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时评
-
中国的心病
《中国的心病》中最早的一篇《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始发于1993年8月,迄今整整16年。可以打两场抗战的两个八年,本人所批评的时弊并没有与时俱衰,崇拜反 美“英雄”萨达姆的“孩子”并没有减少,“权力资本”、“市长经济”、“红与黑(合流)”、“职业杀手”、性交易”之类我上 世纪在时评中讨论的事件有增无减;但是,仍然可以说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这里面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时评繁兴有互为因果的联系。书中时评谈论的话题立此存照的历史纪录价值是勿庸置疑的。在当下,则更多地是文本价值: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社会问题,作者的一家之言是否有几分道理?作者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适度妥协来实践“表达权”,言人所未能言的?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在这里,读懂中国。 官方淘宝店:nanfangzhoumo.taobao.com 媒体推荐 同一般同龄的杂文家比,鄢烈山的优势确实表现在他勤奋读书带来的较为深厚的学识功底。他读历史,读野史,对当代的东西也不生疏。 ——著名杂文家牧惠 鄢烈山的可贵在于,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又善于思考和敢于思考,突破了一些思维定势,从一些人们习见的世态、现象、问题中,进行挖掘和探究,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由于他具有较丰富的学识,环绕问题,旁征博引,有助于立论的雄辩性。针砭时弊,颇露锋芒。 ——作家曾卓 鄢烈山的杂文针砭时弊,指斥腐败;讽刺辛辣,爱憎分明,关心民生疾苦,充满人文精神。 ——评论家张守仁 鄢烈山的杂文写作由一种文学行为而形成“鄢烈山现象”,它的产生意义的场所可以说已经越出了文学的边界,更多地介入到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之中,这就是鄢烈山现象的价值、意义之真正所系。他的杂文所做的除了对现实和自我进行拷问之外,也是在对每一个世人的灵魂进行拷问。这些拷问使人反省、醒悟和得到慰藉,有时也令人痛苦和尴尬,同时使其得到某种疗救。 ——评论家刘小平 -
不与流行为伍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为曹林近两年来的时评文集。带着典型中青报气质的曹林用激扬而不失理性、犀利而充满情怀、尊重常识而又坚守独立的文字,对社会中种种流行的谬误进行了清道夫式的清理。对媒体消费社会情绪、民意的拳民化流氓化、自媒体中的轻信又轻疑、典型宣传中的伪道德、网愤的伪爱国主义、对腐败的过度容忍、语言腐败、专家沉沦等“流行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建设性地提炼出现代公民在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避免在无意识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陷入那些流行性的谬误中。《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得到众多业内名家的力荐,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为《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作序。 -
中国的困惑
怎样为沙地上的城堡筑实基础? 改革三十年至今,中国在经验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却也孳生了诸多问题。从经济模式到政治体制,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福利,从农民进城到全民教育……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已经越来越凸显和严重。“国富民穷”“国近民退”之敏感言辞,也时时被舆论搬上谈判台。 不论是一桶水浓缩为几滴水的台上智慧,还是从几滴水中领悟一桶水的普通听众,他们在讲堂相遇,都应是生命的盛事。今天这一课,来自凤凰卫视最坚守“思想性”“学术性”的品牌节目《世纪大讲堂》。 2010年8月,陈志武、张鸣、朱永新、盛洪、王思斌、毛寿龙、郑永年等十六位学者走上《世纪大讲堂》的讲台,审视自己的良心和智慧,在《中国的困惑》一书中对话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王鲁湘,深度剖析房改、医改、税改、教改等现实热点,为中国如何走出困境群策群力,开具良方。 然而能否解决问题,终究还要看国家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有多大。王鲁湘说,中国已经到了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时刻,只有变“国富民穷”为“国富民强”,才能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华丽的转身。当今的官民博弈,究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还是一场虚无的海市蜃楼?中国式改革将何去何从?所有人问所有人,问题由中国亲自解答。 -
常识
本书作者通过简单的常识质疑美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包括政治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对滥发国债和通货膨胀的批评,以及对美元贬值的批评。书中,作者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简明的逻辑,批评华盛顿是世界上最大的庞氏骗局制造者。同时也警示中国有可能通过手中持有的庞大美国国债,对美国进行控制。书中还对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两党制、环保运动、教育和持枪问题等。 -
怅望山河
