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電影
-
宛如A片的現實人生
見識阿莫多瓦站在前衛浪頭的狂野和放浪,也在歡笑聲中看見他的溫柔與善感 一九八三年的某一天,以前衛風格著稱的《月亮》雜誌總編輯向阿莫多瓦邀稿寫專欄,這位作風前衛的新銳導演一口應允,而且勤奮筆耕、按時交稿。不過,他並沒有像別人那樣中規中矩地寫專欄,反而塑造了當代最狂野的小說主角:A片巨星佩蒂.狄芙莎! 佩蒂在專欄中敘述了各種放蕩不羈的性愛與毒品經歷,內容辛辣、露骨,那是八○年代馬德里文化運動的真切寫照,也是阿莫多瓦另一種形式的真實告白!換言之,小說中的「佩蒂.狄芙莎」,正是阿莫多瓦本人的化身。 除了〈佩蒂.狄芙莎〉這篇短篇小說之外,本書還收錄了「國際級大導演的忠告」與「萬花筒」兩個單元。前者對於如何靠拍電影成名、成名後如何自處等問題提供各種偏方,同時附送阿莫多瓦式的自嘲與幽默;後者則涵蓋了溫馨的懷舊憶往散文、電影札記、文化探討、極短篇小說的創作……等內容。 喜愛阿莫多瓦、想深入了解阿莫多瓦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這唯一的、第一手自我剖白! ----摘自《博客來書籍舘》 -
說電影
李安、陳凱歌、楊德昌、今村昌平、馬丁.史科西斯…… 他與他們談電影、拍故事,也聊生活。 《北京故事》導演 王正方,與諸多電影人的交遊逸事 試問電影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電影是一種表達方式,我想用它說服自己,生命比它呈現的更有價值,更美好圓滿些。 作者於美國與臺灣電影圈打滾數十年,交遊無數。李安、王穎、楊德昌、史科西斯皆為其座上佳賓。他看盡浮華世界的幕前幕後與潮起潮落,有感而發,將所見所聞的大事、趣事、糗事、妙事如實寫來,化為篇章。文筆閃耀著幽默、智慧,與他對電影無盡的熱愛。他寫人、寫戲、寫電影,更寫人生。 本書分為兩部分,其一談電影的「人」:導演、演員、攝影師、製片;其二談戲與電影,也談各種拍戲的故事。在作者筆下,這些人們彷彿就在面前高聲談著對電影的想法,說著那些迷死人的事,也彷彿讀者就身在拍片現場,與作者一起苦惱、一起歡笑。 -
電光幻影一百年
法國最具權威的電影雜誌《電影筆記》為紀念電影一百年,邀請電影學者及影評人撰述、匯集而成的本書,可說是為影癡和電影創作者寫成的書。讀者可在本書中親炙一百年來電影史中那些靈光閃現或暗潮洶湧的時刻、事件、交會,更能體會電影從出生、成長以來的輝光、頓挫與嚮往。 本書由影史上的一百則小故事編綴而成,既有具關鍵性的攝影機的發明、第一部公開放映的電影、法國電影資料館的成立、電視時代的來臨、北京電影學院培養新秀、臺灣電影宣言、CNN的實況轉播;也有溫馨感人的小花絮,英格麗.褒曼打電報給羅賽里尼、溝口健二被情婦捅了一刀、勞勃.狄尼洛與馬丁.史柯西斯見面等。 -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為導演李安自<<推手>><<喜宴>>之後,"家的三部曲"的最 後一部,由王蕙玲,李安,JamesSchamus編劇,中央電影公司出品,郎雄,楊貴媚, 吳倩蓮,王渝文,張艾嘉,歸亞蕾,趙文瑄等人主演.在本片中,編劇巧妙地將男女 之情(親情及愛情)和中國人最講究的飲食文化結合在一起,展現現代台北都會 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關係. 本書收錄的劇本為導演李安根據完成的影片增修而成.書後並附上記者陳 寶旭深入採訪工作人員的訪談錄,讓讀者明瞭李安首次在台灣拍片的幕後種種. -
台灣電影愛與死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然结束,台湾电影也从票房总和仅占全年度院线收入千分之一的尴尬低潮中绝处逢生,遥望远方的稀微曙光。《海角七号》票房奇迹堆筑出本世纪台湾电影最关键性的临界点,获国艺会补助出版的影评集《台湾电影爱与死》以此作为原点向外扩散,从剧情长片、纪录片、电视连续剧、电视电影、以至创作短片作全面性的切入,传达作者郑秉泓将近十年对于台湾电影最私密最主观最坦白无畏的爱与恨,总结了他对台片永远不灭的热情与期许,全书七十三个篇章、二十余万字,试图无所不用其极侵入创作者最隐微的内在核心,提供读者观众千百种解读台湾电影的方式。 序 李幼鹦鹉鹌鹑 自序.出版缘起 卷一 高潮前后 101 青春的轨迹.时代的印记 ——《九降风》、《海角七号》、《囧男孩》中的成长课题 102 高潮之后的碎浪 ——「后海角年代」的新台片临界状态 103 透视未来的曙光 —— 综观2008年台湾剧情短片 104 货真价实的台湾魂 ——《海角七号》 105 从台湾新电影的原点到海角年代的终端 ——《艋舺》 106 另一种作者本色 ——《刺陵》 107 流出眼泪.终结悲情 ——《眼泪》 108 「归属」的多重面向 ——《一席之地》 109 对于远方的想象 ——《带我去远方》 110 没有终点的起点 ——《阳阳》 111 谷底的意义 ——《爱到底》 112 无法拼凑起来的虚无飘渺 ——《渺渺》 113 史诗的格局 ——《一八九五》 114 任性的四种可能 ——《花吃了那女孩》 115 无限循环之外的原点 ——《漂浪青春》 116 殉道者之翼 ——《蝴蝶》 117 自我消费的底线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118 站在兔毛的顶端 ——《流浪神狗人》 119 尴尬的诚意 ——《人之岛》 120 不妥协的勇气 ——《墙之魇》 121 只性不爱的装置艺术 ——《帮帮我爱神》 122 关于《最遥远的距离》的九则随笔 123 没有出口的出口 ——《六号出口》 124 少女心中的台北.