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地理
-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内容简介: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高乡与低乡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以宋元时期太湖以东区域历史为例,尝试对“地域开发政区增设”模型作出更丰富的阐释。有关地域历史中行政区划变动的问题,曾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上世纪中叶,谭其骧在继承中国沿革地理学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政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视野他在《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一文中指出,县一级政区的增设可以成为研究地域开发史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一个地方创建县治,表明该地开发己臻成熟,如果考察较大地域范围内新县析置的序列,就有可能揭示该地域开发的空间趋势。这种富有启示的分析逻辑或可概括为“地域开发—政区增设”。 -
西域史地文物丛考
目 次 序………………………………………………………………………………张政烺 (1) 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西域的政治措施和经济建设………………………………(1) 西汉时期的玉门关和敦煌郡的西境……………………………………………………(11) 新疆巴里坤、哈密汉唐石刻丛考………………………………………………………(16) 《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集释考订……………………………………………(24) 东汉《曹全碑》中有关西域的重要史料………………………………………………(41) 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46) 古代鄯善、于阗地区佉卢文字资料综考……………………………………………¨(60) 新疆所出佉卢文书的断代问题――兼论楼兰遗址和魏晋时期的鄯善郡……………(89> 新疆怯卢文书中之Kośava即氍㲣考――兼论‘渠搜”古地名……………………(112) 吐鲁番出土高昌郡时期文书概述………………………………………………………(116) 吐鲁番的“白雀元年衣物券”…………………………………………………………(122) 巴基斯坦北部所见‘大魏”使者的岩刻题记…………………………………………(129) 北魏封和突墓及其出土的波斯银盘……………………………………………………(138) 突厥与高昌麴氏王朝始建交考…………………………………………………………(146) 麴斌造寺碑所反映的高昌土地问题……………………………………………………(154) 略谈有关高昌史的几件新出土文书……………………………………………………(163) 萨曼王朝与中国的交往…………………………………………………………………(174) 评黄文弼著《西北史地论丛》…………………………………………………………(183) 附 卷 驮侯和长沙国丞相――谈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主人身份和墓葬年代的有关问题…(186) 论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帛画的名称和作用………………………………………(198)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各章的年代和历史背景………………………………………(209) 再论《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及其有关的年代问题――答曾鸣同志………………(227) 读云梦秦简《编年记》书后……………………………………………………………(233) 编后记…………………………………………………………………………余太山 (250) -
禹贡锥指
禹贡学会 1934~1937 -
皇权旁的山西
本书以“表里山河“的山西为研究案例,尝试探讨中国地域文化形成模式。历史上山西常在京师左右的政治地理特点,使其长期呈现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迟至清中期以后,通过省级政区的长期确立和晋商的地域性转变,最终形成以太原为中心都会,晋中为核心区,包含晋南、晋东南、晋北各文化亚区的地域文化概念。 研究进一步指明在两千年集权政治体制下,中国地域文化受到行政层级和经济网络双重规整的重要特征。该结论得到陕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有代表性省份比较研究的支持。 -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全两册)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集中对我国西南地区从上古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地名加以考释,以时间顺序分为六篇,每篇先列概说,然后再一一详考地名。《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套装共2册)》对现存的文献资料基本搜罗殆尽,考证严密,是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工具书。 -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本书作者高凯同志原来的学术基础是中国古代史,重点是在中古时期,他来复旦历史地理所攻读历史地理博士学位是想扩大学术视野,多一种角度去研究古代史。同时,他在营养学和我方面比一般史学工作者多一些专门知识,于是就选择从土壤中微量元素和传染病的角度,探索有关我国古代社会婚姻制度、人口繁衍和文明进程与地理环境间的一些关系问题。 该书主要探讨了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具体涉及3个问题: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文明进程的关系,地理环境与孙吴时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内容丰富,包含丰富的环境学、地理学等知识。 -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内容简介:中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她东南濒临太平洋西部边缘海,西北深入亚洲腹地,北部为蒙古高原,西南与南亚次大陆相接。南北跨温、热两大气候带,地形和气候条件多样复杂,有着丰富的水利、生物和矿产资源。中国人民的祖先很早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以及人们为求生存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自然界,在全新世以来约1万年的时间里,中国辽阔土地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各族人民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如铁器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种种变革,以及人类对自然界愈来愈多的索取,等等,都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按照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过程、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简述:一、自然环境的变迁;二、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三、历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 -
江南市镇
现今旅游者们所看的江南市镇,恬淡宁静,殊不知,它们过去是充满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引领时代潮流,带动历史变革。它们不仅需要您的瞩目,更需要人们对历史的尊重。 本书在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论述方式,对明清至民国时期经济最活跃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的苏、松、杭、嘉、湖五府的四十多个典型市镇,进行全方位研究和学术前沿课题探讨。书中不仅系统展现江南市镇的分布格局、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且对这些市镇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带动传统社会变革的深刻原因作出了独到的解析。书中还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南浔、周庄、同里、乌镇、西塘、角直、七宝、朱家角等江南古镇,现今在备受瞩目的同时更需要人们对历史的尊重。 -
