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清代

  • 病榻梦痕录 双节堂庸训 吴中判牍

    作者:(清)汪辉祖,(清)蒯德模

    本书是汪辉祖晚年重病时口述,由其子执笔记录而成的年谱,不仅记录了汪辉祖生平事迹,而且生动再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极具史料价值。《双节堂庸训》则是汪辉祖在自传基础上,对家世、修身、治家、应世和师友的分类记述,是研究汪辉祖的重要史料。
  •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

    作者:顾问:曾自 曾立,主编:陈烈

    “小莽苍苍斋”是田家英的书斋名,《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是田家英所藏的清代学者书札总集。田家英早年参加革命,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平生喜好书法,对清代历史颇有研究,他多方收集清代名人墨迹,作为研究清史的史料。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收集到了有清一代众多文化名人的手迹,其专门和齐全的程度在国内收藏界罕见其匹。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搜罗小莽苍苍斋所藏的清代学者书札,以影印原件加排印释文的形式,将这一批极具学术研究、史料文献以及鉴赏收藏价值的古籍展现给读者。《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中囊括了几乎所有清代重要文化名人的书信手札,如吴梅村、厉鹗、袁枚、刘墉、翁方纲、阮元、冯桂芬、曾国藩、翁同龢、张之洞、林纾、陈三立、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等,共计336人,近600通信札,蔚为大观。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精装三册,全彩印刷,还原书札真貌,并加以撰者小传和书札释文,精美函套更显文化品质。
  • 清名家词

    作者:陈乃乾(编)

    清词总集。今人陈乃乾编。陈乃乾,浙江海宁人。著有《启祯两朝遗诗考》、《清代碑传文通检》、《室名别号索引》等书。 《清名家词》编成于1936年,由开明书店排印成1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书店曾重印。编者原拟分批出版清代词集,此书为第一辑,汇编清代最著名词家的词集100种。始于李雯的《蓼斋词》,终于王国维的《观堂长短句》;吴伟业、曹溶、龚鼎孳、陈维崧、朱彝尊、彭孙遹、王士禛、曹贞吉、顾贞观、纳兰性德、厉鹗、张惠言、郭、周济、龚自珍、项廷纪、蒋春霖、谭献、冯煦、文廷式、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人的集子都已选入。清词有代表性的作品,已大体可见,是清词的一部重要总集。每种词集前,附有作者简介。
  • 雪桥诗话全编

    作者:杨钟羲

    包括《雪桥诗话》、《雪桥诗话续集》、《雪桥诗话三集》、《雪桥诗话余集》共四十卷,为近代旗籍学者杨钟羲著。 本书虽名为诗话,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记载有清一代的掌故书,上至朝章国故、经济民生,旁及风俗物产、旧闻轶事、学术渊源、艺文流派,兼收博采,荟萃一编,和历代有些诗话一样,不仅仅限于评诗而已。《雪桥诗话》尤致力于八旗文献的搜集,遇到可资考稽的,虽片言只语,亦无不广为罗列,藉诗以存人,因人而存事。《雪桥诗话》是作者与其表兄宗师盛昱合辑的《八旗文经》的姊妹篇,是研究清史、北京史、尤其是研究八旗人物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 清代诗文集汇编总目录·索引

    作者:《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 编

    本书著录《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所收全部书目以及卷数、刊本和著者姓名,编有书名索引、著者索引以及书名著者字头笔画拼音检字,为读者查阅检索《清代诗文集汇编》提供方便。
  • 余怀全集

    作者:[清]余怀,李金堂 编撰

    本书是迄今为止收录余怀作品最多的,分为诗集、词集、文集和杂著四个部分,诗集收有《甲申集》、《枫江酒船诗》、《五湖游稿》等;词集部分收有《玉琴斋词》、《秋雪词》等;文集部分收录序跋、批语、尺牍等;杂著部分收有《三吴游览志》、《板桥杂记》等。编者广泛收集各种版本的余怀作品,加以精心校勘,纠正了许多讹误。
  • 茶香室丛钞(全四册)

    作者:俞樾

    《学术笔记丛刊:茶香室丛钞(套装1-4册)》收入春在堂全书中。作者与其夫人姚氏优俪之情极笃。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夏姚氏卒,作者于同年冬葬夫人于杭州西湖旁的右台山,又于其旁隙地筑屋三间以居,其卧室郎用姚氏生前居室茶香室命名。光绪五年作者五十九岁,自念「精力益衰,不能复事著述」,遂以读书自娱,「遇罕见罕闻之事,亦以小纸录出之,积岁余得千有余事,不忍焚弃,编纂成书」(茶香室丛钞序),并以茶香室题为书名。
  • 清人别集总目

    作者:李灵年、杨忠主编

    《清人别集总目(套装上中下3册)》为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诗文别集著述、馆藏及其作者传记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共著录近两万名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旨在为清代及近代文史整理研究提供目录传记类文献的基本线索。 《清人别集总目(套装上中下3册)》著录书目,均为国人,是以汉语创作的诗集、文集、诗文合集,兼及以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全集。
  • 陈维崧集(全三册)