男孩脚下的台湾 125 「后海角年代」的另一种可能性 —— 略谈新世代台湾导演 卷二 作者与他的作品 201 再见,杨德昌 202 蔡明亮的21世纪 203 侯孝贤的往日情怀 204 李安的色与戒 205 鸿鸿的诗意科幻乐园 206 易智言的水色青春 207 苏照彬的有爱不死 208 后新浪潮初回.访林书宇 209 走出长廊.访张作骥 卷三 真实与再现 301 草根的凝视 —— 董振良与他的归乡路 302 唬烂版的九降风.土芭乐版的灰熊人 —— 台湾影像自耕农黄信尧 303 台湾少年工的故事 ——《绿的海平线》 304 不寻常的政治想象 ——《草木战役》 305 你我所处的当下台湾 ——《宝岛曼波》 306 科技,定义了情感 ——《云的那端》 307 爱情是个公共议题 ——《寻情历险记》 308 纪录片的商品化 ——《星光传奇》 309 纪录片的广告化 ——《亲爱的,你好吗》 310 找到自己 ——《唱歌吧!》 311 充满温度的生命之泉 ——《杂菜记》与《黑昼记》 312 过境泰雅部落 ——《走过千年》 313 我们观点下的 ——《我们》 314 原点的回归 ——《乘著光影旅行》 卷四 小屏幕上的电影 401 80分钟的小小惊喜 —— 几部公视「人生剧展」作品 402 货真价实的败犬女王 ——《丽香的感情线》 403 从《月光》与《肉身蛾》看林志儒作品中的分裂与合体意象 404 成人的缺席 ——《还好,我们都还在这里》、《寂寞的游戏》与《违章天堂》 卷五 爱恨情仇连续剧 501 空前,而且绝后 ——《亲亲小爸》 502 独一无二的台湾偶像剧 ——《吐司男之吻》 503 续篇的存在价值 ——《吐司男之吻II爱情本事》 504 准确俐落的类型节拍 ——《爱杀17》 505 青春的「终.极.定.义」——《霹雳MIT》 506 原汁原味的台湾骄傲 ——《圣棱的星光》 507 抗争,大概跟嗑摇头丸一样 —— 关于《危险心灵》 508 创作者的悲悯 —— 从《波丽士大人》看王小棣的创作核心 509 非原装的A货 —— 闲聊《败犬女王》 510 要当一个有感情的人 ——《那一年的幸福时光》教我的事 卷六 银幕视界.台湾焦点 601 爱有能,性无能之绝爱台湾 ——《那根所有权》 602 传奇的要件 ——《英勇战士俏故娘》 603 期待阳春花再开 ——《孤恋花》 604 那些出卖者与被出卖者 ——《泪王子》 605 香港人眼中的台湾政客 ——《弹.道》 606 日本观点之下的台湾 ——《八田与一 — 嘉南大圳之父》 607 北欧到台湾的距离 ——《霓虹心》 608 带我回远方 ——《台北星期天》 609 平行的城市映像 ——《有一天》 610 空得好自在 ——《第36个故事》 611 台湾心.短片情 后记 -
劇照會說話
本书是朱天文自二〇〇三年十一月起至二〇〇六年九月在《印刻文学生活志》刊载的图文专栏,回溯、翻耕与导演侯孝贤自《小毕的故事》合作以来,透过镜头,或在镜头之外凝视的:银幕中片场里片场外,深阔时间与空间在当下片段的记忆,以及留下这些铭记的活生生的人们,他们自由的结实的姿态神采,一去不返的幸福与青春,以及未竟的故事旅程。 -
2010香港電影回顧
香港电影经历「后九七」的延搁,通过种种「无能男」和「古墓女」的角色,流露出饱受「围城」意识困扰的焦虑。2010年的重要,不在多年反思、酝酿后终于找到一条出路,反在于放下包袱离开本质的觉悟。甚么是令香港(电影)成其为香港(电影)的特质?身份危机主体跌宕的解决方法,是否要发现发明一种可以抗拒「被融合」的香港(主体)性?本书除了如常检视一年内重要港片,透析相关现象,还企图对上述问题提供理解框架和解题尝试。 * 港片的未来,将临的转进──从《2010香港电影回顾》说起 日期: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香港 inmedia 会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65号富德楼9楼) 嘉宾:郑思杰(《打擂台》《东风破》导演)、张美君(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罗永生(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主持:朗天(《2010香港电影回顾》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65746621/ * 曲折的先导.主体的拥抱──《2010香港电影回顾》新书发布 日期: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kubrick书店(香港油麻地骏发花园百老汇电影中心地下) 嘉宾:何倩彤(封面及内页设计)、陈志华(作者)、熊一豆(评论) 主持:朗天(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59270354/ -
電影魔法師:陳博文的剪輯世界
電影是目眩神迷的魔術,觀眾為聲光效果所震懾、為劇情角色所動容,影迷們更將電影中的演員性格、導演風格奉為觀影的指標及嚮往。但一部電影的完成,需要的絕對不只是「演員」和「導演」,還有賴許多電影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在這其中,「剪輯」勢必是影響觀眾視覺最重要的一環。 陳博文從學徒入門,對於陳博文而言,待在剪接室的日子就是他成長的淬煉,每一部剪接後的作品都是他面對電影中不同人生的經歷與抉擇,三十年來,動作片、文藝片、寫實或超現實、幽默或嚴肅,無論悲喜,為了揣摩劇中表演人的內心情緒,他往往是每部電影最早、又最為入戲的粉絲,如何走入又如何抽離?《幻影人生》裡宗薩仁波切曾說:「當你醒過來時才能知道剛才的一切都是夢。」但陳博文悠遊於虛幻的影像世界,掌握住每一刻喜怒哀樂,並且樂在其中。 -
