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哀歌

    作者:钟晓阳

  • 人文六讲

    作者:李欧梵

    在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时代,功利、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笼罩社会,享乐和物质崇拜的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李欧梵教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毅然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让读者穿过纷繁的文化“产品”,重拾真正的智慧,重建性灵的生活。 作者全面论述了当代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的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继而以非凡的才情和广博的学识,逐一探讨了小说、电影、音乐和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既有关于艺术本身的美学思考,又有针对其当下社会意义的议论。作者更在每章末尾,为读者开列相关领域的书籍、音乐或影片,令人如坐哈佛、北大课堂,聆听大师教诲。
  • 访问

    作者:梁文道

    梁文道最新力作,在《访问》中与十五位最具标本意义的书人相遇。 梁文道说,这十五个人,皆是他感兴趣的人。他们都有非常精彩独到的想法,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事业,能开他眼界,让他想到一些他不会去想的事。这十五位人物,如一代文章大家董桥,在英美文坛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的十年砍柴,以及近年在时评写作上处于风口浪尖的长平,最近风靡大陆的旅行作家舒国治,港台文化传媒界的大手笔詹宏志,思维特出的文化专家赵广超,等等,在梁文道精心的导引下,缕缕细述自己的社会际遇与文化情怀,种种精彩见解和个人感受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访问》正是一道难得的智识、文化与思想的大餐。
  • 岁月神偷

    作者:罗启锐

    《岁月神偷》是香港著名导演罗启锐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半自传性质的散文集,由他执导并编剧的著名影片《岁月神偷》即取名于此,并一举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 不用科技,没有神功,本书以作者六七十年代的经历为背景,记录了当日的种种奇闻轶事、人情百态,以及感慨随想,整部作品渗透着浓厚的香港本土情怀。 中国内地首次出版的《岁月神偷》保留了一些非常形象的粤语方言,在今日浮躁的空气中仿佛又浮现出那种久违的属于香港的感觉,至此,一代人再次经历了难以重现的成长经验,一座城市也终于找回了它那被岁月偷走的味道。
  • 訪問

    作者:梁文道

    閱讀雜誌《讀書好》自創刊以來一個月接一個月的延續〈打開書櫃〉這個欄目,由近年習慣了接受傳媒採訪的文化人梁文道暫時轉換角色,由受訪者變成了採訪者,為讀者們帶來一個個精彩、深入的訪問。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內收錄了15篇以記錄受訪者想法為根本的人訪,這些人物或是作者,或是讀者,都跟書有關。梁文道表示,這些被訪對象皆是他感興趣的人,他們都有想法,能開他眼界,教他想到一些他不會想的事。「『有想法的人』聽起來很玄很空泛,不過我們知道,這種人其實不太多,尤其在這個城市這個時代。」梁文道說。 這15位人物,包括了於文壇、電視台、電台間遊走的王貽興;極少接受媒體採訪的文章大家董橋;被譽為香港「文化教父」、進念.二十面體的創辦人榮念曾;《壹週刊》和《蘋果日報》的老闆、愛啃英文書的認真讀者黎智英……倘若大家看膩了千篇一律的「名人飯局式真情對話」,梁文道這本新作會是讓你更貼近受訪者真確想法的門徑。
  • 永不永不说再见

    作者:张小娴

    这是一本散文集,收有“四蹄踏雪的男人”、“爱里有许多伤痕”、“幸福的境界”、“在烟波里”等篇。
  • 日月

    作者:马家辉

    第一部分“日落”辑录作者在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时所写的随笔杂感,是马家辉的成名之作。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大约是1989至1996年间。当时作者的身份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助教或讲师;有时候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有时候在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有时候是春光明媚,有时候是风狂雪暴;有时候是情绪亢奋,有时候是意志消沉;有时候挫败,有时候顺遂;有时候狂傲,有时候自怜…… 第二部分“月升”辑录作者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的游历体验。从中国的上海、苏州和澳门到英国的伦敦和牛津,从德国的汉堡,马来西亚的新山和槟城到日本的大阪、有马和神户。 作者集结岁月流逝中的小感想,小故事,汇成一条关于生死爱欲、悲喜交加的隐秘激流。既有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和感伤,也有人到中年的淡定和从容。一篇篇文字纠结串联起来的,不仅是一出个人的生活史,更是关于一个城市,乃至当代文化的简约表达。
  • 品味历程

