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本雅明最具颠覆性的作品。书中论述了技术革命在当代所孵化的新的艺术样式——机械复制艺术。他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从制造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即艺术美境的流失。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不再以仪式为基础。而是建筑于政治学之上。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全译彩图本)中。其超现实主义和犹太神秘主义风格,给20世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 图像理论

    作者:w.j.t.米歇尔

    何为形象?形象与词语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理论?图像理论在关于文化、意识和再现的批评理论中位置如何?美国最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和图像理沦家之一W.J.T.米歇尔以生动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文本分析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图像理论》与其姊妹篇《肖像学》一起宣告了批评理论中“语言学转向”的结束,指明了“图像学转向”的新方向,为刚刚兴起的视觉文化研究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这部书的编写方法倒有些类似于相册。它是再现固有的具体问题的快照集锦,针对特殊场合和特定的历史时刻,作者把这一历史时刻称为后现代主义末期,即“图像转向”时期。如果说本书有一个整体性的话,那就是坚决主张对几个简单问题做出多种回答。这几个问题是: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上述问题为何具有理论意义或者实际意义?
  • 视觉与绘画

    作者:诺曼・布列逊,郭杨

    诺曼·布列逊“新艺术史”三部曲之二。本书对西方美术史极为闭塞与自满的研究现状作了尖锐的理论批评,强调从绘画图像的社会性及其作为符号的独特角度、从历史与人文学科当代发展的角度拓展研究视野;作者抓住了西方艺术史研究中一些重要观念与践履的内在弊端(如贡布里希关于图画研究的“知觉主义”)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在方法论连同认识论的层面上为如何解读绘画,以及如何看待西方绘画与视觉、与传统、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全书包括”自然的态度”、“本质的复制”、“知觉主义”、“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图像”、“注视与扫视”、“图像、话语、权力”等六章;前后另有“序”、“尾声:隐形的身体”以及“中文版序”、“译者后记”等。
  • 布莱希特论戏剧

    作者:(德)贝·布莱希特

    译序 第一部分 戏剧小工具篇 戏剧小工具篇补遗 论实验戏剧 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 街头一幕 戏剧能够再现今天的世界吗 对亚里斯多德诗学的评论 舞台上的辩证法 关于革新 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舞台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把现实主义作为斗争的方法(在作家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记录) “买黄铜”理论补遗 在科隆广播电台的谈话 新内容的戏剧形式问题 ---布莱希特与沃尔夫的一次对话 关于大人戏剧的说明 K---类型与P---类型 剧本的不同结构 评教育剧的演出 对《措施》一剧的说明 教育剧《措施》 剧作者的戏剧 理性和动情的立场 关于共鸣在戏剧艺术中的任务 现实主义戏剧和幻觉 间离的政治理论 幻觉与共鸣的消除 第二部分 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 论中国人的传统戏剧 简述产生陌生化效果的表演艺术新技巧 间离方法的产生 间离方法笔记 陌生化效果 表演艺术 角色研究 形象创造 对演员的指示 培养演员的倡议 演员的基本规则 给一位演员的一封信的摘要 批判的立场是一种非艺术的立场吗 业余戏剧值得谈论吗 排练领导人的立场(归纳方法的处理) 古老戏剧中的间离效果 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研究 论史诗剧的舞台建筑和音乐 论音乐 关于《三角钱歌剧》的排练说明 关于《伽利略传》的解释和排练说明 英雄人物的塑造 第四夜
  • 艺术与错觉

    作者:[英] E.H.贡布里希

    《艺术与错觉》的主题旨在回答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贡布里希教授从一个我们日常惯 见熟闻,可不是出于无知便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不悄一顾的问题――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 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开始,重新检验了许多在我们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观念,改 变了我们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作者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现代科学 的许多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学的精确性。这部著 作出版于1960年,至今仍在艺术界、美术界、哲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它已成了20世纪西方 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自然科学领域 。
  • 意图的模式

    作者:[英]巴克森德尔

    这是英国批评家巴克森德尔的一部在艺术史界影响重大的著作。它主要讨论图画的历史说明,通过分析毕加索的《卡恩韦勒肖像》、夏尔丹的《饮茶的妇女》、皮耶罗・德拉・弗郎切斯卡的《基督受洗》这样的图画,关注了历史的对象、意图性的视觉旨趣、图画和思想、真实性与其他文化这样范畴的问题。
  • 秩序感

