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德威
-
布拉格之夜
這是一位中國作家的蜜月札記。作者在與妻子一道的捷克蜜月旅行中,忠實記錄並思考了中華文明與波西米亞文明之間,從風景、習俗、音樂、歷史、建築到美食的文化差異,以及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憲政、民主化、全球化、普世價值、專制等思想問題。 溫柔有情。 ──著名詞人 姚謙 浪漫的古都,甜蜜的旅程,優雅的文字,這是韓晗為天下有情人而寫的遊記! ──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 王德威 韓晗的文筆洗煉而流暢,舉重若輕。可以將豐沛的情感輕描淡寫,但讀來卻是深刻動人,餘韻不絕。這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境界。 ──著名作家 蔡智恆 -
知識的考掘
什麼是知識?知識如何產生、發展、改變或消失?傅柯是當代歐洲文化、思想史最受矚目的學者之一,他拆解西方理性迷思,質疑歷史法則邏輯,重普知識衍生、傳佈的脈絡。 相對於傳統史學,其「考掘學」將歷史流程空間化、暴露知識體系的斷層,從而顯示意義、法理、道統的權宜性與擴散性;立論曲折,引人思辯,是觀察世紀末西方人文現象的重要入門。 -
文学•2013春夏卷
《文学》稿约启事 上海文艺出版社特聘陈思和、王德威两位先生主编《文学》系列文丛,每年暂出“春夏”“秋冬”两卷,每卷三十万字,力邀海内外学者共同来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不吝赐稿。 《文学》自定位于前沿文学理论探索。 谓之“前沿”,即不介绍一般的理论现象和文学现象,也不讨论具体的学术史料和文学事件,力求具有理论前瞻性,重在研讨学术之根本。若能够联系现实处境而生发的重大问题并给以真诚的探讨,尤其欢迎;对中外理论体系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填补中国理论领域空白,尤其欢迎;通过对中外作家的深刻阐述而推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尤其欢迎。 谓之“文学理论”,本刊坚持讨论文学为宗旨,包括中西方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研究。题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如能以新的视角叩访古典传统,或关怀古今文学的演变,也在本刊选用之列。作家论必须推陈出新,有创意性,不做泛泛而论。 《文学》欢迎国内外理论工作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将倾注心血的学术思想雕琢打磨、精益求精、系统阐述的代表作;欢迎青年学者锐意求新、打破陈说和传统偏见,具有颠覆性的学术争鸣;欢迎海外学者以新视角研究中国文学的新成果,以扩充中国文学繁复多姿的研究视野。 《文学》精心推出“书评”栏目,所收的并不是泛泛的褒奖或针砭之作,而是希望对所评议对象涉及的议题,有一定研究心得和追踪眼光的专家,以独立品格与原作者形成学术对话。 《文学》力求能够反映前沿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大块文章,不做篇幅的限制,但须符合学术规范。论文请附内容提要(不超过三百字与关键词)。引用、注释务请核对无误。注释采用脚注。 稿件联系人:金理; 电子稿以word格式发至:wenxuecongkan@163.com; 打印稿寄: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文系 金理收200433。 三个月后未接采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本刊有权删改采用稿,不同意者请注明。请勿一稿多投。 欢迎海内外同仁赐稿。惠稿者请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通讯地址。一经刊用,即致薄酬。 《文学》主编 陈思和 王德威 2013年1月1日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重要領軍人物、國際著名學者王德威,特別以《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為《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研究篇》揭開序幕。 ◆關心臺灣文學、現代中國文學者不可錯過的好書,中文系、歷史系、臺文系所師生必讀! ◆臺大出版中心年度「重量出版」! 江文也──留日背景的臺灣作曲家兼詩人,在抗日前後生涯不斷的轉折…… 臺靜農──五四一輩的知識分子文人,曾因政治因素三度入獄,遷台後任臺大中文系主任二十年…… 胡蘭成──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史中最具爭議性的作家之一,在於中日戰爭期間他與汪精衛政權的關係,以及與張愛玲和其他女性間的愛恨情仇…… 王德威以文學與歷史觀點為讀者反思文學敘事與意識形態的互動,提供不同的向度,同時探討現代的抒情傳統。 本書以「現代性」觀點切入,首論〈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縱論多年中外學界對抒情話語的辯證與問難,王德威提出獨特的見解。另外三篇,〈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國家不幸書家幸〉、〈抒情與背叛〉則分別以三位現代文學史與文化史人物——江文也、臺靜農、胡蘭成——為焦點,思考「抒情」的理念淵源、媒介形式、今昔對話、政治條件、個人抉擇,以及與臺灣研究的關聯性。王德威讓抒情的「傳統」不僅見諸文本和文論,也落實在人間煙火之中,惟有在歷史經驗的脈絡裏,抒情的隱與顯才更加耐人回味。 一九七一年,旅美的陳世驤先生發表〈中國抒情傳統〉,指出中國文學的精華無他,就是「抒情傳統」。陳先生論抒情「傳統」,理念與方法卻深深立足於現代語境。「抒情」一義來源很廣,而且和史傳的關係相衍相生,也因此成就了中國現代主體的多重面貌。 第一章〈「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第一個部分描述陳世驤、沈從文、捷克漢學家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論「抒情傳統」的語境;第二部分從比較文學的脈絡討論普實克、陳世驤的貢獻,以及二者與世紀中期西方其他抒情學說的關係;第三部分檢討晚清、五四以來,傳統定義的「抒情」與西方浪漫主義影響下的抒情論述間的種種對話;第四部分回到陳、沈、普三人的論述,並思考「抒情傳統」所可以為中國現代文學開發出的新課題。 第二章〈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討論江文也在生涯的轉折點上,如何對「聲音」的現代性作出選擇,以及所必須承受的美學與政治後果。準此,本章以江文也的音樂作品、詩作和理論文章為例證,探問以下的議題: 江文也的現代感性如何凸顯了殖民性、民族性與國際都會性的混淆特質;江文也在戰爭時代對儒家音樂和樂論的鑽研如何為中國文化本體論與日本大東亞主義間,帶來了不可思議的對話;以及更重要的,歷史的機遇如何激發也局限了江文也的抒情視野。 