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
本書借用了J.Monaco、R. C. Allen、 D. Gomery、K.Thompson、D. Bordwell等人的論述方法,將電影放置在政治、經濟、美學的交互架構中,加以分析;藉此,探索台灣電影發展歷程的宏觀面貌。Monaco在《How to Read a Film》中指出,經濟因素決定了電影的下層結構,決定電影依此發展的基 礎,以及可能繁衍出的潛力;而政治則決定了電影的整體結構。電影一方面反映出人類的通則經驗,顯示其社會政治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聯繫了個人經驗,顯示出心理政治的一面。 在這樣的環節背景下,美學發展也必然依附當時的經濟與政治條件,衍生出不同的美學理論與樣貌。Monaco根據這樣的論點,交叉分析電影史發展過程中的技術、行銷通道、反壟斷法規、片廠、資金人才結構、電視與錄影帶等媒介競爭、企管趨勢(經濟),明星投射、文 禁忌、種族、兩性政治、法規與檢查制度、冷戰與白色恐怖(政治),寫實與表現主義美學、類型與作者論、好萊塢與歐洲或第三世界電影美學差異(美學)……等等因素,試圖勾勒出一個較全面的電影史觀。而同樣的分析方法,Monaco再度用於《American Film Now》一書,以呈現出美國電影與社會間的清晰關聯。 Allen和Gomery在《Fil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一書中指出,研究電影史的主要角度,包括了電影美學史、技術史、經濟史、以及社會史。美學史討論經典傳統、作者論、電影語意學、電影美學變異;技術史討論發明家與關鍵技術、技術變革之經濟因素;經濟史討論馬克思批判理論、工業分析、工業構成;而社會史則探討作者、觀眾、電影訊息與意義、觀影情境、電影機制與社會機制之關聯……等等。該書雖然摘選數篇依不同角度撰寫之影史為範例,但也不忘提醒諸角度彼此間密不可分的脈絡關係。 本書確認電影作為綜合的藝術媒體,必然深受經濟環境與政治意識的影響,因此援用上述諸先進之方法,來探討台灣電影。特別是過去台灣電影研究多集中在美學角度,較少述及其背後的政經環境。因此,本書以此為徑,希望能走出一條較新鮮的路來。 不過,由於作者的興趣焦點、資料證據的散逸程度,以及台灣電影發展的在地特殊性等等因素,本書探討的子題與上述所舉也有部分不同之處。政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灣電影權力的結構,權力運作的方式、法規技術等等;同時,探討政治氣候對電影類型發展的影響,以及電影如何反應社會的政治情緒。兩性與種族等議題則討論較少。 經濟部分,根據前面對政治角度的研究所得,進一步探討政府對電影資源分配的政治考量,以及其政策操控模式;並研究在這樣的架構下,台灣電影生產與行銷通道的互動關係,並發掘出各階段重要的生產與發行者;同時,檢討不同傳播娛樂媒介間的競爭,新科技的衝擊,以及總體經濟發展對電影產業的宏觀影響。電影本身技術的發展則少提及。 美學部分的研究,大體循著前述政經脈絡,耙梳台灣電影發展過程中的幾種重要類型,解釋這些類型的美學技巧、意義,以及其反映社會情緒的狀況;並依作者論方法,分析四十多年來幾位重要創作者的風格成績。 除了上述架構為經外,本書在細部分析時,亦援引其他相關理論為緯,以確定論述過程清楚有據。在政治分析的部分,主要援引近年中外政治學者常用的「國權」概念,觀察台灣電影的政治結構、電影的組織與人事脈絡,以及法律架構內外的權力操作模式。 經濟部分,主要引用業師A. D. Murphy、 T. Balio……等人之電影經濟理論,以及H. Vogel的娛樂經濟學,透析台灣電影工業之製作、發行、映演三部門的互動關係和四十多年來變遷發展的原因。同時,也借用R. G. Picard、P. Golding、G. Murdock等人之媒介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理論,觀察外部經濟(如電視、錄影帶…等不同媒介競爭)、社會總體經濟(如人口、所得分配、鄉鎮變遷……)以及政治與政策因素對電影工業發展的影響。 藉著上述方法,作者希望能釐清台灣電影美學形成的政經因素,並在確定了台灣電影背後的這些生產條件、工具與生產關係後,才評估整個電影美學成績的社會意義及其藝術價值。本書對台灣電影美學的衡量,主要以古典電影理論為軸,但也嘗試Christian Metz所謂的電影學(filmologie)方法,探討電影的心理、社會……等層面;此外,並借用部分傳播與文化批判理論,將台灣電影放在社會政經的脈絡下探討,以連結美學與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由於篇幅所限,美學部分,僅能就主要類型討論,借用的是David Bordwell、Bill Nichols、 Stephen Neale……等人對類型的界定,至於單一導演或個別影片之論述則較少。幸好國內這一類的文字出版還算豐富,足匡本書之不逮。 本書企圖探討的面相較多,恐易流於紛雜,好在有上述前人的論述,幫著撐住一個基本的探索架構,希望讀者閱讀時尚覺得有跡可尋。由於所引理論之主題領域較多,篇幅又所限,因此未能仿照一般研究論文的習慣,專闢一章,介紹本書引用之所有理論。為免讀者閱讀時可能之困擾,除盡量在文中相關處加註闡釋外,另將上述作者之相關著作列於參考書目中,提供讀者進一步研究之用。 本書以編年方式論述,主要是希望建立一種時間脈絡感,將存在於我們這一輩腦海中,種種政經歷史的、生活的、電影的紛亂記憶,編綴起來,歸依在時間的軌道上;藉著這樣的排列安置,作者希望敘述本身即能暗示一些線索,浮現出當時代的氛圍,或許讀者在本書作者觀點之外,亦能整理出自己的史觀。 