大地一次次震动,灾难接踵而至…… 改天换地、大干快上,一浪又一浪的冲击 浩大的工程是否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山川伤痕累累,江河枯竭,湖涸淀干,乡关望断—— 失败和失误,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多 真实的隐藏和忽略,历史日渐变得模糊不辨 人们抗击命运,又徘徊于前路之艰险 难道一切都没有追问和反思的必要? 再后望,关河无渡,山川不语 求索和求学,跨越半个世纪的时空 层层深入剖析解读,秉笔直书 旧时激流已逝。需要人的科学觉醒—— 拒绝盲从,转换思维,瞩望未来 .................................................... 山与河,组成了大地构造,组成了辽阔的风景。祖国的山河也是我们信仰与理想的支撑。周总理说“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大震已经过去,解读龙门山大断裂,许多问题仍需求证和回答。李四光曾指出川西是个危险地区,为什么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从汶川、玉树,到西南,灾难还在一再发生,难道我 们还能无休止的开发和破坏、在地震学科中永远无所作为? 百年海河航运的兴起与衰落。“根治”变成了对母亲河的刨根断根。中国北方,北京天津,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断流了。几十年里一再在治水和治污、缺水和调水、水灾和抗旱中轮回。不恢复河流的生命与最低的生态流量,能维系华北的可持续发展吗?土地山林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仅仅过去几十年,人们便彻底遗忘了:“千岛湖”原是沃野,千年古城、无数村镇,沦为泽国。几十万移民半个多世纪的流浪、迁徙,仅仅是为了建一座装机不大的电站。 从云梦泽的消失,连天波涌洞庭的形成,再到高峡平湖,欲说还休。长江中游究竟能容几个大湖?新世纪初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刚刚结束,可后三峡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系生态无情的变化,洞庭湖、鄱阳湖的生死纠结,同样值得忧虑和关注。 前路曲折崎岖,失误和挫折是民族的宿命?怅望山河,愁绪满怀,希望或许便在再后望之中——一些决策,一些项目,“功”在当代,却未必利在千秋。历史与地理、成功与失败,长远与短见,难道不值得用科学发展观重新思考、重新审视? 作者以炽热的情怀、广博的学识,严谨的分析,深邃的思考,冷峻的笔触,迎难而上,还原那些被隐瞒或者被忽略的重要真实,引导客观深入的认知,唤醒人的科学觉醒。——这是朱幼棣继《后望书》之后,历时五年推出的又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 .............................................................. 山河之殇,心灵之震荡! ——许戈辉,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国朝多聪明,少傻子,多机灵,少认真,多游戏,少严肃。一位才高八斗的学士说,所谓傻子,就是认真、严肃,有点儿一根筋做事的人,——不是只求做事不求回报,而是坚持首先把事做好,回不回报还在其次。傻子做事,出于激情不错,更重要源于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认真、严肃的基础。以此标准,本书作者无疑属傻子一类。 透过作品中的激情——忧心与愤懑,执意与取舍,我们读到的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认真与严肃,它们近乎庄重、华美、尊贵。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办人 -
话题2007
《话题2007》讲述了当我决定为每一年写一篇综述,而不是简单排列大事记时,就已经将自己放在了一架滚烫火热的炭炉之上。那些事件散漫地搁放在路边,水上,网络里,饭桌旁,犬牙交错,各行其是,试图将之整合是多么危险的事!试着找一条线索,几条线索,貌似能够吸附住那些做布朗运动的精神原子,展示文化潮汐的律动,然而也许你已经在擦伤每桩事件的脉络,剥夺每种倾向的完整,牺牲每场争论的复杂。因此,年度综述的有效性在于并仅在于:它是一种盲打误撞的叙述与判断,它能让你隐隐感知那些并未浮出海面、却存在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情绪。一纸尚未兑现的支票,一笺留待确诊的处方单,它可能在无数废话之外增添一重废话,也可能在灵光一闪中发现某种真知。以上表明我作为写作者,谦卑而狐疑的姿态。具体到这一年,我依然要斗胆用几个非事件亦非人名的关键词,为2007写一份总结报告。 -
2008中国时评年选
《2008中国时评年选》基本上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加以排列,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底,但某些评论刻意排列靠近。从时评者的角度,这真是天时地利的丰收年,可以大加赞弹的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好的、坏的、常规的、怪异的。 -
话题2008
2008年是历史感涌流泛滥的一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书写,最好的与最坏的,最善的与最恶的,翘首以盼的与不可相遇的……奥运、抵制家乐福、台湾大选、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艳照门、金融风暴……这些,在本书中你都会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2008,带给我们哀恸、愤怒、骄傲、惶惑、反讽五种情绪的2008,留下了1217位学者们个性化的思考。精彩评说,彰显个性色彩和学者气质,深刻反思,体现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 -
2012语录
《2012语录》选取最能反映2012年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事件的语录,配以相关图片,力图编成最个性化、最有趣的“中文甜点”,作为媒体工作者和创意人群的案头参考书。《2012语录》包含1000条语录·1000幅人物肖像·1000个时代现代,是创意人群的案头必备! -
最繁华处最惊心
这是一部由青年传媒学者撰写的文化评论集。从2009年到2013年,从美国到中国,作者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纳入观察与批评的视野,从影视文化到高等教育,从专业议题到大众话语,从新闻媒体到群体心态......作者希望通过客观的态度与克制的文风,传递自己对社会文化变迁理性、冷峻的思考。 -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