第三章〈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論臺靜農在二十世紀四、五○年代的蛻變。面對家國動亂,臺在無所逃遁之際,寄情書寫。然而臺靜農不再追求文學的微言大義,轉而呈現文字的「表面文章」。臺靜農早年雖享有文名,但書法才真正顯現其人的性情。而臺靜農的書法更必須置於千百年來世變之際,文人「南渡」的歷史創傷和審美實踐上,才更見深意。王德威以下三項議題深入發揮。一:現代文學與書寫形式的辯證;二:現代書法與政治、文化「南渡」論述的對話;三:書法與「喪亂」詩學無聲勝有聲的關聯。 第四章〈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胡蘭成是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史中最具爭議性的作家之一。胡蘭成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與汪精衛政權的分和關係,和與張愛玲以及其他女性的浪漫情史,使其形象一直充滿負面色彩。另一方面,胡蘭成的文采見識,以及晚年對臺灣文學的影響,堪稱為傳奇人物。王德威以胡蘭成戰爭和戰後期間(1939-1959)的作品和行止為重點,探討胡的詩學和政治、歷史觀點如何形成複雜的戰爭與文學論述。 -
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
王德威编著的《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通过对域内、海外及东南亚等地域种不同时代和背景的华文写作,铺陈出有关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种种现象及思考,对构成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多种新元素和新角度,有深入的探讨。 -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
What do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inspir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have in common with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18-1930)? This new book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two periods of the highest literary and cinematic creativ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share several aims: to liberate these narrative arts from previous aesthetic orthodoxies, to draw on foreign sources for inspiration, and to free individuals from social conformity. Although these consistencies seem readily apparent, with a sharper focus th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to this volume reveal that in many ways discontinuity, not continuity, prevails. Their analysis illuminates the powerful meeting place of language, imagery, and narrative with politics, history, and ideolog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Drawing on a wide range of methodologies, from formal analysis to feminist criticism, from deconstruction to cultural critique,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the scholarship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has become integral to contemporary critical discourse. They respond to Eurocentric theories, but their ultimate concern is literature and film in China's uniqu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volume illustrates three general issues preoccupying this century's scholars: the conflict of the rural search for roots and the native soil movement versus the new strains of urban exoticism; the diacritics of voice, narrative mode, and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reintroduction of issues surrounding gender and subjectivity. -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诸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在对北京的“阅读”、“记忆”与“想象”中,兼及了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相信其出版将为崛起中的“北京学”添加一块有分量的砖瓦。 -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a monster called Taowu was known for both its vicious nature and its power to see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ver the centuries Taowu underwent many incarnations until it became identifiable with history itself. Sinc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fictive accounts of history have accommodated themselves to the monstrous nature of Taowu. Moving effortlessly across the entire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landscape, David Der-wei Wang delineates the many meanings of Chinese violence and its literary manifest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ampaigns of violence and brutality that have rock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 often in the name of enlightenment, rationality, and utopian plenitude - this book places its arguments along two related axes: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 modernity and monstrosity. Wang considers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s a complex of geopolitical, ethnic, gendered, and personal articulations of bygone and ongoing events. His discussion ranges from the politics of decapitation to the poetics of suicide, and from the typology of hunger and starvation to the technology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作者以其浸淫中文文學批評研究多年的廣博學養,以小說為重點,探討現代及後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藉著研讀十九、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本書觸及了下列議題:「被壓抑的」現代性;小說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辯證;文學的現代「性」之路;歷史的空間想像;流派、典律及典範間的互動關係;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共集結評論文章二十一篇,對「現代」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大自國家神話與意識形態圖騰的形成,小至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搬演,做深入而犀利的解讀。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歷史文化的建構發生空前裂變。因應這一「千年未有」的變局,「如何現代」成為學者文人念茲在茲的課題,而「怎樣文學」往往被視為通往現代的主要門徑之一。現代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大自國家神話與意識形態圖騰的形成,小至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搬演,在在可見端倪。時序到了另一個世紀初,由文學所銘刻、體現的各種現代及後現代經驗,依然值得我們另眼相看。 本書以小說為重點,探討現代及後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自清末以降,小說成為文學現代化最重要的表徵,不僅形式實驗推陳出新,更憑敘事虛構見證或介入公私領域的蛻變。藉著研讀十九、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本書觸及了下列議題:「被壓抑的」現代性;小說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辯證;文學的現代「性」之路;歷史的空間想像;流派、典律及典範間的互動關係;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所徵引的作品則包括清末的《品花寶鑑》、《三俠五義》以迄當代的《豐乳肥臀》、《狂城亂馬》等。 -
眾聲喧嘩以後
1980年代末期以來,眾聲喧嘩成為我們習見的文化、政治、社會現象。政治解嚴、身體解放、文化解構,種種聲音構成世紀末的喧嘩。但眾聲喧嘩「以後」,我們將何去何從? 本書視小說為世紀末眾聲喧嘩的重要表徵。透過小說敘事,作家批判現實,跨越尺度,百無禁忌。而讀者的回應,同樣精采紛呈。由小說顯現的中國與台灣面貌,在在引人思辨。從性別、族群到國家、離散,小說所滋生的對話潛力,不僅開啟我們對未來的想像,也促使我們正視眾聲喧嘩以後的倫理問題。 本書蒐集1990年代以來台灣、大陸、香港、星馬及歐美華文小說評介九十三篇,分為三輯,輯一介紹台灣小說創作;輯二點評台灣以外華文作品精粹;輯三綜論跨區域華文小說現象。世紀交替,小說的魅力安在?眾聲喧嘩以後的意義為何?新的文學、文化課題,由此形成。 -
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
《想像的本邦》精選東西方青年學者論文十五篇,顯現現當代漢學研究的最新趨勢。從晚清上海文人的述異志怪到二十世紀末上海作家的城市書寫;從民初北京輿論與傳媒的互動到日治時期的台灣報業的認同轉變;從三○年代革命與啟蒙的辯證,武俠說部的暴力/革命隱喻,再到八、九○年代文革敘事的暴力論述;從四○年代台灣現代詩社的前衛語言試驗到當代原住民的混語書寫策略;從知識分子對國民性的反省到小說家對「想像的本邦」的塑造,都能讓我們回顧一個世紀文學、文化史的劇烈變動,還有貫穿其間的微妙線索。《想像的本邦》點出當代東西方漢學研究者的關注焦點,在於國族想像與建構的辯證,綿亙其下的文化生產現象,以及更重要的:文字、影像修辭形式和敘述策略的生成。 -
开封
本书是“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全面呈现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精神与追求。所选文章从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搜寻有关古城开封的历史记忆,探寻关于开封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
当代小说二十家〔增订本〕