至於編年的分期標準,過去的相關電影著作中,有以特定影片之發展為分期標準(如黃仁之《悲情台語片》),有以片廠發展為準(如焦雄屏之《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更有並陳多種標準者(如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本書刻板地以五年為一期來討論,主要是因為綜論因素較多,有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電影變遷……等等不同面向,僅依其中單一因素分期,恐顧此失彼,因此選擇簡單的五年時間刻畫作準。同時,台灣電影發展時間不長,變化又快,為免討論流於粗略,因此以五年為期,而非一般常用之十年期。 至於,以一九四九年為始,主要因為作者觀察當時生產條件,主觀確信四九年的官民遷徙對台灣電影而言,有絕對性的影響;可以說,是真正開啟了台灣電影的歷史命運。至於四九年以前,台灣電影業的樣貌,請參考全書首章所作的概略整理。讀者若要深入回溯了解四九年以前台灣電影的發展,可查閱參考書目中所列,呂訴上、葉龍彥、黃仁、李道明、陳飛寶……等前輩的相關著作。 本書第一章旨在探討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對台灣電影的歷史意義;同時,回顧當時台灣電影產業的整體狀況,以作為而後篇章進一步討論的基礎。 第二章的討論重點置於遷台後,台灣政治經濟重整工程對整個電影業的影響。政治部分,包括了國權體制下,電影政治結構的建立過程。同時,探討在這樣的組織脈絡下,國家如何運作其權利,以達到控制產業發展的目的;經濟部分,討論當時的進口替代政策與土改政策,如何影響台灣電影市場。此外,也提到三家公營片廠在此一時期的初始表現。 第三章針對一九五五年頒布的電影檢查法與同年成立的新聞局電影檢查處詳加探究,藉以瞭解遷台後,政府管制、輔導電影的源本。並希望據此解析四十多年電影政策的功過,作為未來國家電影政策的參考。同時,本章也檢討了一九五五年台語片興起的物質條件、生產背景,以及因此而發展出的美學意義。另外,本章亦介紹當時電影業界混亂結構下,幾家新興的製片與發行公司。 第四章分析六○年代台灣社會在壓抑氣氛下,走向穩定發展時,電影創作的種種表現。其中包括中影如何開發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台語片如何積極開展變型;以及,此一時期裡,台語片復甦的條件,國語片起步的過程。此外,本章也注意到六○年代台灣經濟快速進步、人口社經結構巨變,對電影工業的潛在影響;特別是電視的出現,對整個媒體生態潛藏的重大衝擊。 第五章延續前面的論點,進一步分析外部與總體經濟對電影產業的影響;重點置於城鄉變遷、人口結構、國語教育,以及電視媒介快速成長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藉此探討電影媒介由盛而衰的關鍵因素。同時,六○年代安逸的政治氣氛與外來文化的引進,如何影響台灣電影發展,如何促成愛情文藝與武俠武打等逃避主義電影的形成,也是本章探究方向。此外,本章並開 始追蹤嬰兒潮的人口成長與瓊瑤電影興衰的長久關係。至於,風行此時的現代主義如何影響電影青年,如何引導台灣實驗電影的出現,也在討論之列。當然,台語電影在本時期的由盛而衰,以及黑白片消失的原因與結果,更是本章重點。其探討方向,除經濟面因素外,亦包括政府的語言政策與干預手段。 第六章回顧七○年代台灣開始面臨政治外交挫折時,電影界的反應態度。除了討論政府與民間如何在秩序重整與商業利益上,捭闔彼此的矛盾衝突外;也試著分析愛國政宣電影的生產背景,功夫武打電影興起的社會心理因素。經濟方面,注意石油危機下的電影經濟變化;同時,針對台港兩地電影在此時逐漸浮現的彼長我消形勢,預作分析,以找出日後台灣電影失利與沒落的根本原因。 第七章解釋七○年代後期,愛國政宣電影蔚然成風的政治背景;同時,探討政宣電影如何塑造國家危機意識,如何重建國民信心。此外,本章並分析當時逐漸鬆動的國權力量以及逐漸浮現的本土意識,對電影創作的潛在影響。至於經濟層面,則針對石油危機所造成的全球性投資策略的轉變、片廠制度的瓦解、錄影帶業的出現、電影院線的興起以及電影院在城市空間裡的新意義……等現象,加以分析討論。 第八章面對了台灣電影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亦即新電影的出現。因此,本章重點在交代新電影出現的背景條件、當時的生產環境,以及新電影的政治、經濟、美學特質。在檢省新電影與過去文人電影傳統的臍帶關係時,本章亦提出數據,試解幾點關於新電影的刻板印象與迷思。至於經濟方面,本章比較了台灣導演工作室與香港獨立製片人制度的優缺點,以及兩種制度的優劣功過;同時,亦觀察大片廠制度瓦解後,台灣新興發行勢力的出現模式,以及其對本地電影發展的影響。 第九章繼續對新電影的探討,除了解釋新電影結束之歷程外,並研究新電影所引發的台灣電影論述權位的移轉歷程。同時,本章注意到台灣解嚴所造成的政治、社會、文化的巨大變動,以及這些變動對電影的可能影響。另外,在經濟方面:本章將注意焦點置於解嚴後快速鬆動的外匯管制、泡沫經濟的衝擊,以及兩岸三地的新形勢等等;希望藉此找出此時期台灣電影產業外移、生產部門空洞化以及發行部門出現兼併現象的背後原因。 第十章觀察九○年代台灣社會焦慮的根源—統獨意識。在電影中尋找因統獨爭議所產生之認同危機的徵候。同時,本章也試圖從所謂新興人類族群的電影創作中,探索台灣的後現代文化現象。至於經濟部分,藉由對外語影片市場的層層分析,揭開台灣電影文化工業的真相,證明好萊塢影片對台灣市場的傾銷壟斷,以及對台灣影視文化的深刻影響,希望藉此喚起政府對此一現象的反省。同時,本章再次探討台灣傳播媒介間替換挪移的現象。但是,這次的主角已由過去的電視、錄影帶,轉為MTV視聽中心與另一影響更為深遠的新媒介—有線電視。