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上.下禾輋
《 上.下禾輋村 》 是一本以鉛筆跟發黃的舊紙張去紀錄真實的繪本,它細說了沙田車站旁一條村莊的環境變遷,以及其村民的小故事。 土生土長於下禾輋村的作者只不過廿十出頭,懵懵懂懂,某天赫然發覺天天路過,季季開花的木棉樹被砍了,這使她突然瞭解到,世事原有盡頭,於是她趕緊拿起畫簿跟錄音機──在他們一一離去或消失之前──採訪她的老街坊。 老街坊們只不過是尋常百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的她臨到終年,有的他前鋪後居,他們的生活細節雖小眉小眼,卻別具趣味。就像舊上海美髮店的老闆娘,擁有大量一直沿用多年的陳年法寶、退休的古惑仔,天天在村口士多看顧居民經過,至於仍然燒柴煮食的老婆婆,則與喜愛發明東西的兒子一起住,享用各種只此一家的出品……這些這些,加上作者可愛的一家人和她自己的故事,繪出了這本異常豐富,苦與樂交纏的畫冊。 至於畫──用鉛筆起稿,只用少量的淺淡色彩著色的繪製過程,形成了作者獨特的畫風,它混和了漫畫與素描於一身。雖然如此,每幅畫面裡的粗糊質感卻是一致的,再配上她手寫的文字,突顯了其隨心紀錄著當下的價值。正如作者自己的個人簡介所言,她有「喜歡把人畫醜」的怪癖,有趣的是,書中被醜化了的人物不但不惹人厭,反而更栩栩如生,使人想要親近,他們的表情跟姿態如實地被繪下來,那是作者透過她細膩的雙眼所看到的。 -
香港新想象
香港我城還是有進步。很多年前很多大大小小的玫瑰園計劃,例如德輔道中行人區,例如維港兩岸美化工程,設計圖都張揚在報上,我以為盛世來臨,但在那樣的一個年代,這些計劃就如同許多其它計劃,都無聲無息的銷聲匿跡了,但還好,原來還有一些,即使也無聲無息的,卻,做好了。 新尖東長廊應該是香港市區海岸線未來面貌的範本。有樹蔭遮陽座椅,有購物攤檔,有小食亭,有露天咖啡室,有戶外酒吧,一個悠閒城市應有的設備齊全,香港住好好D,原來有希望,我自然渴望不久將來,中環、灣仔、油麻地、紅磡、九龍灣,都有類似發展,讓以前要郊外遠足長途跋涉才有的心情,現在鬧市中央走十多分鐘到海邊就得到。這才是本土行動要努力的方向。如果光是文物保育,就未必太傷感了。 不要說這個不能拆那個不能拆,應該問不拆又怎樣,拆了,會不會給我更好的。和發展權威對抗,是為爭取理想生活空間,和橫蠻的建設爭鬥,只想在自家我城住好D,當然甚麼才叫好,就有排拗,所以,政府有他的城市設計藍圖,我們市民都要有自己的設計藍圖。 我的理想藍圖其中一個是:香港所有海濱走廊都像萬里長城一樣連線。 《香港新想像》展現的是作者羅維明還是現實的香港呢? -
路邊政治經濟學新編
香港城市發展的問題近年出現了所謂“空間轉向”(Spatial turn) 。人們圍繞著公共空間、文物建築、社區保存和行人專用區等的價值而爭論不休,莫衷一是。然而在十多年前,馬國明已把更為貼近尋常的路邊視為書寫城市的重要窗口,並發掘出另一套更屬於普羅大眾的路邊政治經濟學。今天更在街頭找出本土文化的生母。如何能夠從路邊出發重新檢視香港?路邊不是代表混亂嗎?有沒有一種關於路邊的理想? 這又如何衝撞了特區政府的城市藍圖呢? -
dialogue with
由 milk 雜誌出版的 dialogue with 輯錄了編輯尼與二十位名人的對談,撰寫了二十位名人推介的讀物。 作者乃潮流雜誌記者,走訪了十多位文化人,深入探討這群在他心中已經「上了神」的作家/填詞人/電影人/設計人的心境與心事。 受訪名單包括﹕陳冠中、趙廣超、梁文道、呂大樂、劉天蘭、董橋、馬家輝、胡恩威、馬國明、陶傑、歐陽應霽、鄧小宇、林夕、岑建勳……大包圍,冇走雞。 每篇訪問,短者千言,長者三千,文字灑脫,言詞利落,因此皆甚可觀。 更有意思的是,每篇訪問末尾都附了一份由受訪者推薦的閱讀名單 -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這個概念很少出現在香港的話語中,因為香港的主流敘事要麼從西方看香港,要麼在香港看香港,或者從香港看中國,很少從中國看香港。如果有,也往往從歷史上的中國,而非從當下的中國或未來的中國看香港。殖民地不僅意味著領土的割占,也意味著由此造成的心靈割占,而心靈割占導致自我認同的變化慢慢地將領土的割占正當化了。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與政治交織在一起,牽動了香港故事中的悲歡離合。 由於作者這種視角和關注內容的不同,對香港的理解也自然不同。