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理论

  • 艺术的阴谋

    作者:河清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 艺术是教不出来的

    作者:[美] 詹姆斯·埃尔金斯

    《艺术是教不出来的》主要内容简介:在这本写给学生和老师的机敏的生存指导中,詹姆斯·埃尔金斯检视了大学艺术教育里普遍熟知的“教授无法教授的东西的奇怪努力”:追溯了现代艺术学校的发展历程,深入思考了关于基础课的合理性、艺术学校与知识阶层的疏离对传授和学习艺术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认真探讨厂艺术课上无法学到的各种艺术类型,艺术评论中的各种现象,尤其强调先人为主的假设所带来的混乱;最后则提供了可以使评论变得更加有效的建议。 埃尔金斯发现,在艺术教室里“我们对自己的所为知之甚少”。他尖锐的评论为正在进行艺术学习的人阐明了学习艺术的各种经验,也为正在艺术大门外徘徊的人打开了—扇让人有兴趣—一窥究竟的窗户。
  • 图像与观看

    作者:谢宏声

    本书的关注点可以说是视觉文化的中心议题——图像与观看,作者将观看的理论与历史纳入客观世界图像形式的变迁之中,在涉及面极广的论题下搭建起成熟而严密的阐释结构。技术的演进和观看之道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使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本来作为人类最直接而简单的感官反应背后的意义。无可否认,各种媒介的介入使图像以更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不光是艺术史范畴内视觉的变革,日常生活中的图像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作者立足时代背景,通过对观看背后的各种机制与理论的分析,结合丰赡的例证和图像资料,精彩地完成了国人对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一次尝试。
  • 哥特形式论

    作者:沃林格

    《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包括了作者的对哥特艺术真切、直观的感知或愉悦的体验——这里并不仅仅是社会的和经济的状态,而是指哥特人,他的世界与意志的一般的精神性渴望。《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的方法、艺术与美学、作为人类心理学的艺术科学、原始的人、古典的人、东方的人等。
  • 自由的有限性

    作者:邱志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观念艺术兴起,面对新的艺术形态,传统批评失语。邱志杰发表了十几万宇的论文,激烈批评中国艺术中泛滥的庸俗社会学理论,提倡艺术语言自身的实验性,引发了美术理论界影响深远的“意义问题讨论”,促进了中国的非架上艺术在学术层面的深化。本书前半部分是对当代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的艰深思考,后半部分则是其本人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实验艺术家的创作体验,为读者理解实验艺术提供了鲜活的个案。
  • 视觉形式的生命

    作者:张坚

    把艺术作品视为纯粹视觉形式的创造物,而抛开对任何题材,情节和内容的关注,这种现代主义美术观念首先是在19世纪中、晚期德语国家的艺术史和美学理论中酝酿发展起来的。形式问题作为认识论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地认识或看世界的方式。《视觉形式的生命》以现代艺术史学中的感觉主义和形式主义为线索,对这两个流派的主要艺术史家和理论家,包括康拉德·费德勒、希尔德勃兰特、李格尔、沃尔夫林,沃林格尔等人的思想进行系统阐释和梳理;以沃林格尔两本著作《抽象与移情》和《哥特形式论》为依托,评估这种现代形式理论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美术运动的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另外,《视觉形式的生命》还就罗杰·佛莱形式主义美术批评与形式理论的关系,以及意大利鉴赏家、艺术史家乔丹尼·莫雷利的形式与风格鉴别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
  • 艺术史的终结?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史研究对象不再限于“高雅艺术”,而扩展到“低俗艺术”;艺术史研究范围不再限于西方艺术,而扩展到非西方艺术;艺术史研究方法不再限于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扩展到吸收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如阐释学、符号学、女性主义等。这意味着,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将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本书选编了20位欧美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对艺术史学科的历史、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论述。
  •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作者: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是19世纪最重要的造型艺术理论著作之一。作者提出了一个以古典时代遵循的艺术规则为基础的审美体系,探讨雕塑的结构、手法等纯形式问题,几乎完全不涉及作品思想内涵和具体内容问题。该书讨论的问题是造型艺术中的核心是最富争议的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直至今天仍是研究者和创作者的有益读物。
  • 李格尔与艺术科学

