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唔该,埋单

    作者:吕大樂

    该书是旧书新果,初版发行于1997年7月香港回归的节点上,10年后,吕大乐增订该书,添加了一则后记《有落,后数》,作为对“后九七”的补充和回顾,而10年前的主体内容不作变动,以示对照。
  • 潮爆中國 CHIC CHINA CHIC

    作者:李照興

    2008,A year of Chinese significance。 每個人都在期待。沒有人可預知。北京奧運,會像東京與首爾奧運一樣,從此把主辦國提升為現代世界的領軍者嗎?當「中國紀元」、「大國崛起」的說法喧鬧高揚,在宏偉的大進軍之下,城市真切的生活現況究竟如何? 2008 年所以重要,因為這國家要成為世人焦點。還因為在這急迫的巨變中,2008年像一個加速器的盡頭,過往早分飛消逝,未來卻快得不可預期。一切都要爆發了!為了捕捉這急激劇變的時代,留住不能留的時人物誌,作者李照興緊緊跟隨2004 至 2008 年這個國家最超速廣泛的城市發展。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在中國迅速發展超速膨脹的比賽中,聚焦中國,解讀中國;在這富盼望與恐懼的紛陳時代中,身體力行,試圖建立一套觀測並關注這全新國度的框架。當中的新價值、新人類、新建築、新地標、新關係、新時尚、新語言,在這片既古老又全新的國土,熟悉又陌生的山河,傳統又潮爆的國家,無以名之──作者稱之為:「新新中國」。 本書見證的,正是在這急速的洪流中,「新新中國」大城市的生死愛欲。 目錄: 推介詞(姓名以筆劃序) 岑朗天、沈旭暉、南方朔、紀曉華、馬傑偉、陳冠中、 陳智德、傅月庵、湯禎兆、潘國靈、鄧小樺、駱以軍 序 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 梁文道 序 和李照興一起看戲 廖偉棠 序 李照興,Made In Hong Kong 毛尖 緒論 新新中國後香港 01 城市.空間 惶惶的威脅──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 建設還是拆毀中國?──穿越庫哈斯的巨環看北京 ‧ 《色,戒》的上海傳說 ‧ 老房子住得過嗎? ‧ 和平傳奇告一段落 ‧ 被禁足的《中國》 ‧ 爛尾城市爛尾樓 ‧ 史上最牛釘子戶 ‧ 中國城市平與凹 我們的時代──城市生活 ing ‧ 尋找北京城牆下的夢 ‧ 波希米亞北京 2.0 版 ‧ 下一站,南鑼鼓巷 ‧ 便利店城市的第三空間 ‧ 到廣州尋根 ‧ 中國樓盤符號學 未來的未來──城市超限戰 ‧ 2010 世博未來城 ‧ 大城的 Suburb ‧ 巨蛋.彩蛋.鹹蛋 ‧ 中國摩天大廈世代 ‧ 未來建築好話壞話 02 新新.人類 421 制──新新人類的社會現象 ‧ 新新中國新新人類 ‧ 世代大戰爭 ‧ 新中間階層 ‧ 單孩長大了 應該怎麼愛? 超級男女──新新人類系譜 ‧ 新新人類私攝影 ‧ 中國設計新勢力 ‧ 是時候用電影觀看我們的城市 ‧ 北海怪獸和創意圈子 ‧ 超級男女聲 極速教經典 ‧ 李宇春與第三性 03 時尚.潮流 生活風尚──最時髦的見聞 ‧ 單車國民 ‧ 無聖無誕過聖誕 ‧ 前進同志 ‧ 由奢侈消費開向社會責任的新富列車 ‧ 擁抱汽車文明 ‧ 中國離時尚有多遠? ‧ 中國當代藝術的大空間大市場 享樂體驗──吃喝玩樂新階段 ‧ 假日時興後園遊 ‧ 消失中的陽澄湖大閘蟹 ‧ 大國為小龍蝦狂 ‧ 秋遊,到酒莊去! ‧ 蘇州的後現代生活 媒體驚奇──時代的矛盾 ‧ 國內傳媒更開放? ‧ 中國電視節目有多 Open? ‧ 大陸雜誌 Is In ‧ 城市音樂性格 ‧ 用一個球搶 13 億眼球 ‧ 令人懷念的開放年代 04 我城.我國 跨界回望──對照的可能與不能 ‧ 打中國聯賽救香港足運 ‧ 沒有開放的電檢就沒有市場 ‧ 香港藝術地軸轉移 ‧ 尋找真正的港式茶餐廳 ‧ 香港與深圳的最終合併 後記:行者之漫步
  • 食經1