    作者:[英] E.H. 贡布里希

    书的导论部分介绍了自然中的秩序及其效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图案研究方法。前几章论述的要点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对装饰的批评,对淳朴自然风格的崇尚以及对设计的争论。有关这些理论性问题的研究,罗斯金、欧文·琼斯和哥特弗里德·桑佩尔等著名批评家都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本书的研究则又增添了新的成果,它试图表明手工艺人的图案制作实践是对材料、几何法则和心理压力等限制因素的挑战所作出的反应。在随后的几章里,作者依据最新的研究材料,考查了视觉秩序的知觉及其效果。最后四章的主题是心理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讨论了装饰传统的顽固性,以及不断变化的风格和各个时代的不同时尚又是如何促使这些传统逐渐发生演化的;作者还讨论了象征符号在装饰纹样的起源和使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怪诞图案这种游移于魔术和幽默之间的图案产生的心理根源。在结束语里,贡布里希把装饰图案和其他艺术门类作了一些类比,通过这些类比,他把装饰设计的空间秩序与舞蹈、诗歌,特别是音乐的“时间图案”联系了起来。最后他还探讨了产生于20世纪的“活动艺术”。
  • 艺术学原理

    作者:王一川

    王一川等的《艺术学原理》是面向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后的学 科发展实际,以新思路和新体例撰写的艺术学原理著作,同a-也是高校艺 术概论或艺术学理论课-程教材。全书立意在中国艺术学理论领域作出创新 ,主要从当代立场、新传统范畴、体制化思路和中西交融视野出发,对艺 术观念、艺术体制、艺术品、艺术与文化、艺术发展、艺术创作、艺术鉴 赏、艺术批评作了新的阐述。特别是在中国古典“感兴”范畴及其现代形 态“兴辞”的当代阐发、艺术体制思路的贯彻及当代艺术实例的分析等方 面,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见解。《艺术学原理》构思新颖,体例上有新开拓 ,实例丰富,论述浅显易懂,适合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阅读,可用作高 校艺术学、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专业课程教材,也可用作其他学 科专业的通识课程教材,还可供其他艺术学理论及美学爱好者阅读。
  • 视觉文化研究读本

    作者:陈永国 编

    《视觉文化研究读本》主要内容:视觉文化是感知的文化。感知是人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因此也表示人与世界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沟通。本雅明与视觉文化、摄影与形象的修辞、风景与记忆的政治、绘画与视觉阅读、影像与视觉叙事、身体与视觉感知、女性与对抗性注视……读本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范畴。
  • 眼见为实

    作者:(美)伯杰

    《眼见为实》一书使用符号学和心理分析方面的概念帮助读者理解了我们在视觉现象中发现意义的方式和大脑处理影像的方法。作者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风将这些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配以许多新鲜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书中所探讨的一些原理是如何得以应用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更是由本书作者亲自完成的。 第三版的特色在于其添加更新了有关数码摄影,后现代主义和电影。电脑图片和动画,以及电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总序 第三版序言 序言 绪论 图像与想象 第一章 眼见为实 第二章 看的方式——符号学入门 第三章 视觉传播的成分 第四章 排版与美术设计:视觉传播的工具 第五章 摄影:捕获的瞬问 第六章 电影:运动的影像 第七章 电视:永不停歇的马赛克画面 第八章 漫西、卡通和动画:一种艺术形式的发晨 第九章 计算机和图形掌——绘圈软件创造的奇迹 人名素引 参考书目 书摘 第一章 眼见为实 观看 眼睛的物理结构决定了观看这一实际行为。当然,看到的内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隐匿的维度》一书中,作者爱德华•T.霍尔描述了眼睛的物理结构。他解释说,“视网膜(眼睛中的感光部位)主要由三个部位和区域组成:视网膜、黄斑以及次要视觉产生的部位。视网膜中央和外围视觉区履行各自不同的视觉功能,使人们能够以三种不同的方式看到物体。由于这三种视觉功能是同时执行的,彼此互相融合,因此很难将它们分解开”。 眼睛是非常复杂的器官。尽管观看这一个动作对多数人而言轻而易举,但事实上却包含着眼、脑间极其复杂的关系——这个话题将在下一章探讨。 霍尔指出,眼睛的独特结构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正如霍尔所说,西方人总喜欢将注意力放在物体上而不是放在将物体分离开来的空间上。相反,比如(1971:75)在日本,空间被观察、命名,正式表述为“同”或“间歇性停顿”。人类的眼睛是一样的,但看到的内容或关注点却因文化不同而相异。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1969:37)一书中这样论述道: 视觉感知并非是记录刺激物质的被动过程,而是大脑的主动关注,视觉是选择性的工作。对外形的感知包括对形式分类的应用,因其简单性和一般性又被称之为视觉概念。感知与解决问题密切相关。 E H.贡布里奇在《艺术与幻觉》(1960:172)中持相同观点。 ……
  • 象征的图像