    作者:陈平

    《李格尔与艺术科学》主要内容为:李格尔与19世纪艺术史、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作为知觉方式历史的艺术史、19世纪形式主义理论与知觉心理学、艺术与观者、关于“艺术意志”的概念等。
  • 画语录

    作者:徐小虎

    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国书画笔墨问题对旅美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画家王季迁先生进行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采访。在徐小虎的巧妙追问下,王季迁尽最大努力解释了中国传统书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问题。二人以时而犀利时而风趣的问答,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时代风格、笔墨特质、 用笔技法、构图布局提出了各种精辟的观点。 这本书的诞生,有赖于难得的机缘巧合——结合当代数一数二中国传统鉴赏巨擘王季迁,以及拥有双重语言背景的提问者—诠释者徐小虎——徐小虎具备知识、热情与耐心,以灵敏而尊重的态度,引出王氏的看法与感知,任何读者只要仔细阅读,并不时参考书中插图,都会发现自己对这些无价艺术杰作的欣赏,已增添一层新境界。 ——高居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吴湖帆先生……可以在他的许多弟子中求拔萃之才,我以为王季迁先生不仅能全面继承乃师,而且是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先生地下有知,必为此感到欣慰。 ——杨仁恺(著名书画鉴定家,原辽宁博物馆馆长) 高居翰曾在日本购得一幅山水,由于破损,题字和印章都漫漶难认。经过谨细的风格比较辨析后,他认为出诸谢时臣之手。另一位生活在东京的中国鉴定家费力地研究了题跋和印章后也得出同样结论。而王季迁展卷一览,即断为谢时臣。王季迁这样的法眼,举世又有几人?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艺术社会学

    作者: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

    《艺术社会学》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同时也是该领域一位最重要的专家撰写的学术专著。 《艺术社会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这些研究和《艺术社会学》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艺术社会学》还讨论丁关于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的意义方面新近出现的争议。“ 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25年来,这是我记忆中唯——本让我既觉得有趣又收益良多的教科书。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同时鲜活地展现丁关于文学、音乐、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社会学领域最经典和最前沿的研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研究者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艺术时所发现的迷人风景,而专业学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正在发生什么。”——艺术/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重量级学者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加州伯克利大学。 本版为2009年《艺术社会学》的再版,收录在集团凤凰文库丛书下。
  • 关系美学

    作者:[法国]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因其《关系美学》一书,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关系美学》成为策划和艺术专业的必备读物之一。“关系美学”是伯瑞奥德提出的一个理论,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探索。本书概括了90 年代当代艺术实践的特征,对于定义当代艺术的最新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揭示了艺术实践在社会变迁中,如何将互动的人际关系作为抵抗消费主义的前线,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创作和世界的新型关系。
  • 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作者:[德] 安瑟姆·基弗

    本书是德穆兹和基弗之间从2003年春天至2009年之间的谈话集成的访谈录。这些谈话既可以单篇阅读,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读,起点已经在某个角度上给出了方向。 他们的谈话围绕着火、水、气和土等基本元素,围绕着《旧约》和《新约》中的叙述以及在佛教思想中起核心作用的空,追踪一切过去之物的复返或轮回,追问德国的历史和欧洲的历史,对基弗关于浩劫(Shoah)的深入研究进行专题讨论——尤其是通过基弗对策兰诗歌的“回应”。因此,这本访谈录探讨了基弗的艺术哲学和神学基础,探讨了他的艺术学和文化学立场以及他的工作和世界观,引导人们根据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基弗无比丰富的作品。 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斥着各种关于“终结”的言说,“艺术的终结”更是无处无时不在被宣扬着。在基弗看来,艺术家乃是“一个持续的没落者。他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始终只能围着酒罐转,当他要接近酒罐时,他就像恩培多克勒那样掉进去了”。艺术面临危险,但几未没落,艺术在没落中升起。这是一个积极高调的书名。本书借助这个书名,希望在这个终结感、没落感日益增强的时代里,让我们仍然对艺术、对哲学、对生活,抱有一种向上的期待和希望。
  • 杜尚之后的康德