    作者:陈维崧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维崧集(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主要内容简介:陈迦陵俪体文集、湖海楼诗集、迦陵词全集、陈维崧集补遗、陈维崧集附录。
  • 述学校笺(全2册)

    作者:【清】汪中 撰,李金松 校注

    汪中(1744—1794),字容甫,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在学术研究上,他于经学、小学、史学、金石学、诸子学诸领域均有突出成就,其中关于周礼的研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汪中的文章“土苴韩、欧,以汉、魏、六朝为则”,尤擅骈文,被后人推为清代第一。其文渊雅醇茂,属对精切,多寓以身世之感,驰名当时与后世,如《哀盐船文》、《吊黄祖文》、《汉上琴台之铭》等为各种中国文学史称引节录。汪中的主要作品身后集为《述学》内外二十余篇,与王念孙序、王引之行状、卢文弨祭文一并行世,为学术史与文学史上的名著。 本稿以汪中子喜孙编辑的道光三年刊本为底本标点,增补文章,去取从严,凡有存疑者,一律不录入本编,以力存原貌。笺注部分,设解题、系年、注释三项,或释题义,或详本事,或明典制语词。 该书可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亦可单独出版。
  • 从理学到朴学

    作者:[美]艾尔曼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考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过程。这一考据学赖以生存的江南学术共同体后为1850年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摧毁。《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还着重讨论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中心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力图透过政区和地方史的视角展示考据学的崛起。与传统著作中俯拾即是的思想研究理路不同,《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更注重“哲学的框架”。作者艾尔曼指出,18世纪晚期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17世纪以来政治、学术变革的延续及其发展的极致,其影响甚至播及19世纪乃至2。世纪。18世纪的历史是17世纪满族入关到19世纪西方入侵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应被孤立出来,搁置一边。
  • 廿二史札记

    作者:赵翼

    又名《二十二史札记》,清代赵翼著,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书言二十二史,但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书中对各朝历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考辨订正了重要史实。本书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作者:

    文津阁四库全书,ISBN:9787100043892,作者: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编
  • 幽梦影

    作者:张潮

    《幽梦影》内容简介:如果光读《幽梦影》,我们甚至不敢想象清高文雅的张潮也会如此放诞的想法,大显金圣叹声口,而下面一则也如同金圣叹文字一样见情见性:“秋高气爽时,独登高山之巅,云白天青,日光黯淡,四顾无人,枯草满地,席地危坐,放声大哭,不亦快哉!”原里,隐士心里也藏着愤懑和不平,也要长歌当哭,难怪飘忽于云端的《幽梦影》里也有这样凛然而有生气的话:“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不大平,非剑不能消也。”
  • 苍虬阁诗集

    作者:陈曾寿,张寅彭,王培军校点

        陈曾寿是中国近代诗坛的一位重要作家,其诗“沉哀入骨,而出以深微澹远”,“深醇悱恻,辄移人情”,有较多艺术价值。本书为陈曾寿之诗词合集,是研究其思想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 清代名人书札-共六册

    作者:《清代名人书札》编辑组 编

    《清代名人书札(套装共6册)》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有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的情况,有对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议论,有对吏治和官场一些现象的指摘,有对国家将被列强瓜分局势的担忧,有应付庚子赔款,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记载,还有一些民俗民风、学术探究、典籍整理、雕板印书的讨论等等。这些信札是私人往来,所谈多是作者亲身见闻,对于研究者是宝贵的资料。 这些传统书札在形式上也令人艳羡:我们还能够写一封这样的信吗?文辞典雅,格式有礼,体现着中国人[自谦而敬人]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气质。书札的作者具有很深的文化造诣,这些书札都是书法精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书札称谓讲究,没有[我、你、他]的直白不修;在格式上,抬和阙行礼如仪,体现对人的敬重。
  • 池北偶谈

    作者:王士祯

  • 钱牧斋全集(全八册)

    作者:钱谦益

  • 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

    作者:张寿安

    清代礼学复兴,对儒学思想而言,不只是理学转型,更是礼学转型。礼学成为十八世纪以降儒学思想的主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了儒学思想的另一种型态:经验界的秩序。这种直指经验世界之秩序安排的思想,因其兼具理念与形式,故在展开时,与理学产生必然之歧异。礼与理对话,成为儒学思想的另类交锋。此一儒学型态的开拓,不仅能解答学界极为关切的“礼教议题”,更能呈现礼经、礼制和礼俗三度空间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从而为儒学思想史展开人伦日用经验面向的另一章。
  • 清代硃卷集成

    作者:顧廷龍主編

    本集成计收有清代朱卷八千余种。八千余清代文武百官履历、传记、谱系、撰述、行谊尽收于此。"朱卷"乃科举之各类试卷弥封后,誊录人员用朱笔重新誊写的卷子。清代成例,新中式的举人、进士都将履历、科份、试卷刻印,亦称"朱卷,即本集成所收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