最後,本章並預析台灣電影媒介的未來,以作為本書的小結。並希望此一小結只是一個篇章的結束,而非台灣電影發展歷程的總停頓。 由於全書篇幅有限,僅能就犖犖大要者討論。為恐疏漏難免,因此,借用註釋和參考書目列舉相關文獻論述,以為補遺或追究閱讀之線索。至於佐證資料與數據的整理統計,亦另列圖表,附於書後,俾便讀者一目瞭然;以省贅語嘮叨,徒然破壞閱讀興致。 在此二十餘圖表中,附圖一至十六,及二十一,係根據〈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1949-1994〉(盧非易,1994b)之資料統計而成。該書依照新聞局電影片檢查申請書檔案,逐部抄錄。除非原始申請書上所載有誤,否則基本上皆依照當時填寫內容編輯。由於台灣影片的認定複雜,有些為台資港製、有些為港資台製,更有許多資金來源複雜,以致認定模糊。為免標準不一,本書所做之統計皆基本依照當時送檢申請書上所載為準。一些往例視為台灣出品之電影,在這樣的情形下,可能依其原本之登記,而改列為香港電影(例如,李行以台灣人力為香港馬氏公司拍攝之影片,即依當時所填資料,視為港片,不在本書統計之台產影片中)。為免這種因為數字化約,而反失精確細節之情形,在各章節中,均盡量以文字補述,說明統計數字所可能導致之誤讀。讀者在閱讀或引用本書統計數字時,請參酌文中之解釋,俾免掛一漏萬。 相似之情形,也見於各主要出品、發行公司之統計。由於電影公司為減省稅捐,慣以多家行號名義申報影片(如聯邦出品之影片,亦有部分以國際公司為名登記;其餘中小型公司的此類現象更多),因而造成統計困難。本書為使標準統一,仍以當時送檢登錄資料為準。並於文中,對此種現象加以文字補述,使讀者能大致了解其中千絲萬縷之複雜關係。 上述這些統計資料雖有其解釋上的限制,但大體觀之,仍然能夠準確呈現出各時期之重要片廠與片商,並與過去文獻資料或多次深入訪談所獲之印象相符。至於其他關於資料庫收錄之細節原則,請參考該資料庫編輯說明。 此外,在戲院之統計方面,由於歷年來歇業之電影院常未辦理撤銷登記,因此仍在官方統計之中,使官方資料常與業界實況有所出入;為彌補此誤差,附圖十七至十九乃收集了一九四九至九四年間,每年一月一日、七月一日(或前後日)計兩日,台灣新生報、徵信新聞、中國時報各縣市地方版,所刊載之電影廣告,據以追蹤瞭解台灣電影院變遷情形。唯早年電影院刊登廣告之風尚不普遍,且報紙地方版分版工作亦不甚精確,故所得數字需再考證;但六○年代中期之後,則基本可信。當然,部分縣市地方之二三輪小戲院或無刊載電影廣告之習,因此本圖統計結果僅應視為「主要」電影院之變遷。 至於圖二十一台灣社會經濟變遷之基本統計資料,係綜合官方歷年出版之各種相關統計資料,彙編而成;各項資料來源,均於表側說明,請參考。 最後,圖二十二係收集台北市四十一家首輪電影院、七十九放映廳,於一九九四年全年三百六十一天之票房紀錄,共三十萬六千餘筆資料,彙整統計而成。有關資料內容定義,引用之理論基礎,以及研究方法、研究限制等等,請參閱〈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研究:以1994年為例〉一文(盧非易,1997)。 以上本書所搜錄與統計之各種資料,亦已置於「台灣電影資料庫」網路系統中,歡迎試用。 -
父子影痴俱樂部
這是發生在小說家大衛.吉爾摩身上的真實故事。以下是關於他兒子的罪狀: 一、把作業塞到房間裡能藏的每個地方,還騙爸媽說他全部都寫完了。 二、在小學的牆上噴漆塗鴉,被警察抓走。 三、蹺課逃學,學校一天到晚打電話到家裡找人。 四、做過兩份電話行銷的工作,事後都證實為詐騙集團。 五、自己和女朋友分手,又一天到晚哭喪著臉說:「我忘不了她!」 六、經常抽菸、偶爾酗酒、吸食古柯鹼。 七、自組了一個名為「腐化的鄉愁」的饒舌樂團,歌詞全是有關於生長在貧民窟、注射海洛英、搶劫商店、販賣槍枝、爸爸是毒販、媽媽是流鶯……等之類的事情。 八、憤世嫉俗、不可一世,眼看就要走向每一個父母親,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走上的錯誤道路…… 他卻只對兒子說:「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只要每週陪我看三部電影。」就解決了這一切? 李安在獲頒金球獎最佳導演的獎項時曾說:「一部好的電影,改變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本關於一對原先彼此疏離的父子,因為每週三次的電影聚會,不但改善了彼此的關係,也改變了一位十五歲叛逆少年正急速下墜之人生的書籍,正是最佳實例! 而作者所描述的經典場景或明星軼事精彩萬分、引人入勝,不但充分反映出其對電影的熱愛和熟稔,更會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深受感動,忍不住想把書中提及的電影一一翻出來重看、補看。 對所有無可救藥的影痴來說,這樣的老爸夫復何求! 想像一下,如果你必須和自己的父親,一起看以下這些電影: 一、《四百擊》: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黑白片。兩個都令人擔心會很沉悶的形容詞。 二、《美國舞孃》:不少影評人都會同意的,影史上最爛的一部電影。 三、《第六感追緝令》:女主角身材火辣,不斷說著充滿性挑逗意味的對白。 四、《最後任務》:在影片的前七分鐘裡,就說了三百四十二次的髒話。 五、《大法師》:不管是自己還是老爸看到一半忽然失聲尖叫,都很尷尬。 六、《火山:探討麥爾坎.勞瑞之生與死》:真的很難找到也看過這部片的人討論觀影心得。 七、《第凡內早餐》:萬一被心儀的女生知道自己看了這部電影,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八、《麻雀變鳳凰》:就算看完後真的喜歡得要命,還是會有點羞於啟齒。 九、《教父》:只要不小心發表了一句批評的言論,就可能被會痛打一頓。 那再想像一下,如果可以用休學當做交換條件呢?是否就有點誘人了? 十五歲的傑西,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上述的那些電影,他們全都看過、討論過,還把這一週三次的電影聚會,稱做「父子影痴俱樂部」。 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就是這些電影,這些藉由電影才得以自在共處的時光,永遠地,改變了他們父子倆的人生…… -
