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汉学

  • 思想的跨度与张力

    作者:[美]本杰明·史华慈

    《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讲述了:第一个困难就某些意义上说是思想史的共同困难,但是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特别密切,即思想史可能只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一个社会整体之中相对少数人的历史。这些公开发表演说或著作的人在某些程度上是否的确能反映社会整体的思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特别会遭遇到一个知识分子疏离的问题,即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所使用的语文,都与整个广大群众有相当程度的疏离。当然,自从“五四”时期以后,有些知识分子也热烈地渴望与群众沟通。
  • 中华科学文明史(上下)

    作者:[英] 李约瑟 原著,柯林·罗南 改编

    李约瑟教授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乃是20世纪的划时代巨著,本书是在该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普及读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李约瑟在从事最尖端的生物化学研究时,改行研究科技史,使人敬佩,尤其是身为英国学者,愿意摒弃西方历来对中国科技傲慢的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彻底研究我国二千多年来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这种高尚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由于跨越和覆盖的范围很广泛,书中的有些结论还不能算是定案,但无论如何,本书对科技史普及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五卷。作为李约瑟巨著的缩写本,本书承原著之精要,以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勾勒出中华几千年来辉煌的科学技术与文明史。书中以数理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可以量化的科学为主,还涉及了医学、气象学、地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包括对中国古代的儒、释、道、墨、法等各家思想也作了论述,堪称是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通史性读本。
  • 日本汉学史

    作者:李庆

    《日本汉学史(套装共5册)》分为《日本汉学史第1部·起源和确立(1868-1918)》、《日本汉学史第2部·成熟和迷途(1919-1945)》、《日本汉学史第3部·转折和发展(1945-1971)》、《日本汉学史第4部·新的繁盛(1972-1988)》、《日本汉学史第5部·变迁和展望(1989-)》共5册。 《日本汉学史(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李庆教授所撰《日本汉学史》的第一至第三卷前些年曾由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并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现在,该书全帙五卷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次推出,这对中国的文史研究者实在是一项福音。因为,至迟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文史研究就受到日本汉学研究的日益深刻的影响。直至抗日战争开始,从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影响已几乎消歇,但实际上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影响又大为增长。所以,要真正明白中国文史研究的来龙去脉,就非对日本的汉学研究有所了解不可;当然,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史研究的质量,也得吸收国外的同类研究的成果,而日本的汉学研究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可惜的是,日本国内迄今为止尚无日本汉学史一类的著作。所以,李庆教授的这部大著在当前——也许还包括以后的一段较长时期——都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唯一一部翔实的书籍。而且,他在日本任教二十余年,《日本汉学史》是长时期研究的积累,具有相当强的可信性,绝无疏漏之失和无根之言。 日本汉学在当时之产生上述重大影响,首先是由于从乾隆皇帝开始,清朝统治者的唯“天朝”独尊的思想就已浃肌沦髓,对外部世界的发展不屑一顾,一味致力于对内的钳制,而对中国的程朱理学等传统则尊奉得无以复加,直到鸦片战争失败,才有思想较为开明的土大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其所谓“夷之长技”不过是船坚炮利之类,根本没有考虑到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人文研究成果和政治制度。
  •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作者:(瑞典)高本汉

    本书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名著之一,是为欧洲大学生写的汉语入门读物。作者充分运用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释了汉语的本质,举例精当、深入浅出。
  • 中国:传统与变迁

    作者:[美] 费正清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的著作及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本书图文并茂,以西方人的视角,描述了中国近3000年历史。对国内读者了解海外在中国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冷静看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颇具意义。
  • 上海歹土

    作者:(美)魏斐德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歹土”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1937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军、汪伪傀儡政权、外国租界当局、国民党政府等各种势力在上海纠缠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又紧张的关系。沪西歹土便经常发生暗杀等恐怖活动,又整日 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作为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大家――魏斐德的一部力作,作为海外上海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名著,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而又艰难的岁月,使上海的战时恐怖活动和城市暴力犯罪,如银幕展示般映现在读者眼前。
  • 中国纵横

    作者:[美] 史景迁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集作者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之精华,涉及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悉心钻研,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独特与深刻无不反映出作者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道的学院派风格。
  • Chinese Shadows