    作者:陳夢因

    《食經》是食譜,它的珍貴,在於講食物和烹飪的道理,也在於談菜式背後的原理和故事。有特級校對之稱的作者陳夢因,是著名飲食評論家,他從不教人刻板的烹調方法,而是從選擇材料,研究火候,比較各時各地的口味差異,再加上廚師的秘訣,老饕的經驗談,綜合的和盤托給讀者去領會參悟。 本書特點: ‧ 以家常廣東菜為核心,兼及各地特色菜,當中極多著名菜式及製法的介紹乃作者個人飲食交遊採集而來,至今很多已鮮為人知,彌足珍貴。 ‧ 作者作為食家,在文字行間常流露個人對合理飲食的訴求、行業流弊的針砭、食客該具備的知識介紹等,雖零碎但珍貴。 ‧ 本書對50年代的名店、名廚、食飲故事記錄頗多,對回憶及了解當時食風世情有一定助益。
  • 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

    作者:潘國靈

    《城市學》收入潘國靈近年來發表於中港台的城市觀察文章,全書主要分三部分,分別是「都市浪遊篇」、「文化權力篇」、「流行主義篇」,作者將跨文化研究視野注入日常生活,包括城市空間、景觀、性、文化隱喻、微觀政治、年輕人文化、消費主義、流行符號學等,融文化理論於生活實踐,附錄「文化雜碎」一章則可說是生活文化小辭典,是一部鮮活的文化研究城市學。
  • 男上女下

    作者:林海峰/卓韵芝

  • 娛樂大家 - 明星篇

    作者:林奕華

    距《等待香港》系列面世,睽違三年的林奕華以嶄新的面目帶來《娛樂大家》系列,高舉娛樂旗幟,分享對於電影、電視、明星與文化的想法。 娛樂是名詞、動詞,更是比喻。作者從娛樂出發,尋找在物慾橫飛的消費主義時代裏,它所承載的無數符號和意義。娛樂是一面哈哈鏡,模糊地折射了現代人的慾望、權力、道德、性觀、想像和消費。變身娛樂 [名] 大家的作者換來明鏡,為大至震撼社會和小至雞毛蒜皮的娛樂人事,進行釐清、透視和評析,探索我們和娛樂的相互關係,盼能了解背後本質,啟發大家深度思考。這樣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娛樂,因為在閱讀與思考中,讀者得到的可以是滿足的歡娛與快樂。
  • 班門弄戟

    作者:the pancakes

    目錄 4 給讀者的話 5 目錄 7 代序羔羊 衣 12 鋼線頭 14 前方有敵軍 17 名牌奴隸 20 牙蟲的手下敗將 22 「樣衰」@金像獎 食 26 我的豬仔包 28 鍾意中醫 34 茶餐廳 36 給麥當勞的信 38 那包粟米 39 那個蛇宴 42 那條香蕉 住 44 搬屋成癮 47 一件小事 48 室內水災 50 扔去邊? 52 解構垃圾 56 寒流襲戟 58 愛愛香港 60 變態的人 62 十樣東西 行 64 搭車 66 搭的士 70 搭火車 72 陷阱與我 74 搭飛機 76 衝上雲霄 79 尋找寄生蟲 82 澳門遊 84 銅鑼灣 過去現在將來 86 我其實忘了些甚麼 88 我的偶像們 92 我的志願 95 十樣東西 96 怪人 98 二十樣東西 雜亂無章 100 我的朋友 102 十樣東西 103 問答題 104 水裡踏單車 108 小賭怡情 109 正確密碼 110 二十樣東西 112 問問自己 班門弄戟 116 前言 117 一般篇 118 出書篇 120 出碟篇 126 演出篇 130 錄像篇 131 宣傳篇 132 發行/售賣篇 關於狗 134 寵物與我 137 養狗須知 141 yuhi與我 154 客席插畫家 156 後記 157 賣廣告 無聊散文、圖文並茂、160頁、全彩色、好好睇 定價HK$68 可以在以下地方買到: - 各 kubrick 書店 - monitor records - page one 又一城、時代廣場、海港城店 - 三聯書店 蘭桂坊、灣仔、葵芳、荃灣富華、青衣、西寶城店 - 商務印書館 - 天地圖書 灣仔店 - 阿麥書房 - 田園書店 旺角店 買吧!
  • 活在平常