    作者:蒂埃利•德•迪弗

    本书是前卫理论家蒂埃利•德•迪弗的代表作,对杜尚的意义做了极其充分的学理阐释,其宽宏的视野、深入的剖析,令人耳目一新。全书8篇文章,围绕着前卫艺术史的一个核心论题从多个层面展开。作者认为,虽然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风格的联系,但是杜尚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其作 品 主题——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运用这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美”一词),揭示了杜尚和达达主义激进的实验与主流的绘画现代主义之间隐藏着的联系。本书第一部分涉及杜尚大名鼎鼎或臭名卓著的《泉》,特别深入地挖掘了当年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第二部分讨论了杜尚从绘画向现成品的转变,从特殊艺术向一般艺术的过渡,管装颜料和空白画布也因此得到重新理解。第三部分考察了康德在第三批判中用“艺术”替换“美”带来的审美与伦理后果。第四部分试图重建现代主义的“考古学”,从而为我们对后现代境况的重新理解铺平了道路。
  • 艺术与科学: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

    作者:(英)贡布里希

    本书为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的合集。这部新译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英文版A Lifeng Inrerest的全书,第二部分则由几篇对话录和回忆录组成。全书对话居多,其余辅之。作者娓娓道来,闲闲落墨,令人读之忘倦,快然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贡布里希的主要思想大约有一半在这里得到了平易而简约的说明。在本书中,贡布里希不仅回顾了他作为“艺术史家的双重生活”的一生,书中也涉及到他的许多代表著作,如《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的思想核心问题。尽管本书不是一部全面的回忆录,但却包括了大量的回忆片段,因此,要了解贡布里希的生平和学术观点,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现代与后现代

    作者:河清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分为两部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用者把“现代性”归纳为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全书旨在论证自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原则,正是西方陷入深刻的危机,故有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与此同时,作者在题外话中,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因此,实有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必要性。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作者专攻西方艺术史,在历史地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形成和“后现代性”现象的产生之时,不无个人的创见,想必对海内外学者有所启发。
  • 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

    作者:顾铮著

    在视觉文化领域,尤其是摄影理论及摄影艺术史,作者都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多年来他在这个领域教学、研究及写作,同时,又亲身实践于摄影,并策划多个富有影响力的视觉艺术方面的展览。这本书,集结了他多年来撰写的关于视觉艺术的批评文章。而一篇专业的、观点鲜明的文章,其学术含量,对读者的冲击力,作者在其中耗费的心血,一点不亚于一本书。   作者文字、观点的犀利。比如,他对纪实摄影的回顾,通过对陆元敏、解海龙、张新民、侯登科、刘铮等中国纪实摄影师及其作品的描述分析,提出什么才是纪实摄影,摄影的真实是什么,纪实摄影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职责等问题。他从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的文本入手,分析其电影美学与纳粹精神的内在牵连;从日本二战时的两本杂志《日本》和《前线》着手,揭露日本摄影师是如何运用摄影蒙太奇及摄影报道,来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在他笔下,我们会感叹于,克莱因如何从一个先锋的、具有独立性的摄影师,为商业社会所笼络和收买;也会认识到三毛形象,在建国前后,是如何为意识形态左右,发生变化。我们能读到作者对世界一流摄影大师如布列松、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的作品及人格精辟的见解及其中传承关系,而对本雅明、桑塔格等关于视觉艺术理论的梳理也对摄影实践具有意义。
  • 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俄]康定斯基,[美]卡斯比特 序

    康定斯基于1912年写成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是现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上部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精神面临的危机问题。下部阐述纯粹绘画的形式和精神问题,并勾勒出现代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基本设想。全书虽篇幅短小,但提纲挈领,内涵深刻,为现代抽象主义艺术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
  • 当代艺术之争

    作者:(法) 马克·吉梅内斯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此书围绕1990年代法国爆发的“当代艺术之争”,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并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独辟新径。但它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重建美学批评维度、重拾审美论证,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 本书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 另类准则

    作者:[美] 列奥·施坦伯格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藉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