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地理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作者:邹逸麟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政治中心的分布与变化、人口分布与变迁、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工矿业分布与发展、城市与交通、商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等。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系我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专著,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将来的学术巨著。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可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交通、民族、商业和旅游等方面的科研、教育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宋代地域文化

    作者:程民生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人们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同一个时代内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多么的千差万别。越来越多的学者—史学家、思想家、文化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等都抵挡不住其诱惑,迈向了这一比较荒芜但又绚丽多彩的学术领域。 时空限制性是人类一般文化存在的显著特征。从空间维度上看,人类总是在自己直接所处的地域空间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文化现象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其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不同人群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也有效地保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发展趋向。尽管由于文化传播工具的进步使不同地域间文化的相互影响日益扩大,但漫长的历史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种文化发展的空间限制性所形成的文化的地域性,成为一种文化强制力量,制约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质、类型、水平、方向和速度。 任何文化都是人的创造品,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进行生存的方式和表现,也即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一般而言,文化的本质除了阶级性之外,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二是地域性。文化的存在既是时间上的进展,更是空间上的分布。文化的时代性,指在相同时代或相同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共有的与该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特点。时代性所展现的文化,特点是依时代更迭而不断变迁,在历史转折的关头,甚至是前后对立的巨变,阶段性很强。地域性所展现的文化,则相对稳定,有着多元的特定模式和传统。二者之间,像一阴一阳那样密切关联,互相成体,互相补益,互相制约,构成了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多变的时代内容,可以使地域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并经过选择,稳定在一定地域,成为地域文化内容,使文化得以积累与存在。而稳定的地域内容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和传统,为时代内容的变化提供基地,使文化不断发展,或独领风骚,扩展为时代文化。地域文化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明了。 从学术价值及方法论上讲,研究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打破了传统史学囿于按时间和类型排列文化现象和人物的窠臼,打通了时空,转换和增广了历史研究的视角,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促进文化史的研究,给研究者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宋代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正是宋代文化在各地区的形态、特点联系及演变。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趋同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展示出的将是多维的宋代文化形态。 中国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有一个既强化又融合的过程。强化的主要是特色,融合的主要是内容。上古时代的地域文化,大致有中原华夏文化和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文化,各有不同的层次和鲜明的特色。经过碰撞与融合,在更广大的中原地区汇聚成汉文化。汉文化又依据各地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巴蜀、三秦、三晋、齐鲁、燕赵、荆楚、吴越等地域文化。随之出现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春秋战国时的阴阳、儒、道、法、墨、名、兵、农等诸子百家,就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
  • 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

    作者:徐建平

    《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内容简介:明确的边界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行政区划史中,同一层级的行政区域之间逐渐从模糊的区分过渡到相对明确的界限,但却未曾划定精确的界线。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加强法制化建设,制定并颁布了Ⅸ省市县勘界条例》,逐步对全国范围内各级行政区进行勘界。《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主要是从政治地理的角度,以民国时期为背景,以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为基础,复原民国时期安徽省界变动的过程,归纳变动的类型,探究在省界变动中政治过程对地理区域的影响。《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将安徽省界变迁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整县改隶,展现了县级政区变动过程中自然、行政、文化、经济等各类因素所起的作用。第二类为模糊界限向精确界线的转变过程,这其中包括两种形式,其一为两省之间共有的湖泊如何划分界线;其二为两省之间以山为界,如何进行具体的界线划分。第三类为两省之间划出一定的相邻地域所设置的新县,应该归属哪一省以及依省界而设的新县对省界区域政治控制的影响。第四类为整理长江沿岸的插花飞地,对以长江为省界的沿江提防建设及管理所带来的利弊。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作者:李治安,薛磊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分为12卷,包括总论、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五代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 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

    作者:宁欣

    该书研究的时间框架大体以唐为主,延伸到五代和宋,空间框架以唐长安为中心,以洛阳为辅,以两宋都城开封和临安作为参照,寻访从唐初到南宋五六百年间的都城经济社会变化的点与线。主要围绕对唐宋都城社会变迁的思考、对都城空间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流动人口与人口流动对都城经济社会的影响、审视市场与都城社会的新视角、笔记小说与城市社会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 中国历史地理

    作者: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ISBN:9787040292459,作者:蓝勇 编著
  •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

    作者:潘晟

    本书从观念、体系和知识兴趣三个方面勾勒宋代地理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自身的知识累积和认识论基础为背景,描绘出更贴近古代中国学术传统,尤其地理学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地理学史,并尝试从知识史的角度来阐释社会历史的进程。
  • 三国政区地理研究(上、下册)