中日韓電影 歷史、社會、文化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中日韓電影" 逐漸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 "標籤"。偶然,它又會換上 "東亞電影" 的外衣,馳騁於五湖四海。這個不成文的 "共同體" 已成為探討東亞歷史、文化和社會現狀的重要素材。中日韓電影是各地文化的一面鏡子,反映著當地人民有別於他人的歷史記憶和感情印記。有見及此,本書希望透過深入的研究及辯證,探討中日韓電影各自的本土特質。特別是通過分析各地電影人對暴力、愛情、兩性和世代交替這四項備受關注的議題所作出的不同詮釋,窺探他們在殖民、去殖民與現代化等方面的歷史經驗,從而發掘出一種能夠真正欣賞中日韓電影的跨時代、跨國界及跨學科的宏觀視野。本書適合所有對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和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誠意推薦給東亞研究、文化研究及電影研究的專家。 "本書於選題取材、鋪陳分析及引證立論方面,皆別具心思和見解獨特,既利用註解來豐富內容,也列舉準確與最新的事實,可見作者對東亞的語言、社會、經濟、歷史及電影,皆有深入的了解。作者分析問題十分有趣,交代政治、歷史、社會、經濟及電影諸背景異常詳盡。文中舉證繁多,引用了不少東方與西方的流行理論,創見亦多,加上文筆流暢,結論有說服力,所以令讀者留下印象。" – 舒明,《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作者 -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藝術
奇士勞斯基 波蘭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創作者 最受歡迎與敬重的歐洲電影導演之一 奇士勞斯基在一九九六年突然過世,但直到今日,他仍是波蘭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創作者,也是最受歡迎與敬重的歐洲電影導演之一。 本書作者對於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作出詳盡的解析與研究,從他早期拍攝的紀錄片與學生電影,直到他的電視作品與其它得獎長片。除了討論一九六○年代晚期以降的波蘭電影工業環境背景與電影製作之外,同時也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的歐洲電影,它強調奇士勞斯基不僅是一名偉大的東中歐電影創作者,無論是在波蘭還是其它地方,他的電影同樣出類拔萃。 本書專門從波蘭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環境背景來探討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創作生涯。奇士勞斯基在波蘭以外地區發行的電影成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但是有時候大家還是未能察覺他的電影與波蘭政治、文化、電影環境之間的關聯,因此,本書的第一章〈記錄未被體現的世界〉試圖在波蘭紀錄片的環境背景中找到奇士勞斯基紀錄片的位置。 第二章〈論述式電影:一九七○年代與團結工聯時期(the Solidarity Period)的奇士勞斯基與波蘭的電影〉則是將奇士勞斯基早期的劇情片放在「不信任電影」的背景脈絡中來觀察,以及他如何探索共產主義表面之下的世界,如何描繪權力操縱、貪汙與其他社會痼疾的運作機制。 第三章〈選擇、機會與政治〉討論有關波蘭施行戒嚴以後對於波蘭電影與奇士勞斯基的生涯所產生的影響。 第四章〈《十誡》的昆蟲學觀察與形而上學〉則以波蘭共黨政權的最後幾年作為時代的稜鏡,透過它來看奇士勞斯基這十部史詩般的系列電影。最後一章〈奇士勞斯基的雙重生活:歐洲藝術電影與波蘭背景〉不僅討論奇士勞斯基國際合製藝術電影的特質,還提供了「波蘭觀點」,好讓其他國家的讀者知悉波蘭影評家具代表性的看法。 〈後記〉簡要地討論了奇士勞斯基身後,在波蘭與其他國家一些根據或是參照他電影的概念所製成的電影。 -
電影的魔力
大師中的大師 經典的幕後推手 《電影的魔力》是作者四十年來,從超過八千頁手稿、筆記與文章所淬鍊的畢生結晶! 《教父第二集》、《教父第三集》、《現代啟示錄》、《對話》、《黑神駒》為什麼有些電影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為什麼有些電影賣座且永遠流傳,敎電影超過四十年,被譽為「第一流的老師」霍華.蘇伯在這部經典中,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極短篇,巧妙地揭開電影的祕密。 -
The Visual Story