    作者:Simon Leys

  • 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

    作者:[日]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 等

    该书简介:此书由研究日本中国学的学者钱婉约辑译。在广泛搜集清末、民国年间来中国考察访问、留学进修的日本中国学家及青年学生(共6人,分别是内藤湖南、田中庆太郎、武内义雄、神田喜一郎、长泽规矩也、吉川幸次郎)的学术游记、日记、回忆录等的基础上,抽取出与访书、购书有关的篇什,按照人物生卒年先后编排翻译而成。本书关涉图书史、近代学术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
  • 文字的魅力

    作者:(日)南鹤溪

    本书作者从日本书法家的角度,以随笔的形式阐述对汉字的认识,主要对汉字的字型之美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蕴涵,同时阐述了人生的哲理。
  • 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

    作者:[德]卜松山

    《中国文学史•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以一个西方汉学家的视角介绍了中国从西周时期的《诗经》至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纵贯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及美学史,着重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学及美学中“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无法之法”、“自然创造”、“天人合一”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分析了隐藏在这些概念背后的思想根源,勾画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美学由儒、道、佛三家思想合流而产生出的迥异于西方的独特魅力。
  • 伟大的历史

    作者:[法]勒内·格鲁塞

    《伟大的历史》以全球的视野,客观的态度,独特的角度,全面解读中国5000年兴衰!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继《草原帝国》后又一重磅巨著,国内首次引进。我们真的是天朝上国吗?中国曾处于世界历史中何等的地位?不了解世界历史上的中国,不可能真正自省于当下。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有些被我们忽视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细节被翻出来重新审视判定。翻看历史,除去回头望还要倾听异域邻邦的声音。
  • The Great Divergence

    作者: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brings new insight to one of the classic questions of history: Why did sustained industrial growth begin in Northwest Europe, despite surpris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advanced areas of Europe and East Asia? As Ken Pomeranz shows, as recently as 1750, parallels between these two parts of the world were very high in life expectancy, consumption,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s, and the strategies of households. Perhaps most surprisingly, Pomeranz demonstrates that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cores were no worse off ecologically than Western Europe. Core areas throughout the eighteenth-century Old World faced comparable local shortages of land-intensive products, shortages that were only partly resolved by trade. Pomeranz argues that Europe's nineteenth-century divergence from the Old World owes much to the fortunate location of coal, which substituted for timber. This made Europe's failure to use its land intensively much less of a problem, while allowing growth in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Another crucial difference that he notes has to do with trade. Fortuitous global conjunctures made the Americas a greater source of needed primary products for Europe than any Asian periphery. This allowed Northwest Europe to grow dramatically in population, specialize further in manufactures, and remove labor from the land, using increased imports rather than maximizing yields. Together, coal and the New World allowed Europe to grow along resource-intensive, labor-saving paths. Meanwhile, Asia hit a cul-de-sac. Although the East Asian hinterlands boomed after 1750, both in population and in manufacturing, this growth prevented these peripheral regions from exporting vital resources to the cloth-producing Yangzi Delta. As a result, growth in the core of East Asia's economy essentially stopped, and what growth did exist was forced along labor-intensive, resource-saving paths--paths Europe could have been forced down, too, had it not been for favorable resource stocks from underground and overseas.
  • 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作者:(日)岛田虔次

    《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以极其宽广的视野,描绘出从王阳明、经过泰州学派、到李卓吾的所谓“王学左派”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展开,再现了当时社会与思想运动的活泼气息,并指出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近代市民意识的萌芽。与此同时,《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又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这些新生事物由于过早出现的缘故,最终毫无意义地遭受了“挫折”的图画。在日本,《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作为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最早提出中国“近代”问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著作,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日本学者的必读文献:亦是在二 战后最早对战前日本的历史学观进行反省的同时,对所谓“亚洲停滞论”这个战后历史学界的重要课题展开研究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实际上,二战后的日本对中国近代思想的研究,就是从《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开始的。
  • 在中国发现历史

    作者:[美] 柯文

  • 论道者

    作者:葛瑞汉

    本书系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撰写的一部先秦思想史。该书被誉为当代西方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李约瑟评价说:“这是我迄今所见有关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的最使人兴奋和最具洞察力的描述。葛瑞汉博士分析了儒家和墨家,论说了庄子和道家的学说,讨论了如公孙龙这样的逻辑学家,总之,这是一部使人着迷的书!”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列文森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 从理学到朴学

    作者:(美)艾尔曼

  • 日本汉学研究续探

    作者:陈明姿、叶国良编

    本书共收录10篇论文,大致依时代先后顺序论述日本汉学研究,前九篇论文论述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汉文学,最后一篇论述日本中国文学史的成立及其对中国本土中国文学史成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