    作者:孔祥军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三國時期曹魏、蜀漢、孫吳行政區劃的變遷過程。 三國政區與兩漢舊制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州制的確立和定型。三級政區之中州、縣變化均較穩定,而郡級政區變動最大,本書對州、郡、縣三級政區沿革均作細密考證。 本書旨在盡最大可能復原三國政區的動態沿革過程,其最核心的工作便是對三國州郡諸縣的精密考證。這不是對前賢已有成果的補充修葺,而是一次全面重新的整理考證工作。考證的具體方法,以排比文獻直接記載材料爲主,所依據文獻及相關版本,詳文末所附參考文獻;以借助考古出土材料爲輔;以運用間接記載材料進行推斷爲補充,即通過確定某些文獻的著寫年代或著者年代,來使用這些文獻進行考證;以詳察地望以證歸屬爲幫助。這不但是中國歷代行政區劃通史研究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爲魏晉文史研究界提供一個較爲可信實用的三國地理沿革志,這也是本書最重要的研究意義所在。與此同時,對傳世文獻的勘誤校正、對前賢成果的糾正厘定,也可視爲本書的副成果。
  •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

    作者:陈刚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本书分为城市历史地理、历史地理信息化两篇,内容包括:岁岁曾冰合——六朝建康的气候与自然灾害、湛湛长江水——六朝时期的长江与健康、金陵帝王州——六朝建康的地理形势及其“城市-区域”格局、淮水六代烟——六朝建康的城市水网空间格局、地理信息技术与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超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等。
  • 籍贯与流动

    作者:宋燕鹏

    传统文学史认为,北朝文学以“北地三才”和“北朝三书”为代表。由于现存史料的局限,似乎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多少本土文士。如果摆脱现存文学作品的束缚,将眼光集中到众多文士身上,通过史书对文士的描述,来归纳文士静态的籍贯分布,以及动态的地理流动,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描绘出北朝文学影像的另一面。文±的籍贯分布与地理流动是文学演变发展的一条内在线索,唯有把握于此,方能洞察文学发展演变的方向……
  • 三国地理志

    作者:梁允麟,梁允麟 编

    研读三国史,常苦于对三国地理的茫昧。盖缘《后汉书·郡国志》所记止于汉顺帝末年,《太康地志》所记则始于太康元年。自汉冲帝永熹元年(145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间135年,郡县废置离合,付之阙如。《三国志》又无《志》,虽《纪》、《传》时载郡国废置,而立县不书;且只有纵的叙述,缺乏横的切面,难于给人完整的三国地理概念。清人洪亮吉撰《三国疆域志》,试图弥补这一缺陷,而欠当之处不少。谢钟英因撰《 补注》,吴增仅又撰《三国郡县表》。王先谦汇此三书精华于《后汉书·郡国志集解》,以三国末年为时间断限,述其异同,正其讹误。“使三朝分合,粲然具陈。考汉晋者无时代隔阂之嫌,读国志无疆域茫昧之叹!”虽有失误(如谓箕谷在褒中,太原郡领有虑*,阴山县在今广东阳山县东,与《汉书补注》异;误引《宋书·州郡志》谓江夏郡之石阳,吴立;误黄初三年及七年,文聘屯石阳两事为一事;误豚水为三岔河,存水为可渡河,夜郎为故且兰等),然瑕不掩瑜。今以《三国志》及该书为主要依据,撰成《三国地理志》,列三国郡县及重要地宅,叙其疆域、沿革、有关史实,评述诸家意见,采纳王国维的研究成果,并注今地地名。聊补史学界空白,不当之处,尚祈赐正!
  • 燕都丛考

    作者:陈宗蕃 著

    本书分三编十八章,全面系统记述了清末到民国前期北京城区宫殿苑囿、坛庙衙署的沿革,重点是近四千条胡同街巷的变迁,包括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其中的重要衙署、王府、名人故居、祠庙、会馆、古迹,以及有关的轶闻掌故等等。
  • 悠悠长水

    作者:葛剑雄

  • 唐代历史地理研究

    作者:史念海

  • 西域水道记

    作者:徐松

    《西域水道记》是清代学者徐松有关西域历史地理的名作。该书的“外二种”指的是《汉书西域传补注》及《新疆赋》。三种著作体裁各异,对象相同,内容上有着有机的联系。《西域水道记》记载西域各条河流发源、流域、所入湖泊等详细地理资料。记载范围包括今嘉峪关以西直至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北地区。仿《水经注》体例,在详细记载各条河流情况的同时,对流域内的政区建置沿革、典章制度、名胜古迹、重要史实、民族变迁等都有详细的考证。与《西域水道记》同时,徐松进行了《汉书西域传补注》的撰述,考订古代地名沿革,以今证古,与《西域水道记》注重当代地理互有分工,二书在相关内容下往往注有“互见”字样。《新疆赋》记叙乾隆以来平定西域,开疆辟土的功绩,也对新疆南北二路的山川地理作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该书的整理者朱玉麒先生学养颇深,再加上工作认真,这一版本应该是可以信赖的。
  • 古西行记选注