If you can't make it to one of Bruce Block's legendary visual storytelling seminars, then you need his book! Now in full color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best-seller offers a clear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ry/script structure and the visual structure of a film, video, animated piece, or video game. You'll learn how to structure your visuals as carefully as a writer structures a story or a composer structures music. Understanding visual structure allows you to communicate moods and emotions, and most importantly, reveals the cr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ry structure and visual structure. The Visual Story offers a clear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ry/script structure and the visual structure of a film, video, or multimedia work.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isual components will serve as the guide to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story. The Visual Story divides what is seen on screen into tangible sections: contrast and affinity, space, line and shape, tone, color, movement, and rhythm. The vocabulary as well as the insight is provided to purposefully control the given components to create the ultimate visual story. For example: know that a saturated yellow will always attract a viewer's eye first; decide to avoid abrupt editing by mastering continuum of movement; and benefit from the suggested list of films to study rhythmic control. The Visual Story shatters the wall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ringing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raft together in an essential connection for all those creating visual stories. Bruce Block has the production credentials to write this definitive guide. His expertise is in demand, and he gives seminars at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PIXAR Studios, Walt Disney Feature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Dreamworks Animation, Nickelodeon Animation Studios,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and a variety of film schools in Europe. The concepts in this book will benefit writers, directors, photographers, production designers, art directors, and editors who are always confronted by the same visual problems that have faced every picture maker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Now in full color! * Written by a renowned producer, visual consultant, and teacher * The material in this books applies to any kind of visual story, including films, animated pieces, video games, and television -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八版)
