二义。” -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面对当代中国诸多让你或悲或喜、亦惊亦叹的文化现象,张大嘴巴的同时,也不由得睁圆了眼睛,观察、记录、分析、考量,甚至直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相当热门的学术史、民族主义、武侠小说,到近乎明日黄花的文化人与学院派的分工、文言与白话的对峙、政治与文学的纠葛,还有方兴未艾的“北京学”,以及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的关系等,都被纳入本书考察的范围。 -
闲情乐事
收集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闲文。除了所写系人生琐事无关家国大业外,更在于文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闲情逸致。把善于消闲概括为“士大夫趣味”未必恰当,只不过文人确实于消闲外,更喜欢舞文弄墨谈消闲。谈消闲者未必真能消闲,可连消闲都不准谈的年代,感情的干枯粗疏与生活的单调乏味则可想而知。有那么三十年,此类闲文几乎绝迹,勉强找到的几篇,也都不尽如人意。说起来闲文也还真不好写,首先心境要宽松,意态要潇洒,文章才能有灵气。大文章有时还能造点假,散文小品则全是作家性情的自然流露,高低雅俗一目了然。当然,比起别的正经题目来,衣食住行、草木鸟兽乃至琴棋书画,无疑还是更对中国文人的口味。即使是在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也不难找到一批相当可读的谈论此类“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