    作者:梁寶山

    從趕在九七前投身文化界,二〇〇四年開始習禪同時加入「獨立媒體」,作者見證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從各不相干到難分難解。一邊修行,一邊示威-像兩種不同口味的雪糕放在一個甜筒上,卻又一般的好味。「活在平常」就是變動中的安靜,如實觀之的快樂。收錄的藝聞、時評、遊記與修行點滴,正好環環相扣, 既是個人的迷思, 也是時代的困惑。
  • 羊吃草

    作者:西西

    西西散文往往以專欄形式,刊登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有的寫生活,有的談閱讀、談畫、談音樂,或者一段文字,拼貼一幅畫,以至應邀專談足球等等。無論是什麼特定的欄目,那始終是我們熟悉的,一種平實、朋友家常的語調,這語調親切,富於情趣,時見獨特的角度、奇妙的想像。這種筆調,和她的小說、詩,無疑是一脈相通。
  • 高等中文大典

    作者:陶傑

  • 書寫的人

    作者:編輯:字花編輯部,責任編輯:鄧正健

    《書寫的人》簡介: 關於發呆,韓麗珠說,那是蘊釀寫作力量的舉動。 而有發呆習慣的駱以軍則說:「常在開車時,握著方向盤陷入胡想而傻笑,被我妻子責備。」 不同的書寫的人,有著不同的書寫狀態。 在耍太極和游泳之間的董啟章,與矛盾共處的王貽興,習慣了在地鐵與下班的路上寫詩的關夢南……他們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書寫狀態,到底是怎樣的? 本地備受期許的文學雙月刊《字花》,每期均會邀請不同的書寫的人與編輯進行筆談,於「書寫的人」欄目中暢論文學、風花雪月。多年下來,筆談者眾,如今結集出版,儼然構成一幅瑰麗的文學風景。 除了董啟章、駱以軍、王貽興、關夢南,還有劉芷韻、陳志華、可洛、江瓊珠、陳麗娟、葉愛蓮、朗天、韓麗珠、謝曉虹、張大春、孟浪、健吾、李維怡、楊照、袁兆昌、鄧小樺,二十位橫跨老中青,覆蓋中港台的「書寫的人」,與編輯及讀者一起,分享他們書寫的故事。
  • 公民社会視野

    作者:陳健民

    有说香港的公民社会于八○年代已具雏型,但自回归一路走来,从七一游行、五区公投以至近日的区议会及特首选举,公众及各政党对香港民主发展、选举制度等均持不同意见,各人用不同的方法演绎各自的民主理念,文有笔战口辩,武有掷蕉动粗,明有总辞公投,暗有种票任命。在猪狼乱战下,香港这一 奇特的公民社会在政改阴霾下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吕大乐(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新力量网络主席): 论政这回事,就是无法避开争议,不可能意见一致。如果只能容忍一种想法或主张的话,那便不是开放的政治辩论了……跟陈健民相识多年,大家在很多问题上各有不同看法,时有不一样的意见。但跟他辩论时,总能够感受到他多年跑田野的经验与观察(尤其是关于公民社会这个课题),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保持开放的政治辩论的坚持……尽管明白到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仍想早日读到他所写的最新评论,刺激一下思考。
  • 老香港