李安說:「David Bordwell我是很熟的,他寫的書,去讀,沒錯!」與其他大多數媒體相比,電影是一種年輕的媒體。繪畫、文學、舞蹈與戲劇都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電影問世只有一百年出頭。即使這段期間相當短,但是,這個新事物已經成為一種活潑有力的藝術形式。 在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第八版)中,作者更針對新世代讀者的需求,重新編排章節,許多章還加上更多新的、更易讀的內容,包括華文讀者會感到熟悉及認同的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場面調度,和王家衛導演「重慶森林」的深度分析;此外,還增加「深度解析」的專欄與更多新片資料,以增加閱讀的新鮮感及認同感。許多網路資源搜尋資訊,也加在章末,供讀者進一步查閱。最令人興奮的是,其實我們平常收集的原版DVD電影裡,常會收錄幕後花絮及製作過程的紀錄片,收納當代電影技術的製作過程,正是無可比擬、超級棒的教學影片!作者細心幫忙找出具代表性的影片,加以分類,與章節的主題結合,更是不用進電影課堂,就可以在家自己充實學習的現成影像教材。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份 電影藝術與製片第一章 電影即藝術:創意、科技與商業 第二部份 電影形式第二章 電影形式的重要性第三章 敘事是一種形式系統 第三部份 電影風格第四章 鏡頭:場面調度第五章 鏡頭:攝影第六章 剪接:鏡頭之間的關係第七章 電影的聲音第八章 總結:風格是一種形式系統 第四部份 電影的種類第九章 電影類型第十章 紀錄片、實驗電影及動畫片 第五部份 電影分析評論第十一章 電影評論:範例分析附錄 第六部份 電影史第十二章 電影藝術與電影史電影光碟相關資訊名詞解釋圖片資料來源索引 -
kieslowski 奇斯洛夫斯基
1996年,奇斯洛夫斯基逝世。舉世影迷震驚。 2006年,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影迷同悼念。 晃眼十年,我們只好從他遺下的光影,追憶這位當代歐洲電影大師。不管是他學生時期的質樸無華、初期長片的世事無奈、紀錄片的人文關懷、《十誡》的人性剖析,還是後期令人神魂顛倒的《兩生花》、《藍白紅三部曲》,奇斯洛夫斯基都看準了人性的灰色地帶與弱點,觸動我們的心靈深處。 適逢十周年,百老匯電影中心策劃「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影展,出版這本書,無非是讓一眾新舊影迷,一次過欣賞他所有作品,進一步了解他的電影世界。十種角度,十位作家,從音樂、文學、命運機緣、波蘭政局、電影美學、女性感觸、紀錄片態度和生活哲學等方面,提供閱讀奇斯洛夫斯基作品的十個方向,希望藉此將他的電影,延續另一個十年。 -
文學與影像比讀
盧瑋鑾教授2002年退休前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開了一門別開生面的課:“香港文學專題:文學與影像比讀”,全取已有影像成品的文學作品,作為研讀對象,并邀得有關的演員、導演、作者為同學演講及接受訪問,對改編作品展開不同角度的探索。《文學與影像比讀》一書收錄了張國榮、伍淑賢、許鞍華、劉以鬯的演講及訪問記錄,這在課堂記錄之外,更是第一手的香港文學研究資料。 -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
全書由多位香港資深及新晉影評人編寫,是至今唯一以香港觀點出發的王家衛專論集,是認識王家衛作品,認識香港電影文化的必讀本。毫無疑問,王家衛是九十年代以來,於香港最備受爭議、在海外最力受追捧的香港導演。本書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策劃編輯,從三個不同角度分析王家衛作品的重要性及藝術性所在,為香港首部王家衛評論專集。 -
實用電影編劇技巧
「這是一本對我電影劇本寫作有巨大影響的工具書,簡明、扼要,重點不斷重複,很容易吸收及運用。主流電影最容易吸引人的要件是什麼,依我看法有二:1.順暢精彩,啟承轉合有致的故事性結構。2.一般觀眾樂於認同的人物刻劃及性格發展。Syd Field 這本《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對於以上兩方面,有極實惠的見解,非常值得初學電影編劇者參考。」 --電影編劇、導演/李安 「本書是充滿常識、然卻與眾不同的必需品。」 --《風尚雜誌》 「Field 易於跟進的研討方式是輕鬆的;而他強調正確的態度和動機是高瞻遠矚的。」 --《洛杉磯時報》 ◎聯合推薦:《洛杉磯時報》、《風尚雜誌》 本書是實用性極高的入門書籍,作者對電影劇本的寫作,從基本構想到完成劇本,進行非常詳盡的創作重點堤示。介紹電影劇本寫作的關鍵性重要用語,如:「場面」(scene),「段落」(sequence),「轉折點」(plotpoint),等;並逐章說明主要題材,人物,構成人物,創造人物,結尾與開端,佈局,段落,轉折點,場面,改編,電影劇本的形式,搭建電影劇本,寫電影劇本,合編劇本,寫完劇本以後,等等。 本書作者SydField有著極為豐富的閱讀,修改,研究電影劇本的經驗,他曾在大 型電影製作公司掌理劇本部門,並製作,編寫過上百部電影。本書封底有《推手》《喜宴》導演李安的推薦。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