    作者:E. H. 贡布里希

    书为作者的图像学专集,探讨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解释绘画作品的象征意义。
  • 什么是艺术

    作者:Thomas E. Wartenberg

    《什么是艺术》内容简介:当画家将一块空白画布当作艺术品展览时,当作家将打字机自动敲出的符号当作小说发表时,当钢琴大师将静默的4分33秒作为作品演奏时.你也许会困惑到底“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将带给你大师们的趣味诠释从纪元前的柏拉图开始,历经休谟、黑格尔,直到杜威、海德格尔、丹托等哲学大师,以他们的独特视角,为你呈现关于什么是艺术的精彩论述……
  •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中充分注意到摄影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个。他的《摄影小史》(1931)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化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作。 与他的法兰克福学派同仁阿多诺、霍克海姆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所持的坚决批判立场不同,本雅明的思想中对于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充满了悖论。他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一些辩护性观点和看法也使得他得以特立独行于法兰克福。在《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着重分析了摄影的出现对现代文明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活动的革命性颠覆。他认为以摄影(包括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艺术的认知方式,并预言机械复制的手段将最终消解古典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权利将从“专业人士”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本雅明在这两本著作中提出的有关“震惊体验”、“韵味的消散”、“复制/创造”等概念和观点对现代摄影理论和文化理论影响深远。 江苏人民出版社此次将本雅明的这两本经典著作重新集结出版,并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近百幅,译者王才勇先生的译本更是从德文原著而来,本书的精彩与经典无可怀疑。
  • 视觉文化读本

    作者:罗岗,顾铮

    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超越听觉,图像统治文字,电子媒介的图像实时(现场)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都被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中,各种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视觉文化”似乎演变成为一个纷繁、杂乱的概念。在本书的序言中,编者罗岗就“视觉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将其与通常所说的“视觉艺术”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视觉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如影院和艺术画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这正如伊雷特·罗戈夫(IritRogoff)指出的:我们留意到的一幅画可能出自于一本书的护封或一则广告中;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观看者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像在传统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从录像带、飞机或有线电视上看到电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寻求了解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意义的诸种方式一样,视觉文化首先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在观看过程中,人们也同样能够见到经典,只是图像经典在这时已经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由此,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也就是意味着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不仅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正在改造整体性的社会结构。这需要研究者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视觉文化研究”正好提供了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理论领域的契机,《视觉文化读本》则是展现了各种研究的可能性及成果。无疑,不论是本雅明时代所强调的摄影技术,还是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都是“视觉文化”赖以发展的技术平台。伴随着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兴盛,“虚拟空间”介入现实空间,“视觉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直播改变了电影将过去延时记录下来的做法,把远处发生的事情同时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主体将更紧张更有效地去看、听和感知生活世界。整个世界在瞬间被远程地呈现出来,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想也毫无限制地迅速传播开来。书中“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一章,便分析了视觉文化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空在技术作用下似乎被整合在了一起。现代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视觉文化读本》中的文章便是在对这一趋势做出各自的回应,通过“视觉文化”之眼,来“观视”这个世界,不是把文化单纯看成是现实反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是看成构成和改变现实的主要方式,在构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   配合着本书的书名与内容,《视觉文化读本》中配有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极具视觉震撼性的“视觉作品”,包括广告、摄影、电影、绘画,使得《视觉文化读本》“好看”的书,也使它们具有了被读者直接阐释的可能性。
  • 影视艺术鉴赏