    作者:程乃珊

    接写《老香港》,很自然地,首先想起香港女人:从香港早年的“茶花”红牌阿姑(茶楼女招待),到20世纪50年代的红星夏梦;顺德自梳女的姑婆屋,到今日纵横商界的女强人……还是这句话,“都是风景”。 都说上海女人,可用一个“嗲”字来形容。那么香港女人,则可用一个“姣”字来形容。 还是这句话:什么样的城市,出什么样的女人。 “老香港”女人的“姣”,造就了香港的灯红酒绿与富有特色的娱乐业。 因为香港城市的发展史,70年代是一道分水岭;正如内地城市的发展史,1949年是一道分界线一样。因此,笔者在划定“老香港”的界限,觉得划到70年代,城市的沧桑感反而会有更强烈的对比回顾。 一部“老香港”的历史是永远也写不完的,往昔的岁月,部是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关于“老香港”日常世俗生活的读本,是现代人对逝去时光的凝望、对记忆失落的打捞,重温人间日常生活的言哭歌笑也许更能贴近历史。
  • 十八相送

    作者:hocc、黎達達榮

  • 香港春卷

    作者:歐陽應霽,楊學德,小克,Eric So,

    香港春卷Springrolllll 吃一口五味雜陳的春卷,發現不同的香港 《香港春卷》是一本漫畫合集,由歐陽應霽、Eric So、小克、楊學德、智海等五位資深香港獨立漫畫、插畫、動畫及玩具等跨界藝術家共同完成。內容包含十個以英文字母S起首為題的故事,包括sweet、success、slow、soft、sad、sorrow、situation tragedy……等。創作者各自以其專長的風格構思編寫,以「香港」的文化精神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定義出香港的多元面貌。 為什麼取名為「春卷」?而不是燒賣或叉燒包?五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派出作者之一智海,寫下這麼一段結語:「大伙兒各自表述,一起驗證、一起定義、一起更新——於是我們有幾個這樣的故事:應霽在鬧淘氣的思考間,總是最抽身遠看的一位,呼喚大家要慢下來的他其實心很軟;阿德一如既往把焦點放在城中心之外的普羅眾生,賦予面孔和身分,且要警告大家蟻民人數非同小可,崩魂出巡隱現某種政治野心;Eric在虛構的繁華、虛構的成功景象下,走向更樸實的人情旨趣,一破他向來予人的流行形象;小克面對我們被地產商割據的城市,他忠實地描述我們又愛又恨的維港:『這是有急流的海港、這是會翻浪的海港。』弦外之音教人激動萬分;而我只管繼續找洞鑽,鑽進地下鐵的海底隧道,在人海中再找洞鑽。」 「東塗鴉」系列是集結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亞洲各大城的城市漫畫專案,每座城市由5?10位當地漫畫家,用漫畫訴說他們的城市故事,並有每位創作者的私人城市座標,介紹自己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秘密基地,包括街道巷弄、餐廳、小店、展覽館和自己最愛的城市角落。香港之後,下一回的東塗鴉,將在台北發生。
  • 半唐番城市筆記

    作者:陳冠中

  • 帶着偏見去旅行

    作者:劉細良

    旅行是文化﹐通過旅行可改變自己的位置﹐ 在陌生的環境中追尋自己的身份﹐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文化。 文化是旅行﹐文化從某地方發源﹐向外擴展﹐落地生根﹐留下了移徙的遺跡﹐供旅客發掘。 我們只有帶著偏見上路﹐才可以有得著﹐ 而旅遊作家的責任﹐就是告訴讀者﹐應該帶著偏見及問題看世界。
  • 思考在命運之上

    作者:陶傑

    「只有偉大的人物才有智慧?地圖是一片心靈的天空?為甚麼西方總像文明一點?」思考令我們進步、澄明而免於混亂。時間的列車轟轟地往前開, 我們活在大時代的巨輪之下, 應如何自處?應如何安身立命?陶傑最新散文結集《思考在命運之上》, 嘗試就生命的價值、人性和智慧、社會和國家等一連串問題作出深入的觀察及剖析, 以問題出發, 繼而提出精闢透徹的見解, 立論精采, 情理兼備。
  • Edward Lam on Cinema

    作者:林奕華

  • 什麼都沒有發生

    作者:陳冠中