水經注疏
杨守敬、熊会贞撰写的《水经注疏》,是明清以来郦学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发展,代表了郦学地理学派的最高水平,备受学术界重视。经著名学者段熙仲、陈桥驿整理的新校点本,糅合北京、台北两种影印本之长,兼收已有的研究成果,融入个人的研究心得,更臻完善,被学术界称誉为“除了熊氏最后定稿本以外最完整的《水经注疏》版本”。今新编“水名索引”,改正部分讹误,予以重印,以应读者之需。 《序》曰[一]《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二]及其气流屈石,精薄肤寸,不崇朝而泽合灵宇[三]者,神莫与并矣。是以达者不能测其渊冲而尽其鸿深也。昔《大禹记》[四]着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共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五]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倡导者矣。今寻图访迹[六]者,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七]者,寡能达其建照,纵仿佛前闻,不能不犹深屏营[八]也。 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进无访一知二之机,迟无观隅三反[九]之慧。独学无闻,古人伤其孤陋,捐丧辞书,达士嗟其面墙。默室求深,闭舟问远,故亦难矣。然毫竹阙天,历箭时昭,饮河酌海,从性斯毕。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十]布脚前文。《大傅》曰,「大川相间,小川相属,东归于海。」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缉而缀之。经有缪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者,不在记注之限。 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斗,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十一]或乱流而撮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枉渚交奇,[十二]洄湍决液,[十三]躔络枝烦,条贯系伙。[十四]十二经通,尚或难言,轻流细样固难辩究,正可自献径见之心,备陈舆徒之说,其所不知,可却盖阙如也。所以撰证本《经》[十五],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十六]求其寻省之易耳。[十七] -
隋唐两京丛考
隋唐两京丛考,ISBN:9787805462561,作者:辛德勇 -
雍录
本书记载关于周、秦、汉隋、唐五朝都城丰、镐、咸阳、长安的专著,其内容除一般地方志所记述的沿革、山川、宫室、坊里及传说外,作者又对其记述内容作了进一步考证解说,对史料的可信与否作出考证,且以地理考证见称,尤为可贵的是大体保存了吕大防和阁本《长安图》的原貌,为历来研究长安地理者所重视。是书的点校以明吴刻本为底本,按以明李经刻本及有关史料,校语加于文中,便于阅读。书后附有据本条目编的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读者对象:历史、地理教学、研究及爱好者。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分为12卷,包括总论、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五代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国家:疆域与人口》由各领域卓有名望的专家撰写,内容厚积而薄发,行文严谨而鲜活。面向的读者群体也极为广泛,既可以是国内读者,也可以是海外华人;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作为中华青少年追溯与了解祖国文化之源的可靠读本。《我们的国家:疆域与人口》每册约10万字,插图约80幅,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具有表述准确、尊重历史、极具可读性等特点。 -
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
作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第一代学人,李孝聪教授虽然已经离开了现职岗位,学术生涯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会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退休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荣誉,而荣誉应当有形式上的体现。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辑这部“荣休”论文集,结集了许多孝聪教授的同事、同学和学友的学术新篇,既是一种形式上的体现,也是对他的一个新的期待,希望荣休后的李孝聪教授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将他在海内外的许多足迹和人生经历写出来,以飨广大读者。 -
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
山西表里山河,形胜险固,古来多兵争,为海内古战场遗存最多、最典型的地区,对于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来说,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沃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谢鸿喜历二十余年,于广考文献之基础上,走出书斋,跋山涉水,核以现场考察,首次发现和复原了数十处古战场遗址,再现了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得出重要研究结论并结集出版,即成本书。其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军事史和少数民族融合史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
木材之流动
在贵州省东南部的崇山峻岭间,一江清水静静流过,这就是沅水上游主要支流清水江。构成清水江流淌故事最精彩篇章的,可能是清代以来满江漂流的木材带出的喧嚣与繁华;零星的文献记载和至今仍在流传的一些故事中,展开的也正是一幅围绕木材之流动所形成的区域社会历史图景。本书试图撷取其中主要片断,大致勾勒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木材之流动过程。 清水江木材之流动,背后实际上是整个流域不同人群在不同时空中演绎出的不同故事。作为一项区域史的研究,本书希望可以围绕这些故事的渐次展开。将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社会置于王朝,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来加以把握,通过对以木材采运活动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历史基本过程的梳理和描述。探讨依赖和通过一个区域市场网络的发展,传统中国的国家力量与相应区域的地方社会发生了怎样的互动,从而对区域社会变迁之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多种关系复合一体的过程,进行地域化的理解和做出历史性的解释。 -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本书包括: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行政区划的由来、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减等内容。 -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地理学》打破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模式,突出了人地结合、以人为本的主题,主线鲜明,立意高远。作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诸因素进行了辩证的分析综合,建构了新的颇有特色的理论框架,同时在表达体例样式和具体内容方面均有新意。该书反映了国内对中国历史地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精选200余幅地图和图片,力求图文并茂。《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