本书是关于介绍“当代小说二十家”的文学评论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老灵魂前世今生》、《以爱欲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拾骨者舞鸡》、《在群象与猴党的家乡》等文章。 -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This book positions the lyrical as key to rethinking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modernity and emphasizes Chinese lyricism's deep roots in its own native traditions, along with Western influences. Although the lyrical may seem like an unusual form for representing China's social and political crises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David Der-wei Wang contends that national cataclysm and mass movements intensified Chinese lyricism in extraordinary ways. He calls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vigor and variety of Chinese lyricism at an unlikely historical juncture but also the precarious consequences it brought about: betrayal, self-abjuration, suicide, and silence. Above all, his study ponders the relevance of such a lyrical calling of the past century to our time. Despite their divergent backgrounds and commitments, the writers,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discussed in this book all took lyricism as a way to explore selfhood in relation to solidarity, the role of the artist in history, and the potential for poetry to illuminate crisis. They experimented with a variety of media, including poetry, fiction, intellectual treatise, political manifesto, film, theater,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music. Wang's expansive research also traces the invocation of the lyrical in the work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critics. From their contested theoretical and ideological stances, Martin Heidegger, Theodor Adorno, Cleanth Brooks, Paul de Man, and many others used lyricism to critique their perilous, epic time. The Chinese case only further intensifies the permeable nature of lyrical discourse, forcing us to reengage with the dominant role of r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in shaping Chinese -- and global -- modernity. -
落地的麦子不死
本书是知名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教授研究张爱玲及“张派”传人文学创作论文的精编本。作者对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及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的阐述,对海内外“张派”传人谱系的梳理,对“张派”传人各类创作得失的分析,在本书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全书高屋建瓴、论述精当,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是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张学”研究著作。 -
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名叫「檮杌」。這種怪獸外表怪誕,好鬥不懈,且有預知吉凶的能力。隨著時間流變,檮杌的形象逐漸由怪獸轉為有魔性的惡人。更耐人尋思的是,檮杌也被視為歷史的代稱,擔負「紀惡以為戒」的功能。到了晚明,檮杌又被援引為小說,以其幻魅多變的特質,評述古今、敷衍正邪。檮杌由怪獸、到魔頭、惡人、史書、小說的轉變,是足以說明中國文明對歷史、暴力、敘事想像的一端。有鑑於歷史中的暴力層出不窮,我們必須尋思:歷史是對怪獸也似的暴力的記錄,或者竟是其體現?我們對歷史與怪獸的關聯,是戒慎恐懼,還是視而不見?這些問題到了二十世紀變得更為迫切。因為在一個嚮往啟蒙革命的世紀裡,暴力的怪獸早以更細膩的方式,深入我們生活的肌理間,而我們卻可能居之不疑。環顧此時此地,我們有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龐大的,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怪獸的一部分了麼?藉著這一論式,本書觸及歷史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如國家神話的生成,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重組,「史學正義」與「詩學正義」的糾結,群體與個體的互動,還有更重要的,現代性(modernity)和怪獸性(monstrosity)的辯證,歷史和「再現歷史」的兩難。 -
晚明与晚清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ISBN:9787535131546,作者: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