    作者:董桥

    收有“陀山鹦鹉的情怀”“旧时的月色”“爱闲说”“总统今天不回家”“北京飘起她的琴韵”等散文。
  • 拥抱

    作者:张小娴

    《拥抱》是继《相逢》之后,张小娴散文精选集“爱藏系列”的第二本散文精选集。“爱藏系列”是把张小娴的散文集原来按时间的结集方式打破,根据不同的主题,把现有的散文重新编排出版,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珍藏。
  • 记得

    作者:董桥

    董桥写自己所藏的新旧清玩,这些有生命、有故事在里头的文人宝贝:如梁启超的遗墨,王世襄的玉钗葫芦,张充和的书画,林青霞的新书……从故事里走出来的,是清玩,更是人物,淡淡地栖身古雅的人物。他的散文是日常的叙事,平淡、平常、平实,清新可读。 在这个文字日渐粗糙化的年代,董桥把玩诗词、古画、闲章、羽扇……文字精致圆熟,具贵族的优雅逸致与文人的婉约多情。
  • 死在这里也不错

    作者:马家辉

    不是诉说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游记,而是着力于捕捉旅途中突然冒出来的、顷刻间容易烟消云散的念头和感觉,一件件小事,一幅幅画面,热情、敏感、豁达、谐谑、忧郁,因景生情,景去之后,情更长久。既有欧美名校学府、图书馆、书店、名人故居、身边旅伴、旧友新知、擦身而过的人间小景,别有韵致。还有旅人的各种顽症,如惧飞症、恐人症、过敏症、头痛症、怕黑、怕鬼、怕冻等等,写得幽默而惊心动魄,读来如临自身。
  • 旧日红

    作者:董桥 著,黄子平 选编

    本书是董桥经典散文珍藏版。从《小风景》等十余部作品中精选的七十余篇美文,完美呈现2001到2011十年间董桥的创作轨迹和思考动向。其中多篇文字是首次与内地读者见面。董桥的散文清醇、典雅,美若明清小品。读了《旧日红》,走进董桥的世界,会感受到董桥散文的魅力所在。
  • 读者

    作者:梁文道

    本书谈论书缘,读书的方法,对阅读的看法;谈因书而结交的朋友的聚散离合;谈政治书籍中的政治花边;谈论作者心中的经典书籍,还有谈论散发着文艺味道的书籍或相关作者的故事;再次谈论“常识”,这些常识是作者从阅读中感受到的。 书中文章属于书评与散文相结合的“书话”,字句间无不显露了梁文道先生的真性情。同时也是梁文道先生继《常识》之后,推出的与他工作生活最为密切的书籍。 本书读者对象比较广泛,以青年学生、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薪阶层、对文化与阅读感兴趣的人为主。
  • 青玉案

    作者:董桥

    董桥记写其集藏古玩的因缘情意,淡笔点染长辈之温情、友朋之相契:梅家灵芝,萱园嫁妆,亦梅先生,乔志高先生,林语堂的半个学生,王世襄的狮子,脂砚斋杏花,倪元璐的字,与陈文岩吹水,老客栈悲歌,徐志摩的旧藏,杨绛先生的来信……富于文人意趣,情韵悠悠,最见精彩。书名借用贺铸名作词牌《青玉案》,老旧的词牌名和他新撰的文玩小品书中重逢,就像一场一见钟情般的艳遇。内地首次引进,精装面世。 近年董桥的新书在装帧上总喜欢花一番心思,仿古典书的皮纸装帧,烫金的封面,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本装帧雅致的本子,载有四十四篇董桥的最新文章,带您走进董桥的古董、旧书珍藏的世界。
  • 我读3

    作者:凤凰书品 编,梁文道 主讲,马鼎盛 主讲

    全书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 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作为《开卷八分钟》的大当家,梁文道被媒体誉为“最具知识分子情怀的主持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得梁文道的视角异常开阔,对于每日被各种榜单书讯狂轰滥炸、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来说,他的声音当然值得倾听。 主讲人以私享家的眼光,去为读者推介值得品读的好作品。这本安静的小书,分为“黑天鹅”“寻求哲人石”“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镀金中国”“也同欢乐也同愁”“从战争中走来”等六个篇目。《我读3》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散文集、艺术赏析、佛学常识、哲学、美食指南……兼顾了各种读者的口味。
  • 相逢