留美学者和记者反思研究美国反华思潮的作品集。 -
文化是一条河流
《文化是一条河流》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学者《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吴祚来所著。收录作者近年来在《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艺术评论》等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文化评论和文化研究类文章近百篇。作者直面现实、纵横古今、文笔生动、行文简冶,思想极具穿透力,体现了一位文化学者应有的人文襟怀与学术视野。 -
时评中国
如今,自媒体风行于世,人们似乎习惯了用敲几下键盘似的快速与任性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传递情绪,理性思考日益缺位。面对纷纭世相,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评论素养,以避免被情绪和谬误绑架,本书作者曹林用他一如既往犀利、冷静、耐心的文字,希冀唤起当下社会最稀缺的品质——理性。本书精选了曹林近年来的时事评论文章,从时事政治到新闻伦理,从文化批评到重申常识,在深度剖析热点事件、焦点问题之外,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让人们在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仍能留存思考的能力。 -
话题2009
谁高兴?谁不高兴——《中国不高兴》的故事新编;唯思想不可检举——知识分子与“告密”;“以苦难谄媚崇高”——《南京!南京!》的想法与水准;“谍谍”不休:谍战片的后冷战书写;张爱玲密码——众声喧哗《小团圆》……一连串的热点话题,将个性化的思考留给历史。 -
《新周刊》2010年度佳作
《<新周刊>2010年度佳作》:漓江版年选 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 源自十四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 《新周刊》,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中的“话题发源地”。 《新周刊》,商家及投资人眼中汪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 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什么是民国范儿?回望民国,大到国家景观,小到芸芸众生,有历史,有人物,有不说也罢的感慨。昨天是今天的镜子,当代国人是什么范儿?你想要什么范儿?请听艺术家陈丹青的评说……(《民国范儿》)既对未来充满希望,又对现实绝望;自己骂她可以,别人骂就不可以。自大与自卑,纠结又和谐。“中国控”对中国到底怀着怎样的情感?(《中国控》)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是文化基因,还是体制环境?为什么鉴别泛滥的谎言,已成为中国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在微传播时代,共享与传播“我思、我见、我说”,我不再是一枚孤立的原子,我是小小的水滴,真正链接起社会的神经末梢,共振,汇聚时代潮流。(《微革命》进城。出城,你属哪一座城?结婚,离婚,还是不婚?我们要自我,要生活,要大都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我们和城市讨价还价,我们和自己肉搏。(《谁告诉我怎么活?》 -
五十六米长的中国
搜狐博客精选文集《五十六米长的中国》,收录了张五常、茅于轼、笑蜀等三十四位博主在搜狐博客上发表的热点博文。编选标准惟美文、妙文是从,所收文字,其思想旨趣,都具有超越时间和具体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是网络阅读时代殊为难得的诚意之作。 -
黑眼睛看世界
本书作者用最生活的眼光、最普通的事例,阐释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通过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分析评论,指出支撑民主制度得以建立、维持和运行的各种因素,以及使其得以生长的社会民情。 -
重新发现社会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中找到答案。 -
草根才是主流
主流经济学家批判 再论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从世界史看经济与民主 产权不对称 张维迎:你是改革还是反改革 自由经济还是寡头经济 “自由派”为何失去民心 不理性的“理性思考” 精英的理性和小民的直觉 “自由派”经济学家为什么怕“自由” 改革需要理念的撞击 高学费真对穷人有好处? 网络民主与群体智慧 不要以“文革”心态对待公共辩论 市场经济中的伪君子 财富态度:怎样对待穷人 垃圾中生活的人不是垃圾——Pawar女士与印度的崛起 -- 拆迁中的中国经济 美国工人怎么下岗 蔑视穷人的代价 富人要有什么派头 “仇富”是仇什么 穷人凭什么给富人腾地方 流浪人员是人,不是病毒 纪念911——美国怎样补偿那些死难的孤苦无告者 -- 全球化中的贫富 两位美国穷人的命运 中外富翁的财富观念 中国的富人为什么不捐钱 好事自己做——新大亨的慈善观 卡耐基与美国的慈善传统 巴菲特为什么要把财产给盖茨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房地产不是暴利产业 我们怎能听任任志强得势 财阀学阀,欺行霸市 民不可辱 为什么商品房的成本应该公开? 既得利益者的道德底线 美国的房价 网络、媒体与公共空间的建设 -- 用博客激活语文教学 馒头,屁,博客 我要博客,我要革命 网络文化的反智主义精神 美国人为什么比我们尊重长辈 就“抄袭”事件答王晓渔 “日本版画事件”错在何处 我错了 日本版画事件拷问中国人的良知 -- 给媒体成长的时间 假如明早醒来,我们的母语变成了英文 北大批判 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 -- 全球竞争形势下的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 我们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大学教育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 附录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