在寫作過程,作者時時將這些不同記在心上,並盡力去理解和體會各種敘事角度,不僅試圖理解香港傳統左派的幽怨,也試圖體會鍾士元式的焦慮和林行止式的傷痛。由於香港特定的語境,作者在此略去了許多人所熟知的、浮在社會表面上的歷史現象,而突出一些被普遍忽略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在作者看來恰恰是香港問題的根本所在。 儘管作者從中國來思考香港,但作者並沒有把香港看作是中國的區域問題,或不重要的局部問題,這恰恰是內地學者忽略香港問題或者把香港問題簡單化的原因。本書希望把香港作為中國的中心問題來思考,將其看作是理解中國的鑰匙,因為它一方面生動地展示了近代以來中西文化與政治之間的較量,另一方面也暗含著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最根本的不同。 -
紐倫港之夢
倫敦、紐約與香港合稱紐倫港,這是三個應對全球化最成功的國際城市。《時代周刊》的稱許,令香港既驚且喜,既怕自己力有不逮,又為此而信心倍增。作者以寵辱不驚態度反省這城市在文化美學層面的好與壞。 -
香港·文化·研究
這本文集的文章,有幾個共同的基調: ˙ 平民生活是焦點 ˙ 跨學科 ˙ 強調人文的科學 本文集的作者在以上提出的三個共同基調上,開展了各種細緻的研究,由歷史到現狀,既貼身也宏觀,講社會條件,也談庶民心事。文章反映了香港文化與社會多方面有趣又複雜的發展。它們指出香港在許多方面經歷了一個急劇現代化社會普遍面對的壓力和機會。它們同時肯定香港社會發展的軌跡,對本土文化有一種很特殊的、整體的規範。它令香港存在?種種可能在亞洲地區以至全球各地皆屬獨一無二的文化境況。要確切分析香港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這個軌跡、這些規範和特殊的境況。 本書編者: 吳俊雄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馬傑偉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呂大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書內文章所涵蓋的範圍都是適時而重要,充分展現了研究者對於文化研究的觸覺。本書肯定有助讀者了解香港文化的動態及應用,亦對本土文化研究作為一項學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範例,以及進一步追尋的線索。」- 馬家輝 (引至香港大學出版社網站) -
香港,你還剩下多少
◆香港故事不好說,因為說故事本身不是羅列事實而是詮釋事實。 ◆香港就好像一幅抽象畫或者一件普普藝術品,內容平淡無奇而顯而易見得幾乎沒有任何詮釋空間。 ◆在有關香港的論述中,香港故事的敘述往往只是幌子,論者的真正目的,是要從香港的故事中擷取香港的意義,甚至香港的教訓。 ◆香港的殖民現實幾乎徹底顛覆了所有的殖民理論,這才是有關香港的論述,在大部份的殖民與後殖民討論中缺席的原因。 ◆在有關香港的論述中,說故事的人不管是旁觀者還是局外人,都各自有他的執迷與不悟。 ◆說故事的人可以繼續說下去,但沒有人可以說最後一句話,因為香港的文本永遠在書寫之中。 -
香港的鬱悶
《香港的鬱悶—新生代VS嬰兒潮世代》是現今香港三十世代的心聲。全書共分為七個篇章:導論篇、政經篇、城市篇、媒介篇、後九七電影、學界篇、三十年代等。書中的三位作者,都是年屆30的新生代,他們對香港「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作全面的批判,以及他們30世代對自己的反思及思索。所謂的「嬰兒潮」世代,是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年代大學畢業。出生於這一代的香港人,經歷了香港的光榮歲月,他們有些或是身居高位,有些或經歷香港由盛轉衰的年代,而走在「嬰兒潮」後面的,便是九十年代畢業,現屆三十歲的香港新生代,他們的上司,大多是這些「嬰兒潮」的「精英」,透過此書,新生代道出不敢直接向上司說憋在心裡很久的說話。《香港的鬱悶》可說是三十歲的新生代向五十歲「嬰兒潮」的挑戰。 -
知日部屋
本書匯集了人氣博客“知日部屋”最精彩的文章。 吳偉明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解讀繽紛多姿的日本文化現象背後的來龍去脈。 文章既富學理探討,也不乏生鬼有趣的筆調,有助我們進一步認識日本。 -