    作者:张小娴

    《相逢》是张小娴十年来第一本散文精选,也是“张小娴爱藏系列”的第一本。爱藏系列是把张小娴的散文集原来按时间的结集方式打破,根据不同的主题,把现有的散文重新编排出版,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珍藏。 两朵浪花可能会碰出一片汪洋;乍然相逢,可能会改变彼此的生命。青涩,终老,点滴到尽头。曾经的相逢深省着如今的重逢。张小娴带你领悟人生的曼妙。
  • 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

    作者:马家辉

    本书系马家辉专栏作品汇编。包括“书页上的事情”和“城市里的情事”两部分,前者体现读书人对于文化、尤其是香港本土文化的理解,后者则是作者对于生命中诸多私事的感悟,从幼年跟随父母出入澳门赌场,到求学时期学校墙上的英女皇头像,再到成人后的各种经历,以及为人父母后的各种思索。作者行文老道风格辛辣,时富有卓见。 自序:让时间迷路 In the mood of Love 樱花下的脸容 凤凰似火 摄影机前的小习作 我的死亡笔记 春节两帖 足球的身体政治学 前进澳门:To赌,or not to赌? 伤城:梁文道,和我的香烟 小女孩和她的香港十年 In the mood of Sex 色欲观音 湿吻王家卫 因为不问,所以美好 Happy Enough? 别低估了张爱玲 墙上的英女皇 In the mood of Reading 有一个人,有个夜晚,死在书下 死在这里也不错 星期天的早上 哈德逊河畔失去了一位沉思者 In the mood of Viewing 长江上有一艘船叫作七号:我们仍爱周星驰 谁最快乐? 电影明暗 自大狂曹操 因为他叫赵子龙 人在棋盘 含蓄的悲恸 日出之所在 英伦男子与纽约女子 愚蠢的好人 怒目蜘蛛 蝙蝠侠遗忘了我们 这一群沧桑的男子 谢谢了,大师 Fin 女孩四帖:Love is永远一起看电影
  • 白描

    作者:董桥

    龙年董桥七十了,与董桥一起收藏小怀旧版……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本书收录董桥文化散文,每篇篇幅均不足千言,初看这样小幅面的轻描淡笔不关痛痒,但细读可见细细缀缀的文化风情。文中以文化故人典故为多,看着像是旧日流水帐重数,底下散出的是对昔往烟水的温存眷恋。
  • 旧情解构

    作者:董桥

    收有“薰香记”、“亲爱的税务局长……”、“两般彩笔,一样风情”、“中年是下午茶”、“春日即事”等散文。
  • 坦白说,亲爱的

    作者:迈克

    全书收录文章百余,谈书,谈香港,谈电影,谈流行文化,也谈性。视角依然刁钻,题目依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不熟悉的读者,此书可谓迈克刻薄、淫荡以及贱的集中展示,或许,有的人会读得高潮迭起,舒服得直哼哼,有的人激起一身鸡皮疙瘩,掷书而去。 迈克的文字正好可套在他自己头上: 张爱玲晚生五十年,那枝生花妙笔可以在广告界打天下,挥一挥手猪笼入水,比写电影剧本写到眼出血逍遥,也好过当游牧式的驻校作家。「写小说,是为自己制造愁烦」,以她的通透,纵使注定一生一世在文字狱度过,也不会不挑一间较舒服的牢房。 别以为粗口烂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缺乏临床实验的机会和语言天份的补给,阴沟难免翻大船。且不提那个丢来丢去弄得人眼花缭乱的动词,单是「九隐贼」这三剑客如何流利换班,交替保卫民间口语的乐趣,外省旗兵就模仿不来。 早期的亦舒是莎冈明目张胆的复制,有如几十年后著名的意大利牌子在深圳的现身,曾经令贪方便的读者眼前一亮喜不自禁。不必经历学习外语的麻烦,拗口的人名地名自动翻译成为亲切的家乡话,多好! 香港人日以继夜怕俾人睇蚀,把对地皮的寸金尺土评估方式,悉数过户到人皮。这种扭曲的心理,除了根植长期锱铢必较造成的吝啬性格,恐怕也源于对身体的无知和误解。一具本来应该用来享受感官的外壳浸在羞怯里,渐渐沦为有市有价的商品,摸一摸固然要收费,看两眼也不能白白便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