    作者:吴贻弓

    《影视艺术鉴赏》分两编:上编11章为影视艺术通识,包括影视艺术鉴赏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下编为名片鉴赏,精选了11部风格样式各异的经典影片详作评析。国内院校众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作者精心撰写,大体上将百年来国际、国内影视发展的内涵及其轨迹尽可能详细地概括在一起。分门别类、顺序渐进;循例求真,深入浅出;既适合专业教学,也不摒弃业余爱好;主要是有章有法,亦步亦趋,将影视艺术专业必备的学识和经验包容并蓄,因此极便于不同需求者学习借鉴。
  • 影视鉴赏

    作者:陈旭光,戴清

    《影视鉴赏》旨在指导普通读者如何欣赏、鉴别当代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电影和电视,系统论述了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深入剖析了中外影视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 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

    作者:(意)拉斯卡罗利

    《私人摄像机》关注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散文电影。第一部分从理论、实践、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电影;第二部分关注同源主观第一人称非虚构电影:日记电影、游记、札记和自画像。这些是关于思考、调查以及自我反思的电影形式。导演从镜头后面走到了镜头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观众陈述、分享自我。这种作者式、实验、激进式的散文电影属于先锋政治电影家族,并且呼应了我们今天需要的更即兴的自传式私人表达形式。本书涉及的导演包括戈达尔、克利斯•马克,哈伦•法罗基、帕索里尼、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乔纳斯•米克斯,阿涅斯•瓦尔达等。作者试图对电影体验、作者电影和观众、电影与真实以及主体性给予更新锐的解读。
  • 从电影看

    作者:董冰峰 杜庆春 黄建宏 朱朱等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一书集结了众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外国电影领域内的专家所撰写的评论文章、电影文献以及理论研究论文,同时配合大量展览影像等图片视觉资料。是国内目前在当代艺术电影领域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资料文献集。 新版后记
  • 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

    作者:王方

    本书尽情思想着。思想是它的追求。这种思想不是高深莫测的理性体系,而是思想的灵动与跳跃,有时是思想火花的一闪一闪,但是散点成线,就构成全书的思想航标。比如,关于作者电影的个人风格,王方是这样概述的:这些十分个人化的影片,总是提出问题一向作者自己提问,也向观众提问,可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只会引入更复杂,更矛盾的问题来。事实上,这也是电影作者们的乐趣所在。这个概述是精到的。电影作者与作者电影,他们共同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从来不相信人性与人生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他们只是顽强地向人性隧道深处开掘着,不想给人们种种貌似真理的谬误。其实,个人的人性常常蕴涵着人类的人性。个人就是世界。 本书尽情描述着。王方愿意思想,但是不愿冥思苦想。她常常把理性思想的成果给予形象的命名后,就转到自己所喜欢的感性描述中去了。理性是收敛式的概括,需要性情的严肃和严谨。描述是挥洒性的抒写,可以让思想与个性飞且翔着。王方喜欢自由思想着与思想着并自由表述。这就形成了本书的写作风格或个性。她几乎把所有的兴趣放在“个人”和“个案”上面,不刻意把个别概括成一般,把个人概括成群体,把感性概括成理性。描述是片段式,用近可能的节俭笔墨描述每个导演的艺术个性与生活细节;描述是有意义的,在描述背后,她总是捎带出他们或她们的种种追求和这种种追求给予人们的启迪。描述是富有情感的。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是熟悉和喜爱着笔下的这些导演与影片的,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真诚敬意。对于那些探索者,无论是屡战屡胜或屡败屡战的,人们都应该保持这般敬意。随意甚至信口开河地评价艺术的成败和成败的艺术家,已经成为时下的时尚,成为批评者保持居高临下虚拟优越的扭曲心理。 可以说,这是一本有意味的书。它把大量在“作者电影”群落中活跃的导演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及由此蕴涵的精神价值,逐一亮相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逐一检阅,构成了了解并理解他们或她们的思想与艺术的地图。同时,它也保存着作者自身丰富的思想见解与生动的个性书写。好的写作,应该成为作者思想与个性的亮相。这就成为本书的亮点,也成为好看好读的理由。
  • 海德格尔

    作者:乔治·斯坦纳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者以极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海德格尔的主要作品,并在导论中讲解了语言与哲学的关系。作者站在整个西方思想发展史的高度,对海德格尔思想产生的根源、时代背景,以及海德格尔哲学所具有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解析,清晰地勾划出了海德格尔重要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作者作为一位语言学家,还阐释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词源学”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传记也是一部关于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