唔該,埋單﹗
在九七倒數的日子�,我們聽到很多不同版本的香港故事:聽不順耳、看不順眼的不少。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覺得回應的方法只有一套──就是參與編寫不同的香港故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凸顯香港故事並非只有一套說法。究竟哪一套最為受落?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人講故,人人駁故。 呂大樂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和一個社會學家,他亦願意加入戰圈:從香港人的角度出發,嘗試探討「香港故事」是如何建構出來的。這本集子的文章,都是從作者主觀出發:因為我們必須承認,個人經歷與對歷史發展的理解是緊密關連的。已經有太多假裝客觀、但言論一式一樣的所謂正統說法在後過渡期出現:但卻太少聲音能真正反映出香港人對香港的感覺。也許是基於這份情懷,呂大樂嘗試重塑個人版本的香港故事「唔該,埋單!」。不理政治上是否正確,繼續講出我們對香港的感覺。 -
書寫城市
書寫歷史,有人認為沉重,有人認為有趣。書寫文化與身份並不是說歷史是經驗的傳承、時代的對照,而是因為在這年代變化快速、空間急轉,書寫,賦與人一種安慰、一種創造,和一種小我的可能性。 「香港」是一個地域名稱,是地圖上的一點;「香港人」、「香港歷史」、「香港身份」卻是矛盾複疊、眾說紛紜,令這小島吸引了更多的注目,也突顯了有關這片土地的論述多樣性。一如書寫,本書編輯的過程同樣須要自我檢討及自我反思。身份與文化在不斷衍生再衍生,香港歷史亦然。 殖民歷史和中國政治成為香港與其他文化進行對話的重要契機。我們的願望只是通過閱讀、書寫和發聲,立足於小歷史、小空間和小文化,抗衡任何一種文化和身份的一體化。 -
香港方物志
《香港方物志》的文章记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风物。叶灵凤表示这不是纯粹的科学小品文,也不是文艺散文,而是一种尝试,将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将它们与祖国方面和这有关的种种配合起来,这里面有科学也有传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成。 -
東宮西宮
漫畫以進念的「東宮西宮」劇場作為文本。 用大家知道的政治人物作主角, 作出一場消滅香港生死對決。 -
香港彈起系列----陸上公共交通
有的你喜歡大聲喊「街口有落」、有的你愛從上層巴士往外看,有的你愛以永不塞車的鐵路過海,有的你喜歡電車使你慢下來…… 也有些你喜歡以上種種的交通工具,為我們提供了方便的生活,如果是這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 繼《中國彈起》後,劉斯傑的用心回歸香港,不再抬頭看天上建築,他的視點落在總是車水馬龍的香港交通 。 交通工具的發展和轉變其實側寫了城市歷史,更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模式。每天乘搭著熟悉的電車、小巴、的士、 巴士、港鐵或纜車, 我們或許忽略了它們的特點和角色,徐徐翻開輕巧的紙雕,阿傑將引領你逐一細看它們的型號、外貌、內部及前身後事,提醒我們它們的重要性,如何串連起城市和城市人,為香港的繁榮服務 。 無論你是車迷與否,都不容錯過。 -
為當下懷舊
「文化保育」的出現,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結果,但絕不是「時移世易」那樣簡單,當中包括政治角力、政治經濟變動、社會及文化變革運動等。換言之,「當下」的變化影響著我們如何面對「過去」,不論是集體記憶、保存歷史建築,以及保護社區文化。 近年,我們可以看到在香港,以至中國與全球,「當下」正發生的一些變動,令我們與「過去」之間,出現了新的關係。本書勾劃文化保育在現代西方及中國的演變軌跡,分析「世界文化遺產」制度在中國實施的情況,並從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等保育運動經驗,以及市區重建策略的轉變,探討身份認同與香港的保育制度。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