    作者:杨建新 编

    古代行记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些涉及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古代行记,数量不多,得来不易。 本书所选西行记,就其起讫年代来说,上自西周,下至清代,但中间所缺亦不少。本书所收西行记的体裁、风格来说,也不尽相同,其中有的是旅行者自己所写,有的是他人根据旅行者的口述、笔录和有关资料整理而成的,有的是日记形式,有的则采综合叙述。 本书还选辑了这样一些著作,如《穆天子传》、贾耽的《四夷路程》、陈诚的《西域蕃国志》等。 本书的任务,主要是把分散的、饶有趣味而且极有学术价值的西行记汇集起来,方便读者,并引起更多的人对我国西北地区史、地理的兴趣,激发人们热爱西北、开发西北的热情。
  •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

    作者: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ISBN:9787507725988,作者:胡阿祥
  • 驶向枢纽港

    作者:王列辉

    上海和宁波两港作为长三角的门户,历史上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合关系,对长三角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首先考察近代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过程,接着以“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为切入点,分析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原因,最后对当前和今后两港及城市发展进行考察。文中无敏感的、政治的或宗教的等内容。
  • 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

    作者:侯仁之,岳升阳

    由著名历史地理泰斗侯仁之先生、岳升阳博士主编,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已于2009年3月问世,将这一北京城独特地域2000多年历史尽展眼前。 宣南地区既是北京城的起源地,又是北京最早建都的地方。宣南的历史遗迹,可以帮助后人清晰地寻找文化更替的脉络。明清以来,各地进京赶考、经商、唱戏的人士汇聚在此,浓缩了京城特有的皇家文化、士人文化与平民文化。清末民初,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曾居住在此,谋划着大事。宣南亦是民国时期的出版、新闻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建设速度逐年加快,过去的众多历史遗迹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只有通过历史地图集这一独特的传承方式,方能将宣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真实再现,做到“观图知史”,充分展现宣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图集》成书历时八年之久,广泛调查了古籍中的记载,再通过实地考察、寻访,将确切位置在地图上一一标示(如:会馆400多座、名人故居300 多座、新闻出版机构近1000个、民国商业单位400多个、寺庙200多座等),并辅以详实的文字介绍,共图60余幅,采用四色地图印刷方式,全书共 208页,8开开本。 ⁠ 目录 凡例 图例 北京市图 宣武区图 城市的形成与沿革 9 蓟城起源图 战国蓟城位置图 10 西汉蓟城位置图 战国、汉代蓟城遗迹分布图 11 西晋蓟城位置图 北魏蓟城位置图 12 隋大运河图 隋涿郡城位置图 13 唐幽州城郊图 14 辽南京城图 辽南京城位置图 15 金中都大兴府图 16 金中都城图 17 元南城略图 元大都路图 18-19 明北京城址变迁图 明顺天府图 20-21 明北京外城西部图 22-25 清乾隆十五年宣南图(2幅) 清顺天府图 26-27 民国外城西部图 28 民国郊区图 民国京兆地方图 城市文化 31 先农坛图 32-39 会馆分布图(4幅) 40-47 寺庙分布图(4幅) 48-49 戏曲、曲艺史迹分布图 清中叶韩家潭地区梨园史迹图 报国寺地区梨园史迹图 50-53 名人故居分布图(2幅) 54-55 休闲游乐场所图 56-57 庙会分布图 58-59 香会分布图 60-63 近代学校、教育机构分布图(2幅) 64-67 近代新闻出版业分布图(2幅) 68 宣南戊戌维新史迹分布图 城市经济 71 明代商业区分布图 清代商业区分布图 72-79 民国商业分布图(4幅) 80-81 1935年大栅栏、观音寺商业街图 1947年琉璃厂商业街图 82-83 金融业分布图 施家胡同金融业分布图 大栅栏地区金融业分布图 84-85 天桥图(2幅) 86-87 手工业和近代工业分布图 88-89 牛街图 官署、建筑、市政及其他 92-93 明、清、民国时期官署及官办机构图 94-95 医疗、慈善、消防机构图 96-99 近代建筑分布图(2幅) 100-101 历代墓葬分布图 102-103 历史时期河道、坑塘分布图 104-105 明、清、民国时期人口图 106 香厂新市区图 107 清代、民国时期下水道分布图 108 民国时期公共交通图 附图 110-111 乾隆京城全图(外城西部) 112-113 1937年实测北平内外城地形图(宣南部分) 114-115 1946年北平市内外城地图(宣南部分) 附表 117 会馆 124 寺庙 129 戏曲、曲艺史迹•艺人住所、班社、北京梨园公益会下属班社、 正乐育化会下属班社、戏院、店铺、茶馆 134 名人故居 141 庙会 香会 142 近代学校、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其他 164 近代新闻出版业•报刊、杂志、通讯社、印刷所 180 宣南戊戌维新史迹 民国商业•店铺、商会 186 金融业•典当业、保险业、银号、钱庄、银行 189 天桥•店铺、戏院、艺人活动和居住场所、医疗保健 195 手工业和近代工业 198 牛街 199 明、清、民国时期官署及官办机构 201 医疗、慈善、消防机构 202 